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第三方移动营销大比拼,汇量科技就是下一个

网友发布 2022-09-24 20:51 · 头闻号站长动态

近期,Applovin在资本市场表现不俗,最近一个月股价涨幅超过34.9%。

Applovin的辉煌表现让我想起了惠亮科技。这两家公司同台竞技,都是第三方移动营销平台的铁杆玩家;在营收规模上,Applovin更胜一筹,惠亮科技的高增长率更胜一筹。

两者也有一些区别。在未来的成长中,Applovin偏向广告+游戏,惠亮科技偏向广告+SaaS,这是不一样的。

虽然各有千秋,但两者市值相差十万八千里。惠科技市值才120多亿港元,而Applovin市值280多亿美元,快了20倍。

如果你认为Applovin的估值是合理的,或者你同意华尔街的估值,那么惠亮科技就是一个价值洼地。

很简单。如果也给汇泉科技14倍PS,其市值应该在72亿美元左右。即使按10倍PS计算,其市值也应该在52亿美元左右,是现在的3.5倍,与Applovin市值的差距将缩小到5.4倍。

那么,为什么他们会有十几倍的差距呢?惠亮科技真的不如Applovin吗?要搞清楚这一点,不妨把他们拿出来大比拼一番。以下是我对他们的业务、业绩、增长潜力,包括估值差等等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补充。

业务一看:交易所量补短板

在移动营销领域,惠亮科技和Applovin的业务大致相同:都专注于大数据和算法,高效连接广告主和流量主,帮助他们提高广告ROI。

从市场地位来看,他们都成为了第三方移动营销平台的领导者。上升的过程也差不多:从广告做起,不仅仅是简单的广告,而是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比如在游戏领域,两家公司都为游戏客户提供数据分析服务,通过帮助客户增加收入和用户参与度来赚取技术服务费。

也就是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营销服务是他们崛起的重要因素。但之前,与阿普洛温相比,惠亮科技有一定的不足。

简单来说,相对于Applovin对AdTech和MarTech的两手抓,惠亮科技更倾向于AdTech。

你可以这样理解。所谓AdTech,核心就是让广告主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创造更高的效率。KPI就是每个广告有多少人看/有多少人下载APP。

MarTech更先进一点。它管理和评估客户的所有数字营销活动,为客户提供包括用户行为分析、渠道贡献分析和各种维度的市场洞察在内的全面营销效果分析。

由于MarTech涉及的链条更长,需要更多的数据,可以监控广告营销的Applovin通过掌握更多维度的数据,在该领域具有比较优势。过去,惠亮的业务专注于提高广告效率本身。虽然它有强大的AdTech能力,但MarTech是一个劣势。

如今,惠亮科技收购了热点云数据,补齐了短板。云数据是一家移动监测营销公司。和Applovin一样,它有多维度的数据,MarTech是它的优势。这也是汇率喜欢的一个重要原因。

简单介绍一下热云数据。其产品涵盖移动广告效果监测、广告素材分析、A/B测试等领域。可以给用户分析每次转化的具体贡献以及不同渠道对转化的具体贡献,为他们提供高效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服务。

因此,收购热云后,惠亮科技与Applovin一样,可以在移动营销业务中同时提供AdTech和MarTech服务。我理解为移动营销全栈服务,就像一个前后台都称职的全栈工程师,可以运用多种技能独立完成产品。

从长远来看,在整个市场竞争中,具备全栈服务能力的第三方平台无疑会有更大的优势。

很简单,相比单一服务,全栈服务可以实现移动营销的全链路闭环:AdTech和MarTech连接,通过MarTech进行全局数据分析,让AdTech精准匹配广告主和广告位;优化后的匹配效果可以进一步提高MarTech的ROI。这样就实现了正反馈的全链路成长闭环。

这是市场看好Applovin的原因之一,也是惠亮科技的一大亮点。

二、具体表现:Applovin体量大,外汇“后劲”足。

说完了业务布局,我们再来看看他们的表现。

从财务数据来看,Applovin大于惠亮科技。2020年,Applovin的广告业务收入为7.1亿美元。同期,惠亮科技的广告收入为5.2亿美元。

总的来说,我们理解程序化广告的业务,体量是优势。因为他们做的是聚合长尾流量和广告主的业务,营收规模大,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更大范围的对接媒体资源。

这种体量优势也可以转化为护城河:移动营销行业具有典型的双边网络效应——平台接入的媒体越多,数据越多,算法越精准,细分效果越好,广告主的ROI越高,吸引广告主接入。通过这种方式,开发者将实现更好的结果和更多的访问。

从这个角度来看,Applovin将长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惠科技也不差。虽然小了一点,但其程序化广告业务呈现出更快的发展趋势。

从营收增速来看,2020年Applovin的广告业务增速为39%,惠亮科技整体广告业务增速为3%。需要注意的是,增速放缓有两个原因。一是公司主动收缩,逐步退出低利润率和市场上有限的媒体代理和部分非程序化广告业务空。

二、公司广告业务被质疑数据造假,但已澄清公司业务回归。

如果只看程序化广告业务,惠亮科技实现营收3.1亿美元,同比增长105.3%,增速远超Applovin。

有人可能会说,增速较快是因为汇泉科技基数小,而Applovin增速较慢是因为基数大。这有点没有武德。想一想,网络效应的本质是什么?是强者恒常,不是大而不强。

两者增速差距的核心不是基数,而是平台的底层逻辑差异。惠亮的增长更快是因为惠亮科技的移动营销平台更开放,而Applovin更封闭。

目前,Applovin似乎想建立自己的“封闭花园”。通过收购和自建,公司自有app超过200款,从招股书来看,自有app的内购收入已经占到半壁江山。

但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的角色,必然会影响其业务的透明度。简单来说,Applovin发布自己的APP,势必会与客户产生竞争。在自己的广告网络中,Applovin可能更倾向于给自己的APP优质流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客户的ROI。

另一方面,惠亮科技不涉及自己的APP,营销平台更加公开透明。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惠亮科技才能比Applovin给客户带来更高的ROI。以他们的大金主打游戏品类为例。根据天神出版的《2021年超级休闲游戏营销基准报告》,惠亮科技可以为开发者带来更低的安装成本。

2020年,惠亮科技客户每个APP的CPI在Android平台,在IOS平台的中位数分别为0.09美元和0.15美元,均低于Applovin。

从以上来看,借助双边网络效应,这两家公司将是移动营销市场的第一梯队。然而,惠亮技术的开放性使其表现出更强的增长“后劲”,这是一个有利因素。

三、未来:Applovin横向更宽,sink volume纵向更深。

在移动营销行业站稳脚跟后,他们都开始寻找新的业务引擎,但他们的目标不同。

Applovin的新引擎是横宽,从移动营销延伸到基于游戏的自有APP。惠科技深度垂直,构建SaaS工具生态圈,为开发者提供一站式服务,从广告营销延伸到客户增长和成本优化。

具体来说,Applovin通过自研和收购,拥有200多个自有app。多年在移动营销领域的积累也成就了自己的APP业务。

2020年,Applovin的消费者业务收入达到7.4亿美元,同比增长86%。

得益于量价齐升,Applovin自身的月付费用户从2018年的30万增长到2020年的150万,付费用户的ARPU价值从2018年的11美元增长到41美元。这直接带动其整体收入更上一层楼。

游戏真的是一个大金矿。而基于游戏的自有APP业务,在现阶段打开了AppLovin的天花板,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方面,是前述的透明度影响了其移动营销业务;另一方面,游戏具有项目制的特点,收入受爆款产品影响,可能影响业绩的稳定性。

与Applovin的横向扩张不同,惠亮科技致力于打通产业链。通过为开发者提供SaaS工具生态,可以满足他们从统计分析、用户增长、商业化到云成本优化、从初创到成熟的开发需求,获得更高效的一站式成长体验。

目前,惠亮的SaaS生态技术也取得了初步进展。该公司的数据分析产品和云成本优化产品已经开始产生收入。着眼于长期,公司的SaaS产品也有望迎来大的突破。

以其云成本优化产品Spotmax为例,满足了客户节约云服务器成本的刚性需求。简单来说,客户租用的云服务器租金是动态变化的,Spotmax会根据动态价格优化出最佳价格供开发者使用,从而节省服务器使用成本。

根据该公司披露的案例,客户使用Spotmax可以降低60%的云成本。降低成本是开发者的刚性需求,Spotmax有很好的市场潜力。但目前它的业务量还不大,还需要时间来证明自己。

此外,热云数据也可以很好地融入其SaaS生态系统。慧游计划今年对旗下游戏数据分析平台GameAnalytics进行大迭代,并与热云的国内分析产品相结合,实现数据分析产品线的全区域布局。当然,这也需要时间来验证。

总的来说,Applovin和惠亮科技在未来的增长引擎上各有优劣。Applovin的横向延伸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惠亮科技的SaaS服务还需要业绩证明。不过,相比游戏开发,我更看好SaaS的爆发潜力。

问:估值:14倍对3倍。为什么估值差异这么大?

可以看出,无论是业务还是业绩,包括未来的发展潜力,惠亮科技和Applovin都各有优势,甚至惠亮都表现出更高的成长性。但这两家公司的估值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目前Applovin的PS倍数为14倍,惠亮科技不到3倍。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价值洼地吧?

不要认为市场永远是对的。惠亮科技真的不如Applovin吗?我不这么认为。几乎是身体上的,但是成长表现弥补了。他们的估值差异,我觉得主要是因为这两点:

1.港股与美股市场的估值差异:相比美股,港股的科技公司较少,市场对其估值更为谨慎;

2.Applovin已经完成了游戏+广告的双轮驱动,汇款金额仍然主要靠广告。

看周期,这两点都不是问题。

从市场估值差来看,自2018年HKEx修改部分上市规则,降低科技公司登陆HKEx门槛以来,阿里、JD.COM等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回归香港上市,港股对科技公司估值的思维和方法论正在被刷新。

最后,看业务发展,惠亮科技的SaaS工具生态已经进入变现期,并产生了一定的收入。随着新业务的发展,SaaS的增长潜力将逐渐显现。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觉得Applovin的估值合理或者认可华尔街的估值,那么汇科技3倍以下的量就是价值洼地。

总结:

总的来说,无论是业务发展还是资本市场表现,惠亮科技的未来都值得期待。

然而,需要提醒的是,它也面临许多挑战。一方面,当前的国际环境给其全球发展蒙上阴影;另一方面,随着iOS14.5正式版的发布,苹果对第三方公司的数据追踪能力和范围的萎缩,不利于其广告业务的发展。

此外,惠亮科技虽然抓住了游戏市场的品类红利,但在另一个风口——电商上布局较少。这些局部的或阶段性的问题也要考虑进去。

话又说回来,就算先抛开SaaS的梦想,惠亮科技本身的业绩会提升+估值会提升。戴维斯双杀还有希望吗?

作者:qwer Huixing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