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白居易的《花非花》的写作背景

网友发布 2023-06-22 10:47 · 头闻号影视娱乐

白居易的《花非花》的写作背景:

《白氏长庆集》中有《真娘墓》以及《简简吟》二诗,且二诗均为悼亡之作。此《花非花》诗与以上二诗同卷,编次其后。《花非花》诗大约与《简简吟》同时为同一目所作。据诗意,亦属往事虽美,却如梦如云,不复可得之叹。

原文:

花非花

唐代: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

说它是花不是花,说它是雾吗不是雾。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扩展资料:

赏析:

这首诗通篇都是隐语,主题当是咏官妓。当时各级官府都有一定数目的娟妓,供那些腐朽的官僚们驱使。首句“花非花”是说官妓的容颜如花,但又并非真花。次句“雾非雾”中“雾”字是双关。借“雾”为“婺”。“婺女”即女宿星。因官妓,上应女宿,但又并非云雾之雾。?

“夜半来,天明去”既是咏星,也是说人。语意双关,而主要是说人。官妓不同于一般的妓,更不同于正式的妻子,她们与官僚之间互为依存,但关系又不便十分密切,只能以夜来明去为限,可谓会短别长。故末二句发出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卜的感叹。

上句言会短,下旬言别长。其中“梦”、“朝云”的描写是借用宋玉《高唐赋》、《神女赋》中关于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以喻男女之幽会。因为语言文字运用得巧妙,把男女欢爱之事抒写得很含蓄,富于诗意。

语意双关,富有朦胧美是这首小是的最大特点。雾、春梦、朝云,这几个意象都是朦胧、飘渺的,意象之间又故意省略了衔接,显出较大的跳跃性,文字空灵,精炼,使人咀嚼不尽,显示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功力。

作者介绍: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

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晚年白居易的生活,大多是以“闲适”的生活反应自己“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而844年,73岁的白居易出钱开挖龙门一带阻碍舟行的石滩,事成后作诗《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并序》留念。

诗中仍反映出他“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观。晚年的白居易大多在洛阳的履道里第度过,与刘禹锡唱和,时常游历于龙门一带。作《池上篇》、《醉吟先生传》自况。845年,白居易74岁,尚在履道里第举行“七老会”,与会者有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与白居易。

同年夏,以七老合僧如满、李元爽,画成“九老图”。白居易晚年笃信佛教,号香山居士,为僧如满之弟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于洛阳,享年75岁,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葬于洛阳香山。

1、片头曲《疤》

《疤》是严艺丹演唱的一首歌曲,她完美发挥了自己的创作才能,全权包揽了从作词、作曲到演唱等一些列歌曲制作工作。

2、片尾曲《爱与恨》

《爱与恨》是电视剧《飞刀又见飞刀》的主题曲,由刘畅作词,谭旋作曲 ,刘恺威、杨蓉演唱。

3、插曲《所谓痴狂》

《所谓痴狂》是电视剧《飞刀又见飞刀》的插曲,由严艺丹作词作曲并演唱。

扩展资料:

歌曲原唱:严艺丹,颜·乐队/Y.A.N?

填? ? 词:严艺丹?

谱? ? 曲:严艺丹

给我一些时间准备,再听你说

如果非要用对不起,来结束幸福

你说过,那么多舍不得的

虽然还是要舍得,你是我心中最痛的伤疤

就算永远都不能愈合,伤口灼烧的刺痛总是提醒我

那是你怀里的温热,用一眨眼瞬间

反覆爱还是恨,错觉挣脱所有誓言

残忍才是注定,还会再相信么所谓执着

就可以抵抗的命运,你是我心中最痛的伤疤

就算永远都不能愈合,伤口灼烧的刺痛总是提醒我

那是你怀里的温热,你是我心中最痛的伤疤

就算永远都不能愈合,伤口灼烧的刺痛总是提醒我

那是你怀里的温热,你是我心中最痛的伤疤

就算永远都不能愈合,伤口灼烧的刺痛总是提醒我

那是你怀里的温热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