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东莞有哪些地方适合「家庭聚餐」?

网友发布 2023-07-08 11:06 · 头闻号厨房美食

我表哥在东莞买了房一家人生活在那里,有时候我去东莞玩也会到他家串门,跟着他们一家人去玩的时候外出吃过几次饭,发现有几个特别适合家庭聚餐的地方,我这里推荐的仅以我去过的地方为准,因为不知道你具体指的是哪个区域哦——水濂·乡宴,性价比超高而且味道好,还有就是粤聚德,都是粤菜哦,我们也习惯吃这种口味。

1、水濂·乡宴

推荐理由

性价比非常高!重新装修后菜品都没有涨价,这就是我要推荐的理由不是什么网红店~实实在在的主打味道的餐馆!而且店铺已经开了十几年了,装修后环境优雅明亮,瞬间提升了档次。

店名:水濂·乡宴(水濂山店)

地址:东莞市东城水濂澎洞商业街19号

营业时间:10:00-14:00;17:00-20:30

推荐菜品:

1、金汤拆鱼羹 28一位

顺德很出名的一道汤,?用鱼蓉,冬菇丝,萝卜丝,蒲瓜丝等熬制,很清淡鲜甜,撒点胡椒粉更入味。

2、招牌罗马黑叉烧58

半肥瘦叉烧,2厘米厚度一块,肥而不腻,酱汁偏甜,很下饭。

3、豪华刺身拼盘?198

绝对的超值,日料店吃一份价格贵一倍。?很新鲜的鲍鱼、三文鱼、北极贝、希鲮鱼、元贝。

4、黑松露龙虾抄奶?168

很特别的一个搭配,?将小龙虾、黑松露和水牛奶搭配在一起。?抄奶味道很腻,口感像鸡蛋。

5、乡宴碌鹅68

百吃不厌的一道菜,分量大,啖啖肉,入味而且肉很嫩,觉得太腻下面还配?酸萝卜解腻。

哪里的拼盘才198呢!寿司店198都没三分之一!碌鹅?的味道人吃人夸长辈一定超喜欢!这样价位出这些菜品是真的性价比很高了,薄餐一口就爱上,样样都是精品?

重点是坐房不用服务费!也没有低消!

我们订的是八人间的玻璃房,超级美的!这里还有大包间(能坐二十几个人那种)?二楼还有一个室外平地很适合做婚宴?实打实的味道很赞。

2、粤聚德

推荐理由

粤聚德拥有2000㎡的超大空间,可以容纳500+人同时用餐。从门口走到最底部,感觉自己消耗了整整100大卡!带着季节的风味、考究的时令食材被组合成不同的形态,款款都充满了惊喜!经典的粤式做法,精致的出品,每道都能抓住人的胃。

店名:粤聚德粤菜(南城店)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宏七路1号宏成国际装饰城A11栋121室

营业时间:11:30-14:00,17:30-21:00

推荐菜品:

冰烧三层肉

从侧面能看到完美的酥皮,厚肉和晶莹剔透的油脂,皮脆、肉弹,还有脂肪的爆浆感,回味甘香。蘸着白糖吃,那滋味,别提有多快乐了!

聚德牛扒皇

粉嘟嘟的肉色,清晰的纹路,一入口就被肉感紧紧包围,正点!再搭配店里秘制的黑椒汁,将牛扒整块包裹,十足肉感与辛辣芳香,我不信有人能扛住!这个属于招牌菜。

酸菜鲈鱼

吃起来超级满足的一道菜(也有可能是我个人比较喜欢吃酸菜鱼的原因哈),肉质细嫩的鱼肉简直就是舌尖上的美味,藤椒和辣椒碰撞到一起,麻辣口味好吃到停不下来呀~特别下饭,有不辣的口味哦,这道菜也是店家的招牌菜了。

顺德煎焗大虾

先炸后爆炒,肉质紧实又鲜嫩,加上秘制酱汁慢火焗入味。一上桌就被惊喜到,法餐的既视感满满!酱汁浓郁,虾肉紧实又鲜甜,就连虾头都被炸至的咔嘣脆,连头一起吃下去,一整个惊喜住了!吃完表示还要再追加一只!

绿浅叶煮鱼腐

选自1-2斤的鲮鱼,进行去骨、成蓉、起胶等繁琐的步骤,再搭配新鲜的菜苗进行烹饪,这样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食物的原味,还能感受到鱼肉的口感。

还有古法黄椒酱蒸大海斑、老广白切扇鸡、砂锅焗兰州百合、锦绣刺身拼盘等等帮你们试过了,这些盲点都不踩雷!

这两家店铺主打都是粤菜,味道还是很不错的,而且价格不贵,菜品摆盘也比较精致,特别适合家庭聚餐或者朋友聚餐呀~第一家店铺的性价比高,而且它家的碌鹅我是强烈推荐你点,便宜就算了,关键特别好吃,如果你就在这两家店的附近,完全可以去试试~

竹溪特产有哪些?竹溪特产哪里卖的正宗实惠?

蒋家堰镇,居鄂陕之交、楚地边陲,历史悠久、风情别致。清代同治版《竹溪县志》载,“蒋家堰,县西三十五里。”该志以蒋家堰镇为县邑西部诸“市”之首。长期以来,蒋家堰镇也是整个竹溪县的重要集镇之一。

昔日蒋家堰镇的名气,源于闻名遐迩的“露水集”。何为“露水集”?1992年版《竹溪县志》载,“蒋家堰镇集市,位于县西16公里之蒋家堰镇,距陕西平利县界5公里,属低山平坝,素有集市贸易的习俗,称为‘赶集’。清晨上市,十时散市,故又名‘露水集’。”

1982年版《竹溪县地名志》载,“蒋家堰,位于县城西15公里的汉白公路边上……因早年蒋姓人修有一条引水灌田的大堰,故而得名。蒋家堰在历史上即为自然集镇,陕西平利县和本县……群众,素有清早来此赶集的习俗。”

显然,“露水集”具有清代同治版《竹溪县志》所记载的“早市早回,既充一日之用,又不妨一日之工”的特点。这样的“露水集”,是秦楚之交长期经济生活演进的结果,其形成早于明朝中期,于清初走向繁盛,至今逾500年矣。

“露水集”的形成与繁盛,与蒋家堰镇的地理位置有关。蒋家堰镇毗邻川(渝)陕,居秦头楚尾,历史上陕南往荆襄的秦楚故道、鄂西北去川东巫溪的古盐道之一,都以此为必经之地,加上其丛山中平坝的自然条件,使之长期成为远近山民互通有无的中心和农副产品集散地。

于是,几百年来,蒋家堰镇这个秦巴大山深处的乡村集镇,凭借“朝秦暮楚”的位置优势和独具特色的边界贸易,其“露水集”总是逢露而集、繁盛不衰。

在时间的长河里淘洗、酝酿,“露水集”孕育出独特的生态和风情,既有浓郁的商业气息,又散发着湿漉漉的田野诗意。不知从何时开始,秦楚两地远近山民,习惯于在夜气尚在蒸腾的清晨,于鸡叫头遍曙色尚在萌动之际,就肩挑背驮、牵猪挎鸡,走出家门,带着各种期盼,行色匆匆、脚步沙沙,踩着一地露水,伴着一路鸡鸣狗吠,从崎岖山路,从清凉旷野,从四面八方汇向这里。

集上不乏专门的生意人,但赶集者多是农民。带来山货土产换钱,称盐、沽酒、扯布,或买几样农具,诸如锄头薅扒之类。待到日上三竿、露水已干的正午时节,便又匆忙地带着各自的收获或失望四散而去——要赶着回去忙一天的农活。“露水集”应该因此得名。

当年——甚至在不远的过去,“露水集”的热闹、喧嚣,是超乎想象的。集就是街,街就是集,集市上有店铺货栈、茶楼酒肆,更有坐贾行商、匠人挑夫、小贩命仙儿。最多的当然是赶场的山民。各色货物齐备,三教九流汇集,世相百态杂陈。逢初一、十五最盛,年关时节街头巷尾更是人流如织、车马难行。但即名“露水集”,便譬如朝霞,至太阳当顶,人如露水蒸腾,街市复归清寂。

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无论是匆匆过客还是长居镇上的人,他们的本业还是一亩三分地上的劳作。蒋家堰本因早年有一蒋姓大户在镇东头修有一条引水灌田的大堰而得名,名字便打着农耕经济的烙印。

但有了“露水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常日子,便多了些别样的期盼和躁动,“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理想,遭遇到强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冲击,外面的世界、山里的世界,通过“露水集”这个枢纽,发生着不断的链接与沟通,开放与封闭、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在此交接、融合。“露水集”,分明是秦楚边界这一方地域文明蜕变的前沿和窗口。

“露水集”上不乏身怀绝技的手艺人,追求一技在身的风气,至今依然。那个远近闻名的剃头匠,还是手段不错的民间医生;那位勤扒苦做的庄稼汉,不知何时悄悄学会了编藤椅、打棕床的上乘手艺,政策一活,他借此发家致富。

更重要的是,“露水集”就是一个天然的经商大课堂,每天在家门口发生的讨价还价的情景,以及隔壁邻人上街买下街卖的发财经历,培养熏陶了一茬茬根深蒂固的生意头脑。镇上的半大小子们,多有提蓝叫卖、蹬车贩货的经验,而又有艰苦生活的磨历,集市上多年摸爬滚打的阅历。因此,集镇上出一些出手不凡、经营有方,乃至纵横捭阖、财大气粗的生意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改革开放以来,蒋家堰镇依托“露水集”,逐渐发展成为湖北省口子镇,成了省市县的门面和窗口。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阕“春天的故事”传来之后,蒋家堰镇的人们,确定了“立足省界边贸优势,整合发展工商农贸”的基调。

首先是占地15亩的大型农贸市场、三个专业市场的建立,辟出了鄂西北边界的最大边贸市场,改写了“露水集”数百年来“以街为集,以路为市”的历史,刷新了招商和投资环境。

进入二十一世纪,露水集的脸面变得开朗,心胸变得大方了。昔日的露水集上,飘荡的是秦腔楚调,游走的是小贩山民,交易的是山货日杂。而今, 24个省市190多个县市的8000多外来商贩和企业,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常年600多个品种、数千万元的成交商品,林林总总,悉为财源。台湾的老板来了,与镇办企业结善缘;香港的商家进驻,拿昔日老乡浆鞋底料、当家常菜吃的魔芋,运作起种植、加工、外销的“一条龙”。

本地财大气粗的“土老板”,也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更有在外地发了财的,比如广东淘金、河北挖煤的,凭多年打工创业的汗水和心血,身上不只是缠了几大捆钞票,还积攒了创业经营的金点子,回乡后,成为一方致富带头人。

这样的露水集,是和谐的、包容的,有旺盛生命力的。所以现在,露水集虽然早就不再“逢露而集”了,却把名字里那水灵灵的生机、亮锃锃的美丽,变为了丰满的现实。

有一些竹溪菜肴,如豆腐乳、豆豉、酱豆、豆瓣酱等等,在竹溪饮食这首大乐章里,它们并不单独成篇,或为做菜的作料,或置于桌上的小碟,用以佐餐,但却不可或缺,尤能促成和显现竹溪菜肴的别具风味。

相对于蒸盆那样的大菜,这些小菜,是颇能显现竹溪饮食文化“转化”与“融汇”之功的。从烹饪工艺上,它们被专业人士归到“酿”的门类里,而基本环节,其实就是发酵,有的还需长时间晾晒。其最著名的,是竹溪豆腐乳。发酵到长毛的方形小豆腐块,经竹溪人妙手加工——沾上红辣椒粉,再放入坛中,用乡下苞谷酒作坊的“酒尾子”浸泡,就变得质地松软细滑,色黄透明,辣中溢香。竹溪人烹饪很多菜肴,都离不了豆腐乳,如做扣肉、狗肉、红烧肉等,用豆腐乳当配料,香味四溢。用它凉拌皮蛋、椿芽、凉粉等,更是回味无穷。现在,风味独特的竹溪豆腐乳,已名扬全国,连港澳的超市,都摆上了竹溪豆腐乳。

其次是竹溪豆豉。盛夏六月,将煮熟的黄豆,拌盐并加入姜蒜,装坛密封,再端到场院边或屋顶上,骄阳下晒坛发酵,黄豆就变成了豆豉。现在,佐食下饭的豆豉,也登上了大雅之堂,如豆豉烹鱼、豆豉煎虾、豆豉拌猪肉等等,虽为配料,却足以味美怡人。

除这些小菜之外,还有一类勾人馋虫的竹溪饮食,那就是地方风味小吃。竹溪地交南北,祖辈是南北移民,小吃品种特别多。1985年新版《竹溪县志》记载:“竹溪传统小吃食品,有谭三爷的芝麻饼,朱聋子的绿豆丸子,和东门曾家的烫面饺子,物美价廉,很受群众欢迎。”

竹溪小吃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有豌豆油层、碗儿糕。据说,1978年,著名作家碧野来竹溪采风,品尝了豌豆油层后,赞不绝口,临走,还买了几十个带回武汉,说是要请省城的朋友们尝鲜。这是令乡人一时骄傲的佳话。

说到碗儿糕,以竹溪县蒋家堰镇的最为正宗,并以早年间梅书英做的碗儿糕最著名。明清两代,竹溪人入川挑盐,下武昌贩布或外出求学,在临行前都要吃一碗碗儿糕,以祈求出门吉利、办事圆满。记得多年以前,每逢春节,奶奶总要提前买一大篮碗儿糕,等初一那天孙子们来拜年时吃,回家还让带回一大袋。如今,奶奶早已不在,我也多年不曾吃过碗儿糕。每逢过年,就很想念,想念奶奶,想念老家蒋家堰镇的碗儿糕。

碗儿糕之外,若说到芝麻饼子,数昔日县城东门内钟鼓楼下的回族馆子,做的饼子最好吃。那芝麻饼,皮嵌芝麻,瓤内填有回族人用的**油酥,酥香,薄脆。那里也卖著名的羊肉火烧——选肥瘦羊肉,切碎掺葱姜等做馅,填入发好、揉好的面团中,做成碗口大的饼,于平底铁锅中麻油煎炸,出锅后两面焦黄,肉馅鲜香。

此外,还有一类以黄豆为主要食材的系列小吃,制作简单,却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颇令竹溪人念念不忘。用石磨“推”出的豆浆,连渣带汁,兑水煮开,放入菜丝,就制成了一锅乳白带绿的“合渣”。若豆浆滤渣,再添米以文火煮粥,就是甜浆饭;如再将新豆腐掰块,与浆水米粥同煮,配油泼辣子食用,则叫“懒豆腐”。

竹溪的小吃,渊深质朴,灵巧别致,但好处至今难与外人说。以笔者的愚见,遑论那些竹溪大菜,只组合这些特色小吃,在各地开出“竹溪小吃”连锁店,是足可以与“兰州拉面”、“沙县小吃”等著名小吃品牌一争市场,发扬光大的。同时,出门在外的竹溪人,也不会因为吃不到家乡饮食,而难耐乡愁了。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