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连接必须经过三个阶段:“建立连接一传送数据一释放连接”,而无连接则只有一个阶段:“传送数据”。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则是强调在通信时用户对网络资源的占用方式。电路交换是在连接建立后到连接释放前全程占用信道资源,而分组交换则强调在数据传送时断续占用信道资源(分组在哪一条链路上传送就占用哪一条链路的信道资源)。面向连接和无连接往往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来讨论。例如,在数据链路层,HDLC和PP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而以太网使用的CSMA/CD则是无连接的(见教材3.3.2节)。在网络层,X.25协议是面向连接的,而IP协议则是无连接的。在运输层,TCP是面向连接的,而UDP则是无连接的。但是我们却不能说:“TCP是电路交换”,而应当说:“TCP可以向应用层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在运输层的面向连接中的“连接”,并非是“物理上的连接”。这点我们将在讨论运输层时再深入研究。面向连接必须经过三个阶段:“建立连接一传送数据一释放连接”,而无连接则只有一个阶段:“传送数据”。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则是强调在通信时用户对网络资源的占用方式。电路交换是在连接建立后到连接释放前全程占用信道资源,而分组交换则强调在数据传送时断续占用信道资源(分组在哪一条链路上传送就占用哪一条链路的信道资源)。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往往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来讨论。例如,在数据链路层,HDLC和PP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而以太网使用的CSMA/CD则是无连接的(见教材3.3.2节)。在网络层,X.25协议是面向连接的,而IP协议则是无连接的。在运输层,TCP是面向连接的,而UDP则是无连接的。但是我们却不能说:“TCP是电路交换”,而应当说:“TCP可以向应用层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在运输层的面向连接中的“连接”,并非是“物理上的连接”。这点我们将在讨论运输层时再深入研究。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问题、、大侠们帮帮忙呀!拜托呀!!!
网路管理协议都有哪些?
常用的网路管理协议有简单网路管理协议(SNMP)和公共管理资讯协议(CMIP)。从1979年开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针对开放系统互联(OSI)七层协议的传输环境开始研究网路管理通讯标准,其成果是公共管理资讯服务CMIS和公共管理资讯协议 CMIP。CMIS支援管理程序和管理代理之间的通讯要求,CMIP则是提供管理资讯传输服务的应用层协议,二者规定了OSI系统的网路管理标准。
1988年Inter体系结构委员会在原有的简单闸道器监控协议(SGMP)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后,发表了简单网路管理协议(SNMP),并于1996年发表了其改进版。近年来,随着Inter和Intra的飞速发展,SNMP协议受到广泛的支援,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标准网路管理协议。 SNMP和CMIP两种管理协议各有所长。SNMP是Inter组织用来管理Inter和乙太网的,由于实现、理解和排错很简单,所以受到很多产品的广泛支援,但是安全性较差。 CMIP是一个更为有效的网路管理协议,把更多的工作交给管理者去做,减轻了终端使用者的工作负担。此外,CMIP建立了安全管理机制,提供授权、访问控制、安全日志等功能。但由于CMIP是由国际标准组织指定的国际标准,因此涉及面很广,实施起来比较复杂且花费较高。
网路通讯协议为连线不同作业系统和不同硬体体系结构的网际网路络[1]提供通讯支援,是一种网路通用语言。求采纳 谢谢楼主
RS-232-C是OSI基本参考模型物理层部分的规格,它决定了联结器形状等物理特性、以0和1表示的电气特性及表示讯号意义的逻辑特性。
RS-232-C是EIA发表的,是RS-232-B的修改版。本来是为连线模拟通讯线路中的调变解调器等DCE及电传印表机等DTE拉介面而标准化的。现在很多个人计算机也用RS-232-C作为输入输出介面,用RS-232-C作为介面的个人计算机也很普及。
RS-232-C的如下特点:采用直通方式,双向通讯,基本频带,电流环方式,序列传输方式,DCE-DTE间使用的讯号形态,交接方式,全双工通讯。RS-232-C在ITU建议的V.24和V.28规定的25引脚联结器在功能上具有互换性。
RS-232-C所使用的联结器为25引脚插入式联结器,一般称为25引脚D-SUB。DTE端的电缆顶端接公插头,DCE端接母插座。
RS-232-C所用电缆的形状并不固定,但大多使用带遮蔽的24芯电缆。电缆的最大长度为15m。使用RS-232-C在200K位/秒以下的任何速率都能进行资料传输。
RS-449
RS-449是1977年由EIA发表的标准,它规定了DTE和DCE之间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RS-449是想取代RS-232-C而开发的标准,但是几乎所有的资料通讯装置厂家仍然采用原来的标准,所以RS-232-C仍然是最受欢迎的介面而被广泛采用。
RS-449的联结器使用ISO规格的37引脚及9引脚的联结器,2次通道(返回字通道)电路以外的所有相互连线的电路都使用37引脚的联结器,而2次通道电路则采用9引脚联结器。
RS-449的电特性,对平衡电路来说由RS-422-A规定,大体与V.11具有相同规格,而RS-423-A大体与V.10具有相同规格。
V.35
V.35是通用终端介面的规定,其实V.35是对60-108kHz群频宽线路进行48Kbps同步资料传输的调变解调器的规定,其中一部分内容记述了终端介面的规定。
V.35对机械特性即对联结器的形状并未规定。但由于48Dbps-64Kbps的美国Bell规格调变解调器的普及,34引脚的ISO2593被广泛采用。模拟传输用的音讯调变解调器的电气条件使用V.28(不平衡电流环互连电路),而宽频带调变解调器则使用平衡电流环电路。
X.21
X.21是对公用资料网中的同步式终端(DTE)与线路终端(DCE)间介面的规定。主要是对两个功能进行了规定:其一是与其他介面一样,对电气特性、联结器形状、相互连线电路的功能特性等的物理层进行了规定;其二是为控制网路交换功能的网控制步骤,定义了网路层的功能。在专用线连线时只使用物理层功能,而线上路交换资料网中,则使用物理层和网路层的两个功能。X.21介面用的联结器引脚也只用15引脚电气特性分别参照V系列介面电气条件的V.10和V.11。数字网的同步都是从属于网路主时钟的从属同步。
HDLC(高阶资料链路控制规程)
HDLC是可靠性高,高速传输的控制规程。其特点如下:可进行任意位组合的传输;可不等待接收端的应答,连续传输资料;错误控制严密;适合于计算机间的通讯。HDLC相当于OSI基本参照模型的资料链路层部分的标准方式的一种。HDLC的适用领域很广,近代协议的资料链路层大部分都是基于HDLC的。
SDLC(同步资料链路控制)
是IBM公司制定的协议,并成为SNA的资料链路控制层协议。实际上也包含于HDLC中。
FDDI(光纤分散式资料介面)
FDDI的传输速度为100Mbps,传输媒体为光纤,是令牌控制的LAN。FDDI的物理传输时钟速度是125MHz,但实际速度只有100Mbps。可实际连线的工作站数最多有500个,但推荐使用100个以下。FDDI的连线形态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用一次环路和二次环路的两个环构成的环形结构;另一种是以集线器为中心构成树状结构。工作站间的距离用光纤为2KM,用双绞线则为100M。但对单模光纤制定了节点间的距离可以延长到超过2KM以上的标准。
FDDI有三种介面:DAS(双配件站);SAS(单配件站);集线器(Concentrater)。通常仅使用一次环路,二次环路作为预备用系统处于备用状态。
TCP/IP(传输控制协议/Inter协议)
也称为因特网协议集。被用于因特网并广泛用于不同网路的互联。TCP作为IP的上层协议是支援端节点之间通讯的传输层协议,可提供面向连线的流式通讯形态的应用程式。TCP相当于OSI第四层(传输层)所提供的服务,具有修正错误、顺序控制、流控制阻塞控制等功能,为各应用程式之间提供可靠的通讯。因此通讯程式对通讯时的错误或阻塞等低层的通讯情况勿需考虑即可进行通讯。IP是网路的基础性协议。处于OSI七层曼协议中的第三层(网路层),它规定了INTERNET的闸道器之间、闸道器和主机之间的通讯协议。IP的功能如下:决定下面应该传送的闸道器的路由控制功能、根据实际要通讯的各个网路以及通讯媒体的最大传送单位,把IP的资料报进行分割及重组处理等。
SNMP(简单网路管理协议)
TCP/IP协议集中的网路管理协议。已被普遍采用。使用SNMP的管理模型,对INTERNET进行管理的协议,是在TCP/IP的应用层进行工作的。其优点是,不依赖于网路物理层的属性即可规定协议,对全部网路和管理可以采用共同的协议,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可采用客户/伺服器的方式,可称为代理(工具);如果管理者作为客户机工作,可称为管理器或管理站。代理的功能应该包括对作业系统和网路管理层的管理,取得有关物件的七层资讯,并利用SNMP网路管理协议把该资讯通知管理者。管理者本身应要求对有关物件的资讯储存在代理中所含的MIB(管理资讯库)的虚拟资料库中。
对SNMP而言,要求能够取得或设定由管理到代理网管物件本身的物件等内容。代理应完成管理器要求回答的内容。同时,代理本身还应把因代理发生的事件通知管理器。
点到点协议PPP(poin to point protocol)
作为RFC1171/1172而制定的PPP,是在点对点线路上对包括IP在内的LAN协议进行中继的Inter标准协议。PPP从作成当初开始就对应于多协议,设计成具有不依存于网路层协议的资料链路。在用PPP对各个网路层协议进行中继时,每个网路层协议必须有某个对应于PPP的规格,这些规格有一些已经存在。PPP的实际安装已经开始,特别是必须适应多协议的路由器厂家积极采用PPP。
PPP是由两种协议构成的:一种是为了确保不依存于协议的资料链路而采用的LCP(资料链路控制协议);另一种为了实现在PPP环境中利用网路层协议控制功有的NCP(网路控制协议)。NCP从其目的出发需要在每个网路层协议都要作规定。NCP的具体名称在对应的网路层协议中有所不同。更准确地说,PPP所规定协议只是LCP,至于将NCP及网路层协议如何放入PPP帧中,要由开发各种网路层协议的厂家进行。PPP帧具有传输LCP、NCP及网路层协议的功能。对利用LCP的物理层规格没有特殊限制。可以利用RS-232-C、RS-422/423、V.35等通用的物理联结器。传输速度的应用领域也没有特别规定,可以利用物理层规格所容许的传输速度。而要采用全双工方式的通讯线路。
网路管理协议都有什么?CMIP,SNMP,RMON三种协议!
IP协议是网路管理协议吗?
IP是英文Inter Protocol(网路之间互连的协议)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网协”,也就是为计算机网路相互连线进行通讯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线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路实现相互通讯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讯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 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IP地址具有唯一性,根据使用者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5类。另外,IP还有进入防护,智慧财产权,指标暂存器等含义
SNMP网路管理协议在网路测试中有哪些用途CQUPT?
网路管理协议是第几层协议OSI模型中的第三层!
从下往上数分别是:物理层,资料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SNMP 简单网路管理协议?:wanfangdata../qikan/periodical.articles/jsjyyyj/jsjy2000/0001/000120.htm
发个网址自己看
什么是简单网路管理协议简单网路管理协议(SNMP) 是专门设计用于在 IP 网路管理网路节点(伺服器、工作站、路由器、交换机及 HUBS 等)的一种标准协议,它是一种应用层协议。
进一步详细描述,请看下面资料:
:baike.baidu./view/875800.htm?fr=aladdin
简单网路管理协议(SNMP) 是专门设计用于在 IP 网路管理网路节点(伺服器、工作站、路由器、交换机及HUBS等)的一种标准协议,它是一种应用层协议。SNMP 使网路管理员能够管理网路效能,发现并解决网路问题以及规划网路增长。通过 SNMP 接收随机讯息(及事件报告)网路管理系统获知网路出现问题。
SNMP的前身是简单闸道器监控协议(SGMP),用来对通讯线路进行管理。随后,人们对SGMP进行了很大的修改,特别是加入了符合Inter定义的SMI和MIB,改进后的协议就是著名的SNMP。基于TCP/IP的SNMP网路管理框架是工业上的现行标准,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是管理资讯结构SMI(Structure ofManagement Information)、管理资讯库MIB和管理协议SNMP。
SNMP简单网路管理协议应用于哪些方面简单网路管理协议SNMP主要应用于网路装置的管理。一般的可管理网路装置都支援SNMP协议。你可以安装网路管理系统统一管理你的所有的网路装置,其管理功能很强大,是网路大型管理的基本方法。
请问什么叫作“数据链路层的协议的应用环境”,楼主先举个例子 呵呵
先说说DIX2和802.3/LLC 都是在以太网上面 封装上层协议数据的两个规范 且只适用以太网环境。但都是介质无关的(同轴以太、双绞线还是光纤以太都没有关系)。
由于在长度/类型字段上并不重叠,俩种格式可以并存。
可以并存就是指 比如在一张以太网上面,有很多终端。各终端机型都不一样,可能不同机型上跑不同OS和应用程序,也就会用不同的协议栈。用DIX2的协议栈,和用802.3/LLC的协议栈,可各自无影响地工作在一张以太网上面 。但二者之间是不能互通的 ,除非协议栈能理解这两种格式
这个问题我没有考究过
只是听说TCP/IP、DEC都用DIX2,
IPX/SPX appletalk都用802.3/LLC
以太网卡的厂家为自己某款产品因兼容不同的协议栈,开发多个版本驱动程序的时候,会把细节写进去
hdlc 是1979年最早提出的,由SDLC协议修改迩来
是为了满足各种物理层环境而设计的,即多下层环境。你几乎可以仅把它当成一个理论上的范本,遇到不同环境中就会产生不同的变种或叫实例。
在X。25环境中 hdlc 变成LAP或LAPB (CCITT最早修改的HDLC,以使其适用于 X。25)
在ISDN的信道中 hdlc 变成LAPD LAPF(LAPD又是一个hdlc的实例,用于D信道上 LAPF是LAPD的增强版)
在帧中继FR环境中 hdlc 变成DL-CORE(DL-CORE其实就是LAPF一个子集)
这些都是hdlc协议的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实例
当然还有用于点对点物理线路上封装的hdlc,对此,不同路由器厂家研发出不同的版本,如思科标准的HDLC就比较特殊,本来HDLC仅支持单上层协议的环境,为了能多个上层协议在HDLC链路上复用,思科标准的HDLC通过增加"proprietary"字段实现之
这样一来思科标准的路由器又不兼容其他厂商的HDLC了,所以不同厂家的路由器用数字专线(如DDN,数字电路)相连时,都是采用PPP封装。
PPP则正好与HDLC相反-------从设计上就为了支持多上层(有个2字节的协议字段,标准HDLC可没有)、单下层(只用于点对点环境上)。它是在INTERNET的发展史中是SLIP协议的替代者。1992年制定,RFC1661
关于PPP最有趣的是,凡在机器上安装了PPP程序,也就附带安装了一大堆程序,包括
用于操作维护链路的LCP 鉴别身份的PAP、CHAP 以及配置上层 的NCP 看下表:
协议码 协议
8021 IPCP
c021 LCP
c023 PAP
c223 CHAP
因为这些程序,使得PPP十分适合拨号用户接入ISP的应用环境,这就是为什么不少人觉得“PPP”和“拨号”都成了同义词啦
一点有趣味的补充知识:不知道您注意没有,所谓“PPP帧”,其实也是以HDLC为外壳的(仔细看看PPP帧就知道)。本质上就是,HDLC帧的信息部分填上了PPP报文,哈哈原来PPP自己也不会在线路上跑,HDLC才是那双让各种包在线路上跑起来的腿,PPP包也不例外,只有叫做帧的东西才有能力在物理线路上跑。说到这,DIX2(或802.3)报文和以太帧的关系也就昭然若揭了吧
最后注明 本课题的讨论范围 不要把帧中继并列近来。 不是一个层面的术语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