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自中国内蒙古的哈达饼你们有没有吃过?觉得味道如何?以下是我给大家带来哈达饼的做法,以供参阅。
哈达饼的做法(一)
原料:精白面粉500g,绵白糖150g,桃仁5g,青红丝5g,奶油200g,瓜子仁5g,芝麻仁5g,桂花、香精少许。
制作工艺:
1.先将200g面粉与100g奶油和成千油酥,再将200g面粉与75g奶{由力口75g水和成?由水面。
2.另取100g面粉蒸熟、25g奶油与瓜子仁、桃仁、芝麻仁、青红丝、桂花、香精合在一起拌成糖馅。
3.用小包酥法,分别将酥面、油水面不下10个剂子,小包酥擀成圆片,撤上糖馅,整个圆片铺薄撤匀,然后从两头向中间对卷起来,再盘成饼状,用面杖擀成荷叶饼状,直径20cm,厚度3mm。
4.铛座温火上,铛热放人饼坯,两面烙成虎皮色即熟。出铛后从中间一切两半,码人盘中。
风味特点:白黄相间清晰,层薄如纸酥化,甜香味美爽中,久放不坏,方便,老幼皆可食用。
操作关键:
1.糖馅原料形状大的'均切剁成小米粒状。
2.包酥的方法是将油水面团和油酥面团分别揪成剂子,再用油水面剂包严油酥面剂子,经过擀圆片、撒一薄层糖馅、对卷、盘饼、擀荷叶薄饼状等工艺流程。
3.上炉烙烤温度约为14013,属于中等偏小火,不得用旺火。
4.饼烙烤成虎皮色出炉,随即切成两半,趁热吃,晾凉后存放均可。
哈达饼的做法(二)
原料配方
面粉500克、瓜仁5克、桃仁5克、芝麻5克、青红丝5克、绵白糖150克、奶油200克、桂花香精少许。[1]
制作方法
1.先用200克面粉与100克奶油合成干油酥。另用200克面粉与75克奶油、75克水合成油水面。再用100克面粉蒸熟与250克奶油和瓜仁、桃仁、芝麻、青红丝、桂花、香精放在一起拌成甜馅。
2.采用小包酥法,分别将酥面、油水面分别10个面剂。将小包酥擀成圆片,片上撒遍拌好的甜馅心。然后从两端相对卷拢起来,再盘成饼状后,擀成直径约20厘米、厚约3毫米的荷叶饼,上铛用小火烙熟,对切开,堆放式装盘即成。
产品特点:黄白相间,层次清晰,薄如纸,味香甜,到口即化,久贮不坏,携带方便。[1]
哈达饼的介绍
哈达饼,又叫昭马达饼、礼节饼,是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草原著名的传统风味小吃。
献哈达是蒙古族、藏族人民比较普遍的一种礼节,在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节庆、婚丧等日子,都有献哈达的习惯,是对对方表示诚心、纯洁、忠诚、尊敬的意思。一般来说,要用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这时哈达正与头顶平,表示给以对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
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用丝绸为料的,上品哈达织有莲花、宝瓶、伞盖、海螺等表示吉祥如意的各种隐花图案。哈达一般是白色的,象征纯洁、吉利,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五彩哈达,颜色为白、黄、红、绿、蓝,白色表示白云、蓝为蓝天、绿为江河水、红为空间护法神、黄象征大地。哈达的长短不一,长者l至2丈,短者3至5尺;有时人们互相通信时,也在信封内附上一条小哈达,以示祝福和问候;有时候出门时也随身带上几条哈达,以备在途中遇到久别的亲戚、朋友时使用。
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草原的哈达饼,传说起源于三国时期,由中原逃避战乱的人们将制作技术传授于草原地区,多在给老人祝东北地区置寿时,随同哈达一起敬献,久而久之,人们称此饼为“哈达饼”,这种饼久贮不坏,又便于游牧和草原旅行携带,深受草原人民的喜爱。
主料:面粉300g 。
辅料:油适量,盐3g,芝麻适量,蛋液适量。
步骤
1.面粉中加入酵母,糖,用温水和成面团,放到温暖处发酵。
2.发酵好的面团,放到案板上揉匀,用擀面杖擀成长方形。
3.涂上食用油,撒上少许盐。
4.折叠。
5.擀开。
6.再次折叠。
7.擀成方形。
8.放在烤盘上,醒10分钟。
9.鸡蛋打到碗中打散。
10.醒好的面刷上蛋液。
11.撒上芝麻。
12.放入烤箱,180度,烤10分钟。
13.烤好后切块即可食用。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