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人生第一笔工资你是怎么花的?

网友发布 2023-07-20 15:40 · 头闻号化工轻工

毕业季到了,很多应届毕业生都已顺利找到工作,进入试用期并拿到工资。最近,刚毕业的小冯就挺激动的,因为他拿到了人生第一笔工资——3200元。

怎么花呢?他说,全都用来孝敬家人了,自己一分没剩,“父母辛辛苦苦养我这么大,终于有回头钱了,我比他们还高兴。”你的人生第一笔工资是多少?怎么花的?还记得么?试用期拿到第一笔工资冯坤今年22岁,1米75的个子长相帅气,刚从计算机专业的他在职场里算是标准的菜鸟,在此之前,他还从没真正靠自己挣过钱。5月初,冯坤通过校园招聘进了西永一家电子企业,负责产品质检。“我每天上班路上要花一个多小时,加上工作八九个小时,睡眠严重不足,而且大多数时间都是站着。”冯坤感叹,第一次觉得原来赚钱这么不容易。上周三,试用期头一个月,冯坤领到了3200元工资,“这钱是试用期工资,转正后能有四千多。”拿到人生第一笔工资,冯坤特自豪,虽然数量不多,但第一笔,总有十分特殊的意义,为此他激动了老半天。冯坤跟朋友合租,每月房租水电要七八百元,还要吃饭穿衣,样样都要花钱。所以3200元的工资,对于他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他选择全部孝敬家人拿到工资后,冯坤有些犯嘀咕,人生第一笔钱该怎么花啦?他说,自己也想生活过得有仪式感一点儿,不想稀里糊涂花掉。“想过换个新手机,但觉得暂时没必要。想过请朋友吃饭,又觉得不用那么着急。最后还是决定,把这些钱孝敬家人,更有意义。”

正好月底,是小冯妈妈生日。他拿出一部分钱,提前给妈妈送个生日惊喜。“微信上给妈妈发了1888元红包,妈妈收到后很感动。”冯坤说,这是对妈妈深深的感恩和爱意。因为得知奶奶体检后,说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冯坤又从诊所买来膏药给奶奶,花了600元。剩下的给爸爸买了一条烟一根皮带,还给姐姐发了200元红包。“这样,3200元全部孝敬给了家人,我一分没留。”冯坤说,大多数拿到第一笔工资后首先会想到给父母,他们为我们操劳了大半辈子,这爸妈是应得的。微调查:半数受访者第一笔工资孝敬父母昨天,记者通过热报读者群,对50名职场青年进行微调查。你对人生第一笔工资还满意吗?是怎么花的?结果显示,56%的受访者表示拿到第一笔工资比较满意。此外,有24人选择用钱孝敬父母,占比50%;选择自己消费的占比24%;还有的用于还债,请客吃饭等。60后:给爸妈买礼物55岁的谭玉梅在17岁时就已参加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在黄桷坪一家纺织厂。“当时我第一个月的工资是135元,但在那时,邻居都羡慕不已。”她至今还记得很清楚,拿到工资,首先想的就是给父母和兄弟姐妹买礼物。“我给妈妈买了件衣服,给爸爸买了烟酒,给弟弟妹妹买了新鞋子,就那样还没花完。”谭玉梅说,很难想象,当时135元能顶全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而且,自从她会挣钱后,爸妈的压力也小很多。70后:给家里买电视“我第一份工作是一家电线厂当小工,我攒了有小半年,才凑够钱给家里添置了电视机。”刘先平今年46岁,家住融创凡尔赛小区8栋,他记得第一笔工资只有460元。“那时家里有弟弟妹妹,经常蹭邻居的电视,为了弟弟妹妹在同伴面前有面子,我吃了不少馒头咸菜,才从牙缝里省了钱买电视。”他笑着说。80后:买心仪手机“说起这件事,还有点儿不好意思。那时用钱也没规划,朋友们很多都孝敬父母,我却用第一笔工资买了一部苹果手机。”家住万象城小区的唐浩,今年35岁,是一名自由摄影师。唐浩家境不错,买东西也喜欢时髦。“我第一份工作在游戏公司,第一笔工资有2400元。”他说,领到工资第二天就去把心仪已久的苹果手机买了,钱当然还不够,我就办了张信用卡,分期还款,现在想想有点儿傻。

90后:买重疾险2013年,李阳从西南大学毕业。

“毕业后,我在两路口一家互联网公司做活动策划,第一笔工资3250元。”其实,在他拿到工资前就已经做好了用钱打算,买一份保险。李阳说,这些年自己身体一直不太好,经常感冒,并伴有贫血,觉得给自己买份保险才是最划算的。

“不仅给我自己买,爸爸妈妈的我也买了,一共花了3000多元。”直到现在,李阳每年都在为爸妈续保。支招人生第一笔工资 怎么花才最有意义?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拿到人生第一笔工资,无论数额多少,每个人来说都拥有特别的意义。那么,用汗水换来的钱,怎么花才有意义?资深创业导师、职业规划专家杨明安给出他的建议:

1、买自己一直想买的东西第一笔工资先满足自己的消费是正常的。在多年的成长和付出下,完全可以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大放血一把,买自己一直想买的东西,让你物质的一面占一次上风,也算是犒劳自己的辛苦工作,但切忌不可放纵挥霍。

2、孝敬父母有些人会想到孝敬父母,这也是很不错的花法。父母节衣缩食多年,是时候偿还恩情了,买点贴心礼物,发个红包,肯定让爸妈笑开心。

3、还清债务大学四年没少花钱,有的同学还有学费贷款,或者信用卡账单。如果想要无债一生清的生活,那是时候拿出第一笔工资还账了。

4、感谢帮助过你的人生活中,我们忽略掉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在你有收获的时候,记得请他们喝喝茶吃吃饭,或者送一份小礼物表示感谢,若没他们,你可能还有很多弯路要走。

一个80后毕业生的创业故事

1985年7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

2005年,获得国家专利:高性能低畸变电子镇流器

2008年7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电子信息专业

2008年8月建立武汉迪奥尔照明有限公司任执行董事 每天早上8点在杨园街的小路上都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牵引着一位70多岁的老盲人,走在街上,最后来到一个不起眼的房子里。而这里,全是一群热情洋溢,挥洒着激情的青年人,进行着手中的工作,春夏秋冬从不间断。这里,就是武汉迪奥尔照明有限责任公司,一群年轻人梦想起航的地方,而掌舵者,就是这个20多岁的小伙子——李宇迪,那盲人就是他的父亲。

小发明家

或许是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李宇迪从小便养成了凡事都喜欢自己亲自动手尝试的习惯。当同龄人还津津有味地捧着童话书或是坐在电视机前面时,他已经对家里大大小小的物件产生了极大地兴趣。他戏言,只要家里可以进行拆卸组装的东西,没有一件能逃过他的“魔爪”。只要他觉得有意思的东西,他都会想要了解其内在构造与工作原理,于是总将这些东西拆开,通过自己的观察及查阅资料去搜寻答案,家里的东西常常被他拆得七零八落。然而深知儿子脾性的父母从来没有责怪过他,反而总是鼓励他要自己动手,从实践中学到有用的知识。

不知道从何时起,李宇迪对于实验产生了极大地兴趣。在家里,他有一个自制的小型电子实验台,上面有一些电气设备,旁边的柜子里堆满了电气元件。在这里,对着满台子的工具忙活,他可以一呆就是一整天,忘记吃饭,也忘记休息。真是有了这种天生的“实干精神”,从小学开始,他便先后获得多项省市发明创造奖励,成为同学们眼里名副其实的“小发明家”。

梦想延续

李宇迪的父亲是铁四院的一名电子工程师,一直在单位负责科研工作,在专业方面有着扎实的基础与丰富的经验。在父亲的心里,能够研制出新型“电子镇流器”一直是他最大的梦想。然而,由于从事实验研究,长期患青光眼的他,不慎双目失明。父亲的失明给家里带来了很大的变故,当时只有十几岁的李宇迪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定要帮父亲完成这个未完成的设计,让父亲的梦想得以实现。”于是,他为了完成自己与父亲的梦想,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看很多的书,查阅很多的资料,没日没夜的动手做实验……即使是在高三学习最繁忙的时候,仍抽空进行电子实验。经过一连串的失败,“高性能低畸变电子镇流器”终于研发成功。此发明不但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还应邀参加了在京举办的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李宇迪靠自己的双手替父亲延续了他的光荣与梦想。

大学舞台

2004年,李宇迪进入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学习,就读于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他坦言,大学是他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在大学里,他得到了很大的成长与提高。就专业领域而言,大学期间,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开始走向系统化与深层化,而学校提供的实验设备也要远远优于家中,给热衷于动手实验的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他能够在科学的领域有了更深的研究和更大的提升。而除此之外,对他来说,大学里变化最大的,莫过于自己的性格。由于从小到大,都比较习惯于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作实验,搞科研,李宇迪的性格一直很内向,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高中。进了大学,凭借着自己在舞蹈方面的天赋,他加入了校学生会文艺部,并在日后成为院拉丁舞队的队长、校学生会文艺部部长,最后成为校学生会的副主席,并赢得了“拉丁王子”“小发明家”等美称。他坦言,在学生会工作的这段时间里,一方面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跟老师、同学的接触与交流,也使自己学习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增强了自己的管理能力。已经变得开朗乐观的他,身上总是带着一份自信与热情,结交了很多的朋友。

同时,在大学里,他也获得了诸多奖项,曾经获得过湖北省拉丁舞第二名、科技之星、挑战杯创业大赛三等奖,学校的奖项更是数不胜数。 在大学期间,由于参与活动的机会很多,李宇迪认识了很多人,并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大家总是一起互相交流,当然也会在一起讨论将来与梦想。手上握着一个很有前途的国家专利项目,李宇迪始终认为不运用于实际就太浪费了。正因为此,他萌生了自主创业的念头。“与其给不适合的人去做,还不如我凭着自己的技术自己开公司呢!”他如是说。毕业前夕,两家节能灯具公司都向李宇迪伸出“橄榄枝”,并许以万元月薪,希望他能加入他们的团队,但一心想要自主创业的李宇迪拒绝了高职高薪的诱惑,决定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创业团队。当他把自己的想法跟朋友们交流时,有很多人都觉得他是异想天开,但也有朋友被他憧憬的未来充满了期待。最终,三个有梦想、有勇气的年轻人组建成了一个全新的创业团队。

在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分析,筹集资金,办理相关手续等充分的准备之后,他们的“武汉迪奥尔照明有限责任公司”在杨园街正式挂牌成立。虽然规模并不大,但这是他们踏出象牙塔之后自己创立的第一份事业。“看着自己的梦想一下子变成了现实,真的兴奋得几天没睡好觉!”李宇迪仍然记得当时的场景。

思考成熟

李宇迪坦言,创办自己的公司,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但通过深思熟虑之后,毅然选择了自己创业。他认为,自己生活、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在创造自我价值的同时,能够帮助更多的朋友,回报母校,为社会尽一份力量,发掘出自己最大的潜力,造福社会。他看到了四个契机和基本思想,才坚定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1、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创业,已成为我国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但在2005年前后,在武汉市大学生创业者却是寥寥无几,而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创业者都是围绕着IT、贸易、咨询等行业展开。由于生产实践及技术经验不足,生产型的大学生创业更是凤毛麟角。

而“武汉迪奥尔照明有限责任公司”正是一群大学毕业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所孕育而生的。这是一家专门从事电子镇流器、电子节能灯研发及生产的企业,其中应届大学生占公司总人数的80%,积极响应着政府 “大学生创业”的政策。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在严酷的金融危机下,迪奥尔员工20余人,尽最大的努力带动就业,响应政府号召。随着规模的扩大,迪奥尔必将吸收更多的新鲜血液,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个平台。

2、节能减排,造福社会: “节能减排”已成为“十一五”期间,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绿色照明工程作为国家重点的节能项目,被列入 “十一五”期间规划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迪奥尔从事的项目正是绿色照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怀着一份造福社会、恩泽子孙的责任,迪奥尔以推广节能减排为己任,坚持铸绿色照明精品,创绿色照明的新纪元,将节能减排融入企业的精神。

3、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国情:权威机构指出,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新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将劳动密集与先进技术有机结合,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最佳模式,而且我国已出台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已成为我国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保持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方针。迪奥尔所处的照明行业正是这样一种产业,符合国情,且具备先进的技术作为后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且能有效带动就业。

4、创新科技,可持续发展:迪奥尔以大学生为主,并辅以经验丰富的专家,研发能力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强。公司将专利技术,充分运用到生产实践之中,将知识产权转化为产品。另外,迪奥尔若规模扩大,公司首要目标就是建立一个专门的研发中心。迪奥尔将创新科技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所以说,迪奥尔公司是一个具有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也将迪奥尔发展成为一家由劳动密集型,转化为科技密集型的公司。

产品优势

迪奥尔不仅仅有思想,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拥有极具竞争力的产品。

迪奥尔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产品技术“高性能低畸变电子镇流器”获得国家专利,并应邀参加第八届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同时,专利技术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入“全国重点专利招商引资项目”。

公司成立以来,李宇迪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产品的研发方面。迪奥尔生产的高性能电子镇流器,与世界著名品牌相比,性能毫不逊色:功率因数高达0.99(极大的提高了节能减排效果),总谐波含量10%(大规模使用无安全隐患),波峰比低至1.5(延长了日光灯管的使用寿命);但价格,仅与国内普通产品相当,比同等性能产品降低了30%以上。这一特性,将为我国电子镇流器产品的更新换代起到极为重要的催化作用。

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发出了填补国际空白的小功率高性能电子节能灯,将普通电子节能灯的功率因数从0.5~0.6提升为0.99,也就是说,将节能灯的节电效率提高了近一倍!更重要的是,在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及节能效果的同时,并没有增加产品的成本,让普通大众能够欣然接受。如果这些产品得到了推广,每年将为国家节约价值数百亿的电力资源。

以10W电子节能灯为例,若推广使用100万只迪奥尔高性能电子节能灯,每天使用8小时,相对于现有电子节能灯,将节约电能2360万KWh。相应的减少消耗标准煤:9534.4吨,减少污染物排放二氧化碳,25110.4吨、二氧化硫,212.4吨、氮氧化物,101.5吨。

现有电子节能灯本身就是一种极佳的节能型绿色照明产品,国内正在大力推广使用,而迪奥尔高性能电子节能灯,节电效果提高近一倍,且使用更安全可靠,又不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成本。这种产品,必将受到重视,而开发出这些先进产品的,就是这个毫不起眼的创业团队。

艰辛旅程

当然,创业并不是有理想,有思想就能成功的。“现实社会与校园的落差,让我们开始时很不适应。如何由一个学生的心态,转化成为一个创业者,就成了我们成长的重中之重。”李宇迪如是说。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依然保留着学校养成的一些习惯,比如,办事拖拖拉拉,不够负责任,不善于规划、管理,好高骛远,没有一个务实的做事方法,喜欢凭空想象等等。但是在市场的不断打磨下,迪奥尔日趋成熟,一步一步艰难的向前迈进着。

他们是全家创业。父亲是公司技术顾问,母亲一咬牙,将经营了近10年的小店给转让了出去,全力帮助我创业。每天中午,她都会坚持给我们员工做可口的饭菜。她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让每一个公司的员工都感觉到爱和温暖。

“在这里,我们都拿着微薄的薪金,但是我们比任何一个企业都要更富激情,因为大家都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我们彼此信任,相信我们的汗水,会在成功的喜悦中绽放开来。”是的,他们每天都充满了激情,满怀着希望。大家都是同龄人,相互间没有什么隔阂,李宇迪也会给员工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们共同在艰难中,迅速进步着。

虽然有父亲作指导,并且每天阅读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杂志以外,李宇迪还认为自己的知识不够扎实,他认为,应该在吸取更多的实践经验和实际管理方法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于是,2009年,他多次前往广东、浙江等地,在那里各种大大小小的照明公司学习经验,探讨产品,经常一呆就是半个多月。在那里,他大大的扩宽了视野,提高了眼界,学到了更多的实际生产经验以及生产工艺;在那里,他学习到了很多操作方式,能够更好的驾驭资金周转;在那里,他结交了很多业内的好友,能够在多方面进行合作和帮助;在那里,他获得了很多的市场资源以及对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每一次的出差交流,都会让他对前途更加明朗,对未来有更完善的规划。同时,在他的鼓励下,迪奥尔员工对公司的未来也充满了信心。

有喜悦也有遗憾。在公司起步的初期,由于实际经验不足,他们也犯下了一些错误。有一次由于采购的原材料出了问题,导致最终产品有一些质量问题,而交货期临近,可能面临着严厉的索赔,但是迪奥尔还是坚持自己质量为本的理念,不可靠的产品,绝不发货,绝不失信于顾客。李宇迪亲自上门解释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客户也被他们的诚信所打动了。最后迪奥尔重新生产了一批产品,最后客户还是保留了下来,并且更加信赖他们。虽然这次的生意赔本了,但是,他们赢得了客户。

各界鼎助

创业至今,令李宇迪念念不忘的还有街道和社区无微不至的关怀。创业伊始,街道和社区就很关心迪奥尔照明,随时随地关注他们的动向,向他们提供经验与建议,令李宇迪在创业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错路,并给他们提供机会,制造机遇。街道领导多次到公司参观考察,出谋划策、提供帮助,同时积极帮助他们筹办关于小额贷款的各项事宜以及创业导师的指导工作;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街道和建设社区四处为我们奔波,招聘员工,找厂房,寻求资助。社区和街道无私的帮助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令他们深受感动,支持着迪奥尔一步一步,看似蹒跚,却踏实灵活的稳步迈进。

同时,武昌区劳动局的领导也多次到公司指导工作,提供支持。在武昌区劳动局组织的大学生创业演讲团中,李宇迪也光荣的成为其中的一员,并积极参与武昌区劳动局组织的演讲工作。

武汉市科技局为公司发展作出了相当的支持,分别在2009和2010年度,拨款研发经费5万元、6万元,支持迪奥尔照明的研发工作,并提供相关的政策扶持,积极促使公司申请武汉市创新基金。 在一次次的生产实践及攻坚新产品的过程中,迪奥尔一次次的突破了自我,产品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多的获得了经销商和出口商的认可。在2011年,迪奥尔公司的产品已经在武汉、广东、浙江、江苏等地投放销售,同时,已经出口东南亚,日本,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市场(迪奥尔高性能低畸变电子支架灯出口菲律宾;高性能低畸变电子节能灯出口德国;高性能T5转换型电子支架灯出口荷兰,高性能低畸变电子镇流器出口日本)。加拿大温哥华的销售分公司也正在筹办中,预计明年5月份开始投入销售。

同时,迪奥尔正在与广州的照明公司进行紧密的合作,借助更多的力量,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随着公司的一天天的壮大,我们的创业团队也有些力不从心了,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再回母校吸纳一些人才加入迪奥尔。”自己取得成就的同时,他也不忘记回报母校,他认为,母校同学的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就业心态比较实事求是,也能够帮助自己继续前进下去。当许多行将毕业或已经毕业的大学生拿着简历辗转于各个招聘会之中,为自己将来是否能找一份好工作而担忧时,离开校园一年的李宇迪又踏上了这片熟悉的土地。而此时的他,并不是作为一个毕业生回到母校缅怀曾经,而是作为“武汉迪奥尔照明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兼技术总监重回母校,与学校洽谈相关合作事宜,同时为自己的公司招聘优秀的人才。

2009年5月,李宇迪作为唯一的一名学生代表,被邀请赴北京参加了新华社瞭望周刊杂志举办的“中国民办高校毕业生竞争力调研报告会”,并在会上作为创业者进行了发言,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2009年12月,李宇迪与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院团委书记签订“青年就业创业实习基地”合同,公司将提供不少于二十个的实习职位,实习时间2到3个月,为我院学子积累工作经验。

由于公司发展需要,2011年开始与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合作成立研发中心。以与机电学部、信息学部合作,在新建的实验大楼内,安排实验室,作为公司的研发中心,同时也是学校的实习基地。作为公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该机构将紧密与学校合作,借助学校的设备资源,师资力量,完善我们的研发部门,开发出更完善的产品,服务学院,贡献社会。

迪奥尔以其高品质、高性价比的特点,一步步进军市场,成立仅仅两年的时间,2010年的总销售额已达两百多万人民币,企业发展的势头较好。2010年3月,作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典型,李宇迪被评为武昌区十佳创业明星。

2011年,公司的运作已经日益步入正轨,公司规模已经由原有的5名员工发展为30余名;厂房由原有的不足100平方米,扩大成为300平方米,并正在建立200余平方米的实验基地。同时,在2010年12月,李宇迪看到公司良好的发展势头,将公司注册资金由原有的50万元,扩充成为200万元,以支持公司更近一步的发展。

在社会上经历了将近一年历练,李宇迪和以前相比,愈发的成熟与自信,他说:“虽然这一路上我们碰到了很多困难,也许今后我们会碰到更多的麻烦,但是那又何妨,年轻就是最好的本钱,年轻人就是要有勇气和拼劲,敢于拼搏,善于在机遇中迎接挑战,才能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在我们的人生里,只有困难,没有失败”。

一个80后毕业生的创业故事

 80后小伙儿陈果累,如今是四川金信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但就在毕业的那一年,他经历了第一次创业的失败。

 怀揣700元走上创业路

 2007年是中国电子商务飞跃发展的一年,?看到马云做电子商务如此成功,心里痒痒的,也想成就一番自己的事业。? 陈果累告诉记者,还是大四学生的他集结了一批师弟师妹,办起了?网上便利超市?,为大学生中的?宅男?宅女?网上提供日用品、零食,也包括洗衣服、送餐等服务。

 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始终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由于利润过低,?网上便利超市?的经营举步维艰,地震后,陈果累把库存物品捐赠以后,解散了团队。

 2008年毕业以后,陈果累在成都一家美国软件企业找到一份稳定工作。但是心中的那个?创业梦?一直未灭。陈果累说:?在公司工作跟自己的期待还是差了一大截,也希望自己的生活更有激情。?

 ?2009年,创业条件相当好,政府很鼓励大学生创业,成都市有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我觉得这是一个机遇。?陈果累兴奋地说起自己的第二次创业路。在第二次创业启动之初陈果累本打算寻求?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合作,最终因为申请手续过于繁琐而搁浅。

 在犹豫中,陈果累听说当时成都高新区提供了特别好的优惠政策,煤气、水电、网费等一律免费。于是陈果累带着自己的项目直奔面试地点,没想到第二天就接到了入驻大学生创业园的通知。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还答应为陈果累的公司提供4个工作位的.办公场地,2台免费的电脑以及各种办公设施。

 办公场地、办公用品等问题已经解决,但是启动资金应该怎么筹集呢?

 ?对于创业的大学生来说,资金非常重要。?陈果累告诉记者,?当初接到入驻通知时,我跟师弟身上的钱凑在一起就700元。好在高新区要给每一个新进企业一万到五万不等的创业资金。而且成都市还有?大学生一次性创业补助?5000元,所有成都创业的学生都能享受到。?陈果累立即申请了这两笔资金,申请很快通过,拿着这些钱,陈果累的公司终于办起来了。

 开办公司只是开始

 开办公司只是创业的开始,如何管理、运营才是关键。陈果累说:?作为国家级创业园区,每年入驻园区的企业都在200到300家左右,但是能存活3年的不算多,3年就是一个坎,能迈过去就是一个新台阶,我们公司从2009年到现在,也遇到过很多的问题。?

 陈果累所学专业是软件,但是他并没有学习过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在企业运行中,这些又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最开始还是很难的,除了专业知识和大学累积的一点经验,啥都不懂。?陈果累告诉记者,?不过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这方面做得很好,只要企业能用到的知识,他们都定期举行讲座,我们受益很大?。

 除了办讲座以外,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还提供包括创业服务、技术平台、国际合作平台、创业文化、投融资服务、中介服务、创业导师等众多服务项目。

 其中,创业服务中心提供的创业导师都是本行业相对成功的企业家或者是学校的专家学者,?他们不定期来做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也为我们这种刚刚创业的大学生带来了更高平台的人脉资源。?在谈到企业导师时陈果累说,?我们有啥问题也可以去找导师,他们都会耐心解答?。

 做一个企业会牵涉到很多方面的问题,工商管理、税收、融资、财务、法律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创业服务中心也为企业考虑到了,他们长期与高校、人才交流中心合作,定期开展这些知识的专业培训。陈果累说:?这种培训我们只要有时间都会去听,确实从里面学到了很多东西,少走了很多弯路。?

 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陈果累的公司已经度过了两年的创业初期,公司现在已经从企业孵化园搬离。谈到公司现状时,陈果累说:?资金已经不是我们现在最重要的问题了,高新区有很多的专项资金可以申请,这些资金的申请一般不会超过半年就能得到结果,我们公司刚引进了一个?海归?,就因为他的加盟,我们 2012年10月申请了?高层次人才创业补贴?,12月6日这笔30万的专项补贴就已经到账了。现在我们公司要解决的是人才问题。?

  ?政策为我们全程护航?

 人才是一个公司的立足之本,但是小公司如何跟大公司争夺人才资源呢?

 ?招人不难,招人才难?,这是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陈果累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现在还想招5个人,准备招聘两个应届大学生,两个有3年工作经验的人,一个5年工作经验的人。高新区虽然每年会提供很多免费招聘会的机会,让企业免费设立招聘展台,也会举办专场招聘会,努力为企业搭建招聘人才的平台。但是巨大的优秀人才缺口还是不能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渴求。

 谈起如何吸引优秀人才这个问题时,陈果累说:?每个公司都在出奇招来吸引优秀人才,我们公司不是大公司,竞争力不够,现在只能提高公司软实力,提供舒适、自然的办公环境,打造良好的办公室氛围,而且我们公司不排除利用股权来吸引顶级人才。?

 在采访最后,陈果累告诉记者:?成都的软件行业在全国排在第三位,仅次于北京、上海,虽然某些方面有待提高,比如希望企业发展环境更开放、技术人才引进力度更强、市场循环更良性、企业间的交流更多,但是总体来说,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很?给力?,企业无论发展到任何阶段都可以享受到相应的政策扶持。有政策为我们全程护航,我对未来很有信心。?

 连线:

 努力实现城乡群众充分就业

 ?对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叶壮

 记者:请您谈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就业促进工作面临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叶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加快推进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就业促进和社会保障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