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四季挂花可以室内养殖,技术要点:
1、盆土
桂花喜欢微酸性的土壤,所以盆土可用腐殖土或泥炭、园土、沙土或河沙(比例为5:3:2)混合。盆土制作好后,pH要保持在5.5~6.5。培养土在装盆前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用盆以瓦盆为最佳,渗水及透气性能好是选择的标准。因为盆土基质有限,所以一般l~2年,在早春时换盆一次,有利于桂花健壮生长。
2、浇水
桂花喜欢高温、干燥,所以浇水一定要掌握“二少一多”的原则,也就是新梢萌发前要少浇,阴雨天也少浇,夏秋季干旱要多浇,而平时浇水则以保持土壤含水量50%左右为好。要注意防盆内积水烂根。在夏季气温不要超过35℃时。所以在夏天高温干燥的时候,浇水一定要足,每天早上浇一次,傍晚看看盆土干湿情况,如果干就再浇一次,中午要遮荫,避免高温影响,最好经常向花盆四周喷水降温。
3、施肥
桂花喜欢有机肥。一般桂花春天发芽以后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充分腐熟的稀薄饼肥水或猪粪液。7月以后施复合有机肥最佳。9月初施最后一次以磷肥为主的液肥,能够促进桂花生长,有利于开花。
4、修枝
盆栽桂花最好选矮壮、主干粗、枝叶匀称的。如达不到要求,可在上盆后短截修枝。一般可进行春秋两次修枝,第一次修剪在秋季开花后进行,修剪时要根据植株长势适当修剪生长过密枝的,使每个侧枝上均匀留下粗壮短枝,把徒长枝剪去。第二次修剪在早春未萌发前进行,把过冬的一些枯枝、弱枝、病虫枝剪去。
5、病虫防治
桂花的病虫害很多,这里不再一一举例说明,主要就是,要及时观察,及时喷药防治。
6、注意事项
选择桂花时最好选择抗性强的品种,室内养殖要注意保证桂花充足的光照。
参考资料:
简介
四季桂是桂花的一个优良品种,四季开花,四季飘香。夏秋两季芳香浓郁,春冬两季微有香气。常植于园林内、道路两侧、草坪和院落等地,是机关、学校、军队、企事业单位、街道和家庭的绿化树种。四季桂花属于常绿乔木,根系发达,叶对生。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严寒。
中文学名:四季桂花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唇形目 科:木樨科 属:木樨属 种:四季桂花
形态特征
常绿阔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冠可覆盖400平方米,桂花实生苗有很明显的主根,根系发达深长。幼根浅黄褐色,老根是黄褐色。叶对生,叶面光滑,革质,近轴面暗亮绿色,远轴面色较淡。具有叠生芽2至3对。
产地分布
四季桂花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北方地区多见盆栽。
1、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 (主要城市:南京、扬州、镇江、南通、常州、无锡、苏州、合肥、芜湖、安庆、淮南、襄樊、十堰)。
2、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 (主要城市:武汉、沙市、黄石、宜昌、南昌、景德镇、九江、吉安、井冈山、赣州、上海、长沙、株洲、岳阳、怀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阳、邵阳、桂林、温州、金华、宁波、重庆、成都、 四季桂(5张)都江堰、绵阳、内江、乐山、自贡、攀枝花、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昆明、大理)。
3、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主要城市: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广州、佛山、顺德 、东莞、惠州、汕头、台北、柳州、桂平、个旧)。
生长习性
四季桂,弱阳性,喜温暖湿润气候,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但不耐严寒。喜光,也耐荫,在幼苗时要有一定的遮荫度。对土壤要求不高,喜地势高燥、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尤以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最为适宜。
繁殖方式
四季桂通常可采用扦插、压条或播种方法繁殖。若在花坛或园林配景,其株高可达2—3米。如果用于家庭盆栽则可矮化在1米以下。它的树干分枝较多,叶片较细,其幼苗经长到一年之后便可陆续开花,长到3年之后花量更大,甚有观赏价值。在栽培管理中,要注意适当增施草木灰和骨粉等磷钾肥,借以增添花量和香味。并要注意防治叶斑病,炭疽病,扁刺蛾和蜡蚧虫等病虫为害,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发育,适时开花。
栽培技术
四季桂花喜温暖环境,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偏酸性砂质壤土中生长。不耐干旱瘠薄,在浅薄板结贫瘠的土壤上,生长特别缓慢,枝叶稀少,叶片瘦小,叶色黄化,不开花或很少开花,甚至有周期性的枯顶现象,严重时桂花整株死亡;它喜阳光,但有一定的耐阴能力。幼树时需要有一定的蔽荫,成年后要求有相对充足的光照,才能保证桂花的正常生长。据观察,桂花单株树冠的一侧贴近墙面,或两棵桂花的树冠相互重叠时,贴近墙面的一侧或交错重叠的那部分树冠,很快变的稀疏,影响整个树冠的形体与美观。可见,桂花适宜栽植在通风透光的地方;桂花喜欢洁净通风的环境,不耐烟尘危害,受害后往往不能开花;畏淹涝积水,若遇涝渍危害,则根系发黑腐烂,叶片先是叶尖焦枯,随后全叶枯黄脱落,进而导致全株死亡;不很耐寒,但相对其它常绿阔叶树种,还是一个比较耐寒的树种,这为北方桂花盆栽提供了可能。
园林用途
四季桂是桂花的一个优良品种,四季开花,四季飘香。夏秋两季芳香浓郁,春冬两季微有香气。四季栽培,即可美化环境,又可入药。其根炖肉服,治虚火牙痛、喉痛。无论是阳台、庭院均可栽培。 常植于园林内、道路两侧、草坪和院落等地,是机关、学校、军队、企事业单位、街道和家庭的最佳绿化树种。由于它对二氧化疏、氟化氢等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性,也是工矿区绿化的优良花木。它与山、石、亭、台、楼、阁相配,更显端庄高雅、悦目怡情。它同时还是盆栽的上好材料,做成盆景后能观形、石花、闻香,真是“一举三得”。 除此之外,桂花材质硬、有光泽、纹理美丽,是雕刻的良材。 桂花是制作桂花糖、桂花茶、桂花酒、桂花糕的重要原料,从桂花中提炼的香精,广泛运用于食品行业和化工业。 桂皮可提取染料和鞣料,桂叶可作为调料。为食品增进清香。
江西有什么特产?
闲谈江西四大名点 我喜欢吃桃酥,在超市买了一袋,半个月都没有吃完,同学笑我有点“叶公好龙”的意味。其实,那袋桃酥远不及『宫廷桃酥』店的。同学看着那袋余下的桃酥,说他们家乡的做得很好,以后有机会让我尝尝。这话倒是令我觉得有趣,因为宫廷桃酥的原产地本是我的家乡——江西。 江西历来有传统四大糕点的说法,但出了江西仿佛再没有人知道了。其实江西很多小吃早已渗透在全国的大街小巷里头,什么松花皮蛋、炒米粉、板鸭和瓦罐汤之类的,要从众多名特糕点中选出四大糕点,实在是困难。即使评出了四大糕点,也定然有其它的糕点不服安排。曾经传统的江西四大糕点说法是:桂花茶饼、桂花酥糖、灯芯糕和冻米糖。但近年来『宫廷桃酥』已经在全国各地、甚至俄罗斯都开了分店,其名气显然已经盖过了上面所说的四样。让我说,传统的江西四大糕点是该让出其中的一席了。照我看来最应该让出这一席的应该是桂花茶饼或是桂花酥糖,倒不是因为它们不好吃,而是两者味道和名称都还算接近,而且又都产自九江,无需占去两个位置,我想去九江的游客买桂花茶饼的时候自然会知道那里还有桂花酥糖。所以如今江西的四大名点应该认为是:宫廷桃酥、灯芯糕、桂花茶饼和冻米糖。 顺便写出江西四大名点(宫廷桃酥、灯芯糕、桂花茶饼和冻米糖)的简介:一、宫廷桃酥(产地:江西省贵溪市) 早在清朝乾隆年间推之为宫廷贡品,本品制作精细,选料精良,主要采用进口植物油、鸡蛋、白粮、面粉等原料,不含色素,具有香、酥、甜、味美等几大特点,并含有人体必须的如蛋白质、钙锌等微量元素,食后可强心健体,数力充沛,是您秋冬食补点心之佳品。二、桂花茶饼/桂花酥糖(产地:江西省九江市) 桂花茶饼起源于唐代,发展于宋朝,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它外脆内酥,里面一般配有桂花、黑芝麻、饴糖等,品味纯正,营养丰富,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桂花酥糖脆骨酥香,品味纯正,它的用料配有芝麻、饴粮、桂花,吃了能起到润肺、健胃、止咳之功效!有诗云:“细嚼丹桂美,甜酥夹麻香”。三、灯芯糕(产地:江西省贵溪市) 灯芯糕有二百余年历史,因形似灯芯,含油丰富,可以点燃而得名。乾隆皇帝品尝后曾题辞:“京省驰名,独此一家。”灯芯糕选用长粒晚糯,新鲜纯麻油和白细蔗糖并加高档香料,精工制作而成,外形象似油灯中的灯芯,洁白柔软,入口清香,贵溪灯芯糕由于含猪油较多,可以点燃,它食而不腻,而且在活血提神、健胃顺气之功效。四、冻米糖(产地:江西省丰城市) 始创于明清年间,时称“江南小切”,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得于品尝,使赐名于“江南小切”作为朝迁贡品。它的特点洁白哪雪,清香、酥脆,入口消容,富含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它选用优质糯米、麦牙糖、奶油、桂花、黑芝麻等精制面成。 上面的江西四大名点,赣南的朋友看了一定不太高兴,为何江西四大名点全部选自江西北部,HOHO!不要着急,若有时间,我一定将赣南的名小吃列个遍,要知道赣州的名吃特产在江西是数一数二的,呵呵!
1、景德镇瓷器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景德镇瓷雕制作可以追溯到一千四百多年前,远在隋代就有“狮”、“象”、大曾的制作。当代的景德镇,瓷雕工艺精湛,工艺种类齐全,有园雕、捏雕、镂雕、浮雕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装饰丰富,有高温色温、釉下五彩、青花斗彩、新花粉彩等;艺术表现力强,有的庄重浑厚,有的典雅清新,有的富丽堂煌,鲜艳夺目。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薄胎瓷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青花瓷青花瓷创烧于元代,是以色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经高温烧成,釉色晶莹、透彻、素静、雅致。青料溶于胎釉之间,发色青翠,虽色相单一,但感觉丰富。青花瓷经久耐用,瓷不碎,色不褪。玲珑瓷玲珑瓷是在明宣德年间镂空工艺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在细薄的坯胎……
2、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系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始产于汉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种历史,宋代列为“贡茶”。庐山云雾茶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负盛名。畅销国内外。仔细品尝,其色如沱茶,却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于碗中。它的味道,类似“龙井”,却比龙井更加醇厚,若用庐山的山泉沏茶焙茗,就更加香醇可口。地域范围庐山云雾茶,古称“闻林茶”,从明代起始称“庐山云雾”。此茶产于江西庐山,是绿茶类名茶。特定品质庐山云雾的.品质特点:芽壮叶肥,白毫显露,色泽翠绿,幽香如兰,滋味深厚,鲜爽甘醇,经久耐泡,汤色明亮,饮后回味香绵。”庐山云雾芽肥毫显,条索秀丽,香浓味甘,汤色清澈,是绿茶中的精品,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负盛名。畅销国内外。仔细品尝,其色如沱茶,却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于碗中。若用庐山的山泉沏茶焙茗,就更加香醇可口。文化典故传说在花果山上当猴王的孙悟空,仙桃、仙果、仙酒吃腻了,一天,忽然想起喝……
3、南丰蜜桔
南丰蜜桔是南丰人的骄傲。说起蜜桔,南丰人如数家珍: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她以色泽金黄、皮薄圆润、肉嫩无渣、香甜爽口、清香独特而享誉国内外,历史上曾被列为朝贡珍品,被誉为“桔中之王”,1962年被评为全国优质水果,1988年南丰县被确定为全国柑桔商品生产基地县,1995年被授予“中国南丰蜜桔之乡”称号。如今,南丰蜜桔产量突破6000万公斤,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来自蜜桔生产,蜜桔产业对财政贡献率达10%以上甜蜜事业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南丰人体会很深。1991年的那场特大冻灾,使全县8万余亩桔树几乎全部冻死,冻害让桔乡人蒙受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灾害过后,南丰县委、县政府动员全县人民咬定桔业不放松,发动社会各界开发荒山荒坡,兴办果园。几年来,全县多渠道投放建园资金1.7亿元,使南丰蜜桔面积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递增,至今蜜桔总面积比冻灾前翻两番。全县建立、健全了县、乡、地三级柑桔技……
4、南昌瓷板画像
“南昌瓷板画像”是工艺美术的奇葩。瓷板画像源远流长,它融中西技艺于一体。在南昌市民间有着浓厚肥沃的土壤,除了由于工艺美术厂的艺人们成批绘制外,市内的大街小巷中,许多个体的民间艺人也以绘制瓷板画像为职业。这些大店小铺中瓷像高悬,琳琅满目,形象逼真。瓷板画像柔中寓刚,静中有动,虚中藏实,状物传神,力透板背,色调对比强烈,笔触十分细腻,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瓷板画像的制作十分严格,首先须在白瓷坯上用画笔勾勒出画像的轮廓,然后精绘细修,再在板面上施一层透明釉,最后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定型。这样做出的瓷板画橡上有一层保护釉,具有耐潮湿、耐日晒、久不褪色等特点。
5、万年贡米
相传,早在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皇帝南巡,途中梦见江南有“千斤冬瓜,寸长大米”,便差人到南方查访。当差人查访至江西万年县(明置县)荷桥、尤港一带时,果然在野生稻谷中发现有“三寸粒”稻米,而且米质非同一般,便速回朝呈报皇帝。皇帝听后大喜,当即传旨江西荷桥、尤港“代代耕食,岁岁纳贡”。万年贡米由此得名,距今已有1000多年种植历史。万年贡米颗粒大,体细长,颗形如梭,米色似玉。用其做饭,质软不腻,味道浓香;以贡米为原料酿酒,浓而不烈。其米、其酒都品质优良,别具风味。产于万年县裴梅镇一带。明正德七年(1512)进贡朝廷,皇帝食用后大加赞赏,遂传旨“代代耕食,岁岁纳贡”,贡米因而得名。清时各州县纳粮送至京城后,必待万年贡米运到,方可封仓。贡米三粒一寸,粒细体长,光洁透亮,香糯不腻,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誉盖五谷。1958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博览会上展出,受到好评。
6、南安板鸭
南安板鸭是江南省著名的特产。外形美观,色泽白净,皮薄肉嫩,尾油丰满,骨脆可嚼,味香可口,诱人食欲。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腊味珍品。早在清朝(1850年)时,南安府(即面在的大余县南安镇方屋矿一带)就有板鸭生产。当时是一家一户加工,名曰:“泡腌”。为了提高加工质量和出口价值,对“泡腌”在色、香、味,型上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对生产工艺进行改革,重视对毛鸭的育肥,并用辅板造形等,使鸭身成为桃圆形,平整干爽,因而得名:“板鸭”。由于板鸭生产发源于南安府,故定名为南安板鸭,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7、安福火腿
产地:中国江西安福。特点:其形如柳叶,脚蹄短小,腿身饱满,皮薄肉嫩,精多肥少,色红味香,经久不变质。只要保管得当,存放二、三年仍色味如初,精肉鲜红似火,肥肉洁白晶莹,是烹制佳肴的上乘原料。而且含有的蛋白质、脂肪、钙、铁及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既是补益身体的营养食品,也是赠送亲友的上等礼物。工艺:安福火腿选料讲究,加工精细。腿料选自本县东北一带农村饲养的一种“安福米猪”。这种猪体形小,饲养期短,骨细肉嫩,适宜腌制火腿。收购时,严格按照标准规格验收,对公猪、母猪、病残猪之腿一律不用。加工时,首先把住季节关,“立冬”开始收腿,“立春”结束,其它季节,概不加工。其次是加工工艺上,清腿、配料、入盐、磨皮、打签、入缸、翻缸、出缸、发酵、洗晒、发酵、贮存等工艺方面,安福火腿还有独到的工夫,保证了产品的风味特色。名称:清炖荷包红鲤鱼产地:中国江西。历史:清炖荷包红鲤鱼,是婺源县闻名全……
8、婺源荷包红鲤
荷包红鲤鱼产于婺源民间,色泽金红,头小尾短,背高体宽,腹厚肥大,状似荷包,故称荷包红鲤鱼,是中国著名优良鱼种。据《徽州府志》载已有三百多年的养殖历史。传说明万历年间,婺源籍户部尚书余樊学告老还乡,将皇帝御赐的红鲤鱼带回放养,后逐步繁殖,流传民间。荷包红鲤鱼不仅肉质肥美,营养丰富,且具药用价值。清《医林篡要探源》称其“安妊孕,好颜色,止咳逆,疗脚气,消水肿,治黄疸……”具有和脾、滋肝、补心的功能。婺源县于1958年成立了荷包红鲤鱼研究所,搜集种鱼17条,经20多年的系统选育、7代提纯复壮,培养出“荷源鲤”、“芙蓉鲤”等优良品种。1980年通过鉴定,成为中国第一个人工选育淡水养殖的优良鱼种,并按照无公害模式进行养殖。现每年能育出鱼苗20多万尾,已推广到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同时远销香港等地,深受欢迎。
9、泸溪活鱼
泸溪活鱼:“水至清则无鱼”。而清水中有鱼,这鱼一定是特别鲜嫩。泸溪河里的鱼就是如此。泸溪河发源于崇峻岭之中,一路穿山过峡,卵石河床,毫无污染,清澈见底,所以河中盛产的鯶鱼、鲑鱼、黄角鱼肉嫩味甘,没有泥腥味,特别好吃,成为当地的名菜。现在上的是红烧鯶鱼,先将鯶鱼稍许油炸,然后配以适量的新鲜辣椒、姜片、大蒜等调料,一起红烧。大家尝尝,看是不是味道特别?泸溪河发源于福建省光泽原始森林区,河流全长286公里,在龙虎山景区流长43公里,著名的千年古镇上清镇,就是沿着清澈的泸溪河不断发展延续的。不断流淌的泸溪河水养育了镇上的1。8万多人,泸溪河也因此被上清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古语云:“水至清则无鱼”,在至清的河水中一旦有鱼,那鱼肉一定是格外的鲜嫩。生长在清澈无污染的泸溪河中的泸溪鱼就是如此,泸溪鱼不仅鱼肉格外鲜嫩,并且因为泸溪河中皆是卵石,少有泥沙而使泸溪鱼没有泥腥味。多年以前……
10、资溪白茶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现,迄今已有八百八十余年了。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是,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比。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资溪县地处武夷山脉西麓,自然生态保存完好,森林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2%,境内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27万个单位/cm3。生态环境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七。资溪县香檀山茶业有限公司位于资溪县马头山原始森林附近,该处生态环境优越,群山环绕,空气清新,雨水充足,土地肥沃。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了资溪白茶。公司2005年开始在马头山镇试种白茶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