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学校常见的心理问题

网友发布 2022-10-03 06:51 · 头闻号站长动态

一个

“现在有点苦了。等你上了大学就好了。”

这句话很熟悉。

现实呢?

和学弟学妹聊天,问大家晚上几点休息。

除了两个特殊的作息时间是凌晨三四点,其余的所谓正常的也是凌晨一两点。

所有人都立刻谈到了这个话题:

一开始整个宿舍应该是11点熄灯,但是你发现你自己休息了,别人还在学习。于是,从第二天开始,大家都在争相学习。你学12分,我学1分;你1点学,我2点到。

这种情况在某知名院校更是如此。

这就是中国顶尖大学的状态。大家感觉比高中学习的状态还要紧张,和第一句话无关。

那时,我们讨论了我们的大学生活。进了顶尖大学的学弟学妹们感叹,进了大学后,压力增大,以前的好学生优势消失了。因为他身边的同学都是全国各地的尖子生,他高中一直是第一,突然变成了中学生。自然压力很大。

有这种压力的同学很多。所以去年北京某名校查出40多名学生患有抑郁症。换句话说,大学生已经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

为什么这么远?

学业压力是原因之一,也和学生面临的社会和就业压力有关。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要么考公务员,要么进好企业,收入丰厚,发展良好。而每个学生也希望自己毕业后能有一个好的发展,有一份好的有意义的工作。

但是,我们知道,好的就业机会就那么多,相对于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占的比例少得可怜。

在这种情况下,竞争必然会加剧。特别是在名校的学生中,有前面提到的“攀比学习”。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国内名校。

有人采访哈佛学生:“你不喜欢哈佛什么?”有同学回答:学习压力太大,不喜欢同学之间竞争的氛围。

有同学说学习压力真的很大,每天睡觉前都在想。他们应该怎么做?学不完怎么办?

据某名校心理咨询中心统计,来访学生经常提到的描述是“我不够好”。

面对这些强大的压力,很多同学会给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但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当期望与现实差距过大时,必然会导致心理失衡甚至烦恼,也会导致各种轻度甚至重度抑郁症状的出现。

有幸进入“好企业”的同学,也会面临各种压力,甚至自我怀疑。

之前和一个麻省理工毕业回国的学生聊天。在他完成学业后,他成功地获得了国内一家著名互联网公司的offer。我们聊了他一年来的感受和成就。

他说,我们公司有好几个哈佛和麻省理工的毕业生,还有很多清北的高材生。每个人每天的工作就是针对不同的用户,研究他们经常点击什么样的视频,然后思考接下来应该给他们推送什么样的类似视频,让他们持续点击。

“这些视频有价值吗?”我问。

“没有,几乎都是没脑子的。”他回答。

“你觉得从名校做这种工作有意义吗?”我问。

“这没有意义,也没有办法。现在的大公司都是这样。”回他,看似冷漠的表情,带着说不出的无奈。

面对大四学生工作后的这种社会现状,很多有理想有抱负的同学也会有疑惑和迷茫。

有人总结了学生内心焦虑的几个原因:1。冷漠的社会文化氛围;2.顽固的大学教育;3.心理承受能力的脆弱性;4.大学生就业制度不完善;5.读书时的经济压力;6.感情纠葛等。

所谓冷漠的社会文化氛围,不难理解。前面提到的互联网公司可以作为一个例子。

我们每天都被无数的信息包围着,但这些信息并不多样。因为内容要迎合你的审美,流量才能得到保证。所以,除非你每天关注那些充满情怀,体现奋斗、努力、进步的内容,或许算法会给你推荐有限的相关内容。但是,有多少学生会主动去搜索这样的内容呢?大众没有跟着宣传吗?

上周看了一部同学组织的公益片《破门》,是一部以汶川地震为背景的体育励志教育片。在电影结束时,观众不愿离开。和父母一起来看电影的孩子们还在回味电影的内容。

我问同学:“怎么没听过这么好的片子?”

同学:“没人宣传。”

我:“为什么不宣传?”

同学:“没钱。另外,没人敢宣传,怕这种片子卖不出去,宣传费浪费了。”

这就是我们的现状。电影没有钱,没有宣传,但铺天盖地的宣传有多少能震撼心灵,甚至涤荡灵魂?

好在还是有一部分有情怀的人坚持做一件事。但是同学们表示很惭愧,因为几次公益放映影响有限。

还有其他几个原因,就不一一展开了。

虽然北京的大学一般都有心理健康中心,负责心理检查,心理健康教育等。,纵观全国高校的相关数据,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工作人员的专业精神和日常工作机制的完整性需要提高。但抑郁症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有症状的患者不愿意接受学校机构的帮助。

因此,我们发现大学生自杀日益增加。在一些地区,中学生甚至小学生的自杀率也在上升。因为我们的教育,选择以分数为主,没有余力去关心学生的心理问题。

这是我们的情况。国外呢?

Sara Valente是哈佛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她说她上大一的时候,经常想家。那一年,她担心交不到新朋友,执着于和同学攀比。“哈佛的压力让我不堪重负。”

Sara Valente

第二年,她联系了常青藤学校的校园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商,并开始每周治疗。她还看了心理医生,被诊断为焦虑和抑郁。这也是校园咨询中心最常见的两个问题。

美国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去年发表了一份报告,指出在过去的四年里,越来越多的学生表达了他们对焦虑和抑郁的担忧。在这份报告之前,该中心已经发现,校园内对治疗中心的需求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各大学的入学率。

即便如此,很多同学还是得不到相应的帮助。一方面,并不是每个学校都能拥有哈佛那样丰富的资源。另一方面,即使是国外的年轻人也羞于谈论心理健康问题。

有鉴于此,哈佛的一些学生正在积极采取行动,改善学生不愿为心理问题寻求帮助的现状,努力帮助更多的人获得医疗服务。他们中的一些人建立了俱乐部和支持团体,而另一些人则在校园里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研究表明,学生的这些努力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因为Sara Valente之前的经历,她成为了学生心理健康的联络员,他们所在的机构成为了哈佛心理健康资源和学生群体之间的桥梁。现在萨拉·瓦伦提(Sara Valente)大四了,是该组织的联席主席。

“在哈佛,我们被那些完美的学生包围着。他们在学术、体育和课外活动中表现出色。”“很多时候你会怀疑自己是唯一一个有困难的人,但事实上,在这个校园里,每个人都有一些困难要面对。”Sara Valente组织的另一位联合主席这样说道。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健康指南》的作者玛西娅·莫里斯博士说,“四分之三的心理疾病会发生在24岁左右。所以大学校园是年轻人最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地方。”她还表示,这个年龄段的学业、社会和经济压力是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一系列因素。

此外,2003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大三学生艾莉森·马尔蒙(Alison Malmon)成立了一个学生组织“积极思维”(Active Minds),主要组织校园活动,分发心理健康信息,与学校的咨询中心合作,推荐有需要的学生。该组织现已在美国600所校园开展工作,包括南加州和西北大学。

起初,艾莉森·马尔蒙(Alison Malmon)因为哥哥自杀而决定成立这个组织。

有研究表明,当一个学生在纠结的时候,他会选择告诉另一个学生。因此,艾莉森·马尔蒙(Alison Malmon)希望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和讨论心理健康计划,让他们在和同学谈论自己内心的挣扎时,能够发现问题,并为他们提供帮助。

一项新的研究调查了加州12所学校的组织,发现学生的努力也在发挥作用。

该组织的一名负责人表示,在校园里谈论心理健康问题时害羞的现象正在减少。他说,“我们处于一个新时代,校园需要找到创新的方法来支持学生,因为学生在寻求帮助。”“我们在全国各地看到了太多悲伤甚至悲惨的故事,学生们选择了不必要的死亡,因为他们没有资源或渠道来处理他们面临的问题。”

新泽西州一所大学的精神病管理人员说,她注意到学生的作用越来越大。“他们不仅是自己的拥护者,也是同龄人的拥护者。他们为他们的同龄人提供服务,并提供关于他们经历的教育。他们还谈论心理健康问题。”她说,现在的大学生更容易寻求治疗,他们也会主动进行自我调节,如瑜伽、正念和冥想。

这就是国外这个问题的现状和解决方法。

我们的国家呢?

正如艾莉森·马尔蒙的负责人所说,如果我们正在做的工作能够为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向前迈进一小步,多挽救一条生命,那么所有的工作都是值得的。

标签

在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的未知要处理,太多的东西要学习,太多的压力要面对。所以学生的大学生活不能像开篇那句。

当我们忙于跑步,鼓励学生追求梦想和理想,追求效率和发展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孩子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做什么呢我能怎么做呢?

—结束—

亲爱的朋友:上个月,一个朋友去了一个省,见到了他从事教育的亲戚。亲戚说起当地小学生自杀率,近两年呈明显上升趋势。去年,我们看到或听到太多大学生自杀的案例。在学校经常和一些同学聚会聊天。虽然都在顶尖大学,但有些同学自信阳光,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都很强。有些同学不自信。因此,思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我想和你谈谈。众所周知,这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问题。以上的话恐怕只是一个转身,希望能吸引你的玉。安~智能关灵米2018年7月29日在北京中关村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