最近关于液化天然气船的事闹腾得特别大,一艘船日租金不仅达到了45万美元,涨了差不多6倍,而美帝也用这个船把几千万的天然气一转手就卖了几亿。跟着有了个好消息,我们这个船的订单在5年内翻了10倍,别小看这个10倍,因为这个天然气船特别难造,简单来说难度和造航母差不多,目前全球也就只有韩国一家独大,可现在市场被我们硬生生撕下了一块肉,很多小伙伴在后台问这个事,可网上查了一圈,发现没多少文章写清楚里头的事。
其实这个事情也体现出了我们强大制造业的一面,正好最近有个大学同学,回来请大家去市里头最好的饭店吃饭,很多人都很诧异,纷纷猜测是不是这小子干了对了啥,站到了风口上?
因为他家境很差,读大学时人家两肉一素菜是标配,他就只能打份白米饭,然后麻烦饭堂阿姨给点菜汁将就吃,瘦得眼珠子突出,手腕上的骨头特别大,皮肤黄黄的,一看就知营养不够那种。
想不到工作了几年,他家的房子不仅变成了气派的小洋楼,而且还添了辆奥迪车,但就是,每年他只有春节回来一下,有时候是三月三回来,反正就是不定时,估计是工作太忙了。不少同学都在讨论,是不是在干啥见不得人的事。
这次趁着吃饭就跟他聊了下,问他到底干了啥,他说,男怕入错行真是不无道理,他知道家境不好,所以大学一毕业,头也不回的去当海员,因为学电气自动化在船上很吃香,一年能挣到四线城市一套房,妥妥吊打一众考高分。
他笑着和我们说,他工作虽然挣钱多但却极其危险,一起上班的人都开玩笑,把自己的船叫做“沉睡的氢弹”,听得大家一楞一楞的,还以为他运军火去了。
他解释道,其实他的船是专门运天然气的液化天然气船,也就是现在大家都说的LNG船,就是满世界的跑,哪里天然气便宜就去那里装,然后再卖到价格贵的地方,通俗点来说也就是二道贩子。很多小伙伴就不理解了?天然气不是都是说用管道的吗?怎么用船运呢?说白了还是效率的问题。
就好比,你刚换了新电脑,想把旧硬盘里1T的东京热或者游戏挪过去,一般两种办法,一就是用网线把两台电脑连起来然后对拷,还有一个就是直接把旧硬盘拆了装到新电脑去用,那样更快 答案肯定就是后者。
用管子送天然气跟网线差不多,而LNG船就等于搬硬盘。之前就有过个事,需要从美帝搬运超过1PB的数据到上海去,本来考虑用专网传输的,但是一算起来时间太久,最后直接用海船把磁盘列阵给搬到上海,才差不多一个月就解决了。
因为一首LNG船可以运送的天然气量特别大,比如一艘16万立方米的天然气船,这些天然气经过气化后体积可以增大600多倍,足够整个上海用好几天。
大家都问同学,那你现在不是赚大发了?现在大俄爆锤乌,全球的天然气价格上天了,翻了好几倍,再加上最近大俄又把管子给掐了,欧洲也就只能通过LNG船来买气了,美帝一艘LNG就赚了1亿美元。
他说,赚是赚了,但却很危险,要不为啥叫沉睡的氢弹?
既然是天然气,那么也就意味着爆炸威力特别巨大,根据真实损伤测试,一立方米液化天然气一旦炸了,相当于1.9吨的TNT炸药,而16万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也就是30.4万吨TNT当量。要知道,美帝当初在日本投下的蘑菇蛋大约1.5万吨的当量,也即是说一艘船相当于几十颗蘑菇蛋,那威力比得上氢弹了,沉睡的氢弹叫法就这么来的。
然后他说,其实平时还算很安全,但就怕出意外。大家都纳闷,这种船都生产几十年了,技术这么成熟,还会有意外?
他点了根烟深吸一口,缓缓说道,技术是成熟,只不过有次听说,在非洲一艘LNG船被海盗挟持了,而且双方还互拿武器,突突突对干了起来,虽然说都知道LNG船没那么容易爆,可一脑补当时的情况。
结果,一下子大家都沉默了起来,他的烟还不小心烧到了手,大家都感叹,果然这世界,钱还真是没这么容易赚的,不少都是拿命换来的,谁也不可能轻松把钱给赚了。
趁着和同学聊的时候,知道了很多LNG船的事,正好小伙伴也在后台问,于是今天就正好和大伙聊聊,看完以后,小伙伴们可以对整个事情就会有一个新的理解,弄不好能在明年赚到不少好处。
01皇冠上的明珠
因为平时也关注些事,所以就问那同学,这个LNG船不是特别难搞吗?听说还是造船业黄冠上的三颗明珠之一,航母,豪华大游轮,还有大型LNG船,但有啥难搞的?
他说,确实这个LNG船特别难造,看船不能只看大小,一艘集装箱的散货船和LNG船外表看起来差不多,但货船也就卖个2到3千万美元,而同样大小的LNG船却直接卖到2到3亿美元,是普通货船的10倍左右,所以谁能造出大型LNG船,谁就是造船业的天花板。
以前这个船,基本都是欧洲造,后面到日本,再后来就被韩国给赶上,现在我们中国这边也把关键技术给突破了,现在基本都是国产了,而且订单排到了差不多几年之后,可欧洲和日本都退圈了。
其实作为天花板的LNG船,最难的就是在L也就是液化上,重点就是如何把天然气给液化然后维护好了就行。因为要在零下163度的情况下,把天然气安全存储,还不能泄露,就跟个大冷库似的,所以有人就把他叫做海上超级冷冻库。
这首船要在海上跑好几千公里,几十天的长途跋涉,这么长的时间和路途,如果万一路上有什么差错,哪怕就是温度稍微有点变化,热胀冷缩原理谁都懂,这些气体立马就会膨胀,把船给撑爆了,等于在海上点了个蘑菇蛋,船毁人亡。
所以难度就在于,怎么在长距离运输中让这些液体保持低温密闭,那这么困难的技能人类是如何解锁的呢?
这要从全球能源转型开始说起,之前大伙都是烧煤,因为当时烧煤技术还不成熟,污染大出了很多事甚至还死了人,再加上如果继续这样烧下去,没几十年煤肯定要烧完,于是大家达成共识,要找个玩意代替煤,目光就转到了天然气。
天然气这玩意小伙伴都知道,就是甲烷,烧完以后剩下点水和二氧化碳,不但干净而且效率高得要命,于是都改成用天然气,可问题来了,既然是气,怎么运输就是个大问题。
有钱赚就会有办法,欧美首先在上世纪50年代解锁了LNG船这个技能,他们怎么实现隔温呢?把所有材料试了个遍,最后选用了防震又绝缘的巴尔杉木,造了第一艘甲烷船叫甲烷先锋号,从美帝运了2200吨的LNG到英国。从此,人类解锁LNG船这个技能后,就标志着人类开启了“低碳时代”这个史诗级剧情。
不过当时建这艘船的时候,思路叫做自支撑LNG球罐,现在LNG船的主流技术树有两条,我们先说第一条,后面再说另一条。日本就是因为把技能点全都加到了这颗技能树上,结果后面玩废了,为啥呢?
因为这颗技能树虽然啥都好,缺点就是会浪费不少船的空间,可这却是个致命的缺点,为啥?你想下,同样大的一艘船,价格都差不多,没人愿意去做冤大头,买这种运输量少得多的LNG船,慢慢的日本也就玩废了。
日本经常点错科技树,就像大家都往新能源汽车上加技能点,他偏偏往氢能源汽车上加技能点,这个情况也差不多。原先这个技术是挪威一家公司研发的,做了个大球罐子,为了撑起罐子,中间就必须搞根支撑的大柱子,所以叫自支撑式。
日本为了解锁这个技能,整整用了10年时间,从1971年开始到1981川崎重工才开始造船,85年才真正交作业,小伙伴们看LNG船上都有几个球,就是这种类型,一开始球罐做不大,一艘船有五个这样,叫做过去式,后来改成更大的球罐,有四个,叫做未来式,以后小伙伴看到这种球罐子就知道基本是日本造的了。
可后来大家都发现,这个船不但贵,而且运营费用高得吓人,因为船重心高不好开,时不时还要担心被浪打翻了点蘑菇蛋,所有后面都改买另一种LNG船了,所以现在日本订单基本没多少,全球就是韩国和我们在做,韩国占了75%,我们达到了25%。
接下来就说一下另一种,叫做薄膜型。
02躺赚的法国公司
薄膜型这个技术,法国是被逼着解锁出来的,当时法国本来不想搞LNG船,而是想跟德国一样简单粗暴地铺管子,看过之前我写的文章就知道,他的被动收益在非洲,当然现在也还是。
当初他想把中东的天然气运到家里头,就想铺管子,可谁知道这时候阿尔及利亚开始闹独立,捶得法国佬跑路,看地图就知道,如果铺管子就要过那地方,现在没办法铺了,逼着他只能想办法解锁LNG船。
但他看了一遍结构,发现自支撑型不但不安全,而且很多空间没用上,好比建了个房子,因为结构不合理,很多边角没用上再加上公摊占去了一大部分,100平米的房子实际使用才到80平米,利用率差得一逼,所以就换了思路。
这个思路简单来说就是跟暖水壶的内胆差不多,只不过大得吓人,在船上装了个能够耐受零下163度的绝缘内胆来解决问题,薄膜液货维护系统就这么诞生了,可想不到正因为解锁了这个特殊技能,让逼不得已被迫发明这个技术的法国公司开始躺赚。简单来说,就是不管谁用这个技术都要给他专利费,他每年光是啥都不干,都有50%的净利润进口袋。
因为内胆用的是一种叫殷瓦钢的金属,是由一个法国物理学家在1896年发现的,特点就是在很大温度范围内没啥变化,简单来说热胀冷缩这个小伙伴都知道的常识却对他不起作用,可这玩意在其他方面却不咋地,特别是硬度和强度很低,又容易被腐蚀,只要手碰到一下,24小时候就被锈穿,所以焊接起来难得要命,这就需要焊工技术了得,而且还用用专门的羊皮手套作业,总之麻烦得要死,但正因为这样,让法国的这个公司躺着都有钱收。
首先就是你要学会这个焊接技术,就要跑去法国培训,光是培训费一个人要20万起步,毕竟有点裂缝,也就意味着几十个蘑菇蛋的威力等着你,这钱必须要打,但对于下面的钱来说,这就是毛毛雨。
然后就是收专利费,这专利费就跟不少芯片公司一样,就好比高通有不少通讯的专利费,也就意味着全球每台手机都要给他几美元的专利费一样,不给就直接告到你破产,这专利费就是惯例的5%,高通也差不多。
也就是说,一条LNG船造价是2亿美元,你就要白白打一千万美元给他,想商量?没门,毕竟这材料可是人家先发现的,而且收钱的节点和造船同步,签订单打钱,开工打钱,铺龙骨打钱,下水打钱,交付使用打钱,船厂造一台LNG船可能因为材料人工上涨等问题亏钱,但人家才不管你这么多,这5个点的钱必须准时到账。
总的来说,因为LNG船特别难造,附加值特别高,相对于货轮来说就是能赚钱。那既然为啥LNG船这么赚钱,他们欧美为啥自己不一直搞,要转给日本和韩国来干呢?其实这个事情要说起来也简单,因为欧美开始要玩金融了。
03解锁薄膜技能的韩国企业。
90年代以后,苏联崩了,于是欧洲和美帝吃得满嘴流,欧洲开始玩起了欧元,美帝也玩起了美元石油霸权,因为他俩发现,只要玩金融就能产生隐形被动收益,然后收割整个星球,至于特别辛苦的各种制造业,其他人来干就好。
当然表面上看起来是欧美的大量船厂不给力,纷纷倒闭,然后退出造船业的舞台,实际上就是故意转移这些相对不赚钱的辛苦产业到其他国家去,日本和韩国就接过了这个产业转移的接力棒。
特别是韩国,打完仗后特别穷,于是就开始专注发展船舶还有汽车产业,汽车产业之前已经说过了,今天重点就说他们的造船业,他的超船业是怎么起来的呢?
要弄清楚这问题,还是要说一下他的企业发展模式,首先用举国之力养好几个小企业,这些企业有了政府背书,得到一定经济基础之后立马攀爬科技树获得大量技能点,攒够技能点后立马就解锁各种特殊技能。这些拥有特殊技能的企业,先在国内把其他企业屠了一遍之后,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打怪升级,最后成为世界级的巨无霸企业。
现代集团小伙伴们都知道吧,他的初代老板郑周永本来穷得要死,但却建成了当时全球最大的蔚山造船厂,然后一直靠卖LNG船卖钱,过程看了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郑周永为啥能接到这个工程呢?因为之前他建了韩国几个标志性建筑,汉江大桥还有韩国最长的京釜高速都是他干的,这些都成为了当时总统朴正熙的政绩,朴正熙一看他这么靠谱而且赚了政府不少钱,决定让他把钱回馈社会建蔚山造船厂。
可造船厂又不是建个厕所,哪里这么容易?而且最重要的还是没钱,郑周永到处都搞不到钱,美帝和日本都不借钱给他,一度想放弃,可朴正熙笑着对他说,要么吃子弹,要么建船厂,你看着办。
果然,人都是逼出来的,他千辛万苦和英国的巴克莱银行搭上了线,但人家可不是傻子,知道他没那个经验和实力,就开了个玩笑说,你要是能接到造船的单子,就把钱借给你。
可厂子都没建,去哪里接单子?巧的就是正好希腊要买油轮,于是他赶紧忽悠希腊,希望能把订单给他,开出的条件非常诱人,不仅价格低得要命,还承诺如果造不出船就全额退款而且还付利息,如果船出任何问题也退款,希腊一看有这么好的事?下单子。在他这一通嘴炮之下订单到手。
因为怕巴克莱银行反悔,紧接着,他马不停蹄地拿着合同跑到英国,终于把钱给借到手了,于是造船厂就这么搞起来了。
有人带头,自然有人跟上,后来大宇集团金宇中也开始搞船厂,从此他们两个的船厂开启世界打怪升级模式,从年造280吨上升到400万吨,到了99年的时候,拿下市场33%的份额,干掉日本成为了造船业一哥,下图是历年全球船舶市场份额,小伙伴体会一下。
有了造船厂,但并不意味着就能解锁造LNG船技能,当时的现代还是以造石油船为主,可意外出现了。
因为当时正好沙特搞了个石油危机出来,全球能源贵得要命,大家都不用石油改成用天然气,于是全球的石油轮船价格暴跌而LNG船价格涨得吓人,很多地方都在找人做这个船,于是韩国想了一下,既然自己也是造船大国,这个蛋糕他也要吃。
刚刚上面不是说了,技术都在法国和挪威手里头,那韩国的LNG船是怎么搞起来的呢?派人到法国学习,然后跟他买材料,在交上了天量的学费之后,终于把这项技术弄到手,不过也埋了个坑在里头,后面再说。
94年的时候,现代集团终于解锁了LNG船技能,三星集团紧随其后,同样也用了10年时间,96年也造成了LNG船,而且还进行了升级改造,最重要的就是,因为他们当时人工费特别低,所以整体来说,造船的成本不高价格非常低,把欧美所有船厂屠了个遍,可还是没人找他们造船,为啥?
正如上面说的,刚刚开始没人愿意和他们买LNG船,毕竟谁也不敢拿几十颗蘑菇蛋的威力去试水,还都是找老牌船厂订货。于是韩国政府下场了,一口气订购了四艘LNG船,还通过各种骚操作故意让他们自己的企业中标,现代得了3艘,大宇和韩进重工一起联合得了一艘,小伙伴们明白了吧,这就是他们企业发展的套路。
有了国家背书再加上业绩之后,这些企业开始就在世界范围内接订单,2000年的时候全球一共造了133艘LNG船,韩国一共才造了10艘,而到了2003年的时候,全球招标共16艘他就中了12艘。2004年全球招标14艘他中了13艘。到此,他们的造船厂终于成功在世界地图上升级成功,成为了蓝星一哥。
但因为局限性也埋了大坑下来,这个大坑就是,因为自己本身制造业不完整,让造船这个产业链做不到100%国产化,造船的很多材料还有设备都需要从外面买,比如刚刚说的殷瓦钢,就只能和法国买,而且还要交天量的专利费,简单来说,造得越多交钱也就越多,法国坐着数钱就好了,而他们只能辛苦的赚点手工费,整体的大概情况就差不多。
不过,这时候他终于碰到了对手,一个后发搏击,而且具备实力和他开始硬钢的对手,中国。
那我们是怎么解锁这个特殊技能的呢?
04进击的国产造船厂
我们造船的历史很短,短到是人家的十分之一,欧洲很多企业都是百年,而当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一艘甲烷先锋号把天然气送到英国的时候,我们这个国家才刚出生不久,而且立马和美帝硬钢起来,钢产量低的要命,就不用说造船了,而LNG船是啥就更不知道了。
于是我们开始了在造船业不断升级打怪的历程,谁知道刚刚建个号就接到了史诗级难度的任务。
1958年的时候,我们抄了苏联的作业,在借用他转让的技术和设备下,成功造了一艘万吨级货轮跃进号,但对于我们来说,这还不是新手村的任务,而是刚刚建了个号开始登录造船业这个游戏。
真正的新手村任务是要自己造一艘万吨级货轮,可这在当时的情况下,非常的难,因为我们不仅没办法造这么大的船壳,也没办法造动力系统,相当于你一出新手村就要接一个史诗级难度的任务。
为了完成这个史诗级任务,当时我们的大量科研人员都住在造船厂的简易工棚,每天工作16个小时,纯手工绘制设计图,施工图。
想要造船壳,第一项就是放样,放样简单来说就是把图纸直接在实际场地上画出来,可一开工就郁闷了,因为施工场地不够长,根本就没办法按比例把图纸画出来,怎么办?经过讨论,采用了按比例缩小的办法,把原来的设计缩小了大概四分之一,才解决了场地不够的问题。
然后又采用了自创的三岛式建造法,就和做积木差不多,三个队伍同时做自己的积木部件,最后全部焊接起来就成为一个大的部件,简单来说就是CPU三线同时运行一样,速度提高了整整五倍。
更难的还在后头,就是动力系统没办法做,特别是心脏柴油机,因为不仅没有锻造这么大的重型设备,还缺少技术工人,就连材料都没有,有的人建议外购,可一旦外购就又回到了炒作业的老路,所以就由一机部九局产品设计四室、沪东造船厂、上海船舶修造厂、上海交通大学、新中动力机厂五家单位组成的产、学、研“三结合”设计组合作制造,最后才把低速柴油机造出来,把动力系统给生硬做了出来。
从1958年开始,一共搞了差不多7年时间,各种工作人员历时各种千辛万苦才终于完成了这项史诗级任务,终于在1965年东风号正式竣工交船,正式开启了我们在造船业的升级打怪之路。
到了1995年的时候,我们造船总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三,但当时,主要还是以满足改开后和外头交易为主的运输需要为主,造的基本都是常规的货船,开头也说了,这个船便宜得很,利润一和LNG船比起来就是弟弟。
到了1998年之后,我们也开始了要建搞进口LNG试点,也就意味着我们自己需要LNG船了,一个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就是要不要自己造LNG船,还是直接买?
因为在1988年的时候,我们的造船厂工人去日本出国学习过,发现这个LNG船复杂得要命,各种控制系统,还有见都没见过的设备,让我们的工人真切感觉到了啥叫明珠,很多人都有点不相信,我们自己能搞这玩意出来。
所以当时我们搞LNG试点的时候,有人就觉得,要解锁这个技术,不但要投入绝大的人力物力,而且能不能成功还不保证,刚刚也说了,当初日本和韩国有这么好的基础,还要经过10年的打怪升级才解锁成功,我们底子都比不上当时的他两,现在如果真要解锁这个技能还真没底气。
可对于小孩子来说才做选择题,而成年人是,我全都要。再加上当初去日本的那批技术员,经过了10年的成长,已经今非昔比,一想到,当初我们在啥都没有的情况下,都能完成史诗级任务,现在再接一个史诗级任务又怕啥?
开工,我们就要造明珠。
当中各种曲折,各种困难,但没所谓,反正就是凭着一股劲,终于在2008年LNG1号船试航成功,也就标志着我们终于解锁了LNG船这个技能,史诗级难度任务再次完成,这颗明珠被我们斩获。
不仅多项技术水平达到韩国同一水平,而且我们还避开了不少的坑,就比如殷瓦钢,这个材料因为我们在2019年已经能自己生产,所以全球也就只有我们和法国两家供货,正是得益于我们制造业的发达,也就意味着比韩国还有不少优势。
—5—
尾声。
现在很多人还在说,韩国造船实力还是世界级的一哥,不仅造船实力高,而且基本都是赚大钱的高附加值订单,特别是拿抢LNG船订单来说事,长期占了世界市场的70%以上。
但其实,很多L子开个头的高端造船领域,都仍然被欧美几个老牌大船厂牢牢捏在手里,而LNG船只是各种高端船中的一种,例如深冷船,豪华游轮等等,这些船订单非常少,可利润却是最高的,依然只有欧美在玩。
查了一下,几个韩国造船厂,基本都是亏损状态,每年都亏个几十亿元,
也就是说虽然韩国拿走了大量的LNG订单,但实际上很多技术还是被法国控得死死的,也就是说,订单越多,造得越多,就要不停的打钱给材料商,零件商,设备商,而且还有刚刚说的巨额专利费,所以利润低得要命。
就比如最近他们成套设备和器材设备厂就和我们定了一批价值60亿韩元的订单,单子上买的是船上要用到的管道伸缩接头,不单是这个,其实很多关键零件还来我们这边买,简单来说,就是他订单虽然多,但还是要分一部分利润给我们。
而且现在他们的三大船厂订单已经排到了2026年,也就是说,现在大俄爆锤乌,全世界都在找人来造LNG船,而他们产能已经拉满,那么新订单也就只能找我们来接,这就是所谓的外溢效果。
我们自己订单不多,但是很多零部件基本国产化,而很多没有国产化的部件也把授权给搞定了,所以绝大部分都能自己生产,这部分的利润也就全都到了我们手里。
就这样,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造船业一步步跻身到世界水平,当然目前还不是顶级水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现在主要是趁着形势好,赶紧努力一波,将来肯定会做大做强。
听着同学介绍完了之后,深吸了一口气,那这几年你到底赚了多少钱?他没回答,只是笑了笑,然后说准备再干个几年就退休了。
喜欢就为这篇文章点个赞,谢谢。
以上,互勉!
我是@匠心鑫先生,10多年的职场老司机。欢迎关注我,每天分享职场干货,让你一路逆袭,献给每一个不想混日子的人。本人为成长,收集了800M的书籍,里面包含了很多职场道理。想破茧成蝶,一路逆风翻盘的你请关注我"提升",将会获得惊喜!很多职场升迁的方法里面都有了,欢迎下载!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