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众测用户 @卖故事的人 H,首发于糖纸众测。
前言 I 我所理解的苹果生态
首先感谢糖纸众测平台给予的体验机会,有幸让我能够参与到这一次的活动中,作为一个搞机爱好者,身边大多数朋友基本都是苹果产品的使用者,平时或多或少都会听到机友们谈及「苹果生态」的话题,每当有人讨论换手机选安卓还是苹果时,总是会以生态来区分选择的标准,而「苹果生态」是什么呢?
说实话我目前也无法给予大家准确的回答,作为一个用户对于产品本身的生态,本应该是极为了解的,甚至能够用自己的见解去呈现,而面对「苹果生态」这个话题,我觉得我只能靠自己片面的理解来说说:我个人认为苹果生态圈就是硬件+ 软件 + 服务 + 零售+ 配件授权 这些组合而成。
从品牌本身来看,苹果通过打造自身强大的软件与硬件,加强用户对于产品与产品之间的交互使用体验,召集了大批开发者对于软件进行质量提升,让用户在使用体验上逐渐习惯依赖,从而增加用户的黏性,随着苹果用户越来越多,使用的时间越来越长,相对的对其生态就愈发依赖。
而我们看到其实远不止于此,苹果还通过自家的「iCloud 与连续互通」两个关键技术,打通设备间的壁垒,让用户从单独使用转变为搭配使用,让不同的设备之间相互协作,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系统,使得用户在使用这些设备时能够获取更多的便利。
这一次我们收到的设备是 iPhone 11 Pro Max、 Apple Watch Series 5、AirPods Pro 以及配件,而我本身还是 MacBook Pro 和 iPad 的用户,而把这些设备都连接起来,只需要通过 iCloud 和连接互通就能够形成一个体系,每一部 Apple 产品其实都内置了 iCloud,通过 Apple ID 登陆后,我们能将设备上的应用、照片、视频、文件、通讯、健康等信息通过自动上传保管在 iCloud 中,并且可以跨设备的随处取用,这对于用户来说就是一个很便利的所在,也是生态最重要的组成环节,所以说 iCloud 是整个生态的核心所在。
而 Apple ID 就是这个生态大门的钥匙,这个集齐全功能的账户,只需要在设备上输入,我们就能够在其他设备上通过 iCloud 获取自己的所需,也能够通过这个账户在 App Store 里下载自己需要的应用。
借助「连续互通」技术可以让 iPhone、iPad、Mac 和 Apple Watch 之间实现无缝衔接。「连续互通」目前包含以下几个功能:接力、通用剪贴板、iPhone 蜂窝网络通话、信息转发、智能热点、自动解锁、连续互通相机、速绘连续互通、标记连续互通、随航、隔空投送与 Apple Pay 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实行,让用户确切感受到生态带来的强大与便利之处,而正是他们的配合才能苹果生态得到了完善。
体验 I 生活之中他们如何展现协作能力?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这十多天的深度体验,更直观的来看看 iPhone 和它的协作伙伴们是如何展示各自的协作能力。
【AirPods Pro 体验篇】
首先我们先来浅谈一下 AirPods Pro 给我带来的第一次初体验,苹果的产品外观和设计总能让人眼前一亮,尽管它的包装很简约,但是从包装上,我们就能够看到一些小细节,在苹果的系列产品包装上,都会贴心的为使用者考虑到开箱这个小细节,拆封包装是无需额外的工具,只需要轻轻的一拉指示条就能够快速拆开包装。
无线、蓝牙、降噪等词汇其实在耳机产品中是很常见的,但在苹果身上总能让他们变得与众不同,我对于 AirPods Pro 耳机的第一印象是外形形态比上一代小巧轻便了不少,耳机长时间佩戴耳朵依旧感到舒适,并且在新一代产品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左右两个耳机都增加了按钮,交互操控上也比 AirPods 强了不少,按键长按可以在主动降噪和穿透模式之中进行切换。
对于耳机来说,最好的体验就是用来享受声音的世界,刚好正值周一,所以我就带着 AirPods Pro 开启了属于我的世界,AirPods Pro 的连接方式,是我目前见过无线耳机连接最为便捷的,打开外盖它就会自动的与 iPhone、iPad 通过 iCloud 自动配对,并且马上就能够使用,这一点体验就足够给我震撼感,而这一切主要归功于我们前面所了解到的苹果生态,它让设备的连接变得简单化。
谈到降噪效果,AirPods Pro 可以说十分优秀,在打开降噪模式时,我听歌的时候地铁车厢内基本上听不到轨道发出的轰鸣声音,等把音乐暂停下来的那一刻,能够轻微听见一些,但是周边的人声和空白噪音基本上都被过滤掉了。
在写作或者是看书的时候,开启降噪模式,就能够获得非常安静的环境,这无疑也能够让我们的心变得静下来。
同样的 AirPods Pro 在音质上也改善了不少,低音厚重,高音嘹亮,在声音动态上充沛了不少,在听音乐上,也能够明显感受到歌曲节奏感所带来的反馈,对于 AirPods Pro 的效果我觉得是够用的,但如果要与其他品类的高档耳机相比,我觉得还缺少一些味道。
总得来说,我个人认为 AirPods Pro 体验的重心在于苹果生态之间完美的配合,能够减少许多繁杂交互的操作,而在使用上,舒适度没的说,长期佩戴也没问题,这也是我目前使用的耳机中佩戴最为舒适的,并且它在苹果多重设备之中的切换体验都非常的好。
【Apple Watch 体验】
再让我们来聊 Apple Watch,它是近年来苹果旗下一款重要的硬件设备,经过近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依附于 iPhone 的一款穿戴产品,它的许多功能需要连接 iPhone 才能得以实现,而经过产品的沉淀,软件适配的加强,Apple Watch 这款产品不断的进化,已经成为一款越来越独立于 iPhone 的智能穿戴设备,大部分的功能已经无需依附 iPhone。
在我心中从未有这样一款智能手表能够与手机如此完美融合,跨设备合作一直都是苹果的强项,而这个强项在 iPhone 与 Apple Watch 的搭配上表现就十分契合。
WatchOS 6 自从将 App Store 独立出来之后,再加上蜂窝数据网络的支持,Apple Watch 则变成了无需依附 iPhone 的独立产品,WatchOS 上的 app 几乎都可以独立使用。我们完全可以利用 Apple Watch 进行导航、记事、听音乐,翻译,支付、打车等等,甚至它就是另一部手机的存在。
在最新的系统之中,Apple Watch 加入了噪声检测功能,通过 iPhone 上的 Watch app 我们可以设置 Watch 对周围环境检测噪声级别,在对我们有持续危害的时候,Watch 会通过预警来告知我们设定的分贝是否超出,同时在我使用的时候,在车厢,安静的室内,办公室三地分别使用 Watch 的噪声功能,对周边的环境进行了检测。
在 Apple Watch 还没到来之际,我记得在我高一年的时候就很热衷于运动手环与手表这类产品,原因不是我有多爱运动,而是在当时我觉得佩戴手表是一件很酷的事,从初中到高中甚至到大学,我也一直都有长跑的习惯,每次都会要求自己去跑个三公里左右,甚至还去参加过马拉松,但我发现使用 Apple Watch 这么久以来,其实我很少用它来监控以及记录我的运动状态。
而在这一次深度体验的过程中,我又重新重视起了 Apple Watch 运动方面的功能,在运动方面我并不是一个很自律的人,也经过朋友推荐办了两年会员健身卡,但打卡的次数远少于实际计划,因此有时候去不去运动倒反而成为了自己一件具有负担与焦虑感的事情。
尽管我一直都在使用 Apple Watch 系列产品,但运动这块也是我近日才开始依附的一个功能,通过 Apple Watch 自带的体能训练模式和运动数据监测,确实能够让 Apple Watch 化身为健身教练的属性,但我觉得对于非运动爱好者来说,相比之下还是具有被动性的。
不过在新一代的 WatchOS 6 上,Apple Watch 更进一步的去教你如何进行智能的健身和运动管理,让我们可以通过自身情况,进行运动量的设定,并且通过手表上的不同功能进行分类别运动。
我们还可以通过 iPhone 来共享健身记录之后,向好友发起一个为期 7 天的运动比赛,根据健身记录圆环的完成情况,可获得相应的积分,我们还会在竞赛期间收到消息提醒,从中知道自己是领先或落后于对手,还能看到获得的分数。这样你就能具体了解还需要做多少运动,才能打败好友。
与好友进行健身竞赛,一个直接的结果是提醒自己要去健身,增加了一个额外的动力。但其实,它更像是一个社交活动,这种改变则让手表成为好友之间的一个社交平台。
苹果向来擅长自家设备之间的生态联动,这种体验是安卓生态所无法企及,我在运动的时候想要不被外界打扰时,直接就可以用手表控制 AirPods Pro 听歌,现在苹果把设备之间的联通延伸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并且是以一种健康的模式存在。
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让我会对运动这件事情产生依赖和兴趣,并且像我还可以通过 Apple Watch Series 5 还能对自己运动过程中的心率进行实时监控,至少这种运动会是在安全健康的情况下执行,而不是盲目过量的运动。
同时 Apple Watch 还可以用来管理我们的时间,我个人认为时间管理在日常生活之中是很重要的,对于时间管理我平时也是非常注重的,在没有 Apple Watch 之前,我总是会在自己书桌上用便利贴记下明天的待办事项清单,以避免错过一些重要事情。
但现在有了 Apple Watch Series 5 它似乎就将我原本零碎的时间整合到了一起,现在我只需要在 MacBook Pro 以及 iPhone 等设备上设定提醒事项,这项任务便会立刻出现在 Apple Watch 上,而在解锁 MacBook 的时候只要我的 Apple Watch Series 5 在旁边,就不需要输入密码直接解锁,免去了使用 Touch ID 或者是输入密码的问题,节约时间成本。
而在我的手机上,也会有一些额外的使用软件,如滴滴出行、网易云音乐、航旅纵横、高铁管家等软件,在外出出差时刻,双手拿着行旅有时候就特别难腾出手来使用手机查看出行消息,这个时候我就可以在我的 Apple Watch 上看到这些重要的消息提示,甚至可以直接刷二维码作为检票凭证。
上下班我都会戴着 AirPods Pro 听歌,有时候突然想听某一首歌,就必须停下来用手机找到那首歌,但现在对于 Apple Watch 来说,只需抬腕对 Siri 说出,它就能够帮我们快速找到自己喜欢的歌曲。
同时 Apple Watch 与 iPhone 的紧密合作让我们自身的健康管控更近一步,通过两者之间 app 的紧密联系,我们能够在 iPhone 上看到 Apple Watch 对于我们检测的数据报告。
现在开始我会利用 Apple Watch Series 5 上的健康来查询自己最近的睡眠质量,及时对生活作息作出调整,并且我今日还下载了一个「喝水时间」软件来提醒自己什么时候需要补充水分,尽管这些都是小事情,但是它都能很好的帮你进行规划整合。
目前在 Apple Watch 上,我认为它对女性朋友们来说是很友好,「经期跟踪」虽然这个话题会令人有点难以启齿,但是正是因为这样,通过智能化的管理,通过数据让记录着能够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况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
Apple Watch 除了这些健康功能以外,当危险来临之际,Apple Watch 其实是守护自身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当我的手表一担滑落,它就能够检测是否跌倒,就会发出跌倒警报,如果我们在 60 秒内没有任何反应,Apple Watch 便会自动拨打紧急电话,我们设置的紧急联系人就会收到通知,并获悉我所在的位置。
据了解,这一功能已经帮助了许多人及时得到救治,Apple Watch 不但能时时刻刻监测我们的身体健康,现在还新增了「全球紧急呼救电话」功能,当你长按 Apple Watch 侧边按钮后,手表便会自动拨打当地的紧急电话。
Apple Watch 对于我来说,也许它不再仅仅只是用看看时间的,它在逐渐的改变我的生活常态,就像一个保姆一样照顾着我的起居三餐与日常提醒,监督一个极度拖延症的我慢慢的改善自己身上的问题,而在我的需求方面又能够给我带来最有效最快速的帮助,我认为这是 Apple Watch Series 5 在我使用阶段最明显的感受。
并且 Apple Watch 很好的把我碎片化的时间整合,并提供给我最佳的方案进行处理事项,不过对于电子产品来说,有个通病就是续航问题,因为我真的是一个日常会忘记充电的人,因此这一点对于我来说真的很不友好,也希望苹果在未来会给我们带来新技术,增强 Apple Watch 的续航能力,不过现在的它已经非常棒了,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iPhone 体验】
相信大家都在各自的朋友圈都看过好友们安利 iPhone 的拍照能力,对于 iPhone 的摄影能力,说真的只有自己体验了才知道它好在哪里。
而我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肯定是要好好来体验一番 iPhone 的拍摄能力,这一次拿到 iPhone 11 Pro Max,对于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的后置三摄系统,加上前置摄像头一共 4 个摄像头,并且这一次全部升级为支持 4K 60fps HDR 录像的 1200 万像素摄像头,且四个摄像头可以同时工作,2 个摄像头可以同时拍摄,不同焦段之间甚至可以流畅的切换。
13mm模式在目前手机中可以获得最大视野,广角端和长焦端都具备了光学防抖,对于我这个喜欢用手机记录生活的人来说,这样的三摄设备,太过于惊喜。
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我利用 iPhone 11 Pro Max 进行了一些短片的创作,全场均手持的状态下进行的,60 fps 的 4K 视频,还有让你镜头放肆直面逆光的智能动态范围,达成了 iPhone 迄今画质的最佳,利用它来记录生活发生的点点滴滴,肯定是非常美好的。【展现部分在视频内】
在新一代的 iPhone 11 Pro 机型上我们可以看到苹果进行了 UI 界面优化,在相机 app 页面进行了微调,为了更方便用户即兴创作,加入了快录功能,无需切换模式也可以录制精彩瞬间。
在拍照页面,单次点按即可拍照,长按快门键进入快录模式,向右划动即可继续录制视频,向左划动即可连拍。
当自己一个人想要自拍或者利用 iPhone 拍摄 vlog 时,可以使用 Apple Watch 来查看 iPhone 相机中的图像或是用来操控录制,还可以使用 Apple Watch 来设置定时快门,让我能够有充足时间在镜头中摆出各种造型。
并且在 Apple Watch 上,我们也能够通过表冠滑动来进行相机的焦段切换,其中 iPhone 11 Pro Max 这一次的三摄拍摄真的很值得用它来记录瞬间,那么丝滑无卡顿的切换模式与统一的白平衡能够让我们在拍摄图片的时候得到很真实的照片。
除了影像的能力,iPhone 在其他方面依旧能力依旧强大,在之前宅家看电视就只能在 iPad、iPhone 上观看,但在小屏设备上观影,总是会受到局限,在同一局域网下我们就可以利用 iPhone 自带的镜像投屏功能,直接把我的手机投影到电视屏幕上,想看一些指定的电影与综艺节目就能够 get,并且还能够在电视上与家人一起分享自己拍摄的一些美好瞬间。
在 iPhone 上就有一个很好的工具 Apple Pay,如果你是第一次使用 Apple Pay 服务的话,需要先添加一张银联银行借记卡或者信用卡,因为开通交通卡时需要通过 Apple Pay 上绑定的银行卡或者信用卡进行支付。
在 iPhone 的钱包 App 中添加交通卡,点击右上角的「+」按键,选择「扫描或添加卡」,在交通卡类型中选择需要添加的城市交通卡,目前有「上海交通卡」「京津冀互联互通卡」「深圳通」,现在一般城市先选用京津冀互联互通卡基本上都是可以使用的,然后选定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到这些功能了。
同样的卡的绑定与添加同样可以在 Apple Watch 上使用,不过两者开通的公交卡是独立开的,而作为我们今天主要通勤路上使用的 Apple Watch 和 AirPods Pro,通过 iPhone 的绑定之后,我们就可以很方便的在手表上,使用到相同的支付功能。
我们也可以在钱包中看到 Apple pay 不仅仅只局限于交通卡上,在美团、航空、酒店等上它都是可以使用的,这样的支付系统无疑让我们外出路上统一了支付方式,显得更加便利。
iPhone 的能力是十分强大的,在短期的体验之中,我们是无法能够将它所有的体验都完美的展示出来的,因此仅对生活体验之中的部分功能进行了展示。
回归「iPhone 和它的协作伙伴」
让我们再一次回归到「iPhone 和它的协作伙伴」体验主题上来,iPhone 作为苹果打开市场的产品之一,它对于果粉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拿我自己来说,我的第一部苹果产品就是 iPhone 5,而这部手机也是我接触到苹果生态的一个桥梁,因为它我又入手了 iPad、MacBook、以及 Apple Watch、AirPods 等等,当设备不断壮大的时候,苹果生态的优点就会逐一呈现出来。
我们可以通过设备上自带的「隔空传送」利用这个功能,可以在 iPhone、iPad、和 Mac 等设备之间轻松的共享文件,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可以把我们当即想要分享的文件、地图、视频、音乐快速的发送给我们周边具备隔空传送的苹果设备上,并且可以设定我们想要接收的人群范围,在保证传输效率的同时又能够很好的保护我们的隐私不被侵犯,让共享成为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我们还可以利用「接力」的方式,让我们的工作可以在不同的苹果设备上进行切换,把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轻松的转到另一台设备上,比如当我们正在 Mac 上浏览网页,这时候需要外出,我们可以通过「接力」的方式在 iPhone 上继续进行浏览,或者当我们的在 iPhone 的备忘录上记录或写文稿时,回到座位上可以立刻切换到 Mac 上接着进行撰写。通过设备之间的协作,让我们的需求在不同的设备上都能接着往下进行,目前苹果的「接力」不仅支持系统自带的软件应用,同时也针对一些第三方软件进行了适配。
当我们在 MacBook 网页查询资料时,看到需要的文段,需要将它发送至 iPhone 上,可以在当下的设备进行复制,然后通过苹果产品之间的「通用粘贴」在 iPhone 上直接粘贴,就能够快捷的把所需的资料复制过来,这种功能无论是在 iPhone、iPad、Mac 上都能够轻松的实现,而且无需其他任何操作,对于工作来说,就是一种生产力。
当然苹果设备之间的生态协作远不止这些,但是通过我们深度的体验,我们也能够看出苹果生态的重要性与影响力。Apple 中国官网的一句话形容的很贴切
单独使用 Mac、iPad、iPhone 或 Apple Watch 时,你已能够成就非凡之事,将它们搭配使用,你将可以创造更多精彩
我觉得这句话就是对苹果产品之间最好的阐述。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体验,我对苹果的生态又有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体验感受,也许这就是科技产品带给我们的魅力,在使用他们的同时,会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而用这些产品系列更好的记录生活的美好瞬间。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