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创业教会了我们什么这场团聚带来意想不到的答案

网友发布 2022-08-06 08:17 · 头闻号项目分享

创业,教会了我们什么?想要成功,需要具备哪些特质?创业失败了又该怎么办?4月26日下午,在云栖小镇有一场名为“团聚·青创派·2050”的分享会,7位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年轻人走上舞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答案永远是开放的,人们享受着脑力激荡后带来的丰沛的精神果实。在台上,年轻人们神采飞扬,在台下,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记者来到现场,从中采撷精彩片段,一起来看看,现代年轻人是如何对待创业的。

“成功创业者的三个特质”

公益青年汪维诺今年35岁,她从媒体行业辞职后,创办了一家社会组织,专门为创业青年服务。这些年,她接触了上百家创业公司,成功的案例有不少,失败的案例也更多,甚至还有公司第二年就解散了。

在她看来,那些成功的创业者们,无一例外都具备了三个特质。其一,很“二”,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甚至愿意放弃别人羡慕的工作;其二,很“傻”,只顾抬着头赶路,都无暇顾及细微琐事、个人得失;其三,很“懂”,对细分行业了如指掌,懂得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

在创业公司,开会是常有的。汪维诺觉得,这反而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因为头脑风暴有可能带来更精良的发展计划和方案。“说和想是‘免费’的,但等到方案敲定了,就意味着公司要有真正的投入了。如果把方案讨论到极致再去实施,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创业是件孤独的事”

创业是件孤独的事——这是浙江星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王磊的切身体会。2016年,王磊在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夺得好名次,主攻方向就是现在从事的蓄能自发光材料。这款材料的特别之处,在于能够吸收白天的光,在夜晚实现自发光。

在磐安,多山多隧道的交通地带,自发光材料大面积替代了原先的公路照明。根据估算,当地相应每年的电费开支,从500多万元降到了50多万元。如今,王磊还代表公司参与了省里关于蓄能自发光材料的标准制定,在这个新材料领域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即便如此,王磊有时仍会觉得自己被许多人所不理解,因为这条创业道路少有人走。“但是,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依然还会走这条道路。”王磊说,创业的过程就是在强迫自己去学习、去成长,最终这些都会成为人一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暂时的失败不代表不成功”

青年团干部楼斐滢和同事们干了一件“挺创业”的事:牵头成立了“青创派”,把参加过创业比赛的年轻人都聚集起来,搭建了一个社交平台。

楼斐滢说,“2050”给她的最大启示,一个是“不再让参会的人被参会”,一个是“要学会容错”。前者,相当于是尊重青年主体,让他们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后者,意味着要包容,暂时的失败不代表今后的不成功。

“青创派”的诞生,实际上也是从创客的内心出发的,要让创业者不再感到那么孤独,在这里大家可以互相取暖。“2050年,我们有一个小小的‘野心’,希望‘青创派’能走向‘青创系’,像浙大系等创业‘新四军’一样,闯出一片自己的天空。”

“青年跑多快,城市跑多快”

微链联合创始人周侃奇,称在座的人都“站在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因为,云栖小镇边上是阿里巴巴,还有自带艺术气息的中国美术学院。

他觉得,科技和文化是离不开的。“有意思的是,人类正在去感情化,变得像机器;而机器正在加感情化,变得像人。”周侃奇说,未来我们需要去思考,如何把科技和文化结合起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对周侃奇而言,团聚是个美妙的存在。“2050”大会的年轻人以团聚的形式,朝着梦想加速奔跑,“要了解这座城市能够跑得多快,就要去看看这群年轻人,他们在一起时跑得有多快。”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周洲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