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歌词里有鸟儿在欢唱,花开的在飘香是什么歌曲

网友发布 2023-07-15 12:15 · 头闻号影视娱乐

建工学院的院歌了曲子的作者是很漂亮很有才的MM,这两天在求实BBS征友到第一大了原唱里面歌词的确难听清楚,不知道除了MM外还有谁有这个谱子。。下面是歌词,某教授写的:海棠花开的日子, 胭脂绯红,蓓蕾摇缀,宛如彩缎的红霞,漫漫染红了天际。海棠花开的日子,馥郁香气,争吐芳蕊, 触若凝脂的玉肌,悄悄淌入了心扉。美丽的梦想,不只绽放在春季,那炽热燃放在我们心底,有如那时的执着,激荡着永不磨灭的坚毅。曾经的笑容和约定,还回旋在微风里。海棠花开的日子,依然弥漫着唯美和飘逸,那柔情萦绕在我们的记忆里,恰似久远的依恋,充盈着山高水长的情谊。扬起的笑容迎着风,永远不会再停息。海棠花开的日子,沉醉了你我别离的凝思。演绎着青春和年少,叙说怀恋的迭迷,记载无悔的追忆,创造了点点滴滴的奇迹,让我们相约在一起,追逐未来的绚丽。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探春提议结社受到大观园众人的赞同。恰好贾芸送来了两盆白海棠,大观园众姐妹以《咏白海棠》为题,宝钗、黛玉、探春、贾宝玉各赋诗一首。第二天湘云来了,也和了两首。共六首海棠诗。

《咏白海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后人评价宝钗诗,曾说道:宝钗诗全是自写身份,讽刺时事。只以品行为先,才技为末。宝钗作为大家闺秀,从来认为,女子的德行是最重要的,在整部《红楼梦》中,宝钗也一直以这样的形象示人。

这首《白海棠》被李纨和探春推为第一,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写诗人珍重自我,描绘出诗人端凝庄重的性格。而“淡极始知花更艳”则体现了宝钗在《红楼梦》中,话语不多,却因端重自持而赢得众人的喜爱!

《咏白海棠 》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黛玉作为大观园中才思敏捷的才女,书中描写她写就这首诗: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且诗写新巧别致,自成一格,可见其才思敏捷。

此诗写白海棠,却处处有黛玉的影子。首句写看花人,有“湘帘”两字,大家都知道黛玉住在潇湘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是诗中的警句,将白海棠的风韵写得十分别致。而白海棠的高洁则与黛玉的品性有的一拼。末句“娇羞默默同谁诉”不正是暗含黛玉心中对宝玉的绵绵情愫吗?

《白海棠和韵二首其一》

史湘云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欲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作为《红楼梦》中才华可与黛玉比肩的人物,湘云并没有赶上结社作诗 。当湘云得知题目后,挥毫写下两首诗,众人称赞不绝。

湘云此诗不落俗套,用蓝田玉比白海棠。用嫦娥和倩女来形容白海棠的“性情”。湘云最爱吟诗作对,在《红楼梦》留下不少佳句。而这首诗里最能体现湘云性格的应该就是最后一句了,开心的诗人吟诵不绝,怎能让它寂寞地从早晨度过黄昏。

《白海棠和韵二首其一》

史湘云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也宜墙角也宜盆”表现湘云的豁达大度,到哪里都受欢迎。无论是在史家绮罗丛中受到娇养,还是投靠贾府寄人篱下,都能处处顺合环境,随地而宜,受到众人的喜欢。而“难寻偶”、“烛泪”、“嫦娥”等,皆暗示她和她丈夫后来成了牛郎织女那样的“白首双星”。

《咏白海棠》

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探春是贾府四大**中最有才华和才干的一位,她行事颇有男子风度,有决断,在作诗上,也丝毫不让薛林。探春的海棠诗则更吟咏的是海棠的精神。

探春的诗中“芳心一点娇无力”句,使人联想到她风筝谜中“游丝一断浑无力”,与她后来远嫁时江边离别、孤帆远去何其相似。“缟仙”、“羽化”之喻很像与苏轼前、后《赤壁赋》中写自已扁舟江上所见所感的纠葛,也呼应她江船与家人离别的情景。

《咏白海棠》

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拦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之所以将贾宝玉的诗放在最后,也是呼应文中,宝玉之才不及众姐妹多矣。其实贾宝玉也是极有才的,从“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就可看出来。这首诗被李纨评为最后一名。

宝玉诗写到了与他关系最密切的两人宝钗和黛玉。宝钗曾被宝玉比为杨贵妃,则“冰作影”写出宝钗性情中的“冰”。“病如西子”的黛玉以“玉为魂”,象征着她玉洁冰清,憎恶世俗的“污垢泥沟”。“哓风不散愁千点”暗喻着宝钗后来孤寂不尽的漫漫长日,“宿雨还添泪一痕”暗示着黛玉的眼泪不绝,让宝玉一生梦萦魂牵!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