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北京12月3日消息,“十三五期间,全国高校思政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在师资、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不断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高。今天,教育部召开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刘桂芹介绍了“十三五”期间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情况。
刘桂芹说,“十三五”期间,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有了格局性的变化。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马克思主义院校考察,调研思政课建设,与马克思主义院校师生座谈交流,并致信寄语。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意见》。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部门规章和文件,教育部成立了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建设指导委员会。政策“组合拳”频频落地,思政课改革创新“四梁八柱”基本定型。
“十三五”期间,思政课主旋律更加鲜明,教育部指导推动37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在高校率先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推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配套课件,下载量超过1800万次。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思想学习试点活动,通过大学生思政课讲座、夏令营等形式,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教师是办好思想政治课的关键。刘桂芹表示,截至2020年11月,全国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在库注册总数为106411人,首次突破10万大关,比2015年增加44290人。“十三五”期间,高校思政课教师年均增长率达到14.4%。
“五年来,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条件更加有力。”刘桂芹介绍,据统计,“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直接投入达4.7亿元。其中,2016年至2019年,中宣部、教育部共建37所国家级马克思主义重点学院,支持资金1.1亿元;教育部已投入近1.5亿元用于高校思政课建设。国家社科基金共设立思想政治课研究项目302个,资助经费6000多万元。
“十三五”期间,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明显增强。2017年,教育部组织200多名专家到全国2500多所高校听课、调研3000门思政课,完成了新中国思政课建设史上第一次“地毯式”调研。2019年,我们组织了“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牢固树立思政课改革创新“八个统一”的评价导向。今年3月,举办了全国大学生最后一期疫情防控思政课,累计1.25亿人次的访问量,向全社会展示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成果。一项涉及200多所高校、近15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2020年,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超过90%,比2015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
作者:焦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