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开一家麻辣烫餐厅,一年能赚多少钱?
20万还是30万?
有一个人,拥有一家麻辣烫餐厅,年收入60亿。
全国有6000家店,甚至遍布国外。
他只有小学学历,初中没读完就辍学打工了。
他放羊,养猪,捡破烂,被城管追。
现在,他已经身价过亿,成为家喻户晓的企业家。
这个人就是“东北麻辣烫的鼻祖”,杨国福麻辣烫的创始人——杨国福。
起初,从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小店到知名企业,杨国福经历了一段辛酸的创业史。
杨国福
1970年,杨国福出生在哈尔滨市宾县万发村。
他的前半生陷于贫困之中。
我父母生了六个孩子。每天一睁眼就看到八张大嘴等着吃饭。
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15岁的杨国福辍学回家帮助父母养家。
作为一个未成年人,他到处努力工作。
养羊、养猪、种庄稼、卖西瓜……杨国福在那片贫瘠的黑土地上辛勤劳作。
尽管杨国福日复一日努力工作,流汗,但他一点也不努力。
钱,或者和他玩捉迷藏。
看着父母为生计发愁,全家人连饭都吃不饱,杨国福急得火冒三丈。
既然村里赚不到钱,那就去县城碰碰运气。
因此,杨国福在大二的时候,每天黎明前,踩着脚踏车,按着小铃,跋涉40英里去县城收废品。
他去工地回收水泥袋,然后把袋子上的灰尘抖掉,再缝起来卖给别人做碳。
他总是清晰地记得那些苦日子,经常自嘲:
“把那些袋子摇一摇,就像西游记里的妖怪出来了,满满的烟。
摇来摇去,全身都是灰尘,只露出两只眼睛。
那天,简直太难受了。"
但是,即使杨国福搬到了县城,他的家人仍然没有足够的食物。
在现实的压力下,他不得不从县城搬到大城市。
1990年,杨国福一个人去哈尔滨投奔姑姑,跟着姑姑到繁华的大街上摆摊。
他推着三轮车卖粥,配着咸菜。
和城里人比,他挣得不多,但和他以前在村里的经历比,他还是觉得在城里挣得多。
那时,杨国福最开心的事就是午夜后回家。
因为回家的路上有红灯绿柳的街景,楼里家家户户都有灯。
他一边骑着三轮车看风景,一边憧憬未来:在这个城市有了立足之地,有了为自己点亮的一盏灯。
为了这个梦想,杨国福努力赚钱,一天也不敢休息。
因为他知道:
我没有其他技能,只能靠苦力和耐力去寻找实现梦想的机会。
他和其他摊贩一样,看城管就像老鼠看猫一样。
虽然杨国福很聪明,总是跑得比猫快,但根据当时的总体安排,所有的路边摊都被取缔了。
他们不得不更换长袍,租用店面维持生计,这导致了成本的增加。
杨国福租了一个相当于地下室的房间,每月交500元房租,继续做原来的烤肉串生意。
当时吸引顾客靠的是大喇叭,杨国福提前录好音,然后用大喇叭播放。
但是小生意经不起折腾,原材料价格天天涨,各种证照费都省不下来,店面租金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让杨国福不堪重负。
每天都是烟熏火燎,烧烤的胳膊都疼。
那段时间他抽的很凶,每一缕飘进空的烟都包裹着他的悲伤。
幸运的是,生活悄悄地发生了转机。
那时候那条街最火的生意就是卖麻辣烫,每天都挤满了人。
看店铺的人气,就知道一定赚了不少钱。
杨国福一边抽着烟,一边沉思着:要不,我也开始做麻辣烫?
说出来做出来就行了。
杨国福先去吃了麻辣烫,尝了尝。
结果很惨。第一次吃麻辣烫,不仅被辣的怀疑有生命危险,回家还伸了个懒腰。
但是受点罪也没什么。第二天,吃惯了苦的杨国福继续吃麻辣烫。
没几个人能忍受一天一顿饭,更别说不辣的杨国福了。
他只能频繁出入厕所。那种灼心灼肺和某些部位又热又痛的感觉让杨国福意识到一件事:
那些正宗的川味麻辣烫不适合本地人。
那就不要自己挤在阳光路上,试着搭一座独木桥。
他开始开发自己的汤料。按照他试过的口味,他先在电饭锅里加入豆瓣酱和水,然后把菜放进去煮。
他尝了一下,那种怪怪的味道比他以前吃过的辣差了十万八千里。
他又试着炒香料,却没有想到。麻辣烫没做好,锅煎糊了。
好不容易做出来一个成品,却被一个老客户吐槽:“老阳,你弄得这么乱,太难吃了。”
很多食客给了差评。杨国福虽然不甘心,但还是拆掉了麻辣烫。
但他没有放弃,学着麻辣烫去了后台。
他做了几百次实验,浪费了几千块钱的调料,仍然没有研制出令人满意的麻辣汤底。
他几乎崩溃了。最后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在麻辣烫汤底加了奶粉和冰糖。
我没抱希望,但我得到了我想要的。
他用东北骨头汤作为汤底,加入了异国情调的奶粉和冰糖,还有辣椒、八角等最基本的调料。
麻辣鲜香的汤底终于研制成功了。
有了特制的汤底,杨国福有了信心。
2003年9月6日,杨国福花了一大笔钱,以每年1.8万的价格租下了永和街的一个商铺。
第一家杨记麻辣烫开在永和街。如他所愿,开业第一天生意异常火爆。
店里准备的食材下午就全部卖光了。
没过多久,杨记麻辣烫独特的味道吸引了大批顾客,店铺的日营业额开始破千。
这是什么概念?
当时一个服务员月薪300元左右。
杨国福一天赚的钱相当于三个服务员一个月的工资。
朋友和亲戚们看到杨国福赚了很多钱,都很羡慕他。他们来问如何能分一杯羹。
杨国福来到网前。既然都是亲人,就应该互相帮助,互相扶持。
他主动分享炒料的配方,还放出豪言壮语:
“只要你愿意做,就可以挂我的牌子。”
一时间,杨记麻辣烫传遍了哈尔滨的大街小巷。
随着店铺越来越火,联系加盟的人也络绎不绝。
想加入的人很多,竞争对手也很多。
再说,那些竞争对手大多是八乡的亲戚,杨国福碍于面子也不能说什么。
他心思一转:“既然这么多人想加入,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做一个自己的品牌呢?”
他把“杨记麻辣烫”改成了“杨国福麻辣烫”,走上了开公司的道路,开始了连锁品牌之旅。
老话说,人红是非。
店铺越来越多,赚钱越来越多,是非接踵而至。
起初,杨国福麻辣烫是靠亲戚开分店慢慢发展起来的。
当加盟规模扩大后,很多问题浮出水面。
首先是加盟商问题。
后来加盟的基本都是杨国福亲戚朋友开的连锁店。
于是,有人利用了这种曲折的关系,开始肆无忌惮地利用空来钻空子。
而且当时加盟成本不高,总部也没有相应的管理标准,导致加盟商素质参差不齐。
别说对待客户的态度,就是总部打电话,电话一接通,都是直接骂人。
可以想象,对于前来消费的顾客,他们的态度可以好很多。
另外,当时杨国福麻辣烫生意火爆,加盟商都摆出一副“爱吃不吃”的态度,极其嚣张。
其次,是管理问题。
杨国福第一次创立公司,没有意识到统一管理的重要性,导致连锁店装修。
有的在地下室,有的在街边小店,店里环境脏,不好看,不规范。
杨国福在战场上
另一方面,早期的特许经营者大多是像杨国福这样的农民。
不仅管理能力低,店里也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基本都是汤师傅在管理。
一波又一波的问题,杨国福意识到:
如果不及时改变,任其发酵,总有一天,杨国福品牌会毁于一旦。
2010年,杨国福不顾妻子反对,毅然停止加盟,正式开始品牌升级,并设立了五个统一标准:
统一商标,统一店面设计,统一运营和服务标准,统一口味,统一广告。
不仅如此,杨国福还加入了合作伙伴,严格控制加盟商。
对现有加盟商进行重新审查和筛选,及时淘汰不负责任、不服从管理的加盟商。
然而,改革并不顺利。最让杨国福头疼的是,“有的加盟商根本不服管理,直接骂人打人。”
但这坚定了他改革的决心。
第三,利润太小。
2009年以前,麻辣烫是按碗定价的,每碗五到八元。
即使再控制成本,利润也不高。
于是,他改成了称重定价,让顾客自己选菜。
这种方式后来被很多同行模仿。
杨国福
改革是大刀阔斧的,两年之内,公司关闭了200多家加盟店。
根据规定,杨国福退还了加盟费。
在暂停加入的同时,杨国福因退还入会费而损失了几百万美元。
最重要的是竞争对手Z辣辣,借势发展。
在Z梁麻辣烫的猛烈追击下,杨国福难免有点心慌。
他开始研究Z良麻辣烫和自己公司的区别,真的找到了一个转折点。
Z良麻辣烫虽然加盟费低,但是原料都是进口的,不是自产的,Z良主要做品牌管理。
杨国福明白,美食是餐饮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于是,他开始建立自己的供应链体系,确保所有连锁店的口味一致。
他开始跑遍全国寻找满意的食品加工厂,但最终失望而归。
直到一次韩国之行,他才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味道。
回国后,他不停地到处寻址,终于把工厂建在了四川成都,把集团总部从哈尔滨搬到了上海。
杨国福忙得不停地往返于上海和成都之间。
有时,他拿着自己的铲子和工人们一起工作。
每天在工地监督工作,至少走三万步。
在那段时间里,他瘦了很多。
从此,杨国福真正走出东北,正式走向全国。
杨国福的麻辣烫业务已逐渐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然而,在繁荣和暗流之下,杨国福即将面临最具争议的食品安全问题。
2021年7月,杨国福因为食品安全问题登上微博热搜。
有博主暗访杨国福麻辣烫,发现店内食材有老鼠咬过的痕迹。
但店员视而不见,继续使用。
厨房抹布不仅要擦灶台,还要清洗食材。最奇妙的是,员工们还很方便地擦洗鞋子。
娃娃菜不清洗直接上架,猪肺当抹布擦盆壁...
事件发酵后,杨国福立即发表道歉声明,并对涉事门店进行整改。
然而,这并不是杨国福第一次被曝出负面新闻。
2017年,有20多家连锁店存在外卖平台证照不符的问题;
2018年,据透露,杨国福的员工在切肉时直接把脚放在桌子上。这幅画非常漂亮。
媒体曝光的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杨国福麻辣烫食品问题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很多网友吐槽自己吃过虫子、老鼠屎、蟑螂、毛发等。在杨国福麻辣烫。
有网友吃肠胃炎,去医院住了几天。
其中,一位匿名网友反映:
他在12月8日点了一份杨国福麻辣烫的外卖,在汤里发现了异物。
在处理过程中,商家态度恶劣,即使投诉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其实连锁店的口碑主要看加盟商的素质。
然而,杨国福麻辣烫的加盟商素质良莠不齐,最终影响了杨国福的声誉。
而且根据加盟商的消息,在加盟初期的培训过程中,专业技能培训是全面的。
但是缺乏食品安全卫生方面的培训,比如菜品如何保存,如何辨别保质期等。
这些培训中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只能靠店家的亲身经历来判断。
杨国福
事实上,在食品质量问题曝光后,杨国福麻辣烫仍然没有重视对加盟店的控制。
虽然每次出问题都是第一时间回应,召集线上会议,多次强调食品安全问题。
但是怎么关注,怎么关注,都没有提到,更像是走个形式。
看到这样一句话:
“餐饮行业很多环节还是靠人力操作。越依赖人力,食品安全隐患越大。”
尤其是企业越做越大的时候,爬起来容易,但也更容易跌倒。
企业越大,越应该谨慎。
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回顾杨国福的前半生,他的一生都是在艰辛中度过的。
生活所迫,杨国福不得不改变思路,寻找出路。
他无数次学习,无数次失败,终于有了他后来的成功。
做生意就像做人一样。总会有错误和缺点。这是常态。
但最重要的是遇到问题能不能对症下药,及时纠正。
杨国福
在困难的情况下,我希望杨国福能够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制定合理的措施,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恢复良好的企业形象。
杨灿·郭芙做到了吗?
这关系到杨国福麻辣烫N年后的生存。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