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的对象是人,没有办法用资本催熟。
它应该是随着世界的变化而演变的,新技术正在改变这个古老的行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高顿教育正在用新技术让这个行业变得性感。
当一个人或一个公司与时俱进,精彩的故事就会发生。
2006年,上海经济大发展。中国竞争力百强上市公司中,有17家来自上海,数量排名第一。也是在今年2月,财政部发布33号令,对我国会计准则进行了调整,催生了大量的企业会计培训需求。
知识与市场的结合,需求与服务的碰撞,孕育了巨大的机遇,也让三个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的年轻人意识到“是时候创业了”。
2006年5月,为企业提供专业财税培训的教育机构高顿教育诞生。
“天时、地利、人和”,高墩的教育无疑站在了一个令人羡慕的起点上。13年从ToB线下培训起步,到现在ToB、ToC市场全面开花;13年来,它也从一颗种子成长为“大树”,很多尝试进入金融领域的人在这里实现梦想。
更让它骄傲的是,成立13年来,在全球和大陆地区培养了40位ACCA冠军。一批批“生产”冠军的背后,高顿有着怎样的“魔力”
“状元”的故事
F5,88分,内地第一;F8,90分,内地第一;P4,84分,内地第一;P7,78分,内地第一...每次公布ACCA考试成绩,高顿的同学们都有好消息。
据统计,仅2018年9月考试季,高顿教育就培养了6名单科状元,占当前考试季状元总数的近2/3。其中既有时间相对充裕的大学生,也有30+岁的职场妈妈。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要么进入名校,要么进入名企。
“留学和ACCA更像是一种‘互补’关系。”莱斯利,目前就读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曾经是高顿ACCA在线课程的学生。她说,“ACCA起源于英国。学习ACCA让我很快适应了留学,以良好的英语、写作、思维逻辑基础,更好地应对留学中的各种挑战。留学反过来让你更加认可ACCA,感受到继续深造的必要性。也让我跳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开阔了眼界。”
另一个学生,海伦,有着传奇的职业生涯。怀揣媒体梦,她从国企宣传干事做起,后来成为外派财务人员。之后她在传媒和金融之间徘徊,最终选择金融成为外企亚太区财务总监。中途,作为非金融背景的她接受了高顿的系统学习。
通过高顿,实现这种转行的人不在少数。现在,高顿已经积累了60万名培训学员和3万多名国内外资深持证人,与近300所国内外高校合作,服务超过5万家企业。其中包括像海伦这样的专业人士和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学生。
ACCA、CPA、CFA……...这些人大多是以通过考试为目的来到这里的,他们到来之后,接受了一个又一个职业生涯的塑造和训练。
除了完成人生中的自我提升,他们在高顿教育更多的感受是:“老师很强,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让考试事半功倍”;“讲师幽默风趣,举旁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家传递专业知识点”;“管雪老师特别好,特别热心肠,陪我们上课,督促我们学习”…
“让来高顿的学生学好,成为各自领域的尖端人士,灵活应用所学,拥有相对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ACCA项目的陈杰老师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继续用丰富的案例解构知识点,与学生讨论,引导学生的价值观。
无论是做事还是创业,道德和责任永远是最大的力量。一个公司能不能辉煌伟大,取决于它能不能服务社会。
状元只是一个单一的结果。CFA学院专家老师牛嘉也直言,我们的最终目的还是打造专业人才。真正学到东西,学到有用的东西,学到好的东西。
“大规模生产”背后的秘密
为什么选择高顿?
“教育的本质与农业非常相似。农业需要大量的奉献、坚持和耐心,教育也是如此。”高顿的成功是有关系的。
对教学质量的投入和付出,对技术创新的坚持和执着,对学生服务的长期和耐心。能发展到今天,成为专业金融培训领域的佼佼者。以上三点缺一不可。这也是高顿从小到大创造新空的法宝。
1)对教学质量的投入和意向
高顿教育联合创始人吴江华认为,“把大量精力放在前端营销上,而忽略了教育本身的质量,教学质量和后端服务跟不上,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职业教育要“从专业来,到专业去”。目的是在个人能力和专业需求之间搭建一条快车道,培养行业最前沿的积极分子。高顿深知“教学质量是教育企业的生命线”。
所以对于高顿来说,高通过率并不是唯一的目标,而是更加注重教研和系统化,这也是“量产”状元的秘密武器之一。在教育模式上,高顿采用“教研+讲师+学习管理”的三师模式:
教学和研究:有三个研究机构,即ACCA学院、CPA学院和CFAFRM学院。教师还参与更多的课程研发、考试大纲研究、热点案例分析,甚至教材研发等前端工作,使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化。
讲师:目前有1500名教师,其中专任教师800人,80%为国际知名大学硕士,具有世界级企业实践经验。许多人曾在摩根、CICC、四大等世界100强公司工作过。据高顿介绍,教师的选拔注重四个方面——一是学术能力,是否有专业优势超过学有所助;二、精准表达等软技能;第三,价值观,必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第四是持续改进的向上力。
管理类:优先考虑泛财经专业毕业生,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职业路径;为学员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运用精细化管理方法一对一全程跟进。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管理就像班主任一样,充分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保证完成率和学习效率。
“以高顿研究院为代表的教程,考试大纲教研,线下教学+网络直播的平行教学以及对学生一对一的学习、管理、教学辅助服务。”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让老师先适应情况再教学,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充分释疑,回馈最好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可以最好的保证教学效果。
2)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创新
进化是一个优秀企业的核心要素,在教育行业也是如此。高顿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是因为它能适应新的竞争环境下教与学的新变化。
“过去两年,我们的战略重点之一是教育技术。我们不在乎有多少在线用户。我们追求的是线上用户和线下用户的学习体验是一样的,我们为用户提供更适合的学习场景。”高顿教育联合创始人李可这样解释。
2015年,高顿推出EP智能金融平台。“顿悟,简称EP。Epiny的意思是顿悟。我们希望每一个金融学习者都能从这个平台获得最适合自己的路径,获得灵感和顿悟。”吴江华说。
凭借积累的6亿条学习行为数据和教研老师构建的金融教育知识图谱,EP智能金融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背景和能力设计学习路径,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推荐下一条路径。
随着EP的发展,高顿还开发了GBot、GLive等学习工具。,侧重于个人学习、互动学习、问题解决和回答等。,并提供全场景智能服务。
通过每个季度通过率的记录和复试,高顿验证了智能在线课程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方面的作用:
使用EP的平均通过率比三年前使用普通网络课程的普遍通过率提高了20%以上;
Glive课堂有三节课,学科通过率100%,平均通过率91%,远超全球62%的通过率;
Gbot在职业培训课程中的问题解决率为56.9%,为企业提供的智能税务机器人答题服务准确率达80%。
新技术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效率,也对教学和研究产生了影响。
高顿教育CFA项目下的“有证无忧在线课程”数据驱动学习模式DDL,可以帮助学生找到痛点和精彩时间段,主动优化学习计划,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数据支持,如重复观看次数最多的教学视频、正确率最低的试题、学生最活跃的时间段等。,还可以为教学科研提供数据支持,指导课堂教学。
经过13年的发展,积累了足够多的数据后,高顿具备了AI教育的所有可能性,甚至这种可能性是开放的。
以教育服务产品题库为例,高顿教育副总裁黄慧文表示,在高顿的数据库中,学生可以将相关题目的内容上传到题库中,老师也会将相关题目的内容和大家的分析过程上传到题库中,为行业服务,可以共享。
“科技没有止境。毕竟是你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的一种方式。”很明显,高顿一直在瞄准更长远的未来。
3)对学生服务的长期性和耐心。
除了教学意图和技术创新,高顿教育在对学生的服务上也是高瞻远瞩。
在终身金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顿负责一个财经领域新人在教育前期“从职业规划到专业技能的塑造”,再到继续教育,完成整个职业生涯的塑造。
“我们不仅仅做金融领域的培训,我们重新定义了金融教育。我们要打造一个金融教育的生态圈。”李伟说。教育,课程的完成不是终点,而是更好地服务于工作内容的起点。
经历相同,职业相似,校友是每个人最重要的人脉资源。经过学习,高顿成立了校友会。“我们的学生分布在350所大学和工作场所。财经类的专业学习枯燥又孤独,每个学生都像一座孤岛。希望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在学业上互相寻找,在情感上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和支持。高顿出来的学生也可以回来继续反哺弟弟妹妹。”
陈杰老师还补充道,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大学生,校友会的成立也可以为学生凝聚企业资源,弥补大学生求职降维信息的不足,提供求职帮助。对于高顿来说,通过校友会平台的建立,我们也建立了优秀学员的储备,保证了优秀金融人才的输送和反馈。
这是真的。高顿成立13年,很多高顿的学生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的精英。通过在高顿建立校友会,把老高顿人和新高顿人联系在一起。每年高顿都会在各地举办校友交流会和行业峰会,为校友和行业精英搭建桥梁。
13年来,对于高顿来说,最大的收获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培养了多少学生,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课前严把质量关,学习中紧跟进度,学后收获优秀校友。
虽然很多企业都宣称在打造自己的生态,但是什么样的生态才是真正的生态,什么样的生态才能培育出郁郁葱葱的森林?在我看来,高顿一直把教育的三要素——教学、技术、学生——贯穿一个层次,不断赋予新的内涵,相互赋能,让生态循环发展。
为什么是高顿?
有效的模型总是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力的结合。这里最重要的是贴近市场的洞察力和执行力。高顿的成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中国会计准则和其他财税政策的调整;第二,移动互联网、AI等技术的发展。
高顿教育源于会计准则的调整。此后的每一次调整、财税变动,甚至企业管理的热点话题,都留下了高顿自己的影子。
2018年8月31日下午,新个税法通过。在个税调整引发全社会讨论的时候,高顿推出了《康佳谈个税》,康佳是高顿中国税收研究院首席专家,原中国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一位会计在财经类回答了一个关于财务培训必要性的问题,说财税政策经常变化。要想与时俱进,高顿有必要给出一个成熟系统的解释,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高顿发展的可持续性。
从内部条件来看,高顿强烈的创新欲望和与时俱进的求变精神,也使他能够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做长远而有价值的事情。
高顿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随着世界的变化而演变的。互联网,AI,大数据,高顿用新技术让这个行业变得性感起来。2010年,高顿开始尝试网络课程,并于2012年成立了网校。大数据浪潮来袭,高顿推出EP智能在线课程和高顿题库,走在了教育行业改革的前沿。
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高顿在金融教育领域多年积累的数据。同时,技术带来的变化反馈到教学本身,指导教研和课程开发,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希望推动国内金融教育行业的发展,培养真正优秀实用的金融人才,通过人影响人,进而影响行业,进而推动新商业文明的发展。”这是高顿给自己定下的未来。
到2019年,高顿教育将再次主动改变。今年8月,高顿开始国际化,第一个海外分校悉尼分校招生,这也将是高顿模式成功后的第一个国外输出。
同时,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机会也是高顿的重点方向。Hi成立至今,已吸引5万家企业入驻,包括四大、金融、互联网、电商等不同领域的优质企业资源。通过智能精准的人岗匹配,为学生提供名企实习机会。
此外,高顿还与前程无忧、高校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完善的职业规划和培训。
为金融人才实现职业梦想铺平道路,同时这些优秀的金融人才也会在自身职业生涯的过程中反哺高顿。高顿的发展逻辑也是一个与学生梦想相互成就的故事。
国家的需求,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高顿的趋势,团队的创新与变革,加在一起,造就了高顿教育的传奇。就高顿本身而言,也进入了开花结果阶段。2014年,高顿获得教育培训巨头新东方的A轮投资;2015年,我获得了前程无忧的B轮投资;去年11月,高顿获得C轮融资,顶级投资机构高轩资本和国际知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共同领投。
C轮投资方高瓴资本创始人兼CEO章雷曾这样评价高顿:“高顿不仅为中国经济培养了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金融人才,更以高科技手段打造了完善的终身智慧金融教育生态。”
教育是信任的原因。没有十年二十年,信任的金字招牌是铸不出来的。“信任远比规模重要”。所以,对于创始人李峰和高顿教育来说——路漫漫其修远兮,一切才刚刚开始。
“只有我头上的白发告诉我,我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但唯一不变的是那颗追随梦想的心。”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