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水产
1.促进脂肪消化吸收,提高水产动物对油脂,脂溶性维生素等的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
2.加速脂肪从肝脏输出,预防鱼类脂肪肝和水产肝胆综合症,具有良好的抗肝损伤及修复肝损伤的作用,有效控制死亡率。
3.提高水产抗应激能力,降低增强拉网和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耐运输。
4.抑制肝脂和腹脂的蓄积,改善体型。
虾蟹类
对于虾蟹类来说,胆汁酸是其维持正常生长的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对于脱皮激素的生成具有促进作用。
1.促进脂肪消化吸收,提高虾蟹对胆固醇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利用率;
2.调节肠道内酸碱度,增强肠道消化酶活性;
3.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减少内毒素对肠道及肝胰脏的危害,维护虾蟹健康;
4.减低虾蟹对应激的敏感性,增强抗应激能力;
5.提高蜕皮频率,促进虾蟹生长,提高虾蟹成活率。
特种水产
1.促进脂肪消化吸收,提高特水动物对优质、脂溶性维生素等的利用率;
2.调节肠道内酸碱度,增强肠道消化酶活性;
3.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减少内毒素对肠道及肝胆的危害,维护动物健康;
4.预防脂肪性疾病,对疾病及用药引起的肝损伤,具有良好的抗肝损伤及修复肝损伤作用;
5.增强特种水产动物体色,改善体型。
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与膨化玉米粉的特点
仔猪早期断奶后常常出现食欲降低、消化不良、饲料利用率低、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腹泻等现象,最终表现为生长抑制,即所谓的“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可能的原因是由于断奶仔猪消化能力差,各种消化酶的分泌还不完善,对玉米日粮的消化率仍然较低 。膨化玉米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均匀、质地柔软并且提高了淀粉糊化度等特点,不仅色、香、味俱佳,且提高了营养价值和消化率,尤其能很好的改善幼畜这些断奶应激问题,因而膨化原料的使用是促进仔猪生长的有效途径 。
新生仔猪消化酶相对活性的变化
新生仔猪消化酶活性变化很大,初生时乳糖酶活性很高,出生两周后达高峰,然后迅速下降;胃蛋白酶,胰麦芽糖酶,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等活性较低,随日龄增加而增加;28日龄后胃蛋白酶,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等活性显著增加;断奶时,胃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活性显著下降,断奶两周后消化酶活性开始恢复。新生仔猪尚未分泌非淀粉类多糖化合物(NSP)降解酶,对饲料纤维的消化和降解能力很弱 。
膨化玉米粉能够促进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发育
章红兵等(2010)研究指出,仔猪断奶后14 d,与普通玉米组相比,饲喂52%膨化玉米组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显著降低了空肠中段的隐窝深度,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空肠前段、后段和回肠的黏膜厚度。断奶后28 d,与普通玉米组相比,膨化玉米组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的黏膜厚度 。
膨化玉米粉减少断奶仔猪腹泻
章红兵等(2010)研究指出,仔猪断奶后饲喂饲喂52%普通玉米组的腹泻率为13.76±3.01%,而饲喂52%膨化玉米的腹泻率为3.17±1.12%。仔猪饲喂普通玉米的腹泻指数为3.95±0.62%,而饲喂膨化玉米组为1.23±0.33。所以,仔猪饲喂膨化玉米可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和腹泻指数 。
膨化玉米粉提高仔猪日粮养分消化率
王潇(2005)等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膨化玉米对断奶仔猪的养分消化率的影响,指40%和60%膨化玉米组的有机物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0%膨化玉米组;60%膨化玉米组的粗淀粉消化率显著高于其它3组;各组之间在干物质、总能和粗蛋白质消化率上没有显著差异.总之,膨化玉米添加量为60%时仔猪的消化率最佳 。
膨化玉米提高仔猪采食量
膨化玉米粉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均匀、质地柔软,并且色、香、味俱佳。适口性好,诱食性强,提高仔猪的采食量 。
膨化玉米粉改善仔猪的生产性能
唐志高等(2009)研究指出,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57%的膨化玉米能有效增加仔猪的采食量,并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 。
施学仕等报道了添加膨化玉米能使早期断奶仔猪日增重提高8%、日采食量提高6.93%,40日龄后效果不显著 。
王潇(2005)等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膨化玉米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的影响,指出与普通玉米对照组相比,添加膨化玉米的各组(0%、40%和60%)都显著提高了0~14d的平均日增重;60%的膨化玉米组0~14d和0~28d的平均日增重最高;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膨化玉米的各组0~14d的料重比显著降低,但不同添加量间无显著差异;从平均日采食量来看,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总之 ,膨化玉米添加量为60%时仔猪的生长性能最佳 。 膨化生产的高温使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有害菌全部杀死,大幅度提高例了饲料的的卫生指标。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