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人民币的认识》优秀说课稿

网友发布 2023-06-04 20:09 · 头闻号游戏应用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人民币的认识》优秀说课稿模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民币的认识》优秀说课稿1

 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0—51页:例5、例6、例7。

 二、教材分析:

 简单的计算这节课是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的第二课时,教材在认识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它们的十进制关系的基础上,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达形式。

 3、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说学情:

 人民币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又有给孩子“压岁钱”的习俗,许多家长喜欢带孩子上超市并让他们在一定范围自由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让许多学生较早有了钱的概念,会看价格标签,部分学生甚至有了实际购物经验,因此,这节课设计中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借助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又好又快的进行学习。

 说设计思路:

 1、从学生实际经验入手, 唤醒学生的思维,把生活中的经验转化为知识,轻松突破元和角之间的换算难点。

 2、创设情景,直接出示商品及价格标签,在学生回忆平时看到的商品价格的表示方法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通过已经知道价格表示方法的学生来带动其他学生学习,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3、人民币的计算离不开购物,让学生在模拟购物的过程中完成简单的加法计算。通过选购不同商品,需要不同的付钱方法,深刻体会进率的换算,让知识在操作中得以内化,学生学了也不易忘记。

 4、教学中所设计的游戏和购物活动,都采用2人合作方式,可以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带动。

 5、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利用教材,同时通过完成填空回忆整理本课所学知识。

 说课前准备:

 一、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卡片。

 二、学具准备:学生学具袋。(内装各种面值的模拟人民币)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能说说人民币的单位有那些吗?按质地可以分为哪两类?

 二、新课教学。

 (一)联系生活,经验转换知识。

 小凡喜欢吃奶糖,小卖部里1角可以买1颗,今天妈妈给了小凡1元2角,小凡可以买几颗奶糖?(课件出示相关)

 你是怎么想的?(1角1颗,1元=10角,1元2角=12角,买10颗,还有2角买2颗,一共可以买12颗)

 小红的奶奶给了她一些1角的零钱,她数一数一共有12角,小红想换成整钱,可以换成几元几角?(课件出示相关)

 你是怎样想的呢?(10角=1元,12角=1元2角,可以换成1元2角)

 同学们真聪明!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换钱,现在我们就来做个换钱游戏。

 教师指名一名学生配合先示范:生:你好!我有3元8角,想换成角票。师:当然可以,给你38角。你算算对吗?生:1元等于10角,3元就是30角,再加上8角就是28角,对了,谢谢你。

 师:你好!我想把我的26角零钱换成整钱可以吗?生:没问题。10角换1元,20角换2元,一共换2元6角。同座学生模仿做换钱游戏。

 (二)设境激趣,合作实践学习。

 谈话过渡:学会换钱,老师带大家一起去逛逛小朋友都喜欢的地方——东东超市

 课件出示货品和价格标签(例6),让学生认一认,学生自由说自己认识的价格标签,表示多少钱?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找到规律:小圆点左边表示几元,小圆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第二位表示几分。现在一般情况下物品的价格都标到角。

 游戏巩固:看看谁的反应快(完成50页做一做)

 把写有价格的物品和对应写有几元几角的卡片发给不同的学生,拿物品的学生先举起来,拿对应的卡片的学生快速反应。全班一起订正。

 谈话过渡:超市里还有许多东西,课件出示物品及标价(例7,51页及“做一做”内容)现在我们同座每2个同学为一组任意选购2件不同的物品,自己计算出应付的钱到“收银台”(老师处)结帐。

 学生分小组购物,老师在“收银台”检查每组学生的计算和拿出的钱数是否正确,对有问题的学生马上辅导。

 三、知识整理。

 引导学生使用教材,复习本课学习内容。今天同学们学得真好!一节课可学了不少知识呢!同学们翻开书,看一看50页和51页的例5、例6和例7,你能把书上的空很快地填一填吗?

 学生看书填空后,课件出示书上50页、51页内容,师生一起逐空订正,从而达到整理知识,总结全课的目的。

 四、课后练习。

 在家长的陪同下做一次实际购物体验,要求自己看价格标签,自己计算金额,自己付帐。

《人民币的认识》优秀说课稿2

 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生活经验,在换币、取币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模拟购物,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感知购物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从小懂得要爱护人民币、爱惜人民币,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说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说教学难点:

 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说教学准备:

 人民币、购物小商品、每人1元钱。

 现在流通的各面值的人民币若干。

 学生准备人民币学具、练习纸。

 说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到超市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呢?(用钱去买)对了,你还知道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钱?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

 师: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

 生:人民币。

 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

 1比弦蝗希说一说。

 师: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吗?

 生:认识。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

 生1:我认识1毛,2毛,1块,2块。

 生2:我认识5毛,10块,20块,100块,50块。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几毛、几块又叫几角、几元。

 生3:我全部都认识。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人民币。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人民币,咱们一起来认一认,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

 (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引导:“同学们真不错,用那么多方法来认识人民币。请把课桌上你认识的人民币,给你的伙伴说一说。”

 学生活动,互相说认识的人民币。

 随机认识样币。

 小结:识记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

 观察人民币的正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都有国徽,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人们银行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同时我们小朋友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一分钱。

 2、给人民币分类。

 (1)师: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都能认识,真棒!不过,这么多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同学们按规律分一分,把钱摆整齐。(同学先思考再小组互相讨论怎样给人民币分类,然后动手分类。)

 小组代表发言,说说分类的方法和想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整理结果?做得最好的这一小组上来吧!

 (一个小组代表上台展示)

 生:我们组是这样整理的,我们把元的人民币放在一起,角的放在一起,分的放在一起。(边说边展示不同的人民币)

 元的有:100元的(2个),50元的(2个),20元的(2个),10元的(2个),5元的,2元的,1元的(3种)

 师:怎么会有两个100元的呢?

 生:一个100元是现在用的,一个100元是原来用的。

 师:说得真好,一个是新版的100元,一个是旧版的100元。两个50元、20 元、10元的人民币也分别是一个新版的,一个旧版的。

 (学生再展示角的、分的人民币)

 师:刚才这个小组的小朋友是把元和元放在一起,角和角放在一起,分和分放在一起。(板书:元、角、分)整理得很好,既清晰,又有条理。还有没有其他的整理方法?

 生:我们组是把大钱和大钱放在一起,小钱和小钱放在一起。大钱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小钱有5角、2角、1角、5分、2分、1分。

 生:我们组是把都是1的放在一起,有100元、10元、1元、1角、1分;都是2的放在一起;都是5的放在一起……

 生:我们是把硬币放在一起,纸币放在一起。

 (2)、由学生的分类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板书: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3)、学生评价(你最喜欢谁的分法,为什么?)

 3、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1元钱的橡皮,你能想到不同的付钱方法买到这块橡皮吗?”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讨论,然后把想好的方案说给大家听听。

 可能从以下几方面汇报交流:

 (1)、我直接付1张1元的

 (2)、我付2张5角的。

 (3)、我付5张2角的,还可以付10张1角的。

 (4)、我还可以付1张5角和5张1角。

 ……

 引导:“同学们想出的付钱方法还真多,哪位同学能说说元和角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1元=10角。

 4、换钱游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

 (1)师生间进行换钱游戏

 师:现在老师有一张5角的人民币,想换有1角和2角的零钱,谁愿意帮老师的忙?(学生自由发言)

 (2)生生间进行换钱游戏

 1个5分的可以换( )个1分的;

 1张2角的可以换( )张1角的;

 1张5角的可以换( )张1角的;一张5角可以换( )张2角和( )张1角的。

 1张1元的可以换( )张5角的,还可以换( )张2角的;

 ……

 三、巩固提高。

 谈话: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可真棒,人民币王国的国王呀想考考大家了,你愿意接受挑战吗?

 1.完成48页的.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订正。

 2、买卖东西交易活动(实践活动)

 出示各种物品及价格

 a、教师卖,学生买。(教师出示真实物品及价格让学生付钱)

 b、学生卖,教师买。(目的是训练学生找钱)

 c、学生卖,学生买。(四人小组合作,用模拟人民币和标有价格的模拟物品小纸进行交易活动。)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你们学会了什么?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五、作业。

 课本第53页第1、2题。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元 角 分

 1元=10角

 说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是在人教版第二册的教学内容。 对于“人民币”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在上这个单元之前,本以为课会很好上的,但是上了之后,我感到好难好难,完成得还不是很顺利。这让我思考了许久,为什么呢?总结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对于面值大的人民币,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知出现了混乱,如:2元与2角辨认不清楚。孩子们经过观察、比较终于能很快辨认了,非常高兴。因为面值比较大,不便于老师为学生准备学具,见不到真人民币,一切都变的抽象了,因而给后面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转换带来困难。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看的很仔细。

 2、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换出老师所说的多少人民币或是怎样拿这些钱,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等。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学具又小又多,十分的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40几位学生的差距也很大,优生早就换好,可差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币。如何让优生和差生都能很快的兑换出人民币呢?这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研究。

 3、部分学生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购物者应该付多少元”、“至少需要带几张十元的钱”等等理解困难,所以课后我还设计一个“红领巾小卖部”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同时掌握人民币的兑换的方法。

《人民币的认识》优秀说课稿3

 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兑换。

 能力目标:

 1、经历操作、探索、交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归纳能力。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德育目标:通过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对学生进行“以热爱祖国为荣”的教育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本课重点。

 教学难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兑换是本课难点。

 说教学方法:

 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

 说实验及教具:

 课件、人民币实物

 说教学课时:

 第1课时

 说学案设计:

 本单元是小学数学中关于人民币教学的唯一单元,是在学生已有了一些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提前回家感知各种人民币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是王丽小朋友妈妈的生日,她要用存了一年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一件礼物。你知道她存了多少钱吗?(面向全体)老师把她的存钱罐带来了,咱们一起来看看。

 二、新授

 1.大家知道我国的钱叫什么?(面向全体)(认识人民币)我们可要爱护人民币,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2.整理分类,将人民币进行分类。

 (1)按面值大小分:元、角、分;

 (2)按质地分:硬币、纸币;

 (3)按颜色分:红色、绿色;

 (4)按版别分:新版、旧版。

 3.出示一张人民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辨认的,并且按照我们的分类来介绍一下这张人民币。

 4. 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就像一家人,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面向优生)

 (1)一张1角的能换几张1分的?(1角=10分)

 (2)拿起一张1元的纸币,你能拿出与我拿的一样多的人民币吗?(1元=10角)

 我用一个小动画来引入,牛伯伯发红包给小猴和小兔,但是小猴是10张一角的,小兔是1张一元的,于是小兔哭了,于是我就问学生你有什么想说的?你能不能安慰一下小兔,从而引出1元=10角,

 (3)一张5元能换几张1元?如果你有20元,你想怎样换?50元呢?

 5.现在你能帮助王丽数出存钱罐中的钱吗?把它写在统计表中。

 (6张1元=6元、2张5角=1元、5张2角=1元、10张1角=1元、2枚5分=1角、

 3枚2分=6分、2枚1分=2分,合起来一共是9.18元,即9元1角8分)

《人民币的认识》优秀说课稿4

 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使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说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说教学难点

 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说教学准备

 每个学习小组(2人一组)准备一个纸盒,纸盒里面至少有1分、1角、2分、2角的纸币各5张,硬币各5枚;5分、5角的纸币各2张,硬币各2枚;1元的纸币1张,硬币1枚。

 说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1)、出示教材第60页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 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三个小朋友在商店里买玩具。)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钱) 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评析:从购物情景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提问:小朋友,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认识) 请你从盒子里找出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2)、分组活动:学生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同桌介绍。

 (3)、小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展示出来。

 [评析: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认识,通过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其他同学介绍,让学生在交流中互补,在讨论中学习,避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个教学过程,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2、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2)、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

 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随着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评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实现了由不知到知,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学生推到了“活动主体”的地位。]

 (3)、出示教材第60页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

 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4)、提问: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请学生从盒子里用不同的方法拿出1角钱,进一步建立角与分的进率关系。

 完成课本第60页填空:1元=( )角 1角=( )分

 [评析: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也使用过人民币,因此,要相信学生有能力应用已有的经验主动构建新知。通过从盒子里取出1元钱、1角钱,使学生看到取钱方案的多样,并从中筛选出“1元=10角、1角=10分”,顺利地化未知为已知,化陌生为熟悉,让学生掌握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5)、试一试:一张1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评析:通过换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元=10角”的规律的理解。]

 三、应用拓展

 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

 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学生从1张5角、2张2角、5枚1角中拿出5角,鼓励小朋友想出不同的拿法,对每种拿法都要组织学生评价。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教案 篇1

 在教师节前夕,我们组织开展了一次德育主题活动:浓浓尊师情,款款爱生意。

 具体内容有:

  一、谈话活动:“老师的爱”

 在晨间谈话活动时,给孩子们讲述了很多优秀教师的事迹,包括地震时涌现的许多勇救孩子牺牲自己的教师以及甘于贫苦在深山乡村默默奉献的老师事迹。也让孩子说说平时老师对他们的照顾和教育,让幼儿感受教师的伟大和爱心。

  二、制作贺卡

 让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精美的教师节贺卡,把对老师的祝福用画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学唱歌曲

 教孩子们学唱歌曲《老师老师我爱你》,请孩子们用歌声表达对老师的爱。

  四、布置班级主题墙,展示孩子们对老师的祝福。

  活动反思:

 在这个教师节,孩子一声声真诚的祝福、一束束美丽的鲜花、一张纸精美的贺卡和一个个温暖的拥抱,让我们一直被惊喜、感动、温馨紧紧包围着,一次次体会着作为教师才能拥有的这份特别的幸福。同时,我们的孩子,也更加了解了老师们工作的辛苦,有了向老师倾诉爱、表达爱的机会。这样的教师节真是意义深远,并让人难以忘怀!

幼儿园教案 篇2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目标:巩固幼儿收放玩具及归还他人玩具的好习惯。

 (二)户外体育活动 踢球

 目标:1.尝试小组合作踢球,提高小组活动的协调性。

 2.训练腿部动作协调灵活性和腿部力量。

 (三)生活活动:小便 洗手 喝水

 目标:洗完杯子不将水倒在地上。

 (四)集体教学活动:动物过冬

 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动物过冬的基本特征。

 2.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五)课间操

 目标:天冷不怕冷,做操不将手缩在衣服里。

 (六)生活活动 吃点心

 目标:吃完点心的幼儿不在教室中打闹。

 (七)集体活动 剪贴过冬的小动物

 目标:1.锻炼幼儿的手部小肌肉。

 2.学会添加合适的背景。

 (八)游戏活动 拍网球

 目标:已达标的幼儿练习双手交替。

 (九)生活活动 午睡

 目标:不随便踢被子,学会保护自己。

 (十)自由活动

  下午活动

 (一)户外体育活动 玩蹦蹦床 滑梯

 目标:

 1.分男女组进行活动,注意自我保护。

 2.鼓励个别幼儿在玩蹦床时能大胆翻越。

 (二)音乐活动 复习儿歌 小树叶

 目标:1.会用好听的声音 轻声的演唱歌曲。

 2.区分两段间音乐的不同情感。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由来:

 夏天与秋天一样是个水果丰收的季节,并且很多水果是夏季特有的。而水果色泽鲜艳,色彩丰富,易于造型,为让孩子更深刻了解夏天的另一特征--盛产水果,同时给孩子美的享受,特组织活动:夏日水果造型比赛。

  活动目标:

 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培养幼儿的尝试创造夏日水果造型比赛的 精神。

  活动准备:

 1、发通知邀请家长,请家长协助支持,与家长共同制作水果造型。

 2、知识准备:请家长回家后了解水果有什么营养,如何正确吃水果。

  活动过程:

 1、布置场地:班级桌子清洗摆成方形,铺好台毯,展示幼儿带来的水果造型。

 2、幼儿自由向同伴介绍,并 评价造型。

 3、三个班级相互参观比较造型。

 4、小朋友各持一枚雪花片进行投票评选,每班选出十名最佳造型制作奖。

 5、颁奖开始:

 6、健康教育:水果有什么营养,如何正确吃水果。

 7、冷餐会

 a、冷餐会注意事项:果皮、垃圾放到盆里,注意品尝不同的水果。

 b、小朋友有序地洗手。

 c、冷餐会开始。

 8、师生共同收拾会场。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幼儿了解了很多水果的知识,对它们的特征也有了进一步的掌握,懂得了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对水果制作非常感兴趣,体验了与父母合作的乐趣,有利于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延伸:

 提示在家里幼儿还可以用蔬菜和水果来制作和拼贴美丽的花型。

 小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营养,而且能够促进消化。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

 孩子们在进行区域活动时,两位小朋友在玩“钓鱼”的游戏。其中一位小朋友发现带有磁铁的鱼钩容易钓到小雨。那么,小雨为什么喜欢磁铁呢,磁铁有什么特点呢?由此引发本节活动。组织带领小朋友操作探索磁铁的特性。

 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愿意参与活动并主动完成操作。

 2、学习磁铁的特性区分磁铁能吸引的物体。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大嘴巴”手偶,各种味道的夹心饼干(塑料,木块,金属制品)盛有塑料,木块铁块等充足材料的盒子,磁铁若干。

 精神准备:磁铁内存在磁场可以吸引物体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被吸引只有金属制品可以被吸引。

 活动过程

 (一)导入,大嘴巴饿了。

 律动:这是我的……

 这是我的眼睛(眼睛作出眨眨眨的动作)

 这是我的鼻子(哼哼哼的动作)

 这是我的嘴巴(嘴巴开合开合开合)

 (大嘴巴)手偶出场说:“谁在叫我,我就是大嘴巴。大嘴巴饿了有没有好吃的东西?(老师):赵老师为大嘴巴准备了好吃的东西,(出示各种颜色的饼干)请哪位小朋友喂大嘴巴呢。

 (二)喂大嘴巴吃饼干

 饼干的夹心分别是塑料木头铁块等制作的,而大嘴巴里面有一块磁铁。

 1、分组请小朋友喂大嘴巴吃饼干。(大嘴巴说:“我很挑剔的好吃的我才吃,不好的就不吃)

 2、端出盘子呈现出各种饼干,提问小朋友老师准备的是什么。

 3、分组请小朋友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饼干,小朋友会发现有些饼干一下子就吞了进去,有的大嘴巴就不吃。(吃掉的放到一个盘子不喜欢的放到另一个盘子)

 (三)探索大嘴巴挑食的原因

 1、问小朋友是否挑食老师小时候挑食老师的妈妈就会说是因为肚子里有虫子,那大嘴巴为什么挑食呢是不是嘴巴里也有虫子。(激发好奇)

 2、先请小朋友观看嘴巴老师再找很费劲的找出一个小东西。

 3、原来真的有东西是什么呢请小朋友猜一猜,摸一摸看一看。

 4、揭示名字磁铁。

 (四)讨论讲解磁铁(简单说)

 (五)探索饼干的`夹心

 1、原来大嘴巴里藏了块磁铁呀那么饼干是不是也有什么不对劲呀请小朋友看一看。

 2、请小朋友每人取一块饼干看一看夹心是什么。

 3、老师再拿磁铁去吸发现吸过来的都是金属制品。

 (六)试验示范法讲解磁铁

 老师用磁铁分别去吸各种材料发现能吸过来的只有金属制品同时展示吸的很牢固。

 (七)动手分类

 每组分别放置盛有多种材料的盒子,每人发一块磁铁自己动手分类把金属制品和其他物品分开。

 活动延伸:磁铁的用途如细小的东西掉在地上可用磁铁吸,夏天的纱门上按有磁铁等等。

幼儿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3.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4.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页。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用具、玩具等。

  教学设计

 设境激趣

 聪聪、明明,他们俩今天也来了,他们有一些问题想问问大家。

 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2.按质地分为哪两类?

 1元=( )角 1角=( )分

 一张2角可以换( )个1角……

 教师给予鼓励。

 [运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呈现给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以故事激趣导入。]

 情景对话

 (出示课件)聪聪、明明,你拿那么多的硬币干吗去啊?

 明明:我去买空尺子,我拿了12个一角。

 聪聪:拿那么多,要是丢一个,怎么办啊?

 明明:那怎么办?小朋友们,你们能帮我吗?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之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过渡进入新课

 1.师:我们该怎样帮明明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生:可以去换钱。

 师:那该怎样换呢?

 生讨论

 生A:可以换两张5角,一张两角

 生B:还是多。可以用10个一角换1张1元,2个1角换1张2角。

 明明:哦!原来12角=1元2角,谢谢你们!

 [通过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并体现了实用性。]

 2.我们帮明明解决了问题,聪聪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帮忙。(出示课件)

 3元8角=( )角

 26角=( )元( )角……

 师:你是怎么想的?

 3.换钱游戏:小组四人利用学具互换。

 [通过实践活动巩固知识,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

 4.师:现在,明明拿着换好的钱走进了“大张量贩”。

 (课件出示)尺子:1.20元

 明明:这1.20元是多少呢?

 师:明明又遇到什么困难了?谁来帮帮他?

 学生讨论

 生:1.20元就是1元2角

 师:对了,我们看1.20元中有一个小圆点,圆点的左边表示元,右边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所以1.20元就是1元2角,这就是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

 师:看其它文具的价格,把对应的用线连起来。

 (课件出示)

 本子 0.50元 8角

 墨水 3.00元 1元2角

 书包 35.90元 9角

 尺子 1.20元 5角

 橡皮 0.90元 3元

 铅笔 0.80元 35元9角

 5.师:你们看,聪聪也来了。

 (课件录音)聪聪:“听说有一些小朋友上不起学,我就拿着我的零花钱也来买一些文具,送给他们。”买一枝铅笔和一本本子用多少钱?一把尺子和一块橡皮呢?小朋友,你们会算吗?

 师:谁来计算一下?

 生:8角+5角=13角=1元3角

 1元2角+9角=21角=2元1角

 师:谁来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师:为什么把20角换成2元?答案(略)

 (课件录音)聪聪:我用10元去买墨水,该怎样呢?

 生:10-3=7元

 6.小结:以学生为主,教师给予补充

 7.出示课题──简单的计算

  实践活动

 (课件)小朋友们,你们想用手中的钱去买一些礼物,一起送给远方的小朋友吗?

 选四名售货员,开始自由下位买。

 [让学生从已知和生活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小结

 (课件)小朋友们,今天我跟你们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可真棒!小朋友们再见!

 生:聪聪,明明再见!

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发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

 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影子,画影子

 2.白纸、手电筒、胶水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儿探索欲望。

 教师: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样的吗?

 今天我们准备了不一样的材料,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材料玩一玩、画一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二、展开

 1.幼儿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个别幼儿演示并介绍记录结果)

 教师:当光线位置变化了,影子会变;当物体位置变化了,影子同样会变。

 课件:-树林影子

 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课件:-影子

 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2.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玩“影子棋盘”。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分别选择红方、蓝方。

 轮流把中间的水彩笔的影子照在对方的棋盘标志上,影子的最远处停在不同的标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数,比一比谁的星最多。

 3.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种运用。

 师: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什么时候不需要影子?

 4.趣味练习:找影子

 观察中的影子,都是谁的影子呢?用剪纸把它贴出来。

 三、结束

 趣味练习:画影子

幼儿园教案 篇7

  制作目的: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

  制作对象:

 小鸟

  制作准备:

 各种颜色的橡皮泥。

  制作过程:

 1.取红色橡皮泥搓个圆球;

 2.将搓好的圆球稍微搓长;

 3.再将其捏扁一些,同样的方法,捏出两个相同的,是小鸟的翅膀;

 4.取蓝色橡皮泥搓个大的圆球;

 5.将橡皮泥的一头搓细;

 6.取**橡皮泥,搓成一个小小的圆锥体;

 7.做一对小小的黑眼睛,并且将各部分组装,就能够完成。

  结束语:

 以上就是关于小鸟的橡皮泥手工制作,孩子们根据上面的图文提示,试着做一只可爱的小鸟吧。

幼儿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了解“边界”的含义。

 2、激发幼儿阅读绘本图书“边界”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头饰:野兽5个,小兔、小马等各种动物45个。

 2、呼啦圈45个,分散摆放在活动室外的平顶上。

 3、“野兽来了”的游戏(各种颜色的圆圈,分别住着一只小动物。)

 4、一本大图画书《边界》。

 5、电子图书中的一个画面(表现门是人类家的边界。)

  活动过程

 一、游戏“野兽来了”。

 1、每幼儿戴一动物头饰,其中5人戴“野兽”头饰。

 2、美丽的森林。

 在一座美丽的森林里,住着小兔、小猫、小马和许多的动物,它们互相关心、相互帮助,过着非常安详的日子。可是,有一天,突然来了几只野兽,小动物们在外面玩时,都会相互问问:“野兽来了吗?”当听到野兽来了,小动物们只有逃回家才能获得安全。

 3、讲解游戏“野兽来了”玩法。

 小朋友看,这里有许多呼啦圈,这些呼啦圈就是小动物的家,一个呼啦圈是一只小动物的家。我们都戴上了动物头饰,下面我们就来扮演小动物玩“野兽来了”的游戏,记住你扮演的是什么动物,你的家是什么颜色的呼啦圈,在外面玩时要问问别的动物,“野兽来了吗?”当听到“野兽来了”就要赶紧回家,这样才安全。

 4、进行游戏“野兽来了”。

 5、带领幼儿回活动室。

 二、谈话,帮助幼儿理解“边界”的含义。

 1、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你扮演的是什么动物?你的家是什么颜色的呼啦圈?

 2、出示游戏图。

 这些动物也在玩“野兽来了”的游戏,看,这些动物的家是什么颜色的呼啦圈?

 3、讨论:为什么小动物回家了,就安全了?

 4、原来游戏中呼啦圈就是“小动物”家的边界,野兽不能越过边界去抓小动物。

 三、人类的边界。

 1、小动物的家有边界,那我们人类的家有边界吗?

 2、我们的家的边界是什么?

 3、出示电子图书中的一个画面(表现门是人类家的边界。)

 这里有谁?他在干什么?

 4、原来我们的家的边界是门和围墙。

 四、阅读图书封面。

 1、出示图书封面。

 这里有本书,叫“边界”,我们来看看书的封面上有什么?

 2、小结:古时候用城墙作为一个城市与一个城市之间的边界,现在城墙没有了,但是高速公路的收费站也可以算是城市的边界。

 五、自主阅读。

 1、这本图画书中还介绍了各种各样的边界,有动物的边界,也有人类的边界,等会儿,我们来看看吧。

 2、强调阅读要求。

 仔细观察、安静看书,看看书上有哪些动物?它们是用什么做自己家的边界?

 3、幼儿自主阅读,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看书姿势。

 4、请个别幼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动物?它是用什么做家的边界的?

 六、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下课后老师会把《边界》的图书放在图书角,小朋友可以到图书角去看看除了我们讲的,还有什么边界,下节课再告诉大家。

 幼儿园阅读教案,如果教师们能够从小就让幼儿养成一个爱阅读的好习惯,就能让幼儿长大后在学习上比别人能够多学习到很多的知识,所以幼儿的阅读课一定要好好的教导。

幼儿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手的用途,让幼儿通过观察初步了解手的部位和名称;

 2。体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白纸、广告颜料、抹布、手的。

 2。学具:白纸、广告颜料、抹布。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引入《我有一双小小手》。

 提问:"十个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个在左,五个在右。

 只会干活,不会开口。是什么呢"?

 重点指导幼儿知道自己的小手名称。

 2。第一次操作

 认识自己的手,了解手的部位和名称。

 提问:"小朋友的手是什么样子的?哪儿是手心?哪儿是手背?哪儿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几只手?每只手有几个手指头?各叫什么名字?"

 重点指导幼儿边观察自己的手边说出手的部位和名称。

 3。分享经验

 介绍交流,说说手的用途。

 提问:"你的小手能干些什么事情?"

 重点指导幼儿说说自己手的用途。

 4。再次操作

 学习儿歌,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提问:"什么事情你能自己做?"

 重点指导幼儿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延伸:

 印手印画,用手掌黏上广告颜料,将手印印在纸上。

 附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

 我有一双小小手,

 穿衣服,扣纽扣,

 做早操,拍皮球,

 画画也要用双手。

 小小手,小小手,

 真是我的好朋友。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