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洪建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据县志记载,早在唐代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即建有商埠,当时称洪崖乡,其改名瑞洪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明太祖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朱军因战略关系多次败北,被陈军逼退至洪崖乡(即现在瑞洪)谢湖塘小港。朱元璋为重振兵风,招集部将商谋破阵之策,军师刘伯温献计以火攻之。无奈连日风向不顺,加之近日交战,朱元璋精神疲劳,次日起床时,不晃红日已射入船舱,朱元璋说我一觉竟睡红了天。朱元璋站立船头,观看风向恰为顺风,立即下令开战!全船迅速拔锚开航,直奔康郎山战场。在大火攻势下,陈友谅节节败退,陈还被射伤眼睛仓皇逃命。为纪念这次战功,朱元璋下钦令,将洪崖改为瑞洪。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瑞洪三面环湖,站在湖岸远眺,湖面一望无际,波光粼粼,使人心旷神怡,顿发海纳百川的感怀。到了春、夏、秋三季,鄱湖风光更为优美。其景点有:大面积芦苇观赏,芦苇荡小船,“三江口”风光,观赏天鹅、白鹭、大雁、野鸭等。
瑞洪旧有令公庙、天后宫、风波亭、古茶庵、洪崖书院和古宫窖等,现存名胜古迹有:洪福寺。
景点简介:
(1)“三江口”风光。“三江口”是指信江河流、赣江河流与鄱阳湖水汇聚的交叉处。每到上半年降雨季节,信河水、赣江水直奔鄱阳湖,在“三江口”交汇,形成一边红色、一边黑色、一边白色的江面壮观景色。
(2)芦苇观赏。鄱阳湖内有大面积芦苇,每到春、夏季节,嫩绿的芦苇,在湖水中随着风浪一起一涌,形成绿色波浪,芦叶沙沙的响声,观赏其景其情,别有一番滋味。
(3)洪福寺。建于唐朝626年,寺内原有和尚、尼姑百余人(尼姑住在观音堂),传说寺内的钟声当时在康山打仗的朱元璋都能听见。抗日战争期间洪福寺被日兵拆除,只留一间小房屋,及至近年才重修。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