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呢大衣品牌排行榜:
1.朗悦LAXJOY
品牌介绍:朗悦LAXJOY是一家专注于服饰的品牌。
2.雪中飞SNOWFLYING
品牌介绍:以羽绒服为基础致力于打造最具影响力的动感新潮休闲服装品牌。雪中飞品牌创立于功能服装行业蓬勃发展的20世纪末。自创立以来,雪中飞始终坚持以用户需求为根本,创造用户价值为目标,一路改革创新。
目前雪中飞以其“活力、时尚、运动”的品牌个性及高性价比的产品定位跻身行业第一梯队,成为当今年轻人热选的羽绒服品牌。
3.俞兆林YUZHAOLIN
品牌介绍:上海俞兆林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成立于1996年。俞兆林历经多年的蜕变,如今横跨内衣、男装、女装、母婴用品、童装、居家日用百货、保健护理、家用电器、家纺床品、鞋帽箱包、运动户外等9大品类、58个类目,是满足国人日常保暖、舒适生活需求的驰名国民品牌,加盟商覆盖线上各大平台和全国各省市。
4.罗蒙ROMON
品牌介绍:宁波罗蒙制衣有限公司旗下西服品牌,创立于1978年。罗蒙(ROMON)主要销售中高档西服、衬衫及系列服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知名且有国际影响力的男装品牌。
5.拉夏贝尔La Chapelle
品牌介绍:品牌隶属于上海拉夏贝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98年。拉夏贝尔一直追求个性化的设计,是设计渗透人文文化的时尚品牌。拉夏贝尔设计和销售适合都市女性的流行时装和饰品,将法国浪漫、时尚、优雅的服饰文化引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
海澜之家遇上“中年危机”
1.杉 杉 (中国驰名商标)
杉杉集团是杉杉企业中以服装、服饰、纺织品等产业公司为基础构建的时尚产业集团。杉杉集团实施"多品牌、国际化"战略,以产品为核心、以品牌经营为根本,努力拓展时尚产业领域,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致力于成为国内时尚产业的领袖企业。
杉杉品牌是杉杉集团旗下的核心品牌,是首家通过绿色环保认证的服装品牌,也是中国服装行业的代表品牌,形成了正装、商务、休闲等系列化产品,产品线已延伸到了女时装、内衣、童装、皮具及家纺等产品领域,其中杉杉西服和杉杉衬衫分别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波司登 (中国驰名商标)
波司登创始于1976年,是全国最大、生产设备最为先进的品牌羽绒服生产商,员工两万余人。主要从事自有羽绒服品牌的开发和管理,包括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原材料采购、外包生产及市场营销和销售。波司登羽绒服畅销美国、法国、意大利等72个国家,全球超2亿人次在穿。
波司登集团1976年创立于江苏省常熟市。2016年8月,波司登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436位。
3.红 豆 (中 国 名 牌)
红豆集团是江苏省重点企业集团,国务院120家大型深化改革试点企业之一,注册商标“红豆”是中国第一批驰名商标,红豆服装在全国服装行业中居领先地位。拥有总资产近30亿,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50.62亿元。2001年1月8日,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交所成功上市。
4.罗 蒙 (中国驰名商标)
蒙罗服饰有限公司主营韩版男女服装、男女鞋子、领带皮带、手表、男女内衣裤,经国家工商部门批准注册,公司具备韩版男女服装、男女鞋子、领带皮带、手表、男女内衣裤的招商代理资格。
蒙罗服饰有限公司优质的产品质量,广阔的市场前景,丰厚的代理待遇,强大的代理优势,让您创业投资不再难。蒙罗服饰有限公司热诚欢迎各位有志之士前来实地参观和考察。
5.报喜鸟 (中国驰名商标)
报喜鸟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于1996年,以服装为主业,相继建设了温州、上海、合肥三大工业园区,创立报喜鸟高级男装品牌、宝鸟职业装品牌,同时控股中楠房地产开发公司进入房地产业。
6.雅戈尔 (中国驰名商标)
雅戈尔集团(600177)创建于1979年,逐步确立了以品牌服装、地产开发、股权投资三大产业为主体,多元并进、专业化发展的经营格局,成为拥有员工5万余人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旗下的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
7.鄂尔多斯 (中国驰名商标)
鄂尔多斯服装品牌是中国羊绒行业的风向标、中国时装行业的领军品牌。
经过三十年的不懈发展,鄂尔多斯成为中国服装品牌中鲜有的网络覆盖广、年龄层次丰富、男女装兼顾的成熟品牌。通过产品设计的提升、产品类别的扩充、终端形象的改造、终端网络的拓展、推广的深度和广度的增加,切实推动鄂尔多斯的销售增长、品牌影响增强,实现鄂尔多斯品牌在男装、女装、羊绒三个领域的立体式发展。?
8.庄 吉 (中国驰名商标)
庄吉集团是一家无区域服装服饰企业集团,组建于1996年,坐落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括苍东路128号。法人代表:郑元忠。现有成员企业12家,员工2000多人;在全国大中城市建成有400余家成员加盟的特许经营、连锁专卖网络。
主导产品“JUDGER庄吉”牌西服及高级成衣定位于中高档消费群体,荣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等荣誉;同时生产经营女装、休闲装、衬衫、领带、皮鞋等系列服饰产品。现已具备年产高档西服及高级成衣100万套(件)、高级衬衫130万件、其它各类服饰产品180万套(件)的能力。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17.5亿元。
9.阳 光 (中国驰名商标)
唐山市阳光服饰有限公司是唐山市集营销、策划和现代化科学管理于一体的大型服饰企业。目前,旗下经营耐克、阿迪达斯、卡帕、金利来、蔓哈顿、九牧王等国际国内顶尖品牌,经营区域横跨唐山市区、丰润、迁西区域,拥有独立专卖店,及唐百集团在各区域的联营店,成为丰润业界的领军企业、迁西境内时尚的引领者。公司以真诚热情 追求卓越的服务理念,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阳光之路
10.柒 牌 (中国驰名商标)
柒牌男装(seven),于1979年在晋江市英林镇创立,全称福建柒牌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服饰研发、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公司占地面积335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拥有员工4000多名,终端店铺近3000家,拥有德国杜克普缝纫设备、法国力克CAD、意大利迈埤整烫设备、西班牙艾维斯CAM服装系统等。
参考资料:
一句“男人一年要逛两次海澜之家”的广告语,让儿时的我对这个当时火遍大江南北的男装品牌一直有所憧憬。如今,真的走进去,我发现海澜之家,人好少。
除了依旧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的土味男装,门店冷清的生意,显示出这家国民品牌早已人气不再。
但是,没有公司会放弃挣扎。
最近,海澜之家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申请了“海澜元宇宙”和“海澜之家元宇宙”两个商标,国际分类为“25类-服装鞋帽”,商标状态为“商标申请中”。
其实,这并不是海澜之家第一次“蹭”虚拟经济的热点。早在2018年,它就曾与腾讯旗下的手游《绝地求生:刺激战场》开展了以 " 穿海澜之家,刺激吃鸡 " 为主题的跨界合作。
这样刻意求新的背后,是海澜之家库存堆积、大小债务缠身、线下发展艰难的艰难处境。尽管海澜之家的品牌布局早已不局限于只做男人的衣柜,但在整体年轻化的服装市场,中年海澜之家实在沉寂已久。“一年去两次海澜之家”的梗,似乎也真的只是沦为了调侃。
通过线下探店、分析品牌痛点,本文将带你了解以下三个问题:
1、号称“男人的衣柜”的海澜之家,现如今还有人去吗?
2、海澜之家为啥忙着蹭元宇宙热点?
3、消费浪潮过后,像海澜之家一样的老品牌如何破圈?
“男人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男人的衣柜,海澜之家”。凭借两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语,海澜之家一度真的成为了众多男性衣柜里的首选。
当然,以如今的视角来看,海澜之家显然“说谎”了。随着多个品牌的相继布局落地,海澜之家的野心早已不再局限于男性消费群体,早在2011年海澜就建立“爱居兔”的女装品牌,打破了对于男装品牌的专一。
另外,像2014年成立的高档西服衬衫定制品牌圣凯诺、2017年成立的高端女装品牌OVV、生活方式家居品牌海澜优选、针对年轻人和儿童的潮流品牌黑鲸、男生女生,这些品牌都是海澜之家扩张其业务版图的尝试。
奇偶派制表
海澜之家究竟为什么极速扩充品牌类?曾经引以为傲的男装品牌,已经不能撑起海澜之家主心骨了吗?
据高德地图显示,目前海澜之家在武汉门店数为52家,多半集中于武昌、汉口等非一线商圈。既有在光谷等武汉大学生盘踞的流量爆棚之地、也有像在黄鹤楼下司门口这样的老武汉集市地盘。
在工作日周四的晚上六点来到位于光谷步行街的海澜之家,尽管人气不比周末,傍晚的步行街上还是聚集了不少周边学校的学生和其他消费者。
这家海澜之家位于步行街中段,从地理位置角度来看并不是流量最佳之选,这主要由光谷步行街流量由外至内逐渐递减的特征所决定。
海澜之家店内情景 奇偶派拍摄
尽管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步入店内冷清的人气还是颇有些让我意外。
150平米左右的店内大概只有两到三对客人在进行选购。在说明了想购买羽绒服的意图后,店员为我推荐了品牌销量最高的一款,售价约700元。
据观察整个店铺商品摆放位置较为传统,基本呈现并列式结构。羽绒服的价格在300至1600元不等,休闲裤价格在168至598元不等,而销量最高的针织衫平均售价为300元左右。
根据店员透露针织衫一个星期能卖出30件左右,大衣和羽绒服的销量较差,像皮鞋、皮带衬衫的销量就更差。
另一方面,针对网上关心的海澜之家库存问题,在这家店内并没有看到门店的仓库所在处,呈现在顾客视野中的产品大约400件左右,相较于其他服装品牌,店内活动空间略显拥挤。
通过半小时的进店体验,整体来看,海澜之家仍旧实现了当初“男人的衣柜”的品牌宣传语。
从下至上,海澜之家的男装品类十分齐全,满足了广大男性一站式购物的需求。但是,与优衣库以及海澜之家刚诞生之初相比,如今的海澜之家,店员跟随与推荐的频率更高,对于像我一样偏向自由式选购的顾客,可能带来较差的购物体验。
随后,再一次通过高德地图搜索发现,海澜之家新晋成立的高端女装品牌OVV,在武汉仅开业3家,其中一家位于光谷步行街不远处的K11高端商圈内,通过观察店铺布局也能够发现,与海澜之家男装品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门店服装布局松散,活动空间更大。
在通过导购员引导加入OVV购物推荐群后发现,我发现OVV的整体品牌销售价格在1000元左右,羽绒服平均价格为2000元左右,面料均采用白鹅绒。品牌整体调性偏高端,这也与门店选取K11这种武汉高端商圈的定位相符。
当然从整体布局来看,海澜之家的品类同时涉及中端和高端,将OVV与其直接对比略显偏颇。但线下体验依然能够反映出海澜之家在业务上的不少端倪和问题,其中就包括诟病最多的库存积累。
根据最新财报显示,2021年三季度海澜之家营收为141.6亿元,同比增长20.2%;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58.7%。
截至2021年9月末,海澜之家全国范围内有7537家门店,相比期初净增156家。
除了海澜之家主品牌外,贡献营收最多的为圣凯诺,前三季度圣凯诺为海澜之家贡献约14.8亿元的营收,而其他品牌合计贡献约12.9亿元。
可见相比于品牌底蕴更深厚的主品牌,其他新扩充品牌创收能力仍旧较弱,加上近期海澜之家进军元宇宙的传闻,不由让人更加好奇这家庞大的男装帝国品牌下一步的战略规划。
海澜之家为何如此着急抢跑服装元宇宙市场?这其中的一切还要从19年前这家品牌诞生后的故事开始说起。
时光回到2002年9月,第一家海澜之家在在南京中山北路正式开业。大众化、量贩式、自选的销售模式,让周建平一手打造的品牌像优衣库在日本大受欢迎一样,在当时的中国火的一塌糊涂。
经过十数年的连锁商业模式 探索 和扩张,一波又一波代言人的更换,海澜之家建立了偏向“土味”的品牌调性。
论扩张速度,海澜之家比不上当年的美特斯邦威;论品牌国民度,海澜之家也不及雅戈尔深厚。真正帮助海澜之家打出名号的是公司制定的“轻资产模式”。这种如今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外包”和“加盟”模式,当年被周建平运用得十分巧妙。
在供应链的上游端,大部分生产环节都被海澜之家以外包的形式出售给供应商,同时利用自身产品畅销在供应链中的强势地位,帮助海澜之家与供货商之间形成了可退货与不可退货的两种进货模式,大大降低了存货跌价和库存管理风险。
而供应链的下游端,海澜之家对旗下绝大多数门店有着实际经营权,加盟商更多承担出资的角色,与公司共同分享销售收入。在分散了财务风险的同时,也保证了全国各地的海澜之家有着几乎一致的门店运营风格。
“海澜模式”图解 奇偶派制图
2014年4月11日,海澜之家正式登陆A股市场;2015年12月29日,据标准普尔发布的统计数据,海澜之家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值已超过600亿元。这既是轻资产模式的成功,也是公司选择印小天代言留下“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深刻品牌印象的成功。
好景不长,海澜之家依仗供应链信用共享的轻资产模式很快开始走下坡路。
2015年至2020年的五年间,海澜之家的营收分别为158.3亿元、170亿元、182亿元、190.9亿元、219.7亿元、179.6亿元,营收总体上还能保持上升势头,但增速十分缓慢。
这其中有疫情带来的不确定影响,但是日积月累的存货,导致轻运营模式下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弱化,或许才是海澜之家增长受限的元凶。
据海澜之家年报,2015至2018年海澜之家期末存货余额分别为95.8亿、86.3亿、84.9亿、94.7亿,占营收比例分别为60.5%、50.7%、46.6%、49.6%。整个2018年,海澜之家存货高达94.7亿元,资产减值损失达到了3.8亿,同比增长超过200%。
奇偶派制图
在日渐趋于线上化的服装市场,高库存基本封死了海澜之家保持高营收增速和持续盈利的道路。2018年,在海澜集团的官网数据中显示,作为其核心产业的服装业海澜之家营收仅占集团1200亿元总营收的16%。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海澜之家当年高达286天的存货周转天数,远远高于美特斯邦威、森马等直接竞争对手。
轻资产模式下的代工标签,加之研发设计投入方面的轻视,让海澜之家只能更多寄希望于品牌的营销能力。
2017年海澜之家开始在年报中加入研发费用的披露,当年的数据为2504.3万元,仅占总营收的0.14%,同样远不及美特斯邦威和森马等对手。
尽管到了2020年,海澜之家在研发上的投入已经增长至8336.4万元,相较于2017年增长233%,但仍旧遭到了不少人有关“服装产品设计太土”的吐槽。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小天、杜淳、林更新、周杰伦以及脱口秀女星杨笠和《了不起的挑战》、《奔跑吧兄弟》、《蒙面唱将》,越来越长的明星代言和综艺节目赞助名单让海澜之家的营销支出突飞猛进。
2020年,海澜之家的销售费用高达24亿,远大于同年0.83亿元的研发费用。也难怪有不少人调侃“海澜营收的增长有9成都是靠营销宣传所堆砌的”。
面对业绩上的压力和来自不限于小股东们的质疑,周建平终于爆发了。于是就有了2019年海澜之家年度股东大会上那段“如果你水平足够,就是你来当董事长了”的发言。
2020年11月底,海澜之家创始人周建平正式辞去了公司一切职务,年仅32岁的周立宸从他父亲的手中完成了接棒。
如今大旗交到了更为年轻的儿子手中,不知周立宸是否已经想好该如何兑现父亲和外界的期待,带领仍处于“中年危机”的海澜之家走出泥潭。
进军元宇宙,成为周立宸上任以来最引人注意的动作。
初入海澜集团时,周立宸曾在广告部待过一段时间,因此他也把改变品牌形象看作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改变,签约周杰伦成为新任代言人,抢跑元宇宙等一系列动作,都是在沿着这一方向前进。
今年10月底,为了推广海澜之家全新极光系列鹅绒服,公司携手了国内首个超写实数字人AYAYI,进行了一波跨界合作。但是从结果上来看,在最新的双十二预售中,太空创想系列卫衣月销量仅为100+,可谓雷声大雨点小。
在11月26日传出海澜之家申请元宇宙商标的新闻时,公司股价也没有像其他企业一样有明显涨势。当日海澜之家收于6.35元/股,下跌1.24%。
尽管如此,海澜之家相关人士表示,未来企业与元宇宙间将会有更多可能。而元宇宙,自提出至今已经受到了众多企业的认同,这其中就包括众多服饰品牌。
奢侈品品牌古驰的百年纪念展览《古驰原典》,在罗布乐思(Roblox)在线 游戏 创作平台举办的线上虚拟展览大受欢迎,一款限量版Gucci虚拟包有玩家甚至出到了4115美元购买。
两大服装巨头也不甘寂寞,耐克也于今年提交了7项虚拟商品的商标申请,用于技术团队针对一系列虚拟产品的开发,同时11月宣布将与元宇宙平台Roblox合作,共同研发虚拟世界Nikeland,届时可为用户的虚拟形象提供数字化后的耐克产品。阿迪达斯与多个 游戏 平台达成合作,意图在元宇宙中建立“adiVerse”品牌。
服装品牌为何也忠爱元宇宙概念?区块链技术的崛起让人工智能化进入了极速发展,产业数字化成为了不再拘泥于定义为传统工业的服装市场转型的必经之路。
据不完全统计,数字 时尚 虚拟服饰市场规模将于2022年达到958亿元。
站在海澜之家的视角,服装行业与元宇宙概念的贴合,让防御性商标注册变得相对合理。今年包括“网易云元宇宙”、“华为元宇宙”等多款知名品牌相关商标都遭到了其他公司的抢注。
种种迹象让投资者和品牌自身都觉得拥抱元宇宙无限美好,然而现实远比理想要残酷。线上业务从来都不是海澜之家的强项。
早在2011年海澜之家就开始部署线上业务,最初仅仅定位为线下业务的拓展与补充。这也导致8年过去,海澜之家的电商业务收入占比总营收也仅仅达到了6%,远低于彼时其他竞争对手的线上营收占比。
直到后来库存问题的出现,才让周氏父子意识到私域流量对于销售模式优化的重要性。
满减、折扣等活动的出现也让线上业务逐渐成长为海澜之家的重要业务构成。2020年海澜之家前三季度的线上业务收入,环比增长分别为16.70%、40.22%和111.27%,周立宸甚至亲自出现在直播间带货。
2020年全年海澜之家销售费用投入达到24亿元,不难猜测明星代言费以及电商推广支出占据了其中大部分比例。但在付出了“投入换增长”的代价后,2020年海澜之家的线上业务占比也仅为11.6%。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中,坐拥千万粉丝的海澜之家销售量最高的产品竟然是男士内裤,也让人哭笑不得。
投入巨大,却仍然没能玩明白新消费时代下的“人货场”模式,现阶段的海澜之家似乎正面临着与拉夏贝尔、美特斯邦威一样的转型问题,稍有不慎就会损失惨重。
当然与日俱增的男性消费力,也给曾经一蹶不振的男装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味唱衰海澜之家并不合乎市场发展逻辑。
2011年后红利消失的男装市场增速萎靡,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一直保持着个位数的缓慢增长,与女装和童装的高增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据兴业证券研报统计,2020 年受疫情冲击,男装市场规模大幅萎缩至5108亿元,同比下降 12%。
但从今年上半年开始,男装市场突然显示出强劲的复苏态势,这其中有疫情的负面影响力减弱的缘故,也有“他经济”崛起的功劳。
以往男性消费力偏弱一直是市场的共识,也一度有人戏称“女人 孩子 老人 宠物 男人”为最真实的消费力排行榜。
2021年一季度电商平台男装类目规模达到202亿元,同比增长30.5%。据兴业证券研报统计,2020年市占率前三的品牌分别为海澜之家、Adidas 和优衣库,分别为 5.0%、2.4%和 2.1%。
自2013年以来行业CR5 提升了6%,CR10 提升了7%,头部品牌提升更为明显,其中海澜之家提升率为 2.9%。
这足以说明从成长速度上看,海澜之家仍旧能与行业水平保持一致,尽管其自身营收增速近年来不断下降。
另一方面,据dataway统计,2021一季度中350元至400元价格段男装产品在电商平台增速最快,达到46.7%,这恰好与海澜之家目前的主流产品价格形成了对应。
截至目前,海澜之家的门店总数已达到7255家,相较于2009年的655家增幅达到了10倍之多。对比之下2015年至2020年五年间,中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营收从2.2万亿缩减至1.37万亿,缩水38%。
老国产男装品牌竞争力不再,优衣库、ZARA、H&M逐渐开始占领了线上市场为主的销售份额,抢占回归的男性消费者。
在优衣库公开宣称要进军下沉市场之后,海澜之家布局最多的二三线城市版图不再平稳。不知曾经宣称要打造中国第一“国民品牌”的周建平,还能否继续信任在他儿子指挥下的海澜之家。
见微知著。
从线下门店状况和自身财务分析来看,存货问题一直是海澜之家多年来的心头之痛,这家信赖轻资产模式的头部男装品牌,在这几年也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案加以应对。
踏出进军元宇宙的一步,也像是海澜之家变相解决存货问题的一招险棋。利用新消费时代下,线上经济的热度和虚拟经济的超高潜力,完成品牌年轻化转型,来提高销量,确实是周立宸接棒他父亲后能画出的最好蓝图。
此消彼长的是,抢跑元宇宙与解决当下最难以处理的库存问题看似互斥,实则互相成为了彼此的答案。
而眼下脚踏实地要比仰望星空更加重要。毕竟,单纯的元宇宙“画饼”显然无法挽留住失望的消费者。
至于未来,男人的事情交给男人解决,衣服的事情交给女人解决,元宇宙交给元芳解决吧。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