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抖音做知识分享主播

网友发布 2022-10-01 08:54 · 头闻号站长动态

介绍

四年来,年过六旬的叶老师在现场教授钢琴,积累了近350万粉丝。斗神教育董事长信都进入Tik Tok直播赛道,迅速成为教育圈大V;幽默的媒体人欧在教授口才课程,成为拥有2000万粉丝的达人...

频繁的碎屏案例都印证了知识直播已经成为新的流量出口,知识付费也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知识创作者投身到知识直播的浪潮中,勇立时代潮头。

首先,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和受益者。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知识付费用户约5.27亿,市场规模约1000亿。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800亿。

这个“大蛋糕”显然对知识视频更友好。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短视频用户9.34亿,通过短视频学习知识的用户占整个学习知识板块的73.7%。大众对知识内容的获取逐渐倾向于视频。“直播+知识”的转化效果远高于短视频。在这种情况下,知识直播就成了热门炒鸡。

Tik Tok泛知识运营负责人在庞大引擎2022教育未来上透露,过去一年泛知识内容播放量同比增长74%,人文、艺术、职场等泛知识直播全年突破100万。基于知识的内容播放已经占Tik Tok整个平台的20%,这意味着每5个抖音视频用户刷一下,就有一个是知识领域的内容。

多元化的内容、系统化的教学、精细化的推广等因素,打破了知识壁垒,加快了知识流动的速率。“让知识发光”让知识传播的触角从金字塔顶端下沉到普通大众,让每一个个体都有机会成为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受益者。“全民知识”的时代正在到来。

这也让各方期待有一个有温度、有价值、有质量的知识创造生态和学习环境。基于此,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庞大引擎与雪浪联合发起第四季“摇一摇学习官在”活动,以“为你学习,让知识发光”为主题,联合数千名泛知识内容创作者,全民学习,让知识发光。

二、在全民学习的道路上“为人师”的自我价值。

这一季,抖音的学科带头人还推出了教师节致敬短片,从人文历史到钢琴教学,从家庭教育到语言培训...展现各领域学术带头人的亮点。我们也从几个典型学官在不同赛道的坚持和收获中看到了知识直播场景的新可能。

05:16

Tik Tok阵地战中的文学教学

大家对信都的印象更多是在商业强人的层面,斗神教育董事长。事实上,信都还有一个突出的标签,那就是“大语文课程体系的创造者”。然而,随性的信都却有一个“自大”的想法,期望“用商业手段支撑自己的梦想”——成为中国教育的里程碑式人物,能够让中国教育变得有趣,让更多人喜欢上中文。

知识类直播多是因为粉丝被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所吸引,而大语文涵盖了文史等多方面的知识,老师也能让其变得有趣。有鉴于此,在斗神教育入驻Tik Tok Live Studio之前,信都就已经开设了多个账号,包括《信都文学史》、《信都板渡》等。通过分享文学知识、传播中国文化等泛知识“圈粉”,希望Tik Tok为斗神教育的转型撬动流量、试水。

豆神教育的中国名师团队在矩阵战上更有优势。自去年10月,信都出任豆神教育掌门人后,便迫不及待地带领核心员工奔赴Tik Tok,开启了豆神教育的时代。目前公司已经搭建了100人的主播矩阵,形成了文史文化输出群体,整体粉丝数量远大于网络名人中的大部分主播。团队内部采用阵地战,依托矩阵优势和先发优势,豆神在Tik Tok形成了商业闭环。

同时,信都的反馈让我在Tik Tok直播的过程中,碰到了很多过去很难接触到的知识内容,收获了远超预期的进步。信都还呼吁更多的人才加入进来,帮助Tik Tok用户提供更多精彩的内容。

这是一个Tik Tok放大器,偏远地区的孩子也可以听到课程。

阅读素养教育的领军人物、沈懿阅读的创始人沈懿曾是一名语文教师。在Tik Tok直播的前期,她担心Tik Tok的用户更倾向于赞美漂亮的小哥哥小姐姐,精心准备的知识分享可能会陷入“孤独未知,无人聆听”的窘境。

一个朋友让她点击她知识视频下的一个头像。这个头像后面是一个来自偏远地区的孩子。朋友说,“正是因为有了Tik Tok知识的直播,这个孩子才有机会接触到优质的内容,否则,他可能永远也听不到你的课程。”的确,无论是教学还是科普,不仅需要教育设备的支撑,更需要优质教育内容的支撑。

基于此,沈懿开始分享她20多年来对Tik Tok的专业见解,涵盖古诗词鉴赏、红楼梦解析等等。偶尔她也会开一些家庭教育的课程,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给家长一些实用的建议。

已经在Tik Tok拥有360万粉丝的沈懿不禁感叹:“Tik Tok是一个放大器,让人们看到有知识的人是什么样子,承担起传播知识责任的人是什么样子。我也呼吁更多的知识创作者入驻Tik Tok平台,帮助更多的孩子足不出户就能听到优质的讲座。”

作为Tik Tok短视频直播领域的领导者,通过技术手段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让众多顶级老师的优质课程覆盖范围更广。在包容性传播和渗透传递中,人们随时随地获取知识的需求可以得到更好的满足,知识红利的收益和价值也可以得到充分释放。

硬家教解决孩子的问题

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周磊表示,从2008年开始,新东方就布局家庭教育板块。在他看来,很多孩子的问题其实是父母的问题,只是家庭教育有问题。尤其是现在的孩子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的观念更加多元,这给家长教育孩子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我们在做教育的时候,就应该把正确的教育理念传递下去。作为一名学习官,希望家庭教育方面的内容输出处于顶尖水平。碰巧的是,Tik Tok的用户也很年轻,与80后、90后居多的小学、幼儿园孩子的家长有很高的重合度。借助Tik Tok平台,我们可以做好家庭教育,所以我们从去年开始在Tik Tok硬核教授家庭教育课程。”周磊说。

据悉,在Tik Tok的知识直播中,家庭教育直播增长迅速,这表明年轻父母更加注重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渴望学习更专业的教育方法,从而承担起更多教育孩子的责任。

一个青少年每隔一段时间教一次钢琴

叶先生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钢琴家,他充满活力。他已经62岁了,因为年轻的心态,他被称为“60年的少年”。叶,1980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毕业后,他没有按部就班成为钢琴家,而是进入了广告传媒行业,成为《展览世界》杂志主编和广告公司总经理。然而,对钢琴的热爱让他一直没有放下自己的“钢琴梦”,尤其是在退役之后。他有更多的时间学习钢琴,重新回到钢琴领域。

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先生听到隔壁邻居弹钢琴音不对,于是在自己家里弹了四五遍曲子。邻居听到后纠正了错误的声音。而空的这段教学经历,更是感动和激励了我的爷爷——我可以和更多的音乐爱好者空成为朋友,通过互联网提高他们的钢琴水平。

四年前,有人无意中把叶先生演奏《莫斯科郊外的夜晚》的视频放到了上。这个短短十几秒的短视频让苏叶一夜“走红”,收获了247万赞,3万评论,3万粉。弹钢琴弹得好的老人,引得很多人问“大人应该怎么学钢琴?”叶感慨道,“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钢琴,也因为有了钢琴,音乐才变得优美有力。”

既然成年人都有学钢琴的愿望,而苏爷也有钢琴教育的梦想,苏爷顺势在Tik Tok平台开设了音乐课程。经过四年的发展,苏老师已经开设了初中不同年级的钢琴课程,在积累了近350万的粉丝。

成为学者,激发前进的动力

欧,Tik Tok百万粉丝的媒体人,爱穿花裤衩,爱折腾,爱分享。在一次拍摄中,我发现有些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或者不敢表达,会影响孩子与家长、老师、朋友之间的交流。欧想帮孩子解决这个问题,而恰好他的主持课程足够专业,又可以丰富有趣,让孩子快乐学习成长,于是他走上了的知识直播之路。

欧将课程设置为入门模式,一个人可以扮演20多个角色。有趣的口才课程经常让孩子开怀大笑,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变得勇敢,善于表达自己。

欧开心地分享道:“教书育人是一件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事情,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帮助他人成长。成为一名学习型军官对我来说是一种荣誉,这激励着我前进。”

第三,从内容和生态上进化,让优质的内容能够被看到。

据统计数据显示,Tik Tok日活用户已达6亿+,各类企业现已达800万+,个体商户更是不计其数。随着Tik Tok教育企业和知识创造者的增加,以及相关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机构或知识创造者将其产品和服务转移到Tik Tok已成为一种趋势。

为了让更多的知识创造者被看到,抖音的学习官还同时推出了“学习大师课程”,邀请了四个领域的20多位老师进行付费直播知识分享。截至目前,付费直播知识分享门票累计3万张,门票召回率60%-85%。相比普通直播,人均停留时间+900%,看播转化率+200%,gmv+500%,平均在线人数和最高在线人数均高于行业95%。

相信随着“摇一摇在学官”活动的推进,以及越来越多优质内容创作者的参与,Tik Tok平台的护城河将进一步拓宽,形成独特的价值标签,平台也将有很多新的增量市场。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