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删除并不是真正的删除
熟悉MySQL InnoDB存储引擎的同学都应该知道,当我们执行delete的时候,数据并没有被真正的删除,只是对应数据的删除标识deleteMark被打开了,这样每次执行查询的时候,如果发现数据存在但是deleteMark是开启的话,那么依然返回空,因为这个细节,所以经常会出现“我明明删除了数据,为什么空间没释放”的现象。
15M 7 6 18:46 user_info.ibd #删除前
15M 10 4 16:47 user_info.ibd #删除后
二、为什么不直接删除,而是打个标记
我们知道InnoDB存储引擎是支持MVCC的,即多版本控制,得益于MVCC,MySQL在事务里查询数据的时候不需要加锁,可以提供很好的并发性,同时提供可重复读这个很重要的特性。那么它是怎么到的呢?答案是undo log,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每次更新数据的时候将更新前的数据先写入undo log中,这样当需要回滚的时候,只需要顺着undo log找到历史数据即可。undo log与原始数据之间是用指针链接起来的,即每条数据都有个回滚指针指向undo log。
如果InnoDB在删除数据的时候,真的是把数据从磁盘上擦除,那么这时候:
- 别的事务通过undo log是无法找到原始数据。
- 可重复读这个特性会被破坏。
三、只是打个标记的话,岂不是很浪费空间
MySQL里面有个purge线程,它的工作中有一项任务就是专门检查这些有deleteMark的数据,当有deleteMark的数据如果没有被其他事务引用时,那么会被标记成可复用,因为叶子节点数据是有序的原因,这样当下次有同样位置的数据插入时,可以直接复用这块磁盘空间。当整个页都可以复用的时候,也不会把它还回去,会把可复用的页留下来,当下次需要新页时可以直接使用,从而减少频繁的页申请。
四、基于页的存储方式
我们知道MySQL数据是存储在磁盘上的,磁盘的速度想必大家都知道,特别是当发生随机IO的时候。这里简单解释下什么叫IO,以机械磁盘为例,我们最终的数据都是落在磁盘的一个一个扇区上的,当一个扇区写满了,就得换下一个扇区,这时就要通过盘片的转动找到目标扇区,这是物理运动。如果要写入的下一个扇区和当前的扇区是紧挨着的,这叫顺序IO,如果要写入的扇区和当前的扇区中间隔了几个扇区,这叫随机IO,很明显随机IO需要更长的转动时间。所以查询一个数据的时候,减少IO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随机IO。
为了减少磁盘IO,MySQL采用B+树的索引结构来组织数据,B+树的特点是矮胖,一般树的高度就代表了IO的次数,越矮的话,树的高度越低,那么对应的IO次数就越少,还有一点需要知道的是数据最终都在叶子节点上,所以在B+树上搜索的时候,一定是要检索到最后一层叶子节点上,这是一种稳定性的表现。
1、行与页
这里需要知道的是,我们最终通过B+树检索到的不是我们的目标行数据,而是目标行数据所在的页,这个页上有很多数据,都是索引序号相邻的,当找到目标页后,会把目标页加载到内存中,然后通过二分法找到目标数据。
也许你会问,那搜索的开销不仅仅是磁盘IO,还有在二分法查找的开销。这里不可否认,但是我们一般忽略这部分开销,因为cpu在内存里检索的速度很快,并且一页也就16k,数据并不多。
2、IO次数不一定等于树的高度
前面我们说到树的高度等于IO的次数,这其实不是很准确,我们知道树的根节点一定是在内存里的,那么对于一颗高度为3的数据,只用2次IO即可,这其实可以理解,毕竟根节点只占用一页的空间,一页才16K,放在内存里绰绰有余。但有时候树的第二层也可以放在内存里。
假设现在主键是bigint,bigint我们知道占用8个字节,对于一个索引来说除了类型本身占用空间之外,还有一个指针,这个指针占用6个字节,那么对于根节点来说它大概能存 16K/(8+6)B = 1170 个数据,每个数据都可以指向一页(也就是它的下一层),这样整个树的第二层大概占用 1170*16K = 18M 的空间,这也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对于机器的内存来说,几乎也是沧海一粟,所以第二层往往也在内存里,所以最终在B+树上检索数据所消耗的IO应该比理论的要低。
通过上面我们知道检索一条数据的快慢,主要受树的高度影响的,这和你的数据表的大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现实中有人可能在数据表达到百万级别的时就考虑分表,个人认为这有点低估B+树的能力了。还是以bigint类型的主键索引为例,假设一行数据占用1K(理论上已经足够大了),那么一页可以存下 16K/1K=16 条数据,对于一颗高度为3的B+树来说,它可以存下 1170*1170*16=21902400 的数据,将近2千万,如果你的数据行占用的空间更小,就可以存下更多的数据,所以只是简单的根据数据行数来判断是否需要分表不是那么的合理。
五、可复用的空间一直没有被利用咋办
前面我们说到删除的数据不会被真的删除,只是打上个deleteMark的标识,然后会被复用,但是如果一直没被复用,那么空间不就是白白的浪费了,更糟糕的是,如果删除的很多数据空间都没有被复用,就会造成页空间存在大量的碎片,为了解决这种情况,MySQL内部有个叫页合并的功能,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理解就是页A现在有很多可以被复用的空间,它的邻居页B也有很多可以复用的空间,此时页A就可以和页B合并,如果合并后能省出来一页,那么多出来的一页就可以被下次使用,从而达到页最大利用的效果。
合并的关键需要当前页的前一页或者后一页也有大量的碎片空间,这里为何要「大量」很关键,合并的动作可以简单理解就是把别的页的数据移动过来,如果两个页pageA和pageB都只有少量的可复用空间,那么合并后,即使pageA可以填满,但是另一个页Page也还是有碎片空间的,并且碎片更大,这时候数据移动的开销可能要大于存储的开销,得不偿失。
而且还会有个严重的问题,pageB可能会和pageC合并,那么pageC的碎片更大...,这样的话似乎是个无底洞,导致很多页都在移动数据。因此一个合理的合并条件很关键,InnoDB中何时合并受MERGE_THRESHOLD这个参数影响,它的默认值是50%,50%的意图很明显,两个50%就可以省出一个页。
我们看个例子,pageA已经有50%的数据被删除了,它的邻居pageB只使用了不到50%的数据,这时候会将pageB的数据移动到pageA上,那么整个pageB就是空页了,可以提供给别的数据使用。这里需要知道的是除了删除会触发页合并外,更新可能也会触发页合并。
六、有合并也有分裂
合并页是提升页的利用率的方式,但是有时候我们又不得不分裂页,我们知道叶子节点的页之间是用双向链表串接起来的,并且页与页之间的数据是有序的。
以上图为例,当我们要插入5这条数据,按道理应该尝试放在pageA里面,但是pageA目前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存放一条数据,于是尝试找到pageA的相邻页pageB,但是此时很不幸的是pageB也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存放一条数据,由于要求数据的连续性,数据5必须在数据4和数据6之间,那么只能新建一个页,新建一个页后,会尝试从pageA中移动一部分数据到新的页上,并且会重新组织页与页之间的关系,即在pageA和pageB之间会隔一道新页pageC。
页分裂会造成页的利用率降低,造成页分裂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 比如离散的插入,导致数据不连续。
- 把记录更新成一个更大记录,导致空间不够用。
还有一点需要知道的是:不管是页的合并还是页的分裂,都是相对耗时的操作,除了移动数据的开销外,InnoDB也会在索引树上加锁。
七、手动重建表
页的合并和分裂主要是在插入、删除或更新的时候,并且正好满足某些条件才发生的,那如果这些条件一直不满足,碎片就无法得到清理,这时候往往会出现"我的表明明没多少数据,为什么还占用这么大空间"这个现象,针对这个现象有人说重建索引,这个是对的,重建索引可以让数据更加紧凑,页的利用率达到更高。但是如何重建索引?第一时间你可能会想到先drop index然后add index,这个似乎不是那么准确。
如果要重建的索引是普通索引,使用这种方式还好,需要注意的是假如你的业务TPS很大,建议在业务低峰期执行,因为虽然MySQL支持online ddl,但是重建索引的过程还是很耗cpu和io资源的。
如果你要重建的是主键索引,那么问题来了,首先如果你的主键索引设置的是自增长,是不支持drop的。其次如果你的主键没设置成自增长,直接drop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我们知道普通索引除了记录本身的索引字段外,还会记录主键的值,如果drop是直接删除索引,那么通过普通引将找不到对应的行记录,所以InnoDB是要求必须有主键索引的,这时InnoDB会尝试去表中找个唯一索引来当主键,如果没有唯一索引,那就自动创建一个默认的主键索引rowid,当新的主键索引建立好之后,还要去修改相关的普通索引让其存储新的主键,但是如果按照这种方法来修改的话,开销会很大,特别是普通索引很多的情况下,于是InnoDB干脆选择重建表。对于紧接着执行的add index操作,同样也会发生主键索引的变更,所以也会选择重建表,最终可以发现在主键索引上的drop和add其实干了一样的事情。
综上所述,一般在你的表出现很多页碎片的时候,建议使用:
alter table xx engine=InnoDB
这个命令可以重建我们这个表,但是前提是我们的表是独占表空间的。基于MySQL的online ddl,这个过程它是不影响正常的读写的,它的过程如下:
- 扫描原表主键索引的所有记录
- 生成新的b+树记录到临时文件
- 生成临时文件的过程中,新的变更记录到一个中转日志row log中
- 在临时文件生成后,将期间row log的变更应用到新的临时文件中
- 然后替换临时文件为当前文件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重建表的过程涉及到数据的copy,得保证磁盘有足够的空间,至少是现在磁盘空间的1倍,如果磁盘空间不足,那么是不会重建成功的。
八、重建表不一定会收缩空间
在重建表的过程中,有一点需要知道:InnoDB不会让重建后的页充满数据,会预留个「1/16」的空间,这个意图很明显,如果不预留,选择占满整个页,这时候去更新一条需要更大空间的老数据,就会需要新的页,写入新的页后,往往又会造成碎片,所以提前预留一点空间是有用的。
但是因为这个预留操作,某些情况下会导致重建后的表空间反而会变大。
- 如果你的表本身就很紧凑,因为预留1/16会变大。
- 在第一次重建表后,因为新的插入导致用掉了预留空间的一部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预留空间没用完,还剩一部分),但是没有用到新的页,所以整体的空间没有变化,这时候如果再次重建表,就会因为要预留1/16,导致申请的新的页,那么空间就会变大。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