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隆中对隆中是什么意思对是什么意思?

网友发布 2023-07-15 10:49 · 头闻号生活服务

隆中是诸葛亮居住的地方。

对是对答的意思。

《隆中对》选自魏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原文节选: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译文: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相比、乐毅,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

扩展资料

《隆中对》选自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去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这一千古名篇,许多人能够倒背如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此篇文章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古隆中到底在现在的哪里呢?

对于诸葛亮,大家估计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诸葛亮本来是琅琊阳都(如今山东省沂南县)的人,小时候跟着自己的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

在隆中隐居10多年之后,诸葛亮终于遇到了心目中的明主刘备,于是出山辅助。

但是关于诸葛亮到底是在襄阳隐居,还是在南阳隐居,一直有非常大的争议。今天咱们就根据地理、史料来具体分析,襄阳和南阳之争,到底谁胜谁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这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一句话,诸葛亮这话啥意思?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我本来是个平民老百姓,在南阳种地为生,在这个乱世之中苟且着,只求保全自己的性命,不奢求能在诸侯名士中出名。

如果按照诸葛亮《出师表》的这句话来说,咱们的这位卧龙先生就是在南阳种地隐居。那么为何襄阳会有一个古隆中,并且也称自己是诸葛亮故居,孔明的隐居之地呢?

根据我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谭其骧先生所著的《中国国家历史地图集》中的说法,如今襄阳市的隆中,在三国时期是属于南阳郡管辖,而不是襄阳管辖,虽然距离襄阳城只有20里,但在地理上却是南阳郡的地盘。

但是三国时期的南阳郡并不等于如今的河南省南阳市,当时的南阳郡不但包括如今的南阳市,还包括湖北的一些地方,比如隆中地区。

根据《汉晋春秋》“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其后,郦道元《水经注?沔水注下》等史料的记载,诸葛亮躬耕隐居之地,是在襄阳隆中是始终一致的。

而南阳市的卧龙岗在什么地方?三国时期南阳的卧龙岗位于宛城内,宛城是袁术的地盘,诸葛亮没有理由在袁术的地界隐居。

因为诸葛亮从小跟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投奔刘表,在襄阳结交了庞士元、孟公威、崔州平、徐元直、司马徽等挚友。

而且学习生活结婚都在襄阳,亲戚也都住在襄阳,但是要找出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宛城人,小辰列举不出来,因为史料中并无记载。

袁术被消灭之后,宛城属于曹操的地盘,刘备如果三顾茅庐是在南阳宛一带的“卧龙岗”,那完全是在作死,生怕曹操抓不住他吗?

所以诸葛亮和他的叔父诸葛玄,以及自己的妻子家人,只能住在襄阳城西20里的隆中,绝对不可能住在宛城(如今南阳市区)。

最后再列举几个南阳市官方证据,南阳市武侯祠、南阳市博物馆馆藏、南阳市博物馆出版的《武侯祠简介》一书中,开篇第一页即写到:

诸葛亮便隐居在南阳郡的隆中(今湖北襄阳附近)

国务院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的文件中,已经明确指出襄阳是“隆中诸葛亮故居”,而南阳则为“武侯祠”,这对两处名胜地的内涵作了科学的表述。

本人既不是胡北人,也不是河南人,不偏向任何人、任何势力、任何集团,但从我掌握的史料看,诸葛亮躬耕垄亩的地方,应该是-----先留个悬念,后面作答。

我只是以我掌握的浅薄知识,说出我的看法而已,说的对与不对,都是我个人的看法,影响不了任何东西。因此,希望不管是河南的朋友,还是湖北的朋友,不要喷我,因为实在没有必要。我改变不了任何事情。

这个问题应该是《三国演义》诸葛亮引出来的地域问题。

诸葛亮公元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即今山东临沂)的一个官吏之家。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诸葛亮3岁丧母,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今江西南昌)赴任,结果不清楚他们走没走到豫章,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的职务,诸葛玄只好改去投奔荆州的刘表。当时,刘表的治所在湖北常德。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帮他。也有人说是诸葛亮主动找的刘备。这都无关紧要,不是本文要叙述的主题。

诸葛亮《出师表》有一段话:?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由此,引出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两地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就是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古隆中到底是现在的哪里?

说起这件事,还真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

按照诸葛亮兄弟两跟随叔叔诸葛玄行走的路线,先是从山东临沂出发?到江西南昌赴任?到了南昌听说有人顶替了自己的职务?又改道到刘表办公地点所在的湖南常德,但是第二年,刘表治所,从常德迁到了襄阳。

根据这条线路推断,按说诸葛亮所说的?南阳?跟现在的河南南阳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东汉时期的襄阳,和?南阳?两字同样也没有一点关系。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看东汉时期河南南阳、湖北襄阳的历史变迁。

秦朝的时候,襄阳分属南郡、南阳郡、汉中郡。西汉初置襄阳县,在今襄阳古城西北筑襄阳城,襄阳开始建城设治。约东汉桓帝时在樊城建城,城址现已淹没在汉水中。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荆州牧刘表将治所由武陵汉寿(今湖南常德)迁至湖北襄阳。建安十三年(公元206年)曹操置襄阳郡。

也就是说,襄阳在秦朝的时候曾经归属于南阳郡。但公元206年被曹操改为襄阳郡。而诸葛亮《出师表》写于公元227年,这时的襄阳郡已经被人们叫了26年,诸葛亮不可能仍然在文章中按照秦朝时的叫法,称襄阳为南阳。

西汉和东汉置南阳郡,所辖全境相当于河南熊耳山以南和湖北大湖山以北,南阳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西汉时,南阳水利与关中郑国渠、成都都江堰齐名,并称全国三大灌区。成为全国设工官的9个地区和设铁官的46个地区之一。

东汉时,光武帝刘秀起兵于河南南阳,成就帝业,因此河南南阳被称为?帝乡?。

三国时期:南阳,初时隶属于荆州。后被魏国占领。

晋代:南阳曾为南阳国,辖十四县,都宛。

隋朝:(公元607年)先将南阳郡改成州,后又将州改郡,今南阳市辖南阳郡、淯阳郡、淅阳郡、淮安郡(包括平氏、桐柏二县),义阳郡的淮源县、舂陵郡的湖阳县等都在今南阳市内。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