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一生都在征战中,于1227年率军攻打西夏时因病身亡。据说遵从成吉思汗“秘不发丧”的遗命,他的遗体被送回故乡后,深埋陵墓,然后千军万马不停踩踏,因此从地表根本看不出他的遗体究竟在哪里。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初的坟地已被掩盖在茂密的森林下面。所以现在,成吉思汗真正的葬身之地成为一个解不开的谜。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并不是成吉思汗真正的葬身之处,而是1954年建立的一个象征性陵寝。
那么成吉思汗的遗体到底埋葬在哪里?至今没有一个准确可信的说法。
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成吉思汗遗体安放在阿勒泰山上。成吉思汗在率兵远征西夏时死于甘肃清水县,他临终前命令秘不发丧,以免涣散军心。诸将于是把他的灵柩运回蒙古安葬,“在把君主的灵柩运往阿勒泰山的途中,护送的人将沿途遇到的所有人作为殉葬者”。中国史书中的记载内容不详,或说“起辇谷”,或说“不儿罕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大肯特山)。
中国新疆博物馆的考古学者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山脉所在的青和县三道海附近,发现了一座人工改造的大山,怀疑这是成吉思汗的葬身陵墓,但也未能确认。
其实不只成吉思汗,元朝君主的陵墓都未能得到确切考证,这与元代的丧葬风俗有关。元朝虽然入主中原,却仍然保留了蒙古习俗,如在葬制习俗上,贵族仍实行秘密深埋习俗。据史料记载,蒙古贵族死后不起坟,埋葬之后,“以马揉之使平”,然后在这片墓地上,当着母骆驼的面,把子骆驼杀死,淋血在地上,派千骑士兵守护。到来年的春天,草生长茂盛之后,士兵迁帐撤走,而一般人所看到的只是茫茫草原,不知其墓地所在。如果皇帝要祭祀时,就拉着那只母骆驼引路,若见到母骆驼悲鸣之处,就算是墓地了。由于墓地上无任何标志,也就无法辨认灵柩真正所在地(《草木子》)。
成吉思汗像
现今成吉思汗的陵园坐落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阿腾席连镇东南面的敖包上,号称“八白室”。“八白室”是由八间白色的建筑构成。由于蒙古贵族有葬后灭迹、不留坟冢的习俗,埋葬地点不为人知,无从祭祀,所以,为了纪念祖先,便创立了经常可以祭祀纪念的灵庙,这种灵庙就叫做“八白室”。《蒙古源流》一书记载:“因不能请出金身,遂造长陵共仰庇护,于彼处另立白屋八间,在阿尔台山阴、哈岱山阳之谔特克地方建立陵寝,号为索多博克达明成吉思汗。其后遂留传至今。”
相传1226年,成吉思汗率兵征讨西夏时,路经蒙古西南部高原(鄂尔多斯高原)的时候,来到了这个地方。这时正是春光明媚的时节,一片迷人的景色吸引了他,使他久久不忍离去。他在沉思很久之后,对周围人说:“我看这个地方太美了,死后就把我葬在这里吧!”果然,在西征的第二年(1227年),他就病死在清水县军中了。他的遗体由诸王和那颜(蒙古贵族首领)按照他生前的愿望,千里迢迢运到这里安葬。从此,人们便把这里称为伊金霍洛,意为“主人的陵园”。
成吉思汗陵的现有建筑,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重新修建的。1939年抗日战争时期,德王秘密派遣蒙奸、汉奸进行阴谋活动,企图将成吉思汗陵盗窃去归绥。内蒙古广大人民得知这一消息后,提出了强烈抗议。在广大人民和抗日爱国人士沙王等提出迁移的呼吁下,国民党政府被迫成立移陵委员会,和沙王等人一起办理移陵之事。成吉思汗陵于1939年5月开始迁移,先迁到了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在榆中县放置了11年后,又移置到青海省塔尔寺。新中国成立以后,应内蒙古各族人民的要求,于1954年春,由内蒙古自治区组成迎接成吉思汗灵柩回蒙的代表团,专程前往塔尔寺,同年4月1日将灵柩接回伊金霍洛。中央拨专款80万元,重建了陵园。
成吉思汗的陵墓到底在哪里
截止2022年3月14日,成吉思汗陵墓还没有被找到,找到的只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
成吉思汗陵是蒙古帝国第一代大汗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距鄂尔多斯市区40公里。由于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
成吉思汗的葬地谜团:
关于成吉思汗葬地的记载,各家史书不尽相同,《蒙古秘史》和《圣武亲征录》都秘而不谈。据多桑《蒙古史》说,成吉思汗当年到过斡难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发源地之不儿罕山,曾在一棵大树下,流连忘返,并说:“死后当葬于此处”,这是一种说法。
?此外,根据《秘史》所载,当运送成吉思汗的灵柩的大车走到木纳忽格合黎地方时,大车轮陷进地里,五匹骏马也挽不动,大家束手无策。这时,苏尼特氏吉鲁格台把秃儿带头唱起了歌颂大汗的挽歌,大车这才又肃肃前进。
另据《蒙古源流》记载,大汗归天后,运灵柩至穆纳之淖泥处所,车轮挺然不动,因不能请出金身,遂造长陵,共仰庇护,于彼处立白室八间。“穆纳”即为蒙语“马鞭”的意思。
据说,当年成吉思汗率领军队西征西夏时,路经鄂尔多斯草原的包尔陶勒盖,目睹这里水草丰美、花鹿出没的美景,十分陶醉,留恋之际失手将马鞭掉在地上。大汗有感而发,吟诗一首:“花角金鹿栖息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
并对左右说:“我死后可葬此地。”大家想起了成吉思汗生前的话,于是,就地将成吉思汗安葬在了鄂尔多斯草原上,并留下500户“达尔扈特”人守护。
且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大汗归天之时正是夏季,气候炎热,金身不可能运出很远,秘葬在鄂尔多斯境内的可能性很大。这也为第二种说法提供了一定的佐证。这两种观点各有其证,但其中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承认并突出强调了成吉思汗本人的愿望。
成吉思汗是世界史上杰出的 政治 家、 军事 家。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在死后会被葬在哪里呢?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成吉思汗的陵墓到底在哪里,欢迎阅读!
成吉思汗的陵墓在哪里
一般人可能认为,成吉思汗就葬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那儿有成吉思汗陵。实际上不是的,这个建筑俗称?八白室?,可以说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而非其实际葬处,而且过去是移动的,并不固定一处。?八白室?就是八个蒙古包式的帐殿,所供奉对象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供物,除了其中一个放着成吉思汗灵枢外,其余分别放着忽兰哈敦、古日布勒津高娃哈敦、成吉思汗弓箭、宝日温都尔、成吉思汗马鞍、成吉思汗坐骑画像,最后一室叫商更翰尔阁,存放成吉思汗生前秘档。还有一种说法供奉的不是 物品 ,而是成吉思汗等八个人,分别是成吉思汗、孛儿帖夫人、忽兰夫人、也速夫人、速干夫人、别里古台、哈撒尔、拖雷和夫人。
成吉思汗实际葬处到底在哪?近年来,日本、美国的考古专家动用了卫星推测工具,也未能找到蛛丝马迹;《元史》上给出的答案也只有四个字?葬起辇谷?,比描述成吉思汗死亡经过的20个字,还少了16个,真可谓惜墨如金。作为明一代大文臣,宋濂如此行文,大概也是一种无奈,?起辇谷?是什么地方可能他也搞不清楚。
?辇?,古代帝王乘的车子,?起辇谷?字面意思应该是成吉思汗乘车起步的地方,可以理解为成吉思汗成为蒙古各部首领,直到最后建成横跨欧亚大陆这一超级蒙古汗国的发祥地。?起辇谷?的具体位置,争议很大,说法不同,有人说在内蒙境内,有人说位于外蒙(今蒙古国),还有说在宁夏、甘肃、新疆、北京一带,至今不休。
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认为,成吉思汗葬在阿尔泰山。?一切大汗和成吉思汗?他们的第一个主人?死后都必须葬在一座叫阿尔泰的高山上。无论他们死在什么地方,哪怕相距有一百日的路程,也要把灵柩运往该处,这已经成为皇室一种不可改变的传统惯例。?照此说法,起辇谷就在阿尔泰山一带了,对这种说法,不少人认为马可?波罗记错了,甚至中文译者也在译文下面标注出?此说有误?。但近来的考古发现似乎证明马可?波罗此说并非空穴来风,在阿尔泰山脉所在的青河县三道海子附近,新疆考古专家发现了一座有人类改造痕迹的山陵,有成吉思汗当年西征时修建的古栈道,有?辇?经过,疑为成吉思汗陵寑所在。
民国著名蒙古史学家屠寄著《蒙兀儿史记》,认为,起辇谷在今土谢图汗中旗之东库伦。
还有人认为,起辇谷在千里山。靠近黄河有一座千里山(今内蒙古境内),山间有沟名千里沟,蒙古语为?其额勒?,与?起辇?谐音。?起辇谷?就是从?千里沟?谐音变化而来。这个说法的佐证是,在千里山上有成吉思汗与其家族的画像,附近还有多达百余口的已废弃古水井,这些古井名为?敖楞脑海音其日嘎?。据说此名缘于成吉思汗当年出征时所带的108只猎狗。此处被推测为成吉思汗当年统帅的几十万大军驻扎之处,成吉思汗死后即葬于此。
南宋徐霆疏证彭大雅之《黑鞑事略》,认为,起辇谷应该在克鲁伦河(今蒙古国境内,又译泸沟河)河畔;?霆见忒没真之墓,在泸沟河之侧,山水环绕。相传云:忒没真生于此,故死葬于此,未知果否。?但这一说法,作者本人似乎信心不足,未能肯定,称?未知果否?。不过,现代考古添了新证,上世纪九十代前后,日本与蒙古联合考古队动用了卫星设备,在这一带发现了大量蒙古贵族古墓,证实是古代蒙古贵族家族葬地,成吉思汗及其他元诸帝陵是否隐藏其间,后来未有说法,不了了之。
成书于19世纪的《多桑蒙古史》认为,起辇谷应该在斡难河、怯绿河、秃刺河等三河源头处的布尔罕山一带,即今蒙古肯特山地区。这一说法与《黑鞑事略》所记泸沟河之侧相呼应,一个说河,一个说山,都是这一带,现代不少学者比较相信这个地点,因为这里是成吉思汗的博尔济锦家族发祥圣地,元朝后嗣诸帝或许皆随先祖而葬。这里据说还是成吉思汗指定葬处,有一个 传说 ,成吉思汗生前曾经在肯特山上的一棵榆树下静坐长思,忽然间起立,突发 灵感 ,对随从表示死后就葬在这里。
但也有观点认为,所谓起辇谷一说是成吉思汗后人的障眼法。实际上,成吉思汗就葬在他病死的六盘山附近(今宁夏境内)。根据蒙古人过去的风俗,一个人死后尸体腐烂,灵魂就上不了天堂,一般在三天之内尸体就要下葬。成吉思汗死时正处夏天,不可能千里迢迢把尸体送回发祥地的。
前苏联考古专家则认为,成吉思汗葬在贝加尔湖底。这个说法可能不少人认为不可能,但却从中国古代的堪舆术中找到了理由。堪舆术认为, 风水 宝地可以是水城,如果取?水城?而葬,要看其潮头高低,水色是否清白。若潮头似龙首高起,水色如银,则是大吉。显然,贝加尔是一座水城,是块聚气藏龙的风水宝地。
为什么成吉思汗的埋葬地点会有这么多种说法?有理由相信这是成吉思汗后人当年有意散布虚假信息。但成吉思汗陵至今为何找不到?根本原因还是元朝帝王施行?秘葬?所致,秘葬让成吉思汗的后人也搞不清楚祖宗的归葬之所到底在哪。秘葬,又叫潜葬,就是秘密下葬,避免为外人察觉,为蒙古人崇尚。如果像汉族帝王那样,卜吉地,营地宫,起山陵,宋濂那样的大学者在编撰《元史》时就不会绕着走,仅给出?葬起辇谷?4个字。
元朝帝王的葬式不同于中原帝王。过去蒙古人信奉萨满教,祭祀的是先人的魂灵,而不是尸骨,其魂灵所在并非尸骨下葬之处,即重魂灵轻尸骨。所以相对来说,不像汉人,对埋葬尸骨的陵墓特别看重,对尸骨的处理比较简单。
《元史》卷七十七《国俗旧礼》所记载的元朝帝王崩后下葬方式,是这样的:
?凡宫车晏驾,棺用香楠木,中分为二,刳肖人形,其广狭长短,仅只容身而已。殓用貂皮袄,皮帽,其靴鞍,系腰,盒钵,俱用白粉皮为之,殉以金壶瓶二,盏一,碗碟匙箸各一。殓讫,用黄金为箍四条以束之。舆车用白毡,青缘纳失失为帘,覆棺亦以纳失失为之。行前,用蒙古巫媪一人,衣新衣,骑马,牵马一匹,以黄金饰鞍辔。笼以纳失失,谓之金灵马。日三次,用羊奠祭。至所葬陵地,其开穴所起之土成块,依次排列之。棺既下.复依次掩覆之。其有剩土,则远置他所。送葬官三员,居五里外,日一次烧饭致祭,三年后返。?
从上面的文字中可以看,元朝帝王的葬俗确实很特别,与中原帝王葬式区别很大,甚至连棺椁也要,其?棺材?是用一段大木挖空而成。下葬时很仔细讲究,挖穴不能用乱铲,要一块块取,依次放好;棺下葬后,再按次序归位,不留痕迹。不像中原帝王那样大张旗鼓,大兴土木,唯恐 天下 人不知其下葬地方。
在下葬后,地面不留痕迹。《黑鞑事略》,?其墓无冢,以马践蹂,使平如平地。若忒没真之墓,则插矢以为垣,逻骑以为卫。?元末明初人叶子奇在其所著的《草木子》称,汗陵?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其子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春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时,则以所杀骆驼之母为导视其踯蹰悲鸣之处,则知葬所矣。故易世之久,子孙亦不能识也。?另外还有说法,在成吉思汗下葬后,葬地四周栽植了大量树木,若干年后小树长大成林,就没有人能发现分辨出确切的葬地了。
为了防止陵址被外人发觉,保证秘葬 成功 ,成吉思汗的灵柩所经之处不留下一个活口。据马可?波罗所闻,成吉思汗死后,在灵柩运回下葬地途中遇人即杀。?还有一项惯例,就是在运送灵柩的途中,护送的人要将途中遇到的所有的人杀死作为殉葬者,并对他们说:?离开现世到阴世去服侍你们驾崩的主人吧。?、?当蒙哥汗的尸体运往阿尔泰山时,护送的兵马沿途杀死了将近两千人。?
除了秘葬,?薄葬?观念在客观上也起到了保密作用。薄葬,顾名思义就是没有什么陪葬品的葬法。根据《元史》所记习俗,元朝帝王死时?殓用貂皮袄,皮帽,其靴鞍,系腰,盒钵,俱用白粉皮为之,殉以金壶瓶二,盏一,碗碟匙箸各一。殓讫,用黄金为箍四条以束之。?最贵重陪葬品大概就是两只金壶瓶了。既没有汉朝帝王的金缕玉衣,也没有唐朝帝王的贵重金属类无价之宝。口无饭含,足不着金靴。如果陪葬丰厚,再怎么秘葬,恐怕也不会逃脱盗墓者的眼睛,无多少财富可掘,以取财为目的的盗墓就没有意义。这大概是成吉思汗最聪明过人的地方之一吧。后来,元朝诸帝均采取这种秘葬加薄葬方式,不只成吉思汗陵未被发现,其他诸帝王陵目前也无一座让找到。
从 历史 上看,薄葬的防盗作用胜过重重机关,如曹操的陵墓?高陵?(又称?西陵?)到底在哪也是一个谜。《 三国 志》上记载,曹操临终有遗令:?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不陪葬金银财富也就罢了,死时连寿服也不置办,当时穿什么就什么。而且,曹操下葬时也是?不树不封?,地面不留任何标记。秘葬加薄葬,曹操的陵墓引不起盗墓者的 兴趣 ,成了著名的疑冢。
起辇谷到底在哪,成吉思汗是不是真的葬于此,目前仍是一道不解之谜,成了历史遗憾。但根据现在人类的 探秘 热情,成吉思汗陵离被发现的时间不会太遥远,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加入到了寻探之列。其中以日本、台湾、美国、俄罗斯、韩国最为积极。日本在上世纪与蒙古国联手,组成?探寻成吉思汗墓考察队?,最后一无所获后,但他们根本不死心,近年来再度合作,又进行了多方位大面积的考古,据说已有重大发现;而美国以民间方式分多批进入蒙古国,并宣布所发现的古墓极有可能是成吉思汗陵。2000年中国台湾地区的考古 探险 队在新疆阿尔泰山三道海子宣布有重大发现,曾震惊海内外。
猜谜远比谜底被揭发有趣得多。如果有一天成吉思汗陵找到被发掘了,真相大白于天下,但人类也许也会觉得遗憾!朱元璋当年下诏编纂《元史》时,如果当想找,至少会比现在容易得多。他为什么不找?或许朱元璋压根儿也不想弄清成吉思汗及元诸帝归葬之所,有意把这谜留给历史的。
成吉思汗是怎样一个人
成吉思汗的真名叫做铁木真,他的父亲曾在一个部落里当酋长。当时的部落之间常有战争,蒙古人有个说法,如果一个婴儿出生的时候刚好有敌方部落勇士被抓住,那么这个婴儿的名字就用勇士的名字,代表着他将接收勇士所有的本领和勇气,铁木真的名字由此而来。
后来,随着铁木真年龄的增长,他变得越来越勇猛,但是他的父亲被人杀害后他们的部落越来越弱,所以铁木真的童年是很凄惨的,他也比别的同龄的孩子早熟。虽然部落的实力越来越差,可是铁木真凭借他的英勇和努力再次让他的部落重新壮大,所以可以看出成吉思汗是一个坚强的人。
著名风云人物孙中山曾评价成吉思汗曾把真个欧洲占领,中国的实力远远地比最强大得时候还要强大,所以在这也可以看出成吉思汗是一个有野心、有计谋的人。在蒙古人眼中,成吉思汗是谁也取代不了的英雄,所以他还是一个深入民心的人,这种世人崇拜的感情甚至延续至今。
成吉思汗不仅在国内受到敬仰,在亚洲和西方很多国家也受到了赞扬,日本前首相就对成吉思汗十分地崇拜,成吉思汗在日本 公务员 的心中更被视为一个有组织有能力的可汗。除此之外,西方人眼中的成吉思汗也是一个伟人,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中对成吉思汗有着很高的评价。
所以成吉思汗是一个古今中外受到大家赞扬的人,因此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成功、伟大、心胸宽广的人,成吉思汗曾经也说过心胸有多么的宽广,战马就能驰骋到多么远的地方,他的战马已经驰骋到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了。
一个成功的人不仅能让自己国家的人敬仰,甚至能让全世界的人敬仰,成吉思汗就是这样的人,他像大海一样宽广的胸襟值得?成吉思汗?这个称谓,也只有他才能驾驭这个称谓。成吉思汗在1227年的时候去世了,可是他的精神已经延续至今。
如何评定成吉思汗功过
成吉思汗在历史上是一位饱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正是因为成吉思汗的西征,才加快了各国之间的交流;有人说成吉思汗杀害了大量无辜百姓,给各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关于他的是非成败,后人 意见 不一,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成吉思汗的功在于:他戎马一生,打下了历史上面积最大的蒙古帝国版图,并且创下了世界上很多第一。比如,成吉思汗是?千年以来世界最富有的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成功者?等等。后来,美 国学 者塔夫里阿塔斯对成吉思汗时期建立的蒙古版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他所著的《全球通史》一说中提到: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亚欧大陆。从客观上来说,成吉思汗间接地促进了东西方经济和 文化 的交流,随着成吉思汗不断地向外开拓,越来越多的国家知道了中亚的存在。成吉思汗所发动的东征和西征,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强盛。
成吉思汗的过在于:成吉思汗实行的铁血政策给无数国家带来了灾难,大量的无辜百姓死于成吉思汗的铁骑之下。成吉思汗杀死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有两亿左右,金国、南宋和西夏一共有一亿五千万左右,分别举例来说,金朝人口大约六千多万,1234年金朝被成吉思汗灭掉,人口只剩下一千万左右;南宋人口接近八千万,1279年灭亡时,只剩下一千八百万左右;西夏人口有一千万,几乎全国人口都死于成吉思汗的马蹄之下。而中亚、欧洲等国家死亡人数加起来有九千万左右。蒙古军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给数以万计的百姓带来严重的灾难和流离失所的生活。
猜你喜欢:
1. 成都惠王陵是谁的陵墓揭秘
2. 成吉思汗陵墓在哪
3. 慈安太后的陵墓有被盗过吗
4. 内蒙古草原的导游词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