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分两个校区:南校区,陕西省西安市西沣路兴隆段266号,主要为本科,设有55个本科专业。北校区,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主要为硕士。
计算机信息管理本科是在南校区,硕士是在北校区。
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1958年学校迁址西安,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截至2018年8月,学校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约270公顷,设有19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具有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扩展资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首批9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继续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立足西部、育人育才、强军拓民、服务引领、团结实干”的发展思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
参考资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沣路兴隆段266号。
从西安北站坐916可以直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校区设计单位:
经过多方讨论筛选,学校最终决定,采用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院的设计方案.
新校区二期工程“巨构”方案设计简介
我校新校区二期“巨构”工程为整个新校区的标志性建筑群和核心工程,承担着新校区的主要教学任务,主要有公共教学楼、公共实验楼、图书馆、科技楼、行政楼、 大学生活动中心六大功能建筑及 观光塔,总体布局在原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将二期 建筑空间单元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有机的组合,从而构成具有多种使用功能,空间丰富的建筑群体,形成一个 集约化的核心教学区。“巨构”建筑除G栋实验楼、行政楼及观光塔为二类 高层建筑外,其它均为24米以下的多层 民用建筑。建筑结构采用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巨构”工程在用地范围内自西向东,布置了“巨构”的核心教学区,包括了A~G栋教学与实验楼及行政楼,通过一条贯穿东西的学院街,将它们串连在一起,总长度约1170米;核心教学区的南侧沿新校区南北 中轴两侧布置了图书馆及科技楼,核心教学区北侧南北 中轴线上为学校的礼仪广场,南侧在图书馆与科技楼之间为校区南广场,最后在核心教学区的西边布置了大学生活动中心。
新校区“巨构”的周边已有一条9米宽的学校区级交通环道,在“巨构”内部,核心教学区与图书馆、科技楼之间设有自西向东的宽7米的小区路,南北向在D栋教学楼及校区南广场两侧各有1条7米宽小区路,上述小区路与“巨构”外环线交汇,共同组成“巨构”的车行交通体系,另外在核心教学区根据消防规范,设有若干条4米 消防通道,通道中心线距离一般不超过160米,满足在紧急情况下的交通组织。核心教学区内自西向东有一条步行学院街,并在教学楼首层设有数个出入口,共同组成“巨构”内部步行系统,交通流线清晰流畅。该“巨构”设计由机械工业部深圳设计研究院承担。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