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
名称: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
拼音:Longyang Qu。
方位:东经98°43′~99°26′,北纬24°46′~25°38′。
面积:5011平方千米
海拔:境内山脉起伏盘错,最高海拔3655.9米,最低海拔648米,城区海拔1653.5米。
人口:
2005年末,全区总人口85.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3.68万人,占总人口的85.83%;少数民族人口11.55万人,占总人口的13.46%;
民族:
有彝族、白族、傣族、傈僳族、苗族、回族、德昂族、佤族、纳西族9个世居少数民族。
宗教:
隆阳区现有宗教主要是佛教(汉传佛教、小乘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
市花:兰花
邮政编码:678000
电话区号:0875
汽车牌照:云M
(说明:九隆雕塑为保山标志之一)
一、历史沿革
隆阳区系由县级保山市的行政区域改划,因地(区)改市而更名为隆阳区。
隆阳古称永昌,有“永世良久、昌盛繁荣”之义,又名兰城,是云南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历代的边陲重镇,也是我国历史上通往印度、缅甸、伊朗等国的南方丝绸之路必经地。
周朝时期属哀牢国首邑,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置不韦县,属益州郡,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置永昌郡,在东汉时期卓立为全国第二大郡,明嘉靖二年(1523年)定名为保山县。1950年1月5日建立保山县。1962年12月1日,析置施甸县,1983年9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2001年6月撤市设区。
据民国考古学者李郅《九隆山记》记载:“保山县西之九隆山,历史上得名最古,有名胜古迹。西至沙河,东临郡治,横广四公里。”
九隆山包括九个山峰,从太保山起顺南数,第一峰宝盖山及下部之太保山,第二峰莲花山,第三峰黄龙山,第四峰十八坎,第五峰梨花坞,第六峰砚池过峡,第七峰兰花坡,第八峰九岭岗,第九峰龟山。每支山峰都隆(凸)起,人们亦称之为九隆山。因九隆山在坝子之西,而城居隆山之东,为阳面,人们称它为“隆阳”。《九隆山记》载:“昔人称永昌府城为隆阳郡,谓其在九隆山之阳也。”另据民国《保山县志稿》大事记,古迹、名胜载:“春满隆阳——永昌古郡数万人家,城中树木最为繁多,春时群花尽放,凭高望之,满城花花世界,如锦如云,极为佳丽。”被列为保山内八景之第一佳景。
隆阳的设治,始自西汉武帝时期,初属益州郡。东汉以后置永昌郡、永昌节度、永昌府。原“保山县”作为政区名,是明朝中叶以后之事,明宏治五年,永昌举人文澍进京考中壬子科进士,皇上封他为太子太保,并把城邑西边宝盖山下部的松山嘉封给他。后来文澍便在松山居住,从此,松山就被人们叫做太保山。《明地理志》载:“嘉靖三年三月,改永昌,金齿二千户为保山县,”因县城设置在太保山脚,故县城便以太保山得名——保山县。清朝、民国时期继续沿用,新中国成立之后,仍沿用了30多年。其辖境则随时代不同而有差别,其治所的城址,也随历史的演变而变化。
据《后汉书·西南夷哀牢传》载:哀牢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哀牢山上,尝捕鱼水中,触木若有感因妊,十月产子十人,后沉木化为龙,出水谓沙壹日:若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舐之,遂其抵以为主。后哀牢山下,有一夫一妇,复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为妻。九隆感木而生之说,虽事出虚玄、语涉怪诞,不足为信,但不能说并无九隆之人。《西汉书西南夷传》李贤《注》引《哀牢传》说:“九隆代代相传,名号不可得而数,至于禁高,乃可记知,禁高死,子吸代;子吸死,子建非代;建非死,子哀牢代;哀牢死,子桑藕代;桑藕死,子柳承代;柳承死,子柳貌代;柳貌死,子扈栗代”。扈栗即东汉光武时内属之哀牢王,以二十五年为一代计算,禁高应生于汉景之世(公元前156—141后)。禁高以前,代代相传,名号不可得数。至少也应中隔五代以上,疑九隆之世应在东周赧王之时,即公元前三百多年,哀牢部族已有称王者。其部族社会、经济、文化发达较早。因此,保山(隆阳)可考的历史可从战国时开始。史称以永昌为枢纽的“蜀身毒道”,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叶以前,已是通往印度的交通线了。
《汉书·地理志》称:益州郡。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间,设崔唐、不韦县。裔唐、不韦在澜沧江以西,《永昌郡传》说:永昌郡东北八十里泸仑津,即澜沧江,渡江而后至裔唐、不韦县境。裔唐在云龙县漕漳,不韦县在保山平原。嵩唐设置到西晋时已废,而不韦县设置一直延至唐初。
崔豹《古今注》说: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39年),哀牢王柳貌相率内属,显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割益州西部都尉所属六县,建永昌郡。辖高唐、不韦、比苏(今云龙)、叶榆(今大理)、邪龙(今弥渡、巍山)、云南(今祥云)、哀牢(今德宏、腾冲、龙陵)、博南(今永平)其地东西3000里,南北4600里,为全国第二大郡。永昌之名自此开始,永昌设郡为这一地区沿革之大事。
三国时,永昌郡属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南中大姓雍口等叛蜀,诸葛亮不得不“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平叛后,置南七郡,将永昌郡之云南、邪龙、叶榆三县分出,合建宁郡之四县立云南郡。永昌公领五县。
两晋南北朝时期,因中原设置少变,永昌仍称郡。至晋以后,永昌郡只“有名无民、日空荒不立”等于废置。这时南诏部土长趁机崛起,哀牢王自今腾龙移居永昌,后又迁至蒙化,与叶榆部族融合为西南夷民族。
唐初,南诏民族渐强,南诏得唐助。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8年),南诏破施浪诏,余众走永昌,皮罗阁追击之,收永昌地,置拓俞城。那时永昌人户稀少,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阁罗凤强秒二十万户于永昌,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异牟寻又口剑川、野共川、异栋蛮于永昌,见樊绰《云南志》,永昌成为南诏西境重镇,设永昌节度。
樊绰《云南志》载:永昌城在点苍山西六日程,龙尾城西第七驿有桥(即澜沧江桥)即永昌。又言:高黎贡山,在永昌西,下临怒江,则澜沧江以西,怒江以东,为永昌地。而永昌节度城,在今保山平原。
唐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年)郑氏纂南诏建长和国,后又历赵氏天兴国,杨氏义宁国,凡三十五年,皆领永昌地。至段氏建立大理国(时值两宋时期),改永昌节度为永昌府。永昌设府自此开始。
元初平滇。置大元帅镇大理。分设十九万户府,万户以下,设千户、百户以统率之。至元十一年(1274年),设云南行中书省,改万户、千户为路、府、州、县。永昌千户改州,后又为府,领永平县。
行省所属路、府、州、县为政治组织,另有军事组织,设宣慰、宣抚、安抚等官,初设宣慰司于大理,又设金齿两路宣抚司于建宁(今干崖、镇康)。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将大理金齿宣慰司为都元帅府,设治永昌,管大理、永昌及金齿东西两路、都元帅坐镇永昌,至元末未废,为一方重镇。
明朝废行省制,设布政司、都司、按察司,分管军、民、司法,谓“三司分立"。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永昌府隶布政司、金齿卫属都司。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革府。改设金齿军民指挥司,兼理民事,领千户十二、安抚司一(潞江)、县一(永平)、长官司二(施甸、凤溪)。成化12年(公元1476年)置金腾兵备道(为按察司分巡道),以按察司副使领导,督察军民、官吏及土司,道置设永昌。《明史·地理志》说:“嘉靖元年十月,罢军民司,复设永昌军民府。”又说:保山本金齿干户所洪武中置,永乐元年九月,又置永昌守御千户所,俱属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嘉靖三年三月(公元1524年),改二所为保山县,其辖不及金腾军备道,只领州一(腾冲)、县二(保山、永平)、安抚司一(潞江)、长官司二(施甸、凤溪),保山之名称自此始。
天启《滇志·沿革大事考》说:“明万历13年(公元1 585年)添设金腾参将、姚关守备。”《明合典》说:“永昌参将,万历11年添设,驻永昌、龙腾、蒙化(今巍山)等处"。按:是时卫军已积弱,不堪战阵,募民为军,设参将领之,后边隅军务,即归参将治理。
清初,沿用明制,设永昌军民府,其辖区包括明时兵摆道所属诸土司在内,且所属州县建置略有变化。即废凤溪、施甸长官司并入保山县。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省去“军民’’二字,称永昌府,管辖区域为领州一、县二及周边各土司。乾隆35年(公元1770年)又分设龙陵厅,“龙陵”之称自此始。嘉庆25年(公元1820年)改腾越州为直隶厅。是时永昌府领-二厅(腾冲、龙陵)、县二(保山、永平),及周边各土司。其土司有:土府一(孟定)、土州二(镇康、湾甸)、宣抚司五(南甸、干崖、盏达、陇川、遮放)、安抚司三(潞江、芒市、勐卯)、长官司二(户撒、拉撒),共计十三个单位。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仍设永昌府,而省保山县。民国二年又裁府复设保山县,府一级设置从此结束。
民国时期,保山县之辖境亦有变迁,民国初,分杉阳归永平。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以卯兴、鲁掌、登埂三土司归泸水设治局。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又划保山之东南境之福东、福西、均谣、三约地及都鲁洼甲、大田坝铁厂、铜厂、思拉宽、锅厂河、竹鲁洼等处,归新设之昌宁县。保山县原有境界、人户先后划归邻县,约六分之一。
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因腾、龙陷于日寇,裁原设于腾龙边区的行监督署,另设第六行政专员公署,先暂设办事处于昆明,后将保山划入第六行政公署,公署设于保山。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公署又设于腾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1950年元月5日,接管旧政权,成立保山县人民政府。保山专员公署驻保山,管辖保山县、腾冲县、龙陵县、昌宁县、双江县、镇康县、潞西七县;耿马、泸水二设治局;瑞丽、陇川、莲山、盈江、梁河五个民族行政委员会,共十四个单位,保山辖十个区。1956年,撤销保山专区,成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县属州府所辖。1963年,恢复保山专区(德宏州与保山专区分治),同时将保山西南部太平、由旺、施甸、姚关、酒房等五个区析置施甸县,保山专区仍辖五县。1967年,成立保山县军事管治委员会,各公社均成立军事管治领导小组,属地区军管会管辖。
1968年,成立保山县革命委员会,各公社成立革委会,属保山地区革命委员会管辖。1979年,改保山县革命委员会,为保山县人民政府,各公社革委会改为公社管理委员会,属保山地区行政公署所辖。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保山县为保山市,成立保山市人民政府。1984年初,随着机构改革和体制调整,将二十六个公社、一镇,划为十八个区和一个城关办事处。1987年,又将十八个区与城关办事处、金鸡村等设置成二十个。
2000年12月30日,国务院批准:(1)撤销保山地区和县级保山市,设立地级保山市。(2)保山市设立隆阳区,以原县级保山市的行政区域为隆阳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上巷街。
2001年6月,保山撤地区设市后,原保山市人民政府更名为保山市隆阳区人民政府,下面仍辖20个乡镇。
2005年11月28日,为进一步深化隆阳区乡镇机构改革,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快速和健康发展需要,隆阳区委、区政府经研究决定调整区内部分乡镇行政区划建置:
1、撤销永昌镇,以保岫东西路为界设立兰城、永昌两个街道办事处。汉庄镇的汉营、沙河2个村委会建制划归兰城街道办事处;河图镇的红庙、下村、太平、白塔、廖官、沈官、红花7个村委会建制划归永昌办事处。
2、撤销汶上彝族苗族乡和瓦房彝族乡,设立瓦房彝族苗族乡。新设立的瓦房彝族苗族乡管辖原瓦房彝族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汶上彝族苗族乡管辖的巴戛、干塘、油房、保和、瓦河、水源、喜坪7个村委会,乡政府驻原瓦房彝族乡政府驻地。原汶上彝族苗族乡管辖的汶上、小河、搭板桥、小水井、新民、上拉堡、下拉堡、岩脚、秧草、安邦10个村委会建制划归瓦马彝族白族乡管辖。
3、撤销道街乡和潞江傣族乡,设立潞江镇。新设立的潞江镇管辖原潞江傣族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道街乡管辖的江东、道街、澡塘、登高、石头寨、三达地6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地由坝湾村迁至小平田集镇。原道街乡管辖的大田、桤木林、红岩脚、核桃、秉塞5个村委会建制划归蒲缥镇管辖。
4、撤销老营乡和瓦窑白族彝族乡,设立瓦窑镇。新设立的瓦窑镇管辖原瓦窑白族彝族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老营乡管辖的老营、阿石寨、六合、旧寨、磨房、大蒿、小浪坝、大浪坝、克恭、阿依寨10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原瓦窑白族彝族乡政府驻地。
5、将原老营乡管辖的西河、阿家、柴河、下付家4个村委会和金鸡乡管辖的罗寨村委会及河图镇管辖的长岭岗、柳上2个村委会建制划归板桥镇管辖。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区共设1 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隆阳区的建置沿革名称,无论是哪个时期,在滇西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都熠熠生辉。如:益州郡、永昌郡、永昌节度、永昌府等,“永昌”叫响了上千年。后来因甘肃省也有个永昌县,因全国县以上地名不能雷同,两家当中必让一家,保山这边只好屈让予甘肃那边罢了。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隆阳区位列第99名。
2019年12月31日,农业农村部推介隆阳区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19年8月2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将隆阳区列为云南省“一县一业”特色县,代表产业为咖啡产业。
2019年,农业农村部推介隆阳区为第二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18年2月22日,隆阳区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保山旅游景点有哪些
保山旅游景点如下:
1、腾冲地热火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省西部国陲,与缅甸接壤,面积129.9平方公里,地势属横断山南段偏西部分。
2、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位于云南西部施甸县南端,距离施甸县城44公里,坐落在杨善洲老书记生前艰苦创业并在此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大亮山林场,是经云南省委批准命名的省市共建共管的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
3、瓢温泉旅游度假区。位于施甸县西北部等子乡境内,距县城68公里,因主泉眼有一巨石形如瓢状,故名石瓢。石瓢温泉水温恒定在50℃-80℃之间,水流量巨大,有大小温泉眼10余处。
4、昌宁鸡飞温泉旅游度假区。距离昆明8小时,大理4.5小时车程。鸡飞温泉旧称“石溜温泉”,距昌宁县城34公里,距《顺宁府志》记载,唐宋时曾有仙人浴于此。这里三山鼎立。
5、龙王塘公园。龙王塘公园位于保山坝子西山脚,距市区1l公里。公园三面环山,方圆1平方公里多,这里山清水秀,幽静宜人。数股清泉白山底石隙间涌出,遂分三沟,向外流淌,是保山坝子重要的水源之一。
保山市有什么景点?
1、腾冲热海(AAAA)腾冲热海位于腾冲县城西南20公里,面积约9平方公里,较大的气泉、温泉群共有80余处,其中10个温泉群的水温达90℃以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热泉在呼呼喷涌。世界上有温泉的地方很多,但像腾冲热海这样面积之广、泉眼之多、疗效之好,实属罕见。腾冲系我国最为著名的“地热之乡”,全区目前发现有64各地热活动区,温泉群达80余处,最高水温达96.3℃;
2、和顺(AAAA)和顺古镇所处的位置正是在云南的腾冲市,一个因为火山、温泉、玉器而知名的城市。位于滇西边陲的腾冲与缅甸毗邻,历史上曾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由于地理位置重要,被称之为“极边第一城”;
3、《恤忠祠记》碑及恤忠祠和邓子龙军事遗址,《恤忠祠记》碑:撰刻于明万历十五年冬十月。全文共2346字,主要记述了邓子龙在滇西抗缅平叛,驻戍经营老姚关的史实以及平定右甸(今昌宁)地方民族械斗之概况;
4、腾冲火山群(AAA)位于横断山系两段的高峰贡山西侧,主要集中分布在和顺、马站一带,为我国西南最典型的第四纪火山;
5、 霁虹桥:滇西保山市与永平县之间的澜沧江上的霁虹桥,近年来经专家们考证,确认它是我国现存最古的铁索桥;
6、施甸抗日江防遗迹群1942年5月,日寇侵占我国怒江以西大片国土,中国远征军沿江设防,英勇抗击,与日军隔江对峙直至-胜利。施甸县位于怒江中游东岸,保留了大量江防遗迹。本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大山头炮兵阵地、孩婆山战场遗迹、老渡口作战遗址、小团山盟军高炮阵地以及望江台、三个山、大蜂子窝、小金岗元、小乌木、二台坡、大红梁子、老兵洞等8个碉堡;
7、宝鼎寺宝鼎山位于保山坝子东北部,2776米的海拔使它成为了坝子周边最高的山峰。宝鼎山在曾为汉代不韦县治的金鸡村后堆叠而起,山顶由数座峰峦簇拥而成,由于峰峦的簇拥之势形如宝鼎,该山便拥有了“宝鼎”的称谓;
8、龙王塘又名玉泉,位于保山市北板桥乡郎义村龙溪山麓。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永昌知府严时泰以当地水泉灌溉农田,经长期培修而成为风景名胜区,有秋水洞、龙王庙、公主泉等景以及广阔的水面,总面积0.83平方公里。这里古树森森,青藤飘拂,泉从石隙中涌出,激起轰鸣,百步之外可闻。泉水分三沟,流向郎义附近各村,直达保山坝中,灌溉着万亩良田。 相传这一带原是
保山有哪些名胜?
保山,历史悠久,是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保山市蒲缥乡塘子沟发现的中石器时代的石器、灰炉及动物化石等遗存,经中国科学院研究鉴定,其中被命名为“蒲缥人”,分属老、中、青四个人体的头骨、上下颌骨和7颗牙齿等古人类遗存,距今已有八千多年历史。在云南元谋、陕西的蓝田、北京的周口店以及云南蒲缥发现的人类遗骸和遗物,正逐步揭开我国古人类历史的序幕。 保山,古称永昌,开发甚早。 保山,历史上就是通商要塞,是异域殊方的物资集散地。 保山,历史文化沉积深厚,历史遗存众多,有崎岖磅礴的丝绸古道,有二战期间驰名中外的滇缅公路,松山战役遗址,还有众多的寺宇观客,如古刹梨花坞、古建筑群玉皇阁、全国最大的玉佛瞻仰地卧佛寺。 其中卧佛寺为中、缅、泰的傣族群众相携来此供奉朝佛者,络绎不绝。1961年缅甸前总理吴努偕夫人曾专程取道保山,于四月六日身着黄绫袈裟,前往参拜,并乐捐功德。 古往今来,郑纯、吕凯、徐霞客、杨升庵、徐悲鸿以及国际友人马可波罗等历史名人,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古代驰名中外的保山出产的“桐华布”、“永子”(围棋子)等也是保山历史文化的见证。 保山,同时荣戴保山博南古道省级风景名胜区桂冠。该景区集冰山雪峰,珍稀动物、植物,及三山高耸、两江纵贯的高山深谷等奇丽的壮观的自然景观及人文社会景观。景区分为:1、高黎贡山中心风景片区;2、保山坝区风景片区;3、澜沧江风景片区。其中,高黎贡山还同时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称谓,蕴藏着秃杉、树蕨、珙桐等珍稀植物二千余种,羚牛、蜂猴、云豹等珍稀动物近五百种。是世界少有的“高山植物园”、“自然博物馆”和“物种基因库”。 在保山博南古道风景名胜区中,自然和人文景观交融,贯穿名城景区和高黎贡山景区。
博南古道
中国境内的三条丝绸之路(西北的路上丝路、南方的海上丝路和西南方的路上丝路)中,以西南方的路上丝路发展得最早,在公元前四世纪时便已开通。这条丝路在汉代时称为“蜀——身毒道”,蜀是四川,身毒是印度的古称,既是指从四川出发,经过云南、缅甸直至印度的商路。 尽管古道难行,古代的商旅却在千难万险中打通了这一条民间的贸易商道,利用马匹、骆驼以至人力,运载着丝绸、布匹、瓷器、铁器、漆器、茶叶等到印、缅各地,又携回宝石、珍珠、海贝、琉璃等辗转贩卖。印度佛教境思路沿线传播,掸(缅甸)人的乐队和杂技在东汉时传入洛阳宫廷,也是通过西南丝路上的永昌道与南亚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结果。 西南丝路从四川起步,分别走东南面的五赤道和西南面的灵关道,最后汇合于大理,从大理往西,经过漾濞县城,就进入博南山区。博南是公元1世纪开始沿用的县名,治所就在今天的永平县。这条山道是汉武帝于公元前105年前后下令开凿的(当时称为博南山道)。古道向西跨过澜沧江,便进入保山地区。保山是古时的永昌郡、永昌府的治所,也是这一代丝路通过的主要地区,所以“永昌道”便被作为这段古道的名称了。 站在澜沧江边,可见博南山与罗岷山绝壁对峙,旁有兰津古渡,这是走永昌道的必经之路,渡口附近有两座桥墩,建有一座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铁索桥——霁虹桥。相传那时候每天清早桥亭大门未开时,等候过桥的商旅、人马以排成五、六里长的队伍。今天,驿路上还留有深深德马蹄窝,足以证明那时驿道上马匹来往频繁的程度。
腾冲
腾冲位于滇西边陲,西部与缅甸毗邻,历史上曾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腾冲是著名的侨乡、文化之邦和著名的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腾冲在西汉时称滇越,东汉属永昌郡,唐设羁縻州,南诏时设腾冲府。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都派重兵驻守,明代还建造了石头城,称之为“极边第一城”。 腾冲与缅甸接壤的国境线长达148.7公里,从腾冲到克钦邦首府密支那217公里。特定的区位优势使之成为云南省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从宋、元以来,就是珠宝玉石的聚散地,首开翡翠加工之先河。到了清代,翡翠的加工、销售业已十分兴盛,现在,翡翠的加工、交易空前活跃,商业贸易、旅游等行业日益兴盛,“翡翠城”正以崭新的面貌吸引着海内外和客商。 腾冲属热带季风气候,所平均气温14.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适于旅游观光。腾冲森林密布,到处青山绿水,景色秀丽迷人。境内有傣、回、僳僳、佤、白、阿昌六种世居少数民族,民族风情丰富多彩。其中僳僳族在刀杆节表演的“上刀山,下火海”惊心动魄,令人叹为观止。 神秘雄奇的高黎贡山和怒江天险,从三江并流区自北向南逶迤而下,以独特而丰富的生物资源,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世界野生生物学会列为具有重要要际意义的A级保护区。她壮丽而神奇,走进高黎贡山,就像走进了奇山异水的长轴画卷之中。在这个被誉为“天然植物园”和“物种基因库”的地方,你会看到拨地参天的大树杜鹃之王、秃杉之王、银杏之王;你会看到云南山茶的始祖,看到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秃杉林,还有很多稀世的珍禽异兽 在这里有中国最密集的火山群和地热温泉。90多座火山雄峙苍穹,80余处温泉喷珠溅玉,温泉泉眼数以万计。壮观的热海大滚锅、热箭四射的万年哈蟆嘴、令人浮想联翩的醉鸟神泉、怀胎奇井、美女仙池、扯雀魔塘种种奇观妙景,展现出国家级火山热海风景名胜区的百态千姿和无穷奥秘。 腾冲,这座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历经沧桑,积淀了丰实深厚的历史文化,边陲古道的马铃声,记录着中、缅、印的商贸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铜案、铜鼓凝集着两千多年悠久灿烂的文明;石雕佛像,闪烁着中原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光芒;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民在这片絷土上抗击日本侵略军,首创全歼侵略者的战例,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庄严肃穆的国殇墓园里安息着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数千座墓碑向后人昭示着民族精英抵御外辱的浩然正气。 当你走进腾冲名人的故居,走进一座座明清古寺、古碉、古城,走进一座座清幽古老的院落和一道道石板小巷,你会在一种特别的文化氛围中受到震撼。在古老的侨乡和顺,还有一座建于1928年,至今仍然是全国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乡村图书馆。
徐霞客的保山之旅
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暮春时节,“千古奇人”徐霞客(公元1587年-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江苏江阴人)在其平生最后也是最为艰远的一次壮游——“万里遐征”过程中,沿千年古道踏入保山这块山雄水奇、古老而神秘的西南极边之地。自三月二十八日从霁虹桥入境至八月四日从昌宁离开保山,4个多月里,他芒鞋黎杖,走危地、探险境、结乡贤、访野老,情随怒水沧江流荡,足迹遍及高黎贡山两麓,遍访名胜古迹,考察地理、交通、物产、民俗等自然、经济、文化实况,并以其如椽巨笔写下了洋洋5万余字游记,从而使边地的自然、社会风貌在其被公认为国之经典的“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中获得了极可观地极宝贵的一席。 作为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悉心观察了澜沧江、怒江两岸的山势脉向,并经过多番考证,得出了两江归海的科学推断,这就纠正了《大明一统志》所载澜沧江“与沅江汇”、怒江“与澜沧江合”这一通行认识的谬误;登高黎贡山之巅,他在火塘边与“土人”叙谈,得知此山俗名“昆仑岗”,于是敏锐地联想到南诏蒙氏曾封此山为“西岳”,进而目透群峰,以其特有的科学判断力作出结论:“以其高大而言,然正昆仑南下正支”,首次向世人揭示了高黎贡山的来龙去脉。 作为一位独步天下的大施行家,徐霞客对保山的一山一水、一景一地、一风一俗都给予了真切而深情的注视—— 在保山城近郊远野,他游龙泉、登太保、探蕉洞、谒卧佛、考九隆翠冈、访哀牢金井、临天生桥而察东河伏流、上玛瑙山而观丽石出矿上江(潞江上段)坝是傣族聚居的一块风水宝地,徐霞客流游历至此正值“新谷新花一时并出,而晚稻香风盈川被陇”之际。在这“穷边乐土”之中,他采访记录了许多当地历史、风土及生产生活情况,如他写曾邀其同餐的旧土官:“其人九十七岁矣,以年高,后改于早龙江(即“出揖”之人)者。喧人中皆言其人质直而不害人,为土官最久,曾不作一风波喧人感念之,共宰一牛,卖为瞻老之资。”民风之古朴纯厚,跃然纸上,尤其令人难忘的是,游历途中,徐霞客曾三次被眼前景色所倾倒,并由此推出了“滇中第一”的三处奇景——其一:他过霁虹桥、登梯云路后,见水寨“平洼一围,下坠如城,四山回合于其上,底圆整如镜,得良畴数千亩,村庐错落,鸡犬桑麻,俱有灵气”,不禁盛赞道“不意危崖绝磴之上,芙蓉蒂里,又现此世界也武陵桃源,王官盘谷,皆所不及矣!此当为入滇第一胜”;其二:他过板箐入盘蛇谷道,见“东西两崖夹成一线,俱摩云夹日,溪嵌于下,蒙菁沸石,路缘于上,鏖壁摭崖。排石齿而北有碑倚南山之崖,题曰:‘此古盘蛇谷’,乃诸葛武候烧藤甲兵处,然后信此险之真冠南也”;其三:他到杨柳玛瑙山探冷水河瀑布时惊赞道:“黔中白水(黄果树瀑布)之倾泻无此之深,腾阳滴水(腾冲叠水)之悬注无此之巨滇中之瀑,当以此为第一。”如此大家手笔,堪称一方山水的锦上之花。 腾冲我国著名的“天然地质博物馆”和风光名胜密集地。在这里,徐霞客实地考察了打鹰山、硫磺塘等火山、地热存活区,并对火山喷发后的遗迹遗物及热泉的“沸腾滚涌”之状作了翔实、逼真、灵动的科学描写。他还先后探淳了云峰山、滇滩关、姊妹湖、明光、罗古城、大洞矿区及绮罗村等山水村关和名胜古迹。在云峰山,他约僧人勇探“仙人洞”,并冒险“猎奇”,于刀切斧劈的悬壁之上取下“木胆”数个,如获至宝地纳入行囊;在腾冲城内,他对这里五光十色的珠宝石宝石和玲珑剔透的玉雕制品赞赏不已,并十分珍视地把此间新交友人潘秀才所赠一绿一白两块玉石带到保山,请工匠雕成一个杯子,两个印池以存念。 旅保期间,徐霞客受到了各族乡民及官绅、文士的热忱款待和资助,并和他们结下了深挚的友谊。如在闪太史家,他以考察所获“石奇树”相赠,闪则将郡人张志淳的名著《南园漫录》及《永昌府志》奉送,而这,正是他所需要的。保山素为多民族的边境生重地,徐霞客游历中十分留意边事并广罗方域史料,他还利用这些文献结合自身亲历写成《永昌志略》、《近腾诸彝说略》,为研究古代保山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提供了可信的依据。 七月二十九日,徐霞客依依辞别了保山城,继取道昌宁,结束他注定将使边地山水增色的保山之旅。而玉皇阁北邻那座古朴宁馨的小院——会真楼,则从此成了保山人的一方圣地,因为这是徐霞客此行的下榻之所,“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的某些章节和《永昌志略》等传世墨宝从这里刻入永恒。而今,睹楼思贤,崇敬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民族节日
端阳花街 农历五月初五 保山端阳花街是保山各族人民的传统盛会,在每年端午节举行。届时上市花卉有数十万盆(株),使得保山满城鲜花,争奇斗艳,其中以兰花居多。如今的端阳花街也是大型综合博览会,花药鸟虫、土特产品、日用百货一应俱全,全城张灯结彩,货棚琳琅满目,中外人士,商贾名流,纷至沓来,蔚为大观。 僳僳族刀杆节 农历二月初七 居住在保山腾冲、龙陵县的僳僳族,每到农历二月初七要举行惊险的刀杆节。夜幕降临时分,人们点燃篝火,唱歌跳舞,等到篝火燃尽,形成一个彤红的火塘时,若干精壮青年喝下烈酒,赤足走进火塘中,这就是著名的“下火海”。次日中午,人们在草坪上竖起一根高杆,上面横绑着刃口向天的数十把长刀,5名下过“火海”的青年奋勇攀登至顶,这便是“上刀山”,展示了僳僳族青年的英勇无畏。 同时还有其它一些民族的节日,比如有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和庙会、山会等等。
保山旅游景点
保山玉佛寺、元龙阁 保山滇西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国殇墓园 北海湿地 滇西边贸考察旅游线 卧佛寺 和顺侨乡 古西南丝绸之路遗迹 阐化楼 诸葛亮营遗址 龙王潭 高黎贡山 火山热海 梨花坞 迤东会馆 大树杜鹃王 霁虹桥 金鸡古镇 艾思奇故居 宝莲寺 腾阳会馆 顺龙寺 大滚锅 松山战役遗址 五月端午花街 双虹桥 惠通桥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