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新华全媒+丨三间房,感悟生命

2022-05-08 19:13 · 头闻号社会资讯

  新华社南昌5月8日电  题:三间房,感悟生命

  新华社记者袁慧晶、贾伊宁

  人的一生会经历数不清的房间,其中有三间特殊的房间与死生大事相关,它们分别是红十字会的急救培训教室、临终关怀病房和造血干细胞采集室。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今年我国“红十字博爱周”活动的主题是“生命教育,人道伴行”。让我们透过来到这三间房的人们,以及他们在面对生死课题时展现出来的态度,去感悟生命。

  急救培训教室:尽力抢救,挽回生命

  4月27日傍晚,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发生一起卡车翻车事故,事故车驾驶室及车身严重变形。一位穿着红十字马甲的男子带着急救包来到事故车前,熟练地取下已破裂的前挡风玻璃,爬进驾驶室,为伤者进行伤口清污消毒、包扎止血、心理安抚。

  他是萍乡市红十字师资志愿服务队队长夏云剑,一身“武艺”来源于一间教室——红十字急救培训教室。

  “当初学习应急救护,就是为了救人。”夏云剑回忆道,第一次走进急救培训教室是2013年。在这方课堂,他学会了消毒、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心肺复苏术等一系列应急救护技能。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4月至2022年4月,夏云剑成功抢救了60余人,并被评为2021年全国“十大最美救护员”。

  夏云剑还是一名应急救护培训师,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掌握急救技能,“每多一名红十字救护员,群众安全就多一份保障。”

  记者了解到,江西已有各类规模的红十字急救培训教室112个。近五年,从这些教室中走出了1422名应急救护培训师,这些救护师资又培养出红十字应急救护员70.6万人,累计为506.2万人次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临终关怀病房:直面死亡,安然告别

  一束康乃馨,是临终关怀病房里温暖的亮色。或在病床上,或在胸前口袋,或在鬓角边……在生命的尽头,除了鲜花,还有临终关怀志愿者与病人依依作伴。

  “这是一方帮助临终病人与人间好好告别的空间,也是传递爱、接收爱的美好空间。”江西省贵溪市红十字会爱在始终养老介护志愿者协会会长彭瑛说。

  温馨的房间、安宁的环境、肢体抚摸、言语安抚……透露着关怀的点滴细节,都能让病人感受到被理解。彭瑛也不忌讳与关怀对象谈论死亡。她告诉他们,死亡就像蝉蜕壳,有一些疼痛,但也是一种新生。

  临终关怀并不只发生在病房,也可能在病人家中。彭瑛曾遇到一位农村的服务对象,医院表示无力回天后,家属选择回家保守治疗。提供过一次临终关怀服务后,彭瑛在一天深夜接到了家属的电话,说病人快不行了,她连夜赶往村庄送病人最后一程。

  10年来,彭瑛和她的志愿团队一共服务了121名临终病人,每一位都走得十分安详。彭瑛说,她要用心中的爱,让更多人在生命的最后感受到暖,让生死别离更安宁。

  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延续希望,传递幸运

  5月6日,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的一个“特殊”房间里,来自江西湖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张浩林正躺在病床上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在他右侧,运转着的采集机将红色的血液从他体内抽出又输回;在他左侧,已于2020年成功配型并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夏晓雯,作为红十字志愿者陪伴在他身边。

  这间病房是江西唯一一家启用的非亲缘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已见证了34例生命接力故事的发生。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是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较为有效的方法,而非亲缘关系配型成功的概率仅为万分之一。“配型成功的概率就像中彩票大奖,我很幸运。很多人登记了多年都没能完成捐献,因为配型成功后还要根据匹配度以及捐献者身体状况进行‘择优录取’。”在江西省红十字会工作的夏晓雯是这间房的第一例捐献者,她2017年6月加入中华骨髓库志愿捐献者行列,等待3年多,终于为一名2岁的小患者捐献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在夏晓雯眼中,这是一间延续生命希望的“幸运屋”。

  “志愿捐献者数量越多,意味着患者找到相合配型捐献者的概率越高,生机也就越大。”江西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袁才华介绍,近年来,江西各级红十字会通过加大造血干细胞和中华骨髓库捐献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市民捐献知晓率和认同度。目前,江西共入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7.5万余名。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