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中国信用卡年的探索之路,从冬眠到重生!

网友发布 2022-09-17 10:56 · 头闻号站长动态

从冬眠到第一次爆发,再到走出自己的特色,中国信用卡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科技推动的金融服务重构的进化史。

从信用卡开始,建立信用社会。

1985

中国第一张信用卡——中行卡诞生了。这张薄薄的卡片不仅引入了预付款模式,也开启了信用社会的到来。

但当时在普通人量入为出的常态下,形成了普通人不敢用信用卡,银行不敢放开的现象。

因此,在随后的10年间,虽然各大银行的信用卡相继问世,但都没有逃脱“长期冬眠”的命运。

1996

《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出台:规定“受理信用卡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规定向发卡行交存备付金”;金卡透支额度10000元,普通卡5000元。

于是,信用卡从透支产品变成了储蓄产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理念:不重视个人业务,个人业务以储蓄为主,几乎没有贷款。只有企业才能从银行贷款,所以信用卡一度变成了企业模式。

个人信贷市场开始起飞。

1998

国务院发布的23号文,即《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提出,从1998年下半年起,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一些有先见之明的人开始提议建立征信系统,为银行和相关社会部门提供服务,以充分了解个人的信用和声誉。

信用卡业务再次被激活。

1999

“中国信用卡业务发展高级研讨班”成功举办。各家银行个人银行部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几乎全部到场。主讲人来自中国台湾省,人口不到2000万,信用卡和现金卡超过1800万张,透支余额超过1000亿新台币,为未来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年3月1日,新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生效,打破了很多限制。比如信用卡明确分为信用卡和准信用卡,拓展了信用卡的消费信贷功能。

中国的信用卡市场开始与世界接轨。

当时,三家银行选择了不同的商业模式和发展道路:

招行信用卡中心选择引入“顾问”,打造独立品牌,采用事业部制,实行内部独立核算。

工行牡丹卡中心包括信用卡、准信用卡等各种借记卡和联名卡。

走建行的信用卡专营路线,再引入美国银行进行战略合作。

作为舶来品,很多银行也选择了合资模式,比如交通银行和汇丰银行,浦发银行和花旗银行。

市场环境和征信体系的优化促进了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2002年3月

中国银联成立。跨行交易清算系统成功建立,实现了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进而使银行卡能够跨银行、跨地区、跨边界使用。

2003

原央行征信局局长戴根友牵头推进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

2003年底

我国信用卡发卡银行数量扩大到10家,发卡量从年初的100多万张增加到近400万张。

第一批信用卡中心遭遇重大危机。

2004

国内信用卡市场新增发卡540万张,增速100%。导致征信系统效率难以匹配,一度造成大量压件。

征信体系和信用产品的发展已经成为信用卡乃至整个消费金融市场的基础。

2005

银行信用登记咨询系统升级为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同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并陆续出台配套制度。既保障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运行,又规范了商业银行报送、查询和使用个人信用信息的行为。

信用卡规模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新的问题。

由于咨询量的爆炸,一个客服对应一定比例的卡数,等等。客户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信用卡的经营效率和服务水平;此外,账单已经成为信用卡中心的一大挑战。

走中间路线,中国信用卡中心有自己的特色。

中国的信用卡中心是美国运通模式和Capital One模式的混合体,并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以招行信用卡中心为代表,2003、2004年,招行开始试水Pos分期、邮购分期等产品,逐渐找到了路子,抓住了新的收入增长点。

广发银行,在信用卡方面,尊重“不求风险最低,但求利润最大”的原则,将风险作为成本的一部分。

百花齐放,中国信用卡市场开始回春。

2006年底

央行数据显示,中资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已达4958万张。

2007

到下半年,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宣布发行超过1000万张信用卡。除了国有商业银行完成A+H股上市,股份制银行也纷纷登陆资本市场。

2008年

中国政府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俗称“4万亿计划”,为中国银行业开启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包括信用卡在内的个人消费信贷也进入了长达十年的上升期。

2009

央行、原银监会、公安部、工商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防范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使信用卡的发行流程和业务边界得到更加明确的规范。强调信用卡发卡的“三亲原则”,包括亲自见本人、亲自见申请材料原件、亲自见本人签名,不允许自行发卡。

第一次“大爆发”之后,国内信用卡市场从“跑马圈地”变成了“精耕细作”。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开启了信用卡新的征程:转向移动和平台。

2010年

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与银行合作,推出一项新功能——“快捷支付”。

2011年初

央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已在全国推广。2002年,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支付宝、财付通、银联等。开始在移动支付市场发力。移动支付的兴起深刻改变了支付、消费和金融市场的格局,大众的消费习惯和工具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中国用户直接跳过了“卡”支付时代,进入了电子支付阶段。

2012

中国有5.64亿互联网用户,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其中手机上网用户4.2亿,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上网终端。信用卡迎来了进化的新格局:废除信用卡,转网上。

信用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2013

随着具有余额管理和支付消费功能的余额宝的诞生,信用卡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用户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迅速推向了一个新的时代。随着信用卡的发展重心向移动端转移,产品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信用卡中心开始发展线上渠道,强调用户思维,拓展生活场景,联手互联网公司。比如招商银行的“掌上生活”,广发信用卡的“发现精彩”,光大信用卡的“阳光生活”,中国银行的“多彩生活”。

商业银行开始重新审视零售业务,信用卡开始了第二次行业转型。

2016年

麦肯锡选取了中国40家有代表性的上市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40家银行2016年的财报得出结论:零售贷款组合占40家银行贷款的33%,但产生的经济利润高达2214亿元,资本回报率高达24.5%。这意味着上市银行零售贷款占比越高,单位资产市值越高。」

2017年

中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由上年的4.65亿张激增至5.88亿张,同比增长26.45%,高于同期借记卡增速18.9个基点。这也是近年来信用卡罕见的超过借记卡的增幅。

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冲击,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这也使得银行更有动力增加零售金融包括信用卡的权重。

信用卡从夏天进入寒冬,股票时代已经到来。

2017年

央行数据显示,三季度以来,信用卡行业发卡量增速大幅下滑,从近7%的高位下滑至2019年一季度的0.63%。并且随着P2P和现金贷导致的互债风险因素,2018年以来信用卡资产增量也进入下行通道。这也是近三年来信用卡市场发卡量首次环比下降,也是历史上首次发卡量出现两位数的下降。

随着互联网彻底颠覆平台与客户的连接模式,以金融交易为核心的单一商业模式已经很难留住客户并为其创造更多价值。信用卡App已经成为客户的重要入口和金融科技成果的展示窗口。

中国信用卡规模稳步增长,发展重点从发卡转向用户管理。

2020年6月

银监会关于合理使用信用卡的消费提示,各银行负责人公布个性化停息分期计划等整改措施。

同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由发卡机构和持卡人自主协商确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管理。

2021年9月

中国人民银行4号令:主线是征信全过程合规管理,重点是界定征信业务边界,加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

随着一系列鼓励居民消费政策的出台,国家从法律层面完善了整个消费金融的监管框架,监管统一性的加强也为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公平、更多样、更具活力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银行机构继续加强风险控制,调整新用户准入规则,优化获客渠道,增加客户风险识别维度和手段。这使得信用卡行业的各项指标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6月,信用卡发卡量为7.9亿张,同比增速为4.5%。

虽然信用卡行业整体增速趋缓趋稳,但随着数字化浪潮带来的行业重塑和竞争洗牌的新变化,银行间出现结构性变化,越来越多的银行将重心从发卡转向用卡消费和用户管理。

在“新零售”时代,数字化成为信用卡客户管理的重点。

2022

进入信用卡产业3.0时代,信用卡成为“新零售”线上客户和活客户的关键角色,与非金融场景无边界融合,打造客户全行程体验。

以中信银行信用卡为例,探索“技术、组织、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实现服务、产品、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多方位的数据赋能,实现了“客户-产品-渠道”的全链路科学决策,中等收入场景下的模型赋能,平均客户收入提升高达81%。

2022年,中国信用卡行业已经进入第37个年头,其间经历了几番沉浮和变迁。

数字化浪潮下,客户、产品、渠道都在重构,给银行信用卡带来更多的调整空和发展潜力。

中国信用卡产业能否抓住新时代的机遇,

涅槃重生还是停滞?

让我们一起向前看!

参考资料:

1.于江《不做一卡一份》。

2.《中国信用卡已经跨越拐点》,作者:李硕、于江。

3.招行颠覆式转型图谋金融控股集团梦想。作者:钟

4.李斌的《流浪华尔街》

5.《1985-2020:中国的信用卡革命》,新财经,洪若新和。

声明:金融科技空是一个网站。发布内容和图片的目的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删除。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