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视觉中国
正文|金融和经济优势
惊魂未定之时,腾讯陷入了倒春寒,但春分并没有如期带来温暖。3月23日,腾讯发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那是一份在重压下净利润下滑、增速放缓,但加大投资寻求长期增长的财报。
财报显示,2021年Q4,腾讯实现营收1441.88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248.8亿元,同比下滑25%。2021年全年营收5601.18亿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1237.88亿元,同比仅增长1%。
这是腾讯近十年来净利润的最低增幅。
此前中概股暴跌,背离基本面。再加上外媒的传言,腾讯一天蒸发3600亿。
腾讯有点冷。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员会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稳步推进,尽快完成大平台公司整改。促进平台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稳定”是这次会议的关键词。
稳健赚钱也是腾讯财报的主基调。这是一个探索者的步伐,韬光养晦。
春分已过谷雨,万物自有时。
01.高增长趋势已经成为过去
财报显示,腾讯2021年收入增速为2015年以来最低。
腾讯营收增速放缓由来已久,拐点出现在2020年第三季度。
到2021Q3,腾讯调整后净利润同比下降2%,为10年来首次下降。收入增长13%,为2004年上市以来的最低水平。
2021Q4,腾讯营收增速继续大幅下滑。
财报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腾讯增值服务收入719亿元,同比增长7%。
包括视频和音乐服务在内的社交网络收入增长4%,至291亿元人民币。截至第四季度末,腾讯收费增值服务付费会员数量同比增长8%,至2.36亿。
第四季度,在线广告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3%,至人民币215亿元。
分板块来看,增值服务收入季度增速连续五个季度下滑,广告收入年度增速连续三年下滑。
事实上,现在对大工厂来说很难。
年报显示,2021年净利润102.26亿元,同比下滑54%。阿里巴巴2022财年第三季度归属于公司的净利润为204.29亿元,同比下降74%。
互联网广告收入是集体“减速”。
2021年第四季度广告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阿里2022财年第三季度客户管理收入同比下降1%。
App成长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收入同比增长9.32%,增速五年来首次降至10%以下。
平台经济几乎不可避免地进入低速通道,高增长趋势已成过去。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大厂的中长期发展还是值得期待的,就像中国经济短期承压但长期基本市场依然稳定一样。
3月16日,尽管前一日大跌,腾讯仍连续第12次录得净买入,累计金额达188.76亿港元。某知名基金经理认为,目前不仅是南向基金在买,海外长期基金肯定也在买。
年营收已经超过5000亿的腾讯,很难想象它一直在“大象奔跑”的高速发展,但稳扎稳打、慢条斯理才更实际。
沉重而缓慢总是一件好事。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互联网行业的红利期已经结束。平台经济也从野蛮生长向理性发展转变,很多“债务”也需要偿还。
既包括“合规”债,也包括“技术”债,当然还有大厂商这两年不遗余力投入的社会责任和长期价值。
以社交公司起家的腾讯,尤其需要更坚实的技术基础来支撑其开启一个“数实融合”的产业互联网时代,做中国数字经济的增长助手。
财报显示,2021年,腾讯在RD投资518.8亿元,同比增长33%,较2018年翻了一番。2019年和2020年在RD共投资303.87亿元和389.72亿元,三年达到1212.39亿元。
虽然净利润因此有所下滑,但技术壁垒较高的智能硬件带来的长期增长也在RD的持续投入下开始显现。
比如腾讯自主研发的第六代100G云服务器,5个月业务规模增长了60倍。数据中心运维机器人已自动管理腾讯近百个数据中心,还服务于电信运营商、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客户。
近年来,国内各大厂商也在全力研发自己的芯片。
比如腾讯的紫霄、凌轩、沧海、平头的永恒710、昆仑二代等,业绩都比行业有所提升。
种种迹象表明,大厂的产业逻辑开始“软硬换位”,“虚实融合”。放眼全球,脸书、微软和苹果都有计划推销自己的核心硬件。
但需要清醒认识到的是,国内大厂的硬件布局才刚刚起步,规模效应还很遥远。现有主营业务大多已经达到天花板,或者市场潜力巨大但尚未盈利。
但RD投资、社会价值创新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都是成本高昂的。这使得业务增长中的大厂普遍处于跟进乏力的焦虑境地,压力可想而知。
02.统计真实经济收入,百感交集。
2021年第四季度,以服务B为主的数字实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25%至480亿元,收入占比33%。并且增速和营收占比首次超越游戏板块。
2018年9月30日,腾讯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三次战略升级,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全面拥抱产业互联网。
过去三年,腾讯凭借在云、安全、人工智能和位置服务领域的能力和生态,与30多个行业的9000多家合作伙伴建立了超过400个行业解决方案,包括工业、农业、公共服务、金融、政务和医疗。
截至目前,SaaS解决方案腾讯企业号已服务超过100万家企业,与腾讯千帆、企业微信、腾讯文档、腾讯会议共同构成完整的SaaS布局。
PaaS解决方案“企业分布式数据库TDSQL”已服务超过3000家客户,形成了音视频、人工智能、云原生等完整的PaaS产品体系。
IDC公有云2021年Q3数据显示,腾讯云在中国公有云的市场份额稳定在Top2,同比增长率为53%。IaaS+PaaS的市场份额继续扩大,上升至10.92%。
3月21日,科纳仕公司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云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已达274亿美元,同比增长45%。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位列年度前三。
科纳仕公司预测,到2026年,中国的云市场将达到847亿美元,CAGR预计将保持在25%。
根据Synergy Research 3月15日发布的2021年Q4公有云数据,亚马逊、阿里巴巴、微软位列亚太地区前三。腾讯,谷歌,亚太前六。
报告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亚太地区云基础设施服务收入近17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年增长率超过40%。
这意味着亚太地区的云市场竞争比其他地区更加激烈,中国是亚太地区最大的云计算市场。
这不仅催生了阿里、腾讯、华为等科技公司,也催生了移动、电信、联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者。当然,也有青云科技、优客德、金山云等中小型云厂商,甚至还有字节跳动这样雄心勃勃的新进入者。
中国云市场的巨大潜力也让国际巨头垂涎三尺。不仅在家里追着拦着,还挤到了门口。
数据显示,AWS在亚太地区的五个次区域中,有四个处于领先地位。微软在所有四个子区域排名第二,在整个亚太地区排名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IDC的数据,AWS在中国云市场也有7.23%的市场份额。
这让中国云市场的竞争形势更加焦灼。
因此,云厂商为了打开市场,往往会降低价格,云计算的重资产特性使得盈利异常困难。
占国内市场37%份额的阿里云,在2021财年第三季度才实现首次盈利,耗时十二年。
腾讯几乎从未在财报中披露过与腾讯云相关的财务数据,或者说与盈利难度有关。
腾讯对腾讯云寄予厚望。
尤其是在主营业务出现动荡的时候,腾讯希望这块业务能够迅速承担起“造血”的作用。同时,腾讯云也是腾讯从流量平台向价值平台转型的赢家。
因为云计算是产业互联网的抓手,是数字经济的基石,是“数实融合”的催化剂。
日前有消息称,腾讯云在内部会议上明确了取消转售的规定,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自研产品中。同时,让一些有产品开发能力的部门自负盈亏。
在3月23日晚间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腾讯回应了组织优化的传闻,并表示未来将更加注重效率和成本,以便更好地拥抱行业变革。
中信证券在财报发布前预测,腾讯在国际游戏、视频号、云、企业软件等重点领域的持续投入将对短期利润增长构成压力,但中长期维度有望形成更强的竞争力,因此腾讯的发展前景依然看好。
或许,腾讯正在经历转型的阵痛。但是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不正处于一个转折点吗?
告别无序竞争,快钱热钱,回归原来的主业,加强科技创新,是每个大厂都需要正视的问题。
在这个关键节点,谁能咬牙突破,自然就实现了水平的飞跃。所以,从长远来看,接受现在的压力是值得的。
毕竟在全球市场,中国企业急需能对国外巨头强硬的领导者,各行各业都是如此。
03.通往大海的技术通道又长又堵。
财报显示,2021年,本土市场游戏收入将增长6%至1288亿元,国际市场游戏收入将增长31%至455亿元;第四季度本地市场游戏收入增长1%至296亿元,国际市场增长34%至132亿元。
腾讯在去年第二季度首次推出游戏《双打双打》,效果立竿见影。
2021Q4,未成年人占本地市场游戏总量的0.9%,同比下降88%。18岁以下未成年人占中国网络游戏的1.5%,同比下降73%。
海外市场收入增速远超国内市场,符合监管大趋势和中国游戏市场现状。
2021年,中国游戏市场收入2965.13亿元,同比增长仅为6.4%,为2019年以来最低。国内游戏用户数量也达到6.66亿,逐渐趋于饱和。
随着防沉迷新规的实施和未成年人保护的逐步深入,预计国内市场增速将进一步回落。
这使得腾讯游戏国内市场营收逐渐淡出主角,后起之秀字节跳动和米哈游的进攻也加速了这一过程。
相反,海外收入占比越来越大。财报显示,2021年腾讯海外收入占比26%。
根据Sensor Tower的数据,2021年,腾讯旗下两款游戏《王者荣耀》和《PUBG Mobile》的全球营收均超过28亿美元,连续三年位居移动游戏全球畅销榜前两名。
1月份,中国手游海外市场继续呈现增长态势。中国共有34家手游发行商进入全球前100名,共吸引22.6亿美元资金。
对此,该组织预计,到2025年,中国移动来自出海的游戏收入将达到328.98亿美元。
3月23日,Sensor Tower发布报告称,2022年2月,全球手游玩家共消费66亿美元。全球收入2.25亿美元的《王者荣耀》重回全球手游销量榜首。PUBG Mobile以2.05亿美元排名第二。
所以游戏中也有数字生产力,游戏出海成为腾讯寻求突破的必由之路。但游戏出海只是腾讯版图出海的一角,“技术出海”才是主渠道。
疫情倒逼全球数字化升级,带来了井喷的需求。腾讯在云技术、数据库、人工智能、安全技术、跨境支付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全球潜在市场。
加快出海步伐,在海外发出“中国声音”,也是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的方向。
今年1月,九部委发布相关意见,提出支持平台企业推动数字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2022年,政府报告明确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排名世界第一。
3月17日,IDC发布《2021-2022年全球计算力指数测评报告》显示,中国在人工智能计算、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多个领域脱颖而出,以70分的总分进入全球领跑者行列。
从2010年2月到2021年2月,全球人工智能授权专利总数达到17.8万件,中国以43%位居第一。腾讯在全球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公司中排名第三。
领先的AI优势使腾讯能够参与海外的医疗健康、机器人和企业服务等高潜力发展轨道。
腾讯不仅要做中国数字经济的“助手”,更要有参与全球竞争的雄心。
腾讯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全球布局凸显了这一点。目前,腾讯云在全球27个地理区域运营70个可用区域,部署了超过2800个CDN加速节。
但是腾讯的技术对出海还是有很大阻力的。
云计算是一个真正全球化的市场,数字经济自然有全球化的竞争态势。
在地缘相近的东南亚市场,中国企业仍然可以在优势领域与美国企业“角力”。但在欧美市场,辐射水平远远不够。
此外,中国数字经济的国际化程度还远远落后于美国。
以国际收入为例,美国数字科技公司的海外收入占比55.86%,而腾讯和阿里2020财年的国际收入占比不到10%。
同时,我国数字经济还存在“应用多、基础弱”的短板,没有构建起完全覆盖资本、技术、应用模式、产业链、供应链的强大生态。
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开始下降。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中国数字经济增速已从2018年的21%下降到2020年的9.6%。
中国企业的“技术出海”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因此,如何提高中国数字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将是所有中国企业“在大海中开辟新天地”的第一个问题。
或许,《春寒料峭》会让腾讯更加清醒。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