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https://www.87dh.com/xl/ 河北师范大学2022年省内普通专升本有学前教育、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考生网为大家整理了三个专业的信息,2022年参加河北专升本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同时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战,考生网为同学们整理了以下文件:
点击查看:专升本题库
点击查看:河北专升本视频课程
河北师范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一层次高校。学校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具有120年的发展历史和光荣的办学传统,具备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招生专业
1.学前教育专业
我校是河北省最早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之一,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夜大学生,1993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科学生,2001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学生。多年来,坚持“精品”培养路线,毕业生遍及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各级各类幼儿园和幼教机构,为河北省学前教育领域培养了大量优秀的骨干教师和管理人才。目前设有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前教育第二学位、学前教育学学术硕士和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1)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高尚师德和教育情怀,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与社会素养及艺术素养,系统掌握教育科学和学前教育专业理念、教育知识,具备一定的学前教育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管理能力,能够在各级各类学前教育及管理机构中胜任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的学前教育复合型人才。
(2)核心课程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普通心理学、教育学、中外教育史、教育社会学、教育法学、教育心理学、学前保健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幼儿园教学活动与设计、学前教育管理学、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钢琴、舞蹈、美术等。
(3)就业方向
本专业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升学就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各级各类院校及研究所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为全省各级各类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培养卓越的教师及管理者。
2.英语专业
我校英语专业专升本的培养任务由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承担,附属民族学院具有多年的英语专业办学经验,以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师德高尚,具有扎实教育教学能力的基础教育人才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依托,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学生成才为中心,注重实践教学,学用结合,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依托我校的优势资源,教育教学实力雄厚,教师团队在河北省多项专业教学比赛中屡获殊荣,学生在教师技能大赛、“世纪之星”外语演讲大赛、河北省高校英语阅读大赛、“外研社杯”写作大赛等多项比赛中获奖30余项。毕业生大部分选择进入基础教育战线,为河北省基础教育贡献着力量。
(1)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师范类专业,立足河北省基础教育的发展与需求,旨在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师德高尚,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系统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英语教学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具备一定的英语教育研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高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良好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在中小学各级各类英语教育及管理机构中胜任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的英语教育复合型人才。
(2)核心课程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高级英语、语言学概论、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翻译理论与实践、高级英语写作、中学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中学英语教学技能训练、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训练、英语教学专题研究、顶岗实习等。
(3)就业方向
本专业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升学就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各级各类院校及研究所的英语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为全省各级各类中小学及英语教育机构培养卓越的教师及管理者。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的培养任务由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承担,附属民族学院具有多年的计算机专业教育经验,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依托,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学生成才为中心,注重实践教学,学用结合,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师生在“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人工智能设计大赛等众多赛事中屡创佳绩。2021年12月,在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二届全国信息产业新技术职业技能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Python)竞赛全国总决赛中突出重围斩获学生组二等奖。毕业生在华为、金蝶、中国智库等众多名企中绽放着光彩。
(1)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特别是京津冀地区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发展需求,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和环境意识强,系统掌握计算机技术领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计算机类工程实践和专业综合创新能力,能够胜任计算机技术领域应用的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测试分析、工程项目实施与管理等工作,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能与团队成员一起在创造性工程实践活动中取得成就的应用型人才。
(2)核心课程
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实训、JAVA核心编程实训、J2EE框架设计实训、WEB前端开发技术实训等。
(3)就业方向
本专业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升学就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国内外众多软硬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网络系统、信息安全等领域的技术开发、维护、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二、河北省内招生计划
说明:具体招生计划以河北省教育厅公布的相关文件为准。
专升本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专升本考点内容、不清楚专升本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一、河北师范大学邮编是多少 河北师范大学 的邮编为050024,该校地址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是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一层次高校。
二、河北师范大学简介
河北师范大学 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一层次高校。学校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具有117年的发展历史和光荣的办学传统。1996年6月,原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学院与创建于1952年的河北教育学院、创建于1984年的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 河北师范大学 。校友中有老一代革命家邓颖超、刘清扬、郭隆真、杨秀峰、康世恩、荣高棠等,有学界名人梁漱溟、张申府、汤用彤等,有中科院院士严陆光、郝柏林、李树深、贺泓等,也有许绍发、蔡振华等一批体育界精英。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26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
学校于2011年整体迁入新校区办学。新校区占地1829亩,馆藏图书303万册,中外文数据库67 个。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606人,其中专任教师1617人。在职教职工中,正高职人员431人,副高职人员91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省级以上各类优秀专家215人次,博士研究生导师12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68人。在校本科生23692人,研究生4638人,成人教育学生8418人。
学校现设21个专业学院,1个独立学院(汇华学院)。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有本科专业95个。学科专业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个学科门类。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7个、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项目1个、省高校强势特色学科4个、省高校重点学科14个,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化学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学校设有河北省职业教育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学科教育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河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河北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中国教育科研网河北省主节点等机构。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现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有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7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项,省级精品在线建设课程1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项,省级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3个,省级教学名师16人。近年来,学校共获得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以学分制、顶岗实习支教、大类招生培养为重点,推进本科教学三大基础性变革:学分制改革不断完善,满足学生自我设计和自主发展的需求。构建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师资培养“三教并举”、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完整教师教育体系。顶岗实习支教工程深入开展,有效服务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就此项工作曾两次作出批示予以推广;2013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校视察工作时,对学校在基层锻炼学生的做法和学生愿意到基层就业的人生选择给予了高度评价。实施了大类招生培养改革,强化通识教育。积极发展非师范专业,初步形成四种培养模式,构建了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格局。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15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6年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入选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实施院校。
科学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承担了一批国家“973”、“863”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委托项目、国家清史纂修工程主体类项目等具有较大影响的科研项目。孙大业院士课题组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填补了河北省的空白;蒋春澜教授指导的博士论文进入“全国百篇优博”行列。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分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辞书奖、鲁迅文学奖等。在Science、Nature、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发挥学科优势,推进协同创新。已建成“细胞信号与环境适应”、“数字教育”、“燕赵学术研究中心”3个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长城文化安全研究中心”入选河北省首批新型智库;组建了河北省数学研究中心、移动物联网研究院、泥河湾考古研究院、畿辅学研究中心、县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公共政策评估中心、AR重点实验室、晏梁学智中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