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离开26天后“中国好邻居”回家 社区里有了更多好邻居

2022-05-19 14:15 · 头闻号社会资讯

  5月18日,张旭一走近小区大门,像是影视剧里的主人公出场,人们为他拉起条幅,送鲜花、鼓掌、呐喊,一位小学老师将班里孩子为他画的漫画展示出来,一名居民将自己花费80多个小时制作的关于他的丝绫堆绣,亲手交给他。

  4月23日,张旭因为在得知自己是密接后,主动在车内自我隔离10余个小时,有效避免进一步社区传播,被网友称为“中国好邻居”。在经过20余天的转运、隔离、治疗后,他终于返回小区,“等到健康观测结束后,我打算在社区做志愿者工作。”

  张旭已经离开小区整整26天,在这些天里,小区里悄悄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孩子将他的故事写进作文里,也要做一个“好邻居”;还有居民主动当“好邻居”,帮小区里迷路老人找到家。

小区居民们迎接张旭回家。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小区居民们迎接张旭回家。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七天后,我要成为一名志愿者”

  昌平区冠华苑社区有一万两千多名居民,18日在进行全员核酸检测。记者在现场看到,长长的核酸检测队伍在居民楼间逶迤数千米,穿着“大白”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将手机连着充电宝不停低头扫码。

  在小区门口,居民们围着这位“中国好邻居”,张旭站在人们面前,一个一个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他说,他并不想“出名”,只想在这个小区里继续过着普通的生活,“等我结束7天健康观测,我想到社区报名做一个志愿者,每天做些有意义的事。”

  居民们欢迎张旭回家并精心准备了礼物。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问起在医院治疗和在酒店隔离中的生活时,张旭向大家介绍,面对新冠肺炎最重要的就是好心态,不要害怕病毒,只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用药,再加上多喝水多做简单运动,就能增加身体免疫力,恢复健康水平。

  “这是我们共同居住的社区,为它做些事情,既是服务他人,也是方便自己。”作为毕业于艺术院校的室内设计师,张旭表示自己在隔离期间还关注了所处行业的变化,“希望疫情散去,我们开始正常的生活。”

张旭收到居民送的丝绫堆绣作品。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张旭收到居民送的丝绫堆绣作品。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欢迎仪式上,冠华苑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松林说,“面对疫情的淡定,和对他人的负责,让张先生赢得了社区居民的敬佩。希望每个人都在疫情防控中呈现出北京市民的理解和担当,共建我们的社区。”

  孩子们表示要成为“好邻居”

  张旭居住在冠华苑小区四区,在小区小广场的树荫下,十来个老人坐在一旁,看着孩子们拿着玩具跑来跑去,他们是从河北、东北、河南、四川还有山东的老家,被儿女请过来看孩子的。

冠华苑小区外,居民拉着横幅,欢迎“中国好邻居”回家。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冠华苑小区外,居民拉着横幅,欢迎“中国好邻居”回家。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长大后,我也要成为中国好邻居!”一个7岁的山东小男孩,忽然向家长们发出了正式的“宣言”,引得一些老人都笑了。孩子母亲告诉记者,小区的孩子们现在都知道关于“中国好邻居”的故事,家长、老师都会讲给孩子们听,小孩也比较天真,听到心里去了。

  一位奶奶在人群里牵着小女孩的手,看到了张旭从车里走下来,接到居民递过去的鲜花。她告诉小孙女,“这就是活生生的课本,做人就要道德高尚。”

  来自山东的王先生,喜欢带着四岁的女儿打篮球。女儿悠悠比较活泼,能在两个小朋友用手臂搭成的“桥”上,360度翻身转圈。“我们感激张先生,要不是他,孩子们或许就不能在楼下自由自在地玩了。”

  社区居委会党支部委员温红蕊,用一周时间制作了一幅《中国好邻居》的丝绫堆绣,画面上是一个戴口罩的男子,拿着盾牌,挡住病毒,“这是我们党支部也是我们社区居民的心意,感谢他,能给我们,我们的孩子们,做个榜样。”

温红蕊制作的《中国好邻居》丝绫堆绣。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温红蕊制作的《中国好邻居》丝绫堆绣。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好邻居”帮迷路老人回家

  来自江苏省的小宋也住在四区,现在已经关注了和社区相关的四个微信号。他说,平时工作比较忙,以前对社区的事,关注度不太高,当“中国好邻居”的故事就发生在自己楼斜对面的时候,开始更加关注身边的人们了,现在在小区里又新认识许多朋友,“像前段时间,我们社区有人把90多岁的迷路老人护送回家。”

小区居民带孩子做核酸检测,现在小区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好邻居”。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小区居民带孩子做核酸检测,现在小区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好邻居”。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小区物业人员颜丰莲,在检查小区卫生的时候,见到一位老太太在路上神情焦虑,四处溜达。她走上前去打了个招呼,老人立即拉住她的手,说道,“我迷路了。”“您家在哪啊?”“我也不知道我家在哪里。”“您记得家人名字吗?”“我只知道我家的楼是红色的,旁边有小红花。”

  颜丰莲放下手中的活,她觉得自己一定要把老人送回家才放心,她在社区工作群里发了求助信息,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韩春霞当即赶到现场,带着老人一栋楼一栋楼地找。

  四区有十余栋楼,东边红色,西边黄色。在颜丰莲和韩春霞反复确认下,这位97岁的老人终于找到了家人。“老辈说‘远亲不如近邻’。虽然老家不在这,但咱们选择在这里奋斗了,就要做好近邻。”颜丰莲说。

  “在等待家人认领的时候,我们就一直陪着老人,从下午三四点,一直陪到七点多。”颜丰莲在社区居民们迎接张旭的现场,听到了有居民在谈论她俩帮老人回家的事情。“慢慢地,大家都处成好邻居了。”一位居民在人群里说。

  张旭所住的楼下,有不少遛娃的老人坐着聊天。石家庄人老胡是帮女儿来看外孙女的,曾有过一段做教师的经历,“身边发生的故事,对人的触动是最大的。我们会教育孩子有担当感有责任感。人人都成为想好邻居,社区才会更美好。”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