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
剑阁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守剑门关险,是连接四川与陕西、甘肃的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地理上,介于东经105度09分至105度49分和北纬31度31分32度17分之间,总面积3200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低山地貌特点显著。它的四周,东邻苍溪县,西界梓潼县、江油市,南连阆中、南部县,北接广元市青川县、利州区、元坝区,108国道、宝成铁路纵贯境内,嘉陵江依县东而流,交通快捷方便。全县辖12区(开发区)57乡(镇),人口67万。县城普安镇(座落在县中部偏北的汉阳山麓、闻溪河畔,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万余人,现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交通、水资源等制约因素,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2000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准同意,剑阁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普安镇迁至下寺镇。
剑阁县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剑阁的先民就聚集、繁衍于斯,以他们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极富特色的川北农牧文明。东汉末年,剑阁境内即有汉德县建制,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于晋寿县境内新置剑阁县(治地在下寺镇大仓坝)与汉德县同属梓潼郡。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设剑州,民国二年改州为县,因境内有“剑阁道”而称“剑阁”。1949年12月18日剑阁解放,初属川北行政公署剑阁专员公署,1953年后改隶四川省绵阳专员公署,1985年5月再改属广元市管辖。
县内源出西北山麓的西部、闻溪河、店子河、白龙河纵贯全境,河流总长670公里,皆汇入嘉陵江。气候温和温润,大势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剑阁属四川省松栎林亚区,盆地北部柏林、马尾松疏林小区。全县森林覆盖率为45.06%。这里生活着各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其中较为珍稀的有牛羚、金钱豹、锦鸡、香獐、小熊猫、剑门画眉等。已探明和发现的地下矿藏30余种,其中石英砂、煤、铁等矿产储量大、品位高,颇具开发潜力。
剑门关距县城30公里,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林业部公布为国家森林公园。剑门关壁立千仞,横亘绵延。若天垒城郭,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唐代诗人李白《蜀道难》中有云:“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极写剑门关之艰、险、难。“翠云廊”古驿道以县城为中心,南至阆中,西接梓潼,北达昭化,蜿蜒三百余里,号称“三百里程十万树”,道旁古柏参天蔽日,多系明代栽植,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柏群。中有一株奇特树种,松柏枝叶杂生,被命名为“剑阁柏木”,目前发现的仅此一株,被誉为“国之珍宝”。县城鹤鸣山,文物考证系中国道教发源地,以“三绝”闻名遐迩,一是唐代颜真卿手书《大唐中兴颂有序》摩崖碑;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撰《剑州重阳亭铭并序》碑;三是北朝晚期与唐代道教摩崖造像,凡二十一窟,石刻技艺精湛,人物逼真传神,内蕴博奥深微,堪称我国道教石窟艺术中的瑰宝。武连镇北武侯山麓觉苑寺现存明代《佛传》壁画,共十七铺173.58平方米,209个故事。画幅宏大,构图奇特,张澜、张大千、邵宇等大师赞之为“艺苑奇珍”。
剑阁是农业大县,在县委、县府制定的“南梨北桃全县桑、南禽北牛(羊)全县猪(兔)”农业跨世纪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全县掀起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潮,经济作物种植、畜牧业、加工业在农业结构中的比重明显增大,涌现出一批“小康户”、“小康村”。
剑阁工业以小型轻工业为主,有食品制造业、纺织、皮革、木材加工、印刷、文化、建材、金属制品、电力、化学、医药、自来水等20多个门类。其中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剑阁腊肉”、“剑门牌”火腿、蝴蝶猪头,县星王巾被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星王牌”系列巾被、床饰以及县工艺社生产的“剑杖”等均为剑阁特产,被授予省、部级“名牌产品”称号,产品深受消费 青睐,远销国内外。
自然地理
剑阁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守剑门关险,是连接四川与陕西、甘肃的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地理上,介于东经105度09分至105度49分和北纬31度31分32度17分之间,总面积3200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低山地貌特点显著。地貌形态差异悬殊,海拔500米至700米的宽谷低山区占总面积的50.34%;海拔700米至1000米的窄谷低山区占40.23%。地貌类型以低山区为主。
剑门山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断褶带。在侏罗纪时期(距今约2-1.4亿年),四川周围隆起成山,盆地积水成湖,因受强烈风化侵蚀作用,山地为湖盆提供了丰富的沉积物。形成南北巴湖和蜀湖。白垩纪时期(距今1.4-0.65亿年)剑门山脉正处在蜀湖北部边缘龙门山前山带,当龙门山强烈上升时,形成剑门洪积堆与剑门砾岩。在喜马拉雅运动中,龙门山再次强烈上升,剑门山再被凸显,形成了今天的剑门山。
剑门山古称梁山,由大、小剑山组成,为剑门山脉西南段,距今剑阁县城30公里,其山峻岭横空,危崖高耸,从东北向西南蜿蜒伸展,长达百余里,气势磅礴。主峰大剑山,峰如剑插,石壁横亘,森若城郭,峭壁中断,两崖对峙,一线中通,形似大门,故称“剑门”。剑门地势险峻,为秦蜀交通咽喉。
五子山,又名五指山。古称五华山,笔架山,京兆山,绵亘剑阁县西北界,属龙门山脉。西南--东北走向。西部伸入江油县境,东北与巾子山相连。山有五峰,山体尖圆,高耸入云,锐利如剑,挺然屹立。山上森林繁茂,山峦叠嶂,气势磅礴,数十里外能览诸峰。西河、闻溪河皆源五子山南麓。在五峰之下,各有一洞,第一峰下的洞称“老龙洞”,洞深莫测,内有怀抱石、黑水潭、鬼门关、阎王碥、一碗水等景点,相传此水能预兆来年丰欠,因名“灵湫”,“龙洞灵湫”时为州县八景之一。
剑州八景之“五子晴岚”,即是指此处。清代杨瞻有诗:“五子屹立五弟兄,擎天摩日两分明。雨雷才向山头过,苍绿无涯处处生。”山上自然风光极为秀丽。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脊,略成“上”字形,长约13公里,宽约1-3公里,总面积近达34平方公里。最高峰为五子山右二峰,海拔1330米,为剑阁县境内最高山峰。
剑门山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比较适宜,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明显。由于地理位置和多变地貌影响,垂直气候明显,小区域气候差异大,出现海拔高程不同,气候各异,高山顶和漕谷地气温相差大。气候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降水充分,但呈陡峭单峰型分布,时空分布不均,常有“东边日出西边雨”情形。剑门山区一般年平均气温约15.4℃,年均降水量1039.4毫米,境内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夏半年盛行偏南风,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全年无霜期约270天。秋冬两季多雾,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328.3小时。
剑门山境内各季气候特征表现是:春季气温回升快,多春旱,寒潮,风沙;夏季天气较炎热,常有夏旱、洪涝;秋季气温下降快,常有秋绵雨,雨雾日多;冬季冷冻明显,高山多雪,气候干燥。
春季:是南北冷暖气流交换季节,境内气温回升快,但不稳定,冷空气活动频繁,降雨日少,时有倒春寒。元月起,气温上升,温和宜人,杏花、桃花、梨花相继开放,山间野花烂漫,鸟语花香,满眼春光。
夏季:气温高,雨量集中,盛夏时日最高气温在30-36℃之间,水气蒸发量大,高温高湿,7、8月份雨水集中,常有暴雨,山洪险出。但由于海拔高程对气候的影响,多半山底气候炎热,山顶却气候凉爽,尤其是夏雨初晴,空气清新,看彩虹飞架山间,恍若人间仙境。剑门关的梁山寺古为仙人修练之地,今为游人避暑山庄。
秋季:是夏冬过度季节,北方冷空气南侵,暖空气退却,境内雾雨日增多。此时山间云雾环绕,景观奇妙,如遇秋雨连绵,或行径山间,漫步翠云廊,另有一番景致。清时剑州知州乔钵有诗云:“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
冬季:是境内干冷空气最盛时期,冷冻明显,气候干燥,风日增多。最冷为1月,气温低于零度以下的天气不多,霜期短,12月上旬初霜,3月初终霜,山底平地少雪,但高山峰顶能看到雪景,远山白雪皑皑,银妆素裹。张问陶《剑阁遇雪》诗云:“踏平泥鸿旧爪痕,寒云迢递接家村,关山归梦今宵隔,风雪萧萧出剑门。”
剑阁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全县人均拥有面积为7.8亩,现有耕地80.34万亩,可利用开发的土地有301万亩,是发展林、牧业和多种经营的有利地区。全县已探明和发现的地下矿藏30余种,其中石英砂、煤、铁等矿产储量大、品位高,颇具开发潜力。
森林资源
剑阁县是全省重点林业大县,林业用地面积16.7万公顷,占幅员面积32万公顷的52.2%;有林地15.3万公顷,占林业用地的91.6%,其中:用材林面积5.9万公顷,蓄积150万立方米;防护林面积8.6万公顷,蓄积330万立方米;薪炭林面积0.5万公顷,蓄积10万立方米;特用林面积0.1万公顷,蓄积11万立方米;经济林面积0.1万公顷。林业用地中,集体林16.2万公顷,蓄积600万立方米;国有林面积0.3万公顷,蓄积26万立方米,其中:国有林场0.16万公顷,蓄积13.5万立方米。有林地中,天然林面积8.8万公顷,蓄积362.9万立方米;人工林面积6.5万公顷,蓄积264.7万立方米。活立木总蓄积627.6万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590万立方米,占总蓄积的95.5%。全县有古树名木2万余株,其中驿道古树8007株。森林覆盖率49.6%。
剑阁县森林植被为亚热带森林植被类型,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森林植物资源共173种,其中:裸子植物8科21种,被子植物59科142种,单子叶植物2科10种。主要森林树种为柏木、马尾松、桤木、麻栎等,其余树种多为林下植物、“四旁”绿化树种和经济林木。
剑阁县以“柏木之乡”著称,柏木林面积、蓄积均居全省首位。境内有柏木5属10种,以柏木为组成树种的林分覆盖县境的80%以上。现存8000余株的驿道千年古柏以县城为中心向西、南、北延伸,巍峨屹立,似三条绿色长龙横亘剑阁大地,是世界古行道树之最和我国秦汉文化积淀最多、保留最完整的一段;位于其中的松柏长青树——剑阁柏为世界仅有。柏树木材纹理通直细密,材质坚韧耐用,是建筑、家具等的优良用材,种子、根、枝叶富含芳香油,是天然香料的优质原料,经济价值较高。我县有可开发利用的柏木资源达6万公顷,蓄积250万立方米,可年产中小径商品木材2万立方米。已建成的林源香料公司已经具有生产1000吨柏木油的能力,生产的柏木油系列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并形成柏木天然香料生产的重要基地,成为我县的龙头企业。
剑阁县森林面积辽阔,林下生态环境优越,是开展林下种植、养殖的优良场所;我县有较丰富的青杠和松树资源,盛产优质天然木耳、川贝。除此之外,林下植被丰富,可开发利用的森林植物品种较多,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野生动物资源
剑阁县大部份区域内的支物群属次生林灌,农田动物群,经县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专业科技人员统计,全县现有各类野生动物 146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4种,2级保护的29种,属省重点保护的21种。两栖类最普遍的有泽蛙、黑斑蛙、中华大蟾蜍,数量皆在10万只以上,有少量大鲵分布;蛇类中分布和数量较广的是黑眉锦蛇和乌梢蛇、王锦蛇,种群数量分别在3—6万左右,有少量玉斑锦蛇、赤链蛇、翠青蛇、日本腹蛇、烙铁头、竹叶青分布;鸟类中经济价值较大的有绿头鸭、绿翅鸭,种群数量都在500只左右;灰胸竹鸡、雉鸡、红腹锦鸡分布较广,种群数量分别在8千到3千只左右,其余以隼形自鸟类和旅鸟、小型杂食性、食虫性鸟占多数;典型林栖兽类,只保存在少数面积不大的森林中,分布较广的有豹猫、黄麂、草兔等。
历史沿革
因境内有“剑阁道”而称“剑阁”。
剑阁县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剑阁的先民就聚集、繁衍于斯,以他们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极富特色的川北农牧文明。
东汉末年,剑阁境内即有汉德县建制,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于晋寿县境内新置剑阁县(治地在下寺镇大仓坝)与汉德县同属梓潼郡。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设剑州,民国二年改州为县,因境内有“剑阁道”而称“剑阁”。
1949年12月18日剑阁解放,初属川北行政公署剑阁专员公署,1953年后改隶四川省绵阳专员公署,1985年5月再改属广元市管辖。
风土人情
剑门民间扬戏,全称太上混元演教正一舞扬花戏,形式和内容,属于傩戏。为祭祀戏,以祭神为内容的信愿戏(以许愿必须还愿为信)。敬的神是下三教:川主、土主、药王;中三教:文昌、观音、玄帝;上三教:老君、夫子、释迦牟尼。还有化主、三伯幺婆等三十二位神灵。在演唱扬戏时,诸神都有交代。演扬戏,戴面具。代神发言。演唱过程与《诗经》中《既醉》、《凫_》里叙述的相似。
剑门山区沟深山大,有山便多庙,一年四季便有赶庙会的习俗。正月文昌会,二月娘娘会,三月清明会,四月佛祖会,五月青苗会,六月晒绫会,七月亡人会,八月天子会,九月重阳会,十月牛王会,冬月送寒衣,腊月灶王会。此外还有玉皇会、药王会、土地会、观音会等。其中文昌会、青苗会,赶会人众多,声势大。剑门的猪王山,每年二月二十五赶会,凡养猪的人家都会做上面猪拜会。
文昌会,又称“大肉会”。文昌的称谓叫梓潼帝君,其地位跟皇帝差不多。每年出巡一次,驻跸到另一个地方,乡里人称“行香”。确定日期,选出醮主(醮一人或多人),一般由当地乡绅充当。醮主实际就是会首,其出面征粮化钱,凡是许了愿的,都要报告会首,支持钱粮,所化粮钱用于庙会的开销,醮主杀肥猪做大肉。文昌菩萨行香时,由八人扶轿抬着游村,信男善女尾随其后,村里人见到游行的文昌菩萨都要“漂香”。各家各户提前烧柏桠枝熏房,如有人、猪、牛、狗、猫生小崽,未满月的要避讳,女人月经期间要回避。菩萨过村后,等于扫瘟去魔,降下吉祥。每家每户用碗盛粮上插焚香,这碗称秋香粮的粮食应交给醮主。
菩萨驻跸到哪里,哪里就有会期,由许了愿的户主,自办一席酒菜,背上来招待护送菩萨的随行人员。
自菩萨出巡期起到回座庙堂,都是会期,主会期为“大肉会”。“大肉会”期间,一次出席50桌,一桌十六碗,四个大肉,每个大肉独盛一碗,四面坠桌,有4公斤重,凡赴宴者,自己带上调料和刀子,用刀子切肉蘸着调料吃,吃半块肉者誉为“强手”。
文昌会必须在有文昌庙的地方举行。文昌分行文昌和坐文昌,行文昌为木雕,坐文昌为泥雕。只有行文昌才举办行香会。剑门关只有一尊行文昌,所以每年赶会一次。
青苗会、牛王会属小范围庙会,哪家遭了天灾人祸,便出头当个“逗头”,举办一次。
经济概况
剑阁县经济运行总的特点:三次产业均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3%、38.3%和9.3%,二产业对经济高速增长的作用凸显,GDP增长13.4%中有6.6%来自于二产业。有效供给能力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增加共同推动经济高速增长。
有效供给方面:
第一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一季度,全现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5095万元,完成增加值12458万元,增长6.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3.6%,拉动GDP增长1.8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的增长主要依靠畜牧业的拉动,畜牧业实现增加值9862万元,增7.8%,对一产业的贡献率达95.5%。
第二产业高速增长,是实现“开门红”的主要支撑力量。一季度,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0519万元,增长38.3%,上升22.6个百分点,增速居三次产业之首,为近五年来同期最高速度。在GDP中的份额占到21.6%,提高5.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4%,拉动GDP增长6.6个百分点,在三次产业中贡献最大,是GDP高速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1)工业生产创佳绩,占GDP的份额提高2.2个百分点。全县工业完成增加值6169万元,占GDP的份额为12 .7%,提高2.2个百分点。增速达到36.2%,上升24.6个百分点,对经济的贡献率为28.2%,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532万元,增长76.1%,上升57.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8.8%,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3654万元,增长17.8%,上升11.7个百分点,贡献率为9.5%,影响GDP增长1.3个百分点。
(2)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的直接强劲拉动,建筑业增加值完成4333万元,增长41.4%,上升21.4%,增速居各行业之首,贡献率为21.1%,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成为与工业一起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第三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5604万元,增长9.3%,贡献率为37.1%,拉动GDP增长5.0个百分点。其中,占据份额大的主导行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公共管理、批发和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教育、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发展势头继续向好,分别增长18.1%、13.3%、12.7%、9.9%、9.1%、7.4%、7.3%、5.6%、4.6%。
消费需求方面:
1、消费需求旺盛,增速继续高走。消费品市场在去年增长14.3%的较高位平台上继续高走。一季度,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40万元,增长15.3%,增幅高于上年同期1.3个百分点。随着国家对农村各项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以及加快“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出台,有力地刺激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农村消费需求旺盛,实现零售额16548万元,增长15.4%,快于城镇市场0.3个百分点。
2、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强劲。今年是“项目建设年”,全县上下牢固树立了以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发展的思想,一季度投资增势强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17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倍,其中,50万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9952万元,增长3.2倍。投资的强劲增长,有利地支撑了全县GDP的增长。
川黑产业园:黑龙江省对口援建剑阁县的重点项目。以剑门工业园区为基础,规划面积4500多亩,重点发展 制药、家具、机械、食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
行政区划
剑阁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守剑门关险,是连接四川与陕西、甘肃的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地理上,介于东经105度09分至105度49分和北纬31度31分32度17分之间,
Jiange Xian
510823
648300
县人民政府驻下寺镇
剑阁县辖23个镇(下寺、普安、龙源、开封、鹤龄、东宝、江口、公兴、城北、盐店、元山、汉阳、柳沟、王河、演圣、金仙、香沉、羊岭、白龙、武连、杨村、剑门关、木马)、34个乡(田家、闻溪、姚家、义兴、张王、高观、凉山、北庙、禾丰、摇铃、碑垭、吼狮、上寺、秀钟、碗泉、迎水、高池、毛坝、垂泉、西庙、正兴、圈龙、涂山、长岭、锦屏、柘坝、广坪、店子、国光、公店、江石、樵店、柏垭、马灯)。
2021年4月,剑阁县入选2021第二届中国文化百强县。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剑阁县位列第380名。
2020年11月,2020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揭晓,剑阁县榜上有名。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剑阁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6月,剑阁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四方面军))。
2020年,剑阁县入选2019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代表景点为剑门关。
2019年3月,剑阁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3月,剑阁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川陕片区)。
2018年9月,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剑阁县在列。
2015年3月,剑阁县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05年,剑阁县位列2005年度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第53名。
1、土地资源市区可使用土地面积0.01921万公顷,规划中工业用地0.00709万公顷,商业用地0.00059万公顷,住宅用地0.003万公顷,其它用地0.0035万公顷。2、矿产资源青川境内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蕴藏十分丰富。已发现各类矿点70多处,矿种20多类。主要有:⑴砂金矿、岩金矿,砂金平均品位0.1390~2克/立方米,岩金一般含金品位0~9.03克/吨。⑵银矿初步估算储量20万吨,平均品位0.1099%。⑶铜矿,发现矿点13处,矿石平均含铜0.08~2.57%,铜金属储量7604吨。⑷铁锰矿,总储量184.89万吨,氧化锰含量14.3~43.5%。含铁3.36~8.9%。⑸铁矿,探明矿点17处,估算储量2500万吨,矿石含铁30~52.15%。⑹煤,可采储量180万吨,平均发热量6450卡/千克。⑺天然沥清矿,被专家称为“中华第一黑矿”,探明储量140.19万吨,矿石含油33.14%,焦油29.78%,沥清平均25%,灰分平均37.82%。⑻石英矿,分布全县,已探明储量B+C+D级1327.12万吨,D级27.1万吨,二氧化硅平均含量99%以上。⑼含镍蛇纹岩,探明岩体5个,其中Ⅱ号矿体控制蛇纹岩储量940.24万吨,伴生镍储量2.11万吨。⑽铝土矿,探明储量414.10万吨。⑾白云岩,探明储量8730万吨。⑿重晶石,发现矿体15个,矿石地质储量6万吨。⒀矿泉水,发现岩溶泉3个,水质优良,日流总量10.16~19.38万吨。3、林业资源全县幅员面积为3216平方公里,有林业用地面积225871.1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2.3%。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为141983.0公顷,疏林地面积为941.6公顷,灌木林地面积为52767.8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为4719.8公顷,苗圃地面积为6.3公顷,无林地面积为25452.6公顷。全县有活立木蓄积11618365立方米。其中用材林面积46019.1公顷,蓄积4016505立方米;防护林面积45314.2公顷,蓄积3801246立方米;薪炭林面积5114.9公顷,蓄积209478立方米;特用林面积22725.0公顷,蓄积3444407立方米;有大径竹114.6万株,杂竹22吨。全县现有木本植物4000余种、野生动物440多种,有珙桐、冷杉、银杏、樟树等珍贵树种,境内有占地73万亩的国家级唐家河自然保护区。4、水利资源青川县属长江上游的嘉陵江水系,县境内河流纵横,水网密布,有19条溪河流域面积达50平方公里,其中主要河流有:白龙江、青竹江和乔庄河。地下水资源丰富,总蓄水量157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00多万千瓦。全县各类水利水电工程已利用量为1.068亿立方米,仅占11.3%,人畜饮水工程已利用量为364万立方米,仅占地下水资源的12%。5、农业资源全县人均占有土地19.83亩,耕地1.75亩,林地17.46亩,牧地1.71亩,是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四川省畜牧业生产基地县。
6、旅游资源青川地处成都----剑门蜀道----广元皇泽寺、千佛崖----白龙湖----阴平古道、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九寨沟旅游线的中段。白龙湖的“秀”,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稀”,阻平古道的“奇”,战国墓群和文物古迹的“古”,构成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白龙湖,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位于剑门蜀道、黄龙寺和九寨沟等国家级风景名胜之间,与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金牛道、景谷道、阴平古道和国际熊猫旅游线交汇于此,集湖泊、岛屿、山峦、森林、峡谷、溶洞等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等人文景观于一体,是旅游度假胜地和休养、疗养及水上运动的理想场所。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境内有丰富的野生动物和自然景观: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羊、黑熊等数十种可供观赏的野生动物,大草坪云海、大草棠日出、麻山观雾、水池坪垂钓,让你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阻平古道上的摩天岭、落衣沟、写字岩、点将台、孔明碑等三国文化遗址众多,是寻幽探古的好去处。7、其他资源以核桃、油橄榄为主的林果业资源丰富,全县有核桃3000万株,投产1500万株,年产核桃2000吨;以茶叶为主的绿色食品业,以“名、优”制胜,茶园19000亩,年产茶150吨,“箭竹牌七佛贡茶”、“白龙玉竹”、荣获第三届“中茶杯”全国名茶评比一等奖,“黄山碧剑”、“白龙玉竹”、“白龙雪芽”荣获四川省第五届“甘露杯”名茶评比优质名茶奖;以黑木耳、香菇、竹荪、蕨菜为主的山珍食品享誉国内外;以天麻等为主的中药材,以银鱼、武昌鱼、花白鲢等为主的名优水产养殖业,资源十分丰富;桑业发展迅猛,青川蚕茧质量上乘、产品出口免检。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