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襄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022年以来,襄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树立“项目为王”的鲜明定位,念好“联”、“新”、“减”三个字,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全力服务“襄阳都市圈”项目建设。2022年上半年,全市入市交易4470宗,同比上涨204%,成交金额325.14亿元,同比上涨61%。其中:市级入市交易1341宗,同比增长124%;成交金额231.9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建设项目成交157宗,成交金额194.68亿元,同比增长120%,政府采购成交155宗,成交金额6.53亿元,同比增长130%,土地使用权出让成交29宗,成交金额30.69亿元,同比增长30%
一是念“连”字,在区域协调发展上下功夫。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石翔沈燧”交易联盟门户网站,推进城市群间远程评标“常态化”和交易服务“城市化”;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交易数据上传,开发的区块链无脸开标平台获得“2022年中国产业区块链典型案例”;探索“汉江链”,提高汉江流域辐射能力,融入“宜景金根”、“武汉城市圈”、“川渝经济圈”、“长三角”城市群,大力开展“云评标”,利用国家优势资源服务全市公共资源配置。2022年上半年完成远程评标会166场,金额210.3亿元,其中襄阳举行58场,成交金额161.2亿元,异地举行108场,成交金额49.1亿元。
二是读“新”字经,在交易服务的创新上下功夫。坚持创新交易方式,配合稳步推进评监分离改革,2022年上半年开展“评监分离”项目22个,中标金额126.1亿元。坚持交易平台创新,将电子交易发展方向锚定为智能化,制定综合交易平台建设方案,举办工作班研讨会近20场,向招标代理机构和评委发出交易系统升级和智能辅助评标系统建设调查问卷30余份,功能优化需求60余项。截至目前,“石翔沈燧”城市群交易联盟网站、手机APP支撑平台、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已上线试运行,开启了公共资源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的新篇章。坚持交易方式创新,推行电子化“绿色交易”,全面取消纸质招标投标文件。招标人和投标人都可以通过招标认证在线签字盖章,有效解决了投标人面临的多次办理、重复购买、使用不便等问题。,实现异地互认,促进一体化协调发展。截至目前,共有348家投标企业办理了投标和认证。
三是念好“减”字,在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上下功夫。坚持降低成本。取消平台信息服务费和政府集中采购文件费,实现事业性收费“清零”;进一步巩固推广免收“两金”的政策成果,免收政府采购项目投标保证金,停止收取参与工程建设企业的保证金,实行银行保函、保险公司保单、担保公司保函并行的工程担保制度,减少投标企业的资金占用。截至目前,已开具电子保函805份,涉及投标保证金2.7亿元,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坚持限时减量。土地招标拍卖中未中标竞买人的投标保证金退还时限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缩减为2个工作日;推进“一物一标”改革,受理8个环节,全部“网上”。继续少跑。以“互联网加公共资源交易”为方向,稳步将所有交易从“线下”搬到“线上”,实现工程建设、政府集中采购、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所有进场交易的电子化“全覆盖”。我们将开发一个“掌上”系统的招标和采购,这将与我襄阳。市场参与者可以随时随地处理招标和采购事宜,而无需前往中心站点。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出处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电子邮件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