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涉及两市四县二区(淮安市的洪泽县、盱眙县、淮阴区;宿迁市的泗洪县、泗阳县、宿城区),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06)数据显示,截止2005年底,涉湖的淮、宿两市总人口1052.31万,土地面积18627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937.74亿元。农林牧渔业从业总人口220.27万,总产值401.7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2.8%;渔业生产总值58.6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6%。 洪泽湖水生资源丰富,湖内有鱼类近百种,以螃蟹,鲤、鲫、鳙、青、草、鲢等为主;
洪泽湖的螃蟹也是远近驰名的。
此外,洪泽湖的水生植物非常著名。
芦苇几乎遍布全湖,繁茂处连船只也难以航行。
莲藕、芡实、菱角在历史上即素享盛名,曾有“鸡头、菱角半年粮”的说法。 一、万顷碧波。洪泽湖湖面辽阔。湖内既有鱼鳖虾蟹,又有鸡鸭鹅鸟,还有多种水生植物。南来北往的运输船队,川流不息,左右穿梭的渔船,极有观赏价值。
二、百里长堤。洪泽湖东北——西南向为拦拱人工石坝,其余为天然湖岸防洪堤岸,有1800年历史,建筑宏伟。
三、港坞帆墙。洪泽湖汛期水深、风疾、浪大,直接威胁着过往湖中渔船民的安危。湖东岸原有蒋坝、高良涧两座避风港。随着水运的发展,1966年加固洪泽湖大堤时,增建九龙湾、夏家桥、周桥三座避风港,1994年又在洪泽湖心建一座避风港,另加三座船闸,共有9处可供渔民避风之用。这些避风港,四周皆用石工砌成,安全系数较大。
四、奠淮犀牛。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由河督张鹏翮、采库司张弼安安排铸造,作为镇水之物,安放在洪泽湖大堤险要地段。牛身略小于真牛,腹部有铸词,距今有300余年。原有9具,尚存5具,分别存放在三河闸、高良涧高堰等地的湖堤上。
五、泄洪大闸。位于洪泽湖东岸的三河闸、二河闸、高良涧进水闸,均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造的,闸身建筑雄伟壮观。
六、老君遗踪。位于洪泽湖南岸,淮河入湖处的老子山,古称丹山,相传老子(李耳)曾在此炼丹,故而得名。山上现有炼丹台、青牛蹄迹和凤凰墩等名胜古迹。
七、龟山晚眺。龟山,位于老子山南侧,山形如龟,为历代用兵之地,古称龟山镇。为秦汉以来历史名镇,留有夏禹治水之遗迹。清末仍有寺庙12座,和建筑宏伟的洪泽都司署。清代为清河县南陲重镇。它扼立于淮河入湖口处,是淮运分流的天然鱼嘴。山上有很多古迹,如安淮寺、水母井、古银杏树、淮渎碑、名人石刻等。
八、明陵石刻。明祖陵,位于洪泽湖南岸,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高祖朱百六、曾祖朱四九、祖父朱初一三代陵墓,始建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用了28年时间才完成。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大水沉没。1966年,洪泽湖水位枯竭,祖陵的正殿、神路相继露出,石刻雕群经维修后,恢复原貌。
九、临淮观日。临淮头,为洪泽湖西岸之半岛,三面临水,古时为临淮郡志,三国时,东吴大夫鲁肃出生于此。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为洪泽湖管理局、洪泽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后成为水产养殖基地。适宜观看日出。
十、墓园春晓。位于洪泽湖西岸的半城镇,设有雪枫墓园,园内安葬着新四军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彭雪枫将军遗体。墓园大门两侧为时任苏皖边区人民政府主席李一氓题写的对联,墓东侧建一座由邓子恢题写的淮北苏皖解放区抗日阵亡烈士纪念塔,环塔有石碑13块,铭刻着抗日烈士英名4079人。园内还有纪念馆,陈列着烈士遗物和革命文物。已成为教育后代的革命基地。
十一、洪泽湖湿地公园,位于江苏泗洪县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实验区内。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江苏省最大的淡水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全国内陆淡水湿地中排第11位,华东地区第2位。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和其他野生动植物、鱼类产卵场、下草湾标准地层剖面。保护区拥有鸟类194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东方白鹳、黑鹳、丹顶鹤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6种。洪泽湖湿地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生态休闲基地。
洪泽湖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省泗洪县东南部,是整个洪泽湖地区中湿地生态系统保存最为完整的区域。
由原杨毛嘴湿地为中心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湖滨珍禽鸟类保护区、生态森林公园、生物多样化科普区、万亩水产养殖生态示范区和万亩无公害稻蟹立体养殖示范区6大功能区组成。
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水域、滩涂广阔、湿地生态系统保存完好,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淡水湿地自然保护区。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湿地和平原镶嵌分布,水路交错,湖岸曲折。地貌大体可分为湖区和湖滨平原两种类型,植被以水杉、池杉、速生杨等无性系为主。洪泽湖的水杉属杉科,形似杉而落叶。树高可达35米,树皮剥落成薄片,侧生小树对生,叶线形扁平,相互成对,冬季与小侧枝同时脱落。
球花单性,雌雄同株。雄球花对生于分枝的节上,集生于枝端,此对枝上无叶,故全形量总状花序状。雌球花单生于小树顶上,此时小枝有叶,球果不垂。水杉多生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土层深厚、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耐寒性强,耐水湿能力强,在轻盐碱地可以生长为喜光性树种,根系发达,生长的快慢常受土壤水分的支配,在长期积水排水不良的地方生长缓慢,树干基部通常膨大和有纵棱。
水杉是一种落叶大乔木,其树干通直挺拔,枝子向侧面斜伸出去,全树犹如一座宝塔。它的枝叶扶疏,树形秀丽,既古朴典雅,又肃穆端庄。树皮呈赤褐色,叶子形状细长,很扁,向下垂着,入秋以后便脱落。水杉树干通直挺拔,高大秀颀,树冠呈圆锥形,姿态优美,叶色翠绿秀丽,枝叶繁茂,入秋后叶色金黄,是著名的庭院观赏树。它喜光,喜湿润,生长快,播种插条均能繁殖,是园林绿化的理想树种。水杉可于公园、庭院、草坪、绿地中孤植,列植或群植;也可成片栽植营造风景林,并适配常绿地被植物;还可栽于建筑物前或用作行道树,效果均佳。水杉不仅是著名的观赏树木,同时也是荒山造林的良好树种,它的适应力很强,生长极为迅速,在幼龄阶段,每年可长高一米以上。水杉的经济价值很高,其心材紫红,材质细密轻软,是造船、建筑、桥梁、农具和家具的良材,同时还是质地优良的造纸原料。水杉属唯一现存种,是我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第一批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
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种类丰富,其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大鸨、白鹳、黑鹳和丹顶鹤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白鹤雁、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灰鹤、猛禽类等。最近还发现了世界濒危鸟类震旦雅雀。
泗洪洪泽湖湿地是难得的“地球之肾”,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保护区的鸟类,不仅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保护区内植物类、鱼类、鸟类等不仅品种多、数量大,而且形成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自我供给和自我循环的立体生态链系统,是环洪泽湖地区最具保护价值的“天然物种基因库”。
洪泽湖水生动植物种类型众多,保护区内绵延数十里的挺水植物群落,构成浩瀚无边的“芦苇荡”,有浮游植物165种、浮游动物91种、高等植物81种、底栖动物76种;拥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野大豆、莲和野菱;珍禽品种多、数量大。在保护区内共记录鸟类19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26种;保护区内有中日候鸟保护协定65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18种。保护区地处不同鸟类迁徙线交汇区,每年9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旬,每隔5至10天就要更替一批不同的迁徙路过的候鸟群体。洪泽农场白鹭自然保护区位于洪泽农场东北岸的徐洪河和濉河交汇处,东临徐洪河与龙集、太平两镇相邻,南濒洪泽湖与半城镇接壤,西与孙元镇毗连,北连朱湖镇,隔河与界集镇相望。
经过几年精心保护,严格管理,保护区的鸟类种群数量剧增,大大提高了保护区的知名度。洪泽湖湿地保护区的鸟类保护,不仅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
保护区是洪泽湖鱼类天然产卵场,有鱼类67种,水产资源丰富。洪泽湖内的鱼类种类组成以鲤科为主,约占全湖种类的一半以上。湖泊定居型鱼类如鲤、鲫、鳊、鲂、鲌、刀鲚、银鱼、乌鳢、鳜、黄颡鱼等,它们终生定居于洪泽湖,其种群多、数量大,成为渔业产量中的主要鱼类。索饵洄游型鱼类,有草鱼、青鱼、鲢、鳙、鳡鱼等。
保护区目前的主要景点有荷花物种科技示范园、睡莲池、鸟与荷花共生区和十里荷花观光带。
洪泽湖发育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原是泄水不畅的洼地,后潴水成许多小湖。在我国秦汉时代,它们被称为“富陵”诸湖,其中以洪泽湖最大,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古称破釜塘,唐代开始名洪泽湖。由于洪泽湖发育在冲积平原的洼地上,故湖底浅平,岸坡低缓,湖底高出东部苏北平原,成为一个“悬湖”。
洪泽湖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水库,其水域宛若一只振翅翱翔的天鹅,镶嵌于江淮大地,故又被人们称为“天鹅湖”。在洪泽湖腹心略偏西的地方有一座小岛,名为“穆墩岛”,这是洪泽湖上唯一的岛屿。其以传奇的人文景观,美丽的民间传说,丰富的水产资源,旖旎的洪泽湖风光,被人们称之为“湖上明珠”、洪泽湖“宝岛”。
穆墩岛是一座小岛,面积仅1000多平方千米,但她却像一颗翡翠镶嵌在白玉盘中,像一只水鸟安卧在碧波之间。登岛四眺,你可以真正领略洪泽湖的浩瀚、粗犷和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观。
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有沼泽湿地、河流草丛湿地和湖边水生植物湿地。保护区内淡水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如此丰富集中,不仅在我国东部地区少有,而且在全国也不多见。
红湾湿地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