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进口到岸价高位上扬,一路走高,按美元计算,全年平均为87.8美元/吨,同比增长37.0%(图39);按浮动汇率折算,为666元/吨,同比增长30.3%。2003年以来,国内进口铁矿石价格从2002年的25美元/吨上涨到33美元/吨,2004年后便进入到60美元/吨以上的高位运行,5年翻了3倍多。这期间仅有2006年的年均价格比2005年出现了下降,下降幅度为5.72%。
铁矿石涨价的根本原因是需求高涨。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速度增长,从而带动对钢铁需求的增长,而钢铁需求的增长又带动钢铁价格向上攀升,钢铁价格的攀升又带动钢铁生产企业利润大增,这又刺激钢铁企业对钢铁产量和产能的扩大,从而带动对铁矿石的需求。除此之外,也有美元贬值的原因,由于国际市场铁矿石的价格是用美元标价的,而美元近期贬值幅度较大,这就使得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进口价格攀升。考虑浮动汇率因素的影响,以美元计的我国铁矿石到岸价格增长幅度均高于以人民币计算的幅度,反映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我国铁矿石进口成本。
图39 2006~2007年国内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格走势
2007年国土资源形势分析报告
铁矿石的涨价,对国内铁矿山企业来说是有利的,企业会因此利润大增;对于生产高附加值钢铁产品的大型钢铁企业来说(如:宝钢、武钢、鞍钢等大型钢铁企业),因铁矿石价格上涨推动公司成本上涨的幅度要低于高附加值钢材价格上涨的幅度,业绩与利润受影响不大;对于生产低端产品的钢铁企业特别是小型钢铁企业(主要生产线材、螺纹钢等低端产品的钢铁企业)来说,要完全将成本上升部分转移出去有些难度,业绩与利润会受较大影响。对下游行业特别是汽车、机械制造、造船、轻工、家电等行业来说,其产品价格很难往下传导,这些行业的利润空间会削减。
图40 2006~2007年国际国内铜价格走势
2007年国土资源形势分析报告
精炼铜。北京等九大城市现货价格高位盘整,波动上行,全年平均为62535元/吨,同比上涨0.61%。国际上,伦敦金属交易所现货价格,全年平均为7111美元/吨,同比增长5.8%(图40)。2003年国内铜价平均为18776元/吨,2004年为27798元/吨,2005年为35475元/吨,2006年为62467元/吨,2007年基本与2006年持平,5年内上涨了235%。
国外和国内因素的共同推动作用,导致国内铜价格上涨。国际上,有美元继续贬值给国际铜期货市场带来整体利多氛围,有墨西哥、智利铜矿山出现的罢工对市场供应形成潜在威胁;国内,有需求长期偏紧的原因,而且国内股市的变化也会影响铜期货和现货的行情变化。国际铜价与国内铜价的联动性较强。
铜价格持续上涨,对我国铜产业链的各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首先是采矿企业获利丰厚;其次是带动铜精矿加工费大幅上升,从而使冶炼环节也获得丰厚的利润,但由此也引发了铜冶炼行业的盲目扩张,一些国内大型企业开始沦为国际铜矿和冶炼商在境内的代理加工基地;第三,导致包括家电、建材、电子、机械、轻工等行业的铜消费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但同时也促进了替代品开发。
图41 2006~2007年国际国内铝价格走势
2007年国土资源形势分析报告
精炼铝。北京等九大城市现货价格高位调整,波动下行,全年平均为19833元/吨,同比下降4.3%。国际上,伦敦金属交易所现货价格,全年平均为2627美元/吨,同比增长2.2%(图41)。国内铝价格与国际反向而行,连续4年的上涨态势开始转升为降,尤其是11月20日国内A00铝锭平均价格约为17470元/吨,成为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但是,与2003年14765元/吨、2004年16370元/吨、2005年16964元/吨的价位相比,2007年的铝价格仍属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导致5月中旬以来铝价开始持续回落的主要原因,是电解铝产量持续快速增加,市场供需关系趋于缓和。
铝价回落,电解铝生产企业,特别是单纯靠出售铝锭和初加工铝制品的企业,其盈利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对整个铝产业链来说,有利于按照优化产业链的要求,进一步促进电解铝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把产业发展的重点从产能的扩张转到产业链的延伸上来,走产品精加工、深加工的路子,重点发展高精度铝板带等高附加值产品。
图42 2006~2007年国际国内黄金价格走势
2007年国土资源形势分析报告
黄金。上海黄金交易所现货价格(Au99.95交易品)高开高走,大幅上扬,全年平均为170元/克,同比增长9.9%。国际价格,全年平均为695美元/盎司,同比增长15%(图42)。这是黄金价格连续5年上涨,与2003年的96.68元/克相比,5年总体水平增长了75.8%。黄金价格已超过1980年的历史最高水平。
2007年黄金价格走高,除了受美元和原油价格走势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国内居民购买黄金消费品的意欲增强、高新技术行业对黄金消费的需求增强、投资者对投资黄金的兴趣增强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黄金价格走高,金矿公司进入了景气周期,受益明显。除此之外,还推动了黄金勘探和开采,在黄金不景气的时候,采金公司会放弃低品位的矿石,但对于目前的景气周期,因为各等级品位的矿石都能盈利,黄金公司就会选择最大规模开采黄金。
矿产资源价值计算方法研究回顾
全球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欧债危机、美债争端、日本地震及地缘政治冲突等事件笼罩全球市场,矿产品价格高位剧烈振荡。2011年,矿产品价格比上年进一步上扬,综合价格水平同比增长11.6%(图42)。但在三季度出现明显回落。矿产品价格的高位波动,支撑了矿业市场的繁荣,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矿业,有利于矿业的加速发展,能够更多的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从而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涨的矿产品价格推高了通货膨胀,大幅提高了经济社会发展成本,成为未来经济发展预期下调的重要因素。
图42 矿产品年度价格指数
(注:基期为上年)
图43 国内国际原油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国研网
(1)能源价格波动上扬
原油 国内外原油价格呈现“N”形变化态势,国内油价比美国高16.4%。大庆油田原油现货价格平均为110.3美元/桶,同比增长40.6%,由1月的95.8美元/桶涨至4月的118.1美元/桶、再降至10月的105.7美元/桶、再升至12月的111.5美元/桶。同期,美国纽约原油现货价格平均为94.8美元/桶,同比增长19.3%,由1月的89.3美元/桶涨至4月的107.7美元/桶、再降至10月的83.5美元/桶、再升至12月的98.6美元/桶(图43)。值得注意的是,自2011年1月起,大庆原油价格一改过去与纽约原油价格基本一致的格局,开始高于纽约原油价格,幅度由1月的7%波动增至12月的13%。
2011年纽约原油现货价格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上扬:从年初至4月底,由89.3美元/桶连续突破90美元/桶、100美元/桶和110美元/桶三个台阶,4月29日为113.7美元/桶。第二阶段回调:5月初至10月4日,由于欧美经济数据不利,尤其是欧债危机阴云不散,投资者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加之能源机构相继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导致国际原油市场压力重重,国际油价连连大跌;由113.73美元/桶连续跌破110美元/桶、100美元/桶、90美元/桶和80美元/桶四个台阶,10月4日降至75.3美元/桶。第三阶段反弹:从10月以后,地缘政治压力上升,欧美经济数据好转,美失业率大幅下降,意大利债券拍卖成功,尤其是全球六大央行联手释放流动性支持金融体系等多重利好的提振,原油价格由75.3美元/桶连续涨破80美元/桶和90美元/桶,一度突破100美元/桶,12月6日为101.3美元/桶,震荡加剧。
专栏8 原油价格影响因素日趋复杂
随着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越来越多,国际原油价格变化更加莫测,波动加剧。尤其是2011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受多种因素交织影响,跌宕起伏。拉升原油价格的因素:一是中东地缘政治持续恶化。埃及事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令人担忧,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利比亚、巴林、也门和阿尔及利亚等国爆发的大规模抗议活动,阿尔及利亚的政治动荡。持续近半年的政治危机不但没有因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介入而有所缓和,反而越演越烈。造成中东地区石油出口急剧下降,恢复战前水平遥遥无期,原油价格一路上扬。
二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原油需求增长。2011年4月12日,国际能源署预计2011年和2012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1.8%,相当于每日增长150万桶,分别至2011年8820万桶和2012年8976万桶,增加的需求主要来自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预计中国2011年的石油需求将增长6.3%,2012年将增长5.9%至每日1033万桶。同日,欧佩克预计2011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将增加140万桶,非欧佩克国家产量2011年日增幅为60万桶。
三是美国继续实行宽松货币政策造成美元持续走弱。受欧元区加息、标准普尔调低美元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以及美国继续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美元指数跌至2008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欧元兑美元升至2009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2011年4月美元指数均值为74.71,较3月份下跌2.06%。2011年4月5日,中国央行发布公告,决定自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4月27日美联储宣布维持0~0.25%的现行联储基金利率不变,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将如期在2011年6月30日结束;联储同时将按计划将到期抵押贷款担保债券的所得进行再投资。联储表示保持宽松政策和低利率水平不变。
打压价格因素:一是发达国家经济放缓。美国经济数据不佳,经济复苏慢于预期;欧债危机加剧,欧元区经济数据弱于预期;受地震影响日本经济衰退严重。
二是国际能源署(IEA)宣布将释放6000万桶原油战略储备以抑制油价。2011年6月23日,国际能源署28个成员国同意采取联合行动,在未来30天内向市场投放总量为6000万桶的石油来稳定市场供应,平均每天向市场投放约200万桶,以弥补由利比亚原油停产产生的供应缺口,保护世界经济脆弱的复苏势头。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也发表声明说,美国作为国际能源署的成员国之一,此次将向市场投放3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以稳定市场供应,作为国际能源署释出6000万桶原油行动的一部分。而欧洲将为国际能源署释出6000万桶原油计划提供30%的石油,欧佩克的太平洋成员国将提供其余的石油。受此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回落,6月28日纽约原油价格跌至92.9美元/桶,为2月22日以来的最低价。
煤 国内优质煤价呈先扬后抑的变化态势。国内优质煤均价791.6元/吨,同比增长9.5%,从1月的757元/吨波动上扬至10月的827.1元/吨,后回落至12月的794.7元/吨(图44)。第一季度,煤价总体平稳,略有下降。3月下旬,大秦铁路开始检修,煤运输受到一定影响,加之需求增加,秦皇岛港煤价出现较大反弹,后期直线上扬。10月26日优质煤价达到850元/吨左右,创年内最高价格。进入12月份,受国家实施电煤价格临时干预政策和秦皇岛煤炭库存保持高位影响,优质煤价降至800元/吨左右。
(2)金属价格先扬后抑
铁矿石 铁矿石价格呈倒“V”形变化态势。到岸均价164美元/吨,同比增长28.3%,由1月的151.4美元/吨涨至10月的175.5美元/吨,再降至12月的141美元/吨(图45)。国内河北铁矿石价格(66%粉矿)平均为1382元/吨,同比增长16.1%;从月度看,由1月的1418元/吨波动涨至8月的1467元/吨再降至12月的1201元/吨,最大跌幅为17.1%。主要港口铁矿石进口现货价格呈下降趋势。9月6日,天津港进口的63%印度矿价格为1330元/吨,62%澳洲矿为1280元/吨;12月31日两者价格分别降至1040元/吨、980元/吨,降幅分别为21.8%、23.4%。
图44 国内优质煤价格变化
图45 铁矿石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到岸价根据海关数据测算,河北粉矿价格源于沟槽网自2月下旬开始,CRU国际钢铁周价格指数总体处于下行态势。下游钢铁行业产品价格的下滑造成铁矿石需求的下降是铁矿石价格回落的主要原因。
铜 铜价呈波动下降态势。国内铜现货均价为6.59万元/吨,同比增长11.8%;从月度来看,上半年基本在7万元/吨上下波动,自第三季度开始回落,由7月的7.13万元/吨降至12月的5.64万元/吨。同期,伦敦金属市场铜现货价平均为8847美元/吨,同比增长17.6%;从月度看,国际铜价呈下调态势,由1月的9518美元/吨波动降至12月的7650美元/吨(图46)。
图46 国内国际铜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国内价格源于北京有色金属网,国际价格源于中国金属通报
铝 铝价呈先升后降态势。国内铝现货均价为1.68元/吨,同比增长7.8%;从月度来看,从1月的1.65万元/吨逐渐上扬至8月的1.80万元/吨,后降至12月的1.61万元/吨。伦敦金属市场铝现货价平均为2400美元/吨,同比增长10.7%;由1月的2434美元/吨涨至5月的2561美元/吨,后降至12月的2041美元/吨(图47)。国内国际铝价走势呈现出一定的分化,从上半年的“外强内弱”到第三季度的“外弱内强”再到第四季度的“趋于一致”。2011年铝价总体走势是一二季度在震荡中略有走高,第三季度充分上涨,达到两年来的高点后迅速回落,四季度在弱势震荡中寻找方向。
图47 国内国际铝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国内价格源于北京有色金属网,国际价格源于中国金属通报
金 国内外金价呈现先扬后抑态势。国内金价平均为327.8元/克,同比增长22.6%,由1月的194.0元/克波动上扬至11月的356.2元/克,8月23日一度达到390.4元/克,12月下滑至337.3元/克。同期,伦敦黄金交易所黄金均价为1568.9美元/盎司,同比增长28.1%,由1月的1356美元/盎司涨至11月的1739美元/盎司,9月6日一度冲至1895美元/盎司,12月回落至1652美元/盎司(图48)。
金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对货币信心下降。一是美国联邦储备局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走势疲弱。自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美联储不断调低目标利率以至接近零,并推出两轮资产购买计划,通过印钞购买资产以期振兴美国经济。但美国经济的复苏步伐仍然缓慢。美联储进一步表示在2013年中以前,都将维持极低水平的利率。同时购入长期债券,沽售短期债券,以延长持有证券资产的平均年期。这一连串措施导致投资者担心积极的宽松货币政策最终将导致美元贬值及通胀上升,因而增购黄金以保持货币的购买力。二是欧元区债务危机恶化。希腊债务问题出现已经两年,却演化成危机还蔓延到其他欧元区国家。虽然区内领袖已尽力化解危机,但仍然未能彻底解决问题,连欧元区内核心成员国的偿债能力也备受质疑,分别为欧元区第二及第三大经济体的法国及意大利相对于德国的国债息差近期已经升至记录高位。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的持续,势必会危及欧元的稳定,引发投资者纷纷将欧元资产转移为黄金。
图48 国内国际金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国内价格源于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价格源于伦敦贵金属交易所
稀土 国内稀土价格暴涨暴跌,年内最大涨幅近9倍。1月至6月,国内各种稀土产品价格出现暴涨,氧化镧由29.5元/千克涨至165元/千克,氧化钕由290元/千克涨至1400元/千克,氧化铽由2950元/千克涨至21500元/千克,氧化镝由1665元/千克涨至13500元/千克,氧化铕由3200元/千克涨至28000元/千克,半年间价格暴涨近9倍。但是,进入第三季度,稀土市场下游订单比二季度缩水近半,而且下游企业三分之二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稀土价格开始快速下滑。12月,氧化镧价格已回落到135元/千克氧化钕降至825元/千克,氧化铽降至13000元/千克,氧化镝降至6900元/千克,氧化铕降至15000元/千克,虽然下半年稀土价格大幅下滑,但仍远高于年初价格(图49)。
稀土价格的暴涨暴跌,从根本上反映出行业散乱和无序竞争。实际上,稀土面临的局面早已引起国家重视,继国务院2011年5月19日正式公布《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二十二条”)后,国家六部委2011年8月再度联手下发《关于开展全国稀土生产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决定自2011年8月1日至12月31日开展稀土生产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整顿和规范稀土生产秩序。2011年9月24日,内蒙古包头市、山东济宁市、四川凉山州政府签署了《蒙鲁川三省(区)三市(州)轻稀土矿产开发监管区域联合行动方案》,这是继2010年8月南方五省区实施中重稀土开发监管区域联动后,我国正式启动对轻稀土实施监管区域联合行动。
图49 我国重要稀土产品价格变化
数据来源:稀土价格网
专栏9 国家高度重视稀土行业管理
为促使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将我国稀土整合思路系统化,并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通过控制开采总量、提高生产集中度、严厉打击走私和提高环保门槛等手段,用45年时间将稀土行业整顿成“持续健康发展的行业”。在国内培育大型稀土企业的同时,鼓励企业“走出去”在其他国家稀土资源开发的起步阶段介入,实现稀土资源的共同开发,努力形成“铁矿石”的局面。继续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稀土行业管理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从稀土行业发展的各个层面进行规范,包括生产领域、出口控制、国家收储以及行业监管机构设置等方面加强协调联动,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本位一体的储备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协调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共赢。
为进一步做好稀土资源管理工作,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从严厉打击违法勘查开采和超指标开采,维护良好开发秩序;加强规划储备,提升宏观调控能力;全面清理稀土探矿权采矿权,提高开采准入门槛;继续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不断优化开发格局;加强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积极推进矿区土地复垦,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深化区域联动机制,建立稀土开发监管长效机制等方面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切实履行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职责,加大对稀土开发秩序的监管力度,促进稀土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上半年稀土价格暴涨令很多炒家进入稀土产业链条,放大了稀土需求,造成供应严重紧张的假象。由于第三季度开始稀土下游行业需求减少,价格暴跌,南方稀土主产区的龙头企业,赣州稀土矿业公司旗下所有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都自11月20日开始全面停产,同时主导我国北方90%轻稀土产量的包钢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冶炼分离企业也在11月中下旬开始停产。停产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稀土价格暴跌,另一方面是2011年稀土开采指标已经用完。南北稀土龙头企业“步调一致”停产,主要考虑稀土价格下降、以及贸易商抛售等因素,限产保价的影响十分有限。他们停产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停产减少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的市场供给,从而抑制价格大幅下跌。
(3)非金属价格高位调整
钾 国产氯化钾全年均价为3076元/吨,同比增长14.1%。从月度看,月均价呈先升后降态势。从1月2760元/吨涨至8月的3360元/吨,再波动降至12月的3200元/吨(图50)。
图50 国产氯化钾价格变化
数据来源:国研网
水泥 水泥全年均价为382.6元/吨,同比增长17.9%。从月度看,呈波动上扬态势,由1月的366.4元/吨波动涨至12月的384.0元/吨,其中8月达到391.5元/吨的月均最高价(图51),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是水泥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图51 水泥价格变化
数据来源:国研网
此文原载《华北地质经济管理通讯》1994年第2期
我国关于矿产资源价值问题的讨论已有十几年的时间,逐渐形成两种观点,即有价观和无价观。有价观认为,矿产资源是一种有用的耗竭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资源,其有用性决定它有使用价值,人类为发现它的存在而投入的勘探劳动及由稀缺性引致的供需矛盾决定了矿产资源价值的大小。无价观认为,矿产资源是天然形成的,未经人类劳动的过滤,它的存在及用途大小只有质量上的差异,与价值形成无关,因此它没有价值。在此,我们首先肯定矿产资源是有价值的,而且其价值可以按一定的规则、公式计算。
关于矿产资源价值的测算,从时间上讲始于1982年,1986年、1990年、1991年、1992年又从不同侧面进行过深入研究。1993年8月召开的关于进行矿产探明储量潜在价值计算工作会议,从计算范围、方法、参数选择上作了明确规定,并将此作为一项正常的年度工作;从研究内容上,由潜在价值扩展到潜在产值、潜在净值,甚至与国外的对比;计算范围由原来的45种扩大到近200种。下面我们按时间顺序分别作一简要的回顾介绍。
1 1982年地质工作现代化研究中的矿产储量价值计算
1982年地矿部原地矿司和资料局在作地质工作现代化研究中,按照矿产资源潜在价值=探明储量(A+B+C+D)×矿产品价格的公式测算了世界100多个国家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与现在所说的45种主要矿产出入不大,其中能源矿产4种,金属矿产21种,非金属矿产20种)的储量价值,得出世界主要国家的45种主要矿产总价值为74.7万亿美元,其中能源矿产占72%,金属矿产占16%,非金属矿产占12%的结论,与矿产总值列前十位的国家相比的结果是:
第一,我国已探明矿产储量价值占第三位,仅次于苏、美(苏、美、中分别为13万亿、12万亿、11万亿美元)。
第二,从国土单位面积矿产储量价值丰度上看,英国、沙特阿拉伯、南非和伊朗居先,我国次于美国居第六位(英、沙、南、伊、美、中分别为1260万、230万、180万、154万、132万、114万美元/平方千米)。
第三,按人口平均,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加拿大居先,我国居末位。最高的沙特阿拉伯为62.58万美元/人,而我国仅1.19万美元/人,相差50多倍。
2 1986年地矿部提出《我国四十五种主要矿产单位储量的资源潜在价值基本参数表》
1986年,地矿部原计划司为统一计算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考核地勘工作经济效益,会同原资料总局、地矿司和政研室编制了《我国四十五种主要矿产单位储量的资源潜在价值基本参数表》。参数表列出了45种主要矿产的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国内矿产品价格(1985年价格)及利用单位储量潜在价值计算矿产储量潜在价值的公式,即矿产储量潜在价值=探明储量(A+B+C)×单位储量潜在价值;单位储量潜在价值=矿产品价格×矿产储量总回收率(总回收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
按上述参数及计算公式测算得知,截至1985年,我国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的潜在价值为20万亿元人民币。
3 1990年利用耗用储量矿产价格计算矿产资源潜在价值
这是地矿部综合计划司和直管局委托部经研院和定额队共同开展的《地质工作经济社会效益指标的建立和实用性研究》中的一个专题报告提出的计算方法。研究者认为: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矿产探明保有储量(A+B+C)×矿产品价格×耗用储量矿产价格系数,其中耗用储量矿产价格系数因矿产品加工深度不同及矿产储量计量单位的差异有4种形式,即精矿产品金属价、精矿产品矿石价、原矿产品金属价和原矿产品矿石价,并用5种方法计算了耗用储量矿产的价格系数。由于公式十分繁琐,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研究者在广泛收集了1987年、1988年我国矿产品采、选技术参数、矿产品价格基础上,测算出68种矿产1988年保有工业储量的潜在价值为33万亿元人民币。
4 1991年开展的矿产资源潜在净值的计算
这是在“矿产资源核算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基础上开展的。研究者认为,矿产资源潜在净值是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已证实的经济可采资源扣除勘查、开发全部成本后的净价值。计算公式为:
矿产资源潜在净值=储量规模(A+B+C)×资源净价×资源综合回收率。
这里,资源净价是以国际矿产品市场价格为基础扣除矿山采、选(冶)成本及利润和勘查成本后得出的。
资源综合利用率=采矿回收率×选矿回收率×冶炼回收率
据此公式,研究者计算出我国1988年42种主要矿产储量的潜在净值为3.5万亿美元。
5 1992~1993年开展的全矿种探明储量潜在价值的计算
这次活动是按照朱训部长的指示开展的。首先总结了前几次方法的优缺点,而后参考有关文献确定了矿产储量潜在价值的涵义及计算方法。认为某种矿产探明储量的潜在价值,是指该种矿产探明储量按其初级矿产品价格折算的价值。这一指标不扣除矿产资源的采、选回收率及其勘查和开发的成本,是假定探明储量可利用部分完全采取时的总产值。这种潜在价值仅是国家物质财富的源泉,是未来矿业开发总产值的基础。在讨论中一致认为,潜在价值包含三个层次:潜在总值、潜在产值和潜在净值。潜在总值即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计算公式为:
V1=R1×P×g×k
式中:
V1——矿产储量潜在总值;
R1——矿产探明储量(A+B+C+D);
P——矿产品价格;
g——品位系数(矿产储量平均品位/矿产品品位);
k——统一折算系数。
潜在产值的计算公式为:
V2=R2×P
式中:
V2——潜在产值;
R2——可采储量(探明储量扣除设计损失的储量);
P——矿产品价格。
潜在净值的计算公式为:
V3=V2-C1-C2-C3-V0
式中:
V3——潜在净值;
V2——潜在产值;
C1——矿山投资;
C2——生产成本;
C3——各项税费;
V0——投资收益。
在确认了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三个层次之后,计算出我国1991年探明的203种矿产资源中的198种矿产储量的潜在总值为180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探明保有工业储量(A+B+C)的潜在总值为60万亿元人民币。
作为这次活动的延续,1993年9月由地矿部资源司组织召开了“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研讨会”,会议期间肯定了这一计算方法的全面、适用性的同时,与会代表按统一的品位系数、矿产品价格(1990年不变价)及调整系数,计算了各省的探明矿产储量潜在价值。地矿部要求从1993年起,每年对全国和各省(区、市)的45种主要矿产新增探明储量和保有储量的潜在价值进行一次计算;每5年对全部矿产新增探明储量和保有储量的潜在价值进行一次计算;同时根据矿产资源保证程度论证的结果,对45种主要矿产的可供规划利用的储量潜在价值进行一次计算。计算结果连同该年度矿产储量表一起报部。
经过前述5次的修改、完善、深化,我国关于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计算方法日臻完善,使之能够更好地综合反映我国或某一地区的矿产资源国力,比较矿产勘查的工作业绩。但我们也不能就此满足,现在计算方法还有待实践检验并完善,计算参数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操作上还有待改进。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研究、测算与应用,对促进我国矿产资源的管理由实物型向价值型转变具有重大意义,是矿产资源核算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技术基础。因此,我们应在开展这方面工作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计算方法体系。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