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皇帝和大臣们有中年危机吗?现代人有什么技能在宋朝最幸福?北宋宫女能有怎样的传奇人生?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冬梅正在他的Tik Tok主页上更新一篇关于宋朝的短篇小说。赵冬梅1988年考入北京大学宋史专业,博士毕业后一直任教。
给大众一个牵引力,一个线头。
起初,Tik Tok给我的印象是它很短,有很多生活化的内容,让公众畅所欲言。现在它有了很多高难度、小众的知识,我其实也很惊讶平台给了知识创造者这样的支持。经与出版团队协商,我定居Tik Tok。到去年年初,我已经和西瓜视频合作了18期节目,比如推荐宋史入门必读书籍,讲述《子同治鉴》的创作背景,讲述宋代著名的乌台诗案如何改变苏轼的人生等等。团队觉得这些内容可以进一步传播,于是建议把原本很长的视频剪成小条,放在Tik Tok上。相比其他媒体,短视频真的是直达人心。它要求你快速简单地给出一两个金句,同时只需回答一个问题。很容易把一件事说清楚。虽然有时候可能没有一本书那么细致,但是快速传播还是很有意义的。有时候做家务的时候听介绍书的节目,正常情况下可能接触不到我的研究领域和个人兴趣,但是这个节目让我知道有这么一本书,灵机一动,觉得不错,可能会买下来看看。所以对我来说,做一个Tik Tok人是一样的。其实我给大众一个牵引,一根线,也许就打开了一扇窗,也许你的生活就丰富了。自从我走出象牙塔,开始普及知识,我一贯的态度就是“做就行”。有时候沟通是无法用理智来推断的,所以我对“红”没有那么高的追求。我们会看数据,但不完全听它的指挥。我认为应该分享给大众的,我都会去做。至于有多少人爱,无所谓。就像我讲课的时候,底下坐着两百个人。只要有一个人看懂了,我想我就赢了。不要把戏剧当成历史。
苏轼将是一个方便的Tik Tok。
打破旧的传说,建立相对真实的历史叙事,其实更多的是我们学者的责任。学术界作为一个集体,有责任用正确的知识和理念影响大众。当我在《百家讲坛》谈论寇准的时候,我必须首先告诉你,杨家将的故事结构从头到尾都是错误的。宋朝统治者对武装力量的破坏力有着清醒的认识,以寇准为代表的士大夫才是国家真正的栋梁。说到这个,我不会花很多时间纠缠,但至少可以帮助观众进入“打破旧传说,建立相对真实的历史叙事”。事实上,要简单地解释这一点并不容易。但在学术界,这是一种长期被低估的能力。“简单”需要你对“深入”的对象有非常深刻的理解,这样推广起来才不会走样。这几年我在学术研究上的态度极其认真,但表达流畅,我称之为“流畅叙述”。我写《大宋之变》《法与人心》《人间烟火》等书的时候是这样,做西瓜视频和Tik Tok的时候也是这样。叙事流畅,外表通俗,但底层基础必须非常扎实。正如胡适先生所说,有些证据可以说些什么,这是我们历史的基线。现在刚在Tik Tok定居,还没来得及关注其他文史学者,也没有为Tik Tok的网友“定制”视频。不过,我对“如果宋朝有Tik Tok”有一些想法。我常说苏轼是“中国最美的人格楷模”,是“最有人民品格”的历史人物。他应该是一个非常方便的Tik Tok,也许他会有一些食物。今天吃螃蟹,明天吃东坡肉。他可能会表演如何制作蜂蜜酒和制作墨水,这有点像李,但他不可能事事成功。再加上他一直被降职,说没工作就没工作,还能做直播赚钱。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