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第八届渭南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姚和平
第八届渭南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姚和平:退而不休葆本色 发挥余热显担当
渭南青年网近日,由渭南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组织开展的第八届渭南市道德模范线上发布仪式在渭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演播大厅举行。此次发布仪式共评选出第八届渭南市道德模范20名,提名奖获得者11名。其中,渭南青年网视频总监姚和平获评助人为乐模范。
“退而不休葆本色,发挥余热显担当。军人出身的姚和平,不仅有很强的奉献精神和自律能力,而且内心深处始终怀着对军人的崇敬和热忱。这些因素决定了姚和平同志的人生信条。”这是《渭南青年网》总编景明军对他的高度评价。
姚和平,男,汉族,1952出生,70岁,中共党员,西安市人,退休前系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高级法官,曾立功授奖40余项,事迹在《人民日报》、《人民法院报》、《西部法制报》、《陕西日报》、《中国风》海外版等多家刊物报道;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全国“中华世纪风采人物”荣誉奖牌。现任渭南青年网采访、编辑、视频总监。
2012年退休至今10个年头所得的部分荣誉如下:
2015年荣获“陕西省最美志愿者”;
2015年荣获“临渭区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2015年荣获“渭南百名文明市民标兵”;
2016年荣获“渭南雷锋风尚人物”;
2016年荣获“2015年度渭南市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2016年荣获“渭南标杆”荣誉称号;
2017年荣获“渭南市优秀志愿者标兵”;
2017年荣获“渭南市最美安全宣传志愿者”;
2017年荣获“渭南市十佳安全宣传标杆”;
2018年荣获“渭南市志愿服务先锋”;
2018年荣获“2016年--2017年度市政府优秀行政执法特邀监督员”;
2018年荣获“儿童社会工作之星”:
2019年荣获“渭南市最美志愿者”;
2020年荣获“渭南市三星级志愿者”;
2021年荣获“渭南市第八届道德模范”;
退休10年来共荣获等16项荣誉称号。
姚和平的父母、岳父都是优秀的共产党员。1952年出生时,正值父亲赴朝参战,母亲为了激励抗美援朝精神,给孩子起名叫“姚和平”。从小到大的家风家教让他萌生了一个坚定信念: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要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做好人、做好事。
父母恩情不能忘,家风家训需传承。姚和平把父辈的照片及到延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故事都装裱在墙上。还把父亲荣获得的五枚军功章、自己各个时期立功授奖的四十多个荣誉证及奖牌全部洗成照片贴在墙上。利用节假日儿女团聚的时机,给子孙宣讲共产党员爷爷、奶奶参加革命、英勇战斗的故事,用“家风家训,红色基因”墙,传承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70年代初,姚和平光荣参军,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60师5849团学兵二连一排一班长,临走时,将姚和平出生时父亲在朝鲜战场获得的军功章挂在他胸前,父亲反复叮咛:“我这枚抗美援朝奖章,你不仅要挂在胸前,还要挂在心里,更要落实在行动上。到部队后努力学习,好好干!”
铁道工程兵的主要任务是开山打洞,用钢钎、大锤、炸药一米一米掘进隧道,艰苦环境下多次立功授奖,获得“向雷锋同志学习五好战士”荣誉称号后加入共青团,完成任务后,提拔为干部,1974年转业地方工作。
80年代,调到法院工作,面对新的工作岗位,经过几年刻苦学习,获得“法律大专”文凭,成为一名合格法官。先后荣获省、市法院“人民调解优秀法官”光荣称号。
2012年他光荣退休。一心服务社会,用余晖继续谱写共产党员的风采。九年来,为公益事业自掏腰包5万余元,参加社区公益活动630多场、志愿服务时间超过6000小时。多次荣获省、市、区表彰,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称赞,无愧于“渭南标杆”的光荣称号。
曾经抱起一位摔倒老人,跟随救护车到医院挂号、付药费,老人最终得救。
发现城区一路口下水道井盖丢失,他当“临时交警”,提醒过往车辆绕开通过。一辆卡车将他撞倒、血染衣衫,但他仍然坚守到维修人员到来重新盖上井盖。
送孙子上学,发现马路隔断铸铁板多处松动翘起,影响学生通行。于是他在雨中脚踩钢板坚守四十多分钟,提醒路人注意通行,并电话联系有关单位进行快速维修处理。
见一男青年手持半米长的铁棒将怀抱幼童的女青年打倒,幼童哭声叫着“爸爸别打妈妈”,他立即跑到跟前阻止,铁棒打在姚和平的左手背,他忍着剧烈疼痛与人夺下男青年手中的铁棒,制止了一场恶性事件发生。
坐公交见一位七旬老人手柱拐杖下车时一脚没站稳欲倒下,姚和平转身抛下笔记本电脑,双手接住老人。事后,他花了400元给笔记本电脑换了屏幕。他说:“笔记本坏了可以花钱修,可老人摔倒就严重了”。
2015年3月,姚和平招聘到共青团渭南市委下属的《渭南青年网》工作。面对单位的青年人,姚和平总是虚心接受。从起初只会用老人机,到会用智能手机,再到会刊发稿件。新媒体、融媒体的应用在短时间内掌握,这是许多年轻人都做不到的。姚和平经常感慨:“渭南青年网点燃了我激情的火焰,成为我新的奋斗平台”。
2016年12月5日是个难忘的日子,单位派他参加中、省、市40多名新闻媒体人“走基层看变化·发现渭南之美”活动,要求他单枪匹马出征。四天的现场采访,每天都忙碌到深夜,再把稿件发给领导审核后在《今日头条》发布。这次行动,让单位领导看到了他的敬业精神,这或许和姚和平当过兵的经历有关,不服输、能吃苦、显担当。
受到激励的姚和平立即购买了200本笔记本和多半抽屉笔芯,开始写工作日志,每天坚持写,一直坚持到今天。那厚厚的笔记本里,记载着姚和平工作的进步、同事的友谊和人生感悟。截止到2021年7月底,姚和平写了90余万字。这是怎样的一种执着坚守,换来了许多大数据:采访编排稿件3928篇;摄像制作视频635个。
“从2015年3月招聘到《渭南青年网》,至今已近6个年头。这段时间,心情舒畅、内心充实、干劲十足,生命的活力在全身涌动,以至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很多人盛赞他像个小伙。”姚和平感慨道。
姚和平怀着真善美的博大情怀,克服年龄大记忆力下降的不利因素,不断给自己“充电”,硬是活出个“精气神”的榜样来。他随身携带采访设备,现场编发稿件,把对渭南故乡的情与爱,化作一组组精彩的镜头、一行行滚烫的文字。
他经常编辑稿件到深夜,为了完成一篇质量上乘的稿件,反复推敲,常常夜不能寐。他说:“看到渭南青年网发表的一篇又一篇正能量的文章,被广大读者称赞转发时,觉得一切辛苦都值了!”。
四十多岁的两个儿女总是发来微信:“爸爸,我们需要一个健康身体的爸爸,都近70岁的人了。文章编辑、视频制作可以慢慢去做,不能长期这样没黑没明的工作呀!我们儿女求您了,快点休息吧......”。姚和平明白:“作为视频总监,怎能停下制作,稿件讲的是时效性,快速发布是我的职责,儿女无法理解”。
好心的同事看见他退休后做新闻那么辛苦,不理解地问:“都70的人了,为什么还能保持这份工作热情 ”
姚和平微笑地回答:“源于我对新闻工作发自内心的爱,有了热爱才有激情,有了敬畏才能担当”。他总结出两句话:付出是一种享受;忙碌是一种快乐!有生之年,还要继续为《渭南青年网》付出更多的汗水,坚决做到:思想不退休,政治不褪色,精神不滑坡,前进不间歇!
姚和平说:“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宽度和厚度却是无限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我宣誓并为之献身的共产主义事业!对党忠诚,忠在骨子内、诚在行动上”。
回顾自己走过的路,姚和平感慨地说:“这一路走来,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党的教育和关怀,年龄越大,感受越深刻。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身为一名老党员,我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斗终身、无怨无悔”。
新华网、人民日报(人民号)客户端、等网站抓取发表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