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动力讯】近期,亿邦动力带着产业互联网的一系列问题拜访了众多产业端的投资人,他们大多对产业发展有独立的看法,但随着谈话越多,越可以发现,对于产业互联网的几个核心问题,大家的观点出奇地一致。产业互联网的发动机是订单,拿着订单才有改造上游的驱动力,而传统的B2B和单纯的SaaS工具都存在驱动力不足的问题。
由此,产业链上下游中,工厂、品牌、渠道、零售四个角色,谁能掌握需求谁才可能成为产业变革的链主。
马化腾强调产业互联网是区别于消费互联网的下半场生意。上下半场的观点,多数投资人表示认同,但大部分亿邦动力接触的投资人选择接纳广义的产业互联网概念,也即是C端和B端都包含其中。消费互联网也包括在产业互联网概念当中。
以上是任刚观点的一部分,作为青蓝资本的创始合伙人,他具有十七年股权投资和财务审计经验,专注于产业互联网和新技术领域的投资。
在与亿邦动力对话的3个小时中,他对众多产业现象都给出了睿智而具格局的解释。青蓝资本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聚焦于技术进步驱动产业变革和消费升级机会的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资于新技术公司、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公司。投资包括蜂巢互联、慧辰资讯、四海商舟等。
以下为亿邦动力与任刚关于产业互联网的对话摘录:01垄断:互联网的过往逻辑亿邦动力:什么是产业互联网?任刚:我个人认为产业互联网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利用数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实现产业要素的改造和连接,以互联网思想改造和重构产业链和价值链,带来产业效率提升、产业组织模式甚者商业模式的变革。消费互联网是产业互联网的一个子集,产业互联网包括前端的C和后端的B,往下做需求侧的触达、转化、留存和数据的积累与应用,往上做供给端全链条的改造,通过数字化使得整个产业的效率更高。
产业互联网涉及到更多产业环节,这里人的意识更难改变,所以也许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需要更长的时间,二十年、三十年。
但是对于一家产业互联网企业,发展不一定慢,取决于它选择的方向和业务边界。亿邦动力:如果产业互联网不是区别于消费互联网,那它的意义是什么?任刚:产业互联网概念的意义在于简单用资本聚合流量形成垄断的逻辑越来越难了,需要用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视角重新审视商业。消费互联网阶段主要是流量侧的改造和聚合,资本聚合流量--形成订单规模优势--达成垄断--确立竞争优势。
巨头们会通过资本的方式不断占据用户的时间,在技术、终端、用户代际划分没有显著变化的情况下,简单用资本聚合流量形成垄断的逻辑越来越难了,需要更深层次地改造产业,由流量侧向供应链侧延伸,向智能制造延伸,用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视角重新审视商业。亿邦动力:面对BAT的竞争,现在产业互联网创业者还有机会吗?任刚:BAT占领了线上的流量,现在正在试图整合线下流量,但是流量思维在这类企业中是根深蒂固的,这就使得对供应链的深度改造在内部是很难真正被重视的,这给了创业企业机会,在需要深度供应链改造的领域、重服务的领域、创造新商业模式的领域,创业企业是有机会胜出的。02需求:产业互联网发动机亿邦动力:产业互联网驱动力是什么?任刚:中国经济经历了从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的变迁:在供不应求的时代,谁占领上游资源谁有话语权,比如拿到进口配额;逐渐进入供过于求的时代后,谁有订单谁有话语权,从品牌渠道时代的海尔、格力,到连锁渠道时代的国美、苏宁,再到电商渠道时代的阿里、京东,以及现在的社交电商,本质上都是抓住了消费者购买方式的变化,抓住了需求侧和订单。产业互联网的发动机,最终还是需求。
需求驱动变革的更深层次是消费方式的变化,比如,以前大家喜欢买名牌,炫耀心理,现在对个性化的强调则越来越多。这种变化会反过来驱动产业的变革。首先出现的是缩短分销链和聚单,迅速形成规模优势,资本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接下来出现了全产业链条的数字化协同,这需要深刻的产业理解和强大的产业整合能力,一旦做成有很高的壁垒,我觉得这是颠覆性创新、是真正面向未来的公司。
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也是产业重构和利益重构的过程,这也是一个重要推动力。现在大家生意都不好做,你用一种新的方式重新组织需求,用技术去改造上游的供应链体系之后,会发现整个产业的价值链可以进行重新分配、重新分工,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带动很多人加入到产业互联网的整合中来。亿邦动力:技术是推动产业变革的基础吗?任刚:今天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确实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技术成熟了,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和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不仅性能足够好,更重要的是价格足够便宜,使得可以对产业要素做低成本、高质量的数字化改造和数字化协同。但是只靠技术是不容易推动产业变革的,还需要产业资源推动和需求的牵引。
03链主与工厂:改造与被改造亿邦动力:很多人在谈工业互联网,你走了那么多工厂,总结一下工厂是什么心态?任刚:总体来讲,工厂主的心态是保守的,绝大多数工厂主希望能守住原来的模式继续做,他们相信智能制造、拥抱互联网是未来的方向,但另一方面又期盼原有模式能做的更久一些。我觉得有十分之一的工厂主是主动接受新思想的,这些管理者有现代管理意识和求变意识,有一些是二代管理者接班时需要用数字化管理解决传承的问题。更多的工厂是被动的改造,“客户要求改变,如果不改变就不给我订单了”。
亿邦动力:在智能制造方面他们在做什么?任刚:大部分工厂主更愿意做自动化改造,机器替人,解决不好招工的问题;信息化改造往往被排在后面。大多数人的思维是:花三十万买一台自动化设备,马上就能干活了,一下省掉了五个工人;花三十万上信息化软件,能干啥呢。这背后折射的是观念的问题。
现在九成的工厂没在改,改的这一成中又有九成的资金投在了设备上,一成投在了信息化上。你会发现,投入信息化改造的是1%。所以,工业互联网并没有那么容易。那么怎么办呢?赋能这10%的工厂,帮助他们改造和进化,用订单去驱动剩下的90%。
亿邦动力:工厂被改造,是谁来改造呢?产业链中的链主是谁?任刚:任何一个产业向前都必须有一个推动力,在供过于求的时代,我们相信需求和订单是最有效的推动力,技术进步是重要的力量,产业生态重构者是推动变革的旗舰。从投资者的角度,我们希望和这些推动力量站在一起,共同推动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变革。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产业的巨大市场,我相信会有很多个链主,不仅BAT有机会,能够聚合需求、整合产业资源、引领产业创新变革的企业都有机会。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