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大化瑶族自治县简介及详细资料

网友发布 2023-06-03 19:28 · 头闻号生活服务

建制沿革

大化县城古为百越之地,秦属桂林郡地。

汉元鼎六年划入定周县,五代十国时统属宜州地。

宋归右江道,元属田州路,明清时隶属思恩府。

民国时和解放后分属都安、巴马瑶族自治县和马山县。

1987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大化瑶族自治县,以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大化、六也、百马、江南、都阳、雅龙、七百弄、板升八个乡和巴马瑶族自治县的板兰乡全部,东山、凤凰、羌圩三个乡的十七个村以及马山县的古感(镇)、贡川、永州三个乡镇的二十二个村为大化瑶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县人民 *** 驻大化镇。

1988年3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办公厅确定的行政区域: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大化、六也、百马、江南、都阳、雅龙、七百弄、板升八个乡,棉山乡的棉山、下皇、吉发、六说、平方、协和、加城等7村;巴马瑶族自治县的板兰乡全部,凤凰乡的那色、京屯、巴、追、巴岩等4村,东山乡的弄冠村,羌圩乡的羌圩、坡马、艾圩、洪筹、那良、古龙、东杠、健康等8村,乙圩乡的乙圩、常吉、常怀、果好等4村;马山县的古感镇的古感、坡了2村,贡川乡的龙口、龙马、城内、等宦、龙眼、贡川、清坡(波)、什陇、龙江、龙勒、红柳等11村,永州乡的共和、中良、龙乐、颁桃、皂江、龙亮、水力、古乔等9村。

1988年10月始成立大化瑶族自治县,县人民 *** 驻大化镇。

行政区划

2003年大化瑶族自治县行政区划3个镇、16个乡:大化镇、都阳镇、岩滩镇、共和乡、贡川乡、百马乡、古河乡、古文乡、江南乡、羌圩乡、乙圩乡、北景乡、板兰乡、板升乡、七百弄乡、镇西乡、雅龙乡、六也乡、流水乡。

2005年,板兰乡并入北景乡;镇西乡并入雅龙乡;流水乡并入大化镇。

2012年大化瑶族自治县辖13个乡,3个镇,155个行政村,3个居民社区。各乡镇:大化镇、都阳镇、岩滩镇、共和乡、贡川乡、百马乡、古河乡、古文乡、江南乡、羌圩乡、乙圩乡、北景乡、板升乡、七百弄乡、雅龙乡、六也乡。

大化瑶族自治县行政区划详表 乡镇名称 主要辖区 大化镇 辖:红电、大化、荣华3个社区;古感、坡了、龙口、龙马、城内、流水、凤翔、仁良、上旗、景山、亮山、春兴、达悟、大调、敦肃等27个行政村。 都阳镇 辖:都阳、满江、武城、忠武、尚武、加城、双福7个行政村。 岩滩镇 辖:协合、棉山、六说、吉发、下皇、常吉、古龙、东扛8个行政村。 共和乡 辖:共和、古乔、中良、颁桃、皂江、碧草、水力、弄乐、弄亮9个行政村。 贡川乡 辖:贡川、等宦、清坡、什陇、隆江、龙勒、龙眼、红柳11个行政村。 百马乡 辖:百马、坡楼、永靖、中和、下和、六任、登排、科优、孟豆、同社10个行政村。 古河乡 辖:古河、四联、丹桂、弄法、坡尺、怀合6个行政村。 古文乡 辖:良美、乃良、娅合、义和、茂林、吾章、怀雄、觉瑞8个行政村。 江南乡 辖:江洲、发瑞、塘么、带林、龙凤、合民、陇丘、法棠、弄文、尝梅、上和、九怀、陇汉13个行政村。 羌圩乡 辖:羌圩、那良、洪筹、健康、艾圩、坡马6个行政村。 乙圩乡 辖:乙圩、常怀、果好、巴岩、巴追5个行政村。 北景乡 辖:那色、江栋、六华、汉达、平方、京屯、板兰、弄冠、安兰、可考10个行政村。 板升乡 辖:升平、板烈、弄纪、弄纳、弄冠、弄雷、弄系、八好、弄立、弄从、弄郎、弄勇、三洞13个行政村。 七百弄乡 辖:弄合、弄京、弄良、弄平、保上、古竹、弄呈、戈从、弄雄、弄腾10个行政村。 雅龙乡 辖:红日、伟平、雅林、林茂、道德、宏伟、温和、镇西、竹山、胜利、盘兔、尤齐、弄往13个行政村。 六也乡 辖:豆也、和平、弄茶、六累、德礼、华善、加司、边弄、春贵、吞依、茶油11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由河池地区、都安瑶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以及南宁地区的边缘结合部组成。公路距自治区首府南宁130多公里,水路上通贵州,下抵广州。全县幅员面积2716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大化县属喀斯特地貌,境内峰丛密布,东北部和西南部为峰丛洼地,东南部多为峰丛谷地,中西部为低山丘陵。红水河贯穿大化全境,整体地势呈西北向东南倾斜。

气候

大化县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8.2-21.7℃,年降雨量为1249-1673mm之间。

自然资源

大化县资源丰富。农林资源产品主要有水稻、玉米、甘蔗、花生、火麻、龙眼、板栗、杉、松、竹木、金银花、黄精、山羊、鱼类等。传统工艺品的贡川纱纸、六也滕编、共和竹编畅销国内外。

水力资源

大化县境内梯级建设两座国家大型水力发电站,目前总装容量177.6万千瓦。岩滩水电站是红水河梯级开发的第五级电站,是广西第一座超百万千瓦的大型水电站,枢纽主要建筑物由拦河坝、坝后发电厂房、开关站和垂直升船机组成。坝顶总长525米 ,最大坝高110米,是国内首项坝高超过百米的碾压混凝土高坝;4条直径10.8米的引水压钢管埋在坝内,是国内水电站首项最大直径钢管;通航建筑物为250吨垂直升船机,最大提升高度69.5米。电站装机容量1210兆瓦,年发电量56.6亿千瓦时。

岩滩水电站 生物资源

大化县乔木主要有松、杉、任豆、香椿、苦楝、木棉、枫树、青冈树、匀树、大头竹、刺竹;国家稀树种有擎天树、金丝李等。野生动物及水产有:黑、麻、花三种毛色的山羊。蛤蚧、蛇类、野猪、黄猄、野山羊、猴子、山鸡、毛鸡、果子狸、穿山甲、竹鼠等。剑鱼、巴马纯唇鱼、暗岩鱼和长尾唇四种特有鱼种。

矿藏资源

大化县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辉绿岩、钛铁矿、锰矿、矽石矿、大理石等。截止2014年,矽石矿已探明为93万吨,质量(品位)达一级以上标准。大理石、辉绿岩储量在3亿立方米以上,锰矿储量约有800万吨。

人口民族

2012年,大化县全县有人口46.1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7.66万,占总人口的81.6%;库区人口10.7万,占总人口的23.2%;瑶族人口9562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0.72%。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经济概况 综述

2011年,大化县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3.6亿元,比2010年增长1.8%;财政收入5.001亿元,完成全年预算任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15.7亿元、11.25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亿元,比2010年增长1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亿元,比2010年增长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00元,比2010年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3930元,比2010年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亿元,比2010年增长21.4%。

第一产业

2011年,大化县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8万亩,粮食产量7.07万吨,农业种植业产值3.067亿元,比2010年增加3240万元。全年新种果树7000亩,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7.46万亩,全年水果产量达1.2万吨,产值3900万元。全年新种植糖料蔗1.88万亩,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2.25万亩,可供进厂开榨原料蔗预计超过10万吨,蔗农种植甘蔗人均收入预计达1500元以上。全县水产品产量达1.42万吨,同比增长8.04%,产值12551万元,同比增长6.6%。艾格菲生猪养殖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6亿元,弄水种猪繁育场、巴独公猪站、那角小猪保育场正式投产,饲养种母猪5060头、种公猪105头,小猪4000头。在大化镇、古河乡、六也乡建设3个现代农场。

大化瑶族自治县 第二产业

2011年,大化县岩滩电站二期扩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59亿元;古龙水电站、龙眼水电站建成投产;与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风电项目的协定广西大化虎鹰水泥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大化金源石材有限公司、广西铭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辉绿岩石粉、碎石项目即将投产,辉绿岩加工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实施技改项目16项,累计投入技改资金8.57亿元。

第三产业

2011年,大化县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被授予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与万家福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万国通盛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岩滩湖光山色旅游区班肖温泉养生度假村和岩滩湖光山色旅游区北景洞穴瑶寨旅游项目,总投资3.75亿元。成功举办第二届广西大化奇石文化旅游节、第六届布努瑶"祝着节"、中国(广西·大化)·东协红水河岩滩水电站库区千人垂钓大赛、"词曲名家大化采风行"等活动。全年接待入境游客2108人次、旅游(外汇)收入78.03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45.0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 3.12亿元,旅游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

2011年,大化县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开展"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工作,建设农家店98家,家电下乡网点105家,项目覆盖全县16个乡镇,销售各类家电下乡产品24685台,销售额6001.6万元,农民领取补贴654.2万元。采取多项措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县私营企业达到359户, 注册资本6.08亿元,从业人员4434人;个体工商户达到7416 户, 注册资本3.92亿元,从业人员12903人。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大化县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村文化室、文化信息资源、农民体育健身、**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广场文化、全民健身和篮球、桌球、气排球等竞技性体育比赛开展。蓝云入选央视"2011感动中国"候选人。

教育事业

大化县共有中国小校60多所。2011年,大化县五中、六中等新校征地工作顺利推进;首批206个教学点的撤并工作如期完成,乡镇中心幼稚园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发放各类补助金(助学金)3277.4万元。大化高中获"全国重点大学暨'211工程'大学生源基地"称号,通过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复查评估验收,县幼稚园被确认为河池市示范幼稚园。职业教育攻坚通过市级验收。

乌龙岭景区 医疗卫生

2011年,大化县巩固提高新农合参合率。建设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网路。大化县共有公立综合医院6个。

社会保障

2011年,大化县城镇新增就业2662人,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427人,安置困难就业人员再就业23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五险"参保人数6.33万人,"新农合"参保人数30.01万人,参合率95.32%,"新农保"参保人数16.5万人,参保率86.6%。成功竞选广西实施"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罗非鱼养殖项目,获得项目扶贫资金1500万元,第三批"整村推进"贫困村建设项目顺利通过自治区抽查验收。实施岩滩库区处遗《规划》,开工建设村屯公路41条,完成投资2640.01万元;建设码头43个,完成投资165.31万元;建设人饮工程14个(处),完成投资137.92万元;建设移民新村10个,完成投资401.1万元。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755套,完成投资3190万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350户,累计完成投资4478万元。

基础设施

2011年,大化县公路水运交通完成投资8655万元,大化至巴马二级公路、马山至平果高速公路大化至周鹿二级路联线大化段开工建设;西南出海通道工程大化航段整治全面完成;板兰至可考等6条通村水泥路完成工程量的91%。土地整治项目完成投资4000万元,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全部竣工,岩滩镇上吉钛铁矿矿山、大化镇古感锰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进展顺利。水利项目完成投资1875万元,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解决近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大化瑶族自治县 生态建设

2011年,大化县重点能耗企业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10.73%,公共机构水、电、油总消耗量同比下降3%。化学需氧量减排444.7吨,氨氮减排63.72吨,超额完成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城区污水处理率80%、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93%。完成全县16个乡镇190个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编报工作,北景乡那色村、江南乡江州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成投入使用。

历史文化

大化县是世界瑶族文化之乡,大化县是全国10多个瑶族自治县中瑶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较高的县份,瑶族的创世史诗《密罗陀》就是诞生于此,全世界仅存铜鼓2400多面,其中有400余面就在大化。

琴常新石器时代文化遗迹。位于岩滩水电站坝首西约1000多米的常吉半岛琴常屯。1975年,这里曾出土新石器时代(距今四五千年前)石刀、石斧、石镰,标本存广西博物馆。

龙口石城遗迹。位于贡川乡龙口老圩。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兴,金陵之官兵溃败于此。龙口乡(今龙口村)韦建扬为避匪乱,率众老乡亲捐钱粮、出人力建石城,南起经道山,北迄龙口山,长约40米,厚4米,当中开一门,门上设眺望楼,蔚为壮观。今仅存石墙于洞中。

风景名胜

七百弄风景名胜区

大化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景区规划面积为1300平方公里,是集国内外罕见的喀斯特地貌与现代大型水电工程景观、民族风情于一体的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其中七百弄喀斯特地貌景观具备世界自然遗产等级,是广西12个精品旅游区之一。根据景观组合特点和综合功能划分,可分为七百弄景区、"八十里画廊"景区、岩滩景区和奇滩怪峡景区、龙著休闲度假区。七百弄的"弄"字本是由"山"和"弄"构成上下结构的字(拼音:lòng ,各种字典和词典的解释均为:壮族语,石山间的平地),由于电脑普及后,打字印刷均电子化了,山弄的弄字打不出,就用弄(nòng)字代替了。

七百弄风景名胜区

乌龙岭景区

乌龙岭地区位于大化电站坝首附近水库的北侧,长分别为6公里,宽2公里,最宽2.7公里,公园大门正对县城主街道文昌西路口西郊公园丘陵高低起伏,沟壑曲折蜿蜒,主峰可眺望大化电站、水库、大化城市新貌和环城山景。两条林木葱笼的苍龙岭与位于其间的大化水电站组成"双龙争珠"奇景,新兴的大化县城,群峰环绕,一水中分。区内的金龟山、五龙仙山,卧佛山、观音山,情态奇特迷人。西郊公园建成后将为广西最大的森林公园。

乌龙岭景区

巴楼山

巴楼山,又叫"红旗山",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百马乡的红水河畔,状似竖立的旗帜,山上有岩洞,山顶有岩葬,岩壁上呈现骏马、飞鹰等图案,汹涌的河水从山脚流过,刚柔相济,别具韵味。传说八年一度的盛夏之夜,有两束光照彻河面,留下千古之谜。巴楼山向南,有"飞鹰山"、"摩天岭"等气势磅礴的山峰绵延舞动,蔚为壮观。

巴楼山

南宁马山旅游景点介绍 南宁马山旅游景点介绍作文

属于:广西河池市大化县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全县幅员面积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万公顷,人口41万多,瑶族占21.95%,全县辖13乡3镇及3 个扶贫开发区,县人民政府驻大化镇。大化县城古为百越之地,秦属桂林郡地,汉元鼎六年划入定周县,五代十国时统属宜州地,宋归右江道,元属田州路,明清时隶属思恩府,民国时和解放后分属都安、巴马瑶族自治县和马山县。1988年10月始成立大化瑶族自治县。

行政区划

大化瑶族自治县辖3个镇、13个乡:大化镇 岩滩镇 都阳镇 共和乡 贡川乡 百马乡 古河乡 古文乡 江南乡 羌圩乡 乙圩乡 北景乡 板升乡 七百弄乡 雅龙乡 六也乡 。

地形地貌

大化县属喀斯特地貌,境内峰丛密布,东北部和西南部为峰丛洼地,东南部多为峰丛谷地,中西部为低山丘陵。红水河贯穿大化全境,整体地势呈西北向东南倾斜。大化县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8.2—21.7℃,年降雨量为1249—1673mm之间。

资源状况

大化县资源丰富。农林资源产品主要有水稻、玉米、甘蔗、花生、火麻、龙眼、板栗、杉、松、竹木、金银花、黄精、山羊、鱼类等。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辉绿岩、钛铁矿、锰矿、硅石矿、大理石等。硅石矿已探明为93万吨,质量(品位)达一级以上标准。大理石、辉绿岩储量在3亿立方米以上,锰矿储量约有800万吨。辉绿岩石材古朴、豪华,深受用户欢迎。传统工艺品的贡川纱纸、六也滕编、共和竹编畅销国内外。

大化县境内已建成总装机容量为181万千瓦的大化、岩滩两座国家大型水电站。大化不仅称“南方水电城”,而且风景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规模宏大。大化、岩滩库区已形成长100多公里,平均宽500米(最宽处1700多米)的大型湖区,南国水乡新景令人陶醉;古河仙女洞,奇景纷呈,乙圩、江南、古河等地的革命旧址,令人敬仰。位于县境西北部的“七百弄”,中国科学院专家们把她与云南的石林和美国的肯塔基州锰犸洞洞系流域国家森林公园相提并论,是有“有魔力”的喀斯特景观。

丰富的电力资源,优惠的投资政策和日臻完善的投资环境,倍受海内外客商的青睐。至今,已有多家外商到大化投资办企业。世界银行、联合国UNDP项目、日本学术振兴会、日本利民工程、香港东施会等国际组织及社会团体先后到大化实施、研究、开发项目。

交通条件

大化县地处红水河中游,经济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境内水陆交通便利。公路距自治区首府南宁130多公里,水路上通贵州,下抵广州。县城区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目前达一万多门,可与全国各地直拨通话。县城城区建设日新月异,小都市的框架已初具规模。

科教文卫

大化瑶族自治县建县以来,特列是“九五”以来,全县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89所,在校学生达67322人,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含职高)在校生分别为:41445人、18814人、7063人;教职员工4821人(其中专任教师3336人)。

——加大投入,把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教育体系作为工作的重点。

面对百事待举、百业待兴的现实,县委、县政府首先考虑到的是发展教育。“八五”期间,共投入5300多万元在县城区创办了大化高中、大化二中、大化职中、实验小学、特殊学校、县幼儿园以及新建扩建9个新乡镇的初中和中心小学;同时投入了740万元完成了全县中小学危房的抢修任务。“九五”期间至2003年,通过实施一、二期“义教工程”等建设项目,全县又投入5703万元,先后新建、扩建和改建校舍13.396万平方米,新创办了县民族中学和县实验中学。截止目前,全县中小学校舍建筑总面积达39.2万平方米。小学、初中图书藏量分别为39.2万册、13.91万册,生均分别为9.18册和6.01册;全县已累计投入各类教育技术装备资金1500万元。大化高中、大化职中等县城区8所中小学已建有微机室和语音室,被确定为河池市第一批现代技术教育示范学校。1999年大化职中被确定为市级示范性学校,2000年大化高中确定为河池市第一批重点高中后,又被立项建设成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并于2003年底顺利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一个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管理有序的融普通中小学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大面积提高了人口素质,将人力资源转化为智力优势。

1、“两基”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15—50周岁的青壮年文盲率已下降到0.5%以下。全县已有14个乡(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九”乡镇和人口覆盖率分别为73.7%和77.8%,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85%,初中阶段入学率达77.5%,15周岁和17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完学率分别达91.5%和82%。特殊教育残疾儿童入学率达45%。小学和初中教学设施较齐全,基本满足教学需要,有力促进了“普九”教育的实施。

2、高中教育发展迅速,逐步满足高中阶段适龄青年接受高中教育的需求。目前全县有高级中学1所、高完中2所、职业高中1所,普职高在校生达7063人,比2000年增加2438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38%,比2000年提高了12.3个百分点。在255名高中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教师职称41人,中级职称96人,特级教师2人,4所高中(含职高)各种现代教学设施设备比较齐全,装备了电教室、语言实验室、微机室、图书馆、远程教育系统等。职业高中拥有300亩果园场,2004年被自治区确定为高新农业技术试验基地。高中阶段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全县“两基”的巩固提高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成人教育成绩喜人。

全县19个乡镇均建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配备有专兼职教师38人,80%的教师拥有1—2门专业技术;156个村(居委会)建有农村文化技术学校,均配备有兼职教师。1999年以来,完成扫盲后巩固提高培训5580人,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5万人次,每年培训扶持致富示范户500户。

——师资队伍建设明显加强。

目前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6.9%、88%、74.5%。不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995年以来,全县共有4名教师被评为全国特级教师,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名教师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教师,22名教师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

——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素质教育硕果累累。

自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教育模式由单纯的应试教育逐步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教育教学研究形式多样,空前活跃,教学质量提高明显。全县高考成绩逐年稳中有升,本科上线率由1995年的22.5%上升到2004年的30.8%,录取人数由1995年的370人升至2003年的815人,均名列全市前茅。大化高中等5所中小学被评为河池市常规管理优秀学校,34所中小学被评为常规管理合格学校。大化高中、实验小学被授予自治区级文明单位。

全县教育所取得的成绩,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面对21世纪,我们必须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坚持教育管理适度超前发展,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把“科教兴县”战略落到实处,为实现自治区提出的富民兴桂新跨越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1、坚持以“普九”攻坚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动摇。在切实抓好已实现“普九”目标乡镇的巩固和提高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提高全县办学整体水平,力争到2006年全县基本实现“普九”目标,并通过自治区和国家的评估验收。

2、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十五”期间要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管理和评估体系,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全县教育教学质量跨入全区发达县市行列。

3、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十五”期间,基本配齐全县中小学教师,使教师总数满足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达100%,小学、初中教师高等专科学历和大学本科学历层次要分别达60%以上,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基本达标,并有10%以上具有教育硕士及其他研究生学历。全部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4、加快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十五”期间全县中小学要实现“校校通”工程,认真实施中小学普及实验技术教育工程,力争乡镇初中、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装备多媒体教学班,县直中小学与国家教育科研网、中小学教育教学网联通,促进教育交流与合作。

5、完善管理体制,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十五”期间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现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确保教育基本建设的投入,抓好校舍维修改造工作,真正实观校校无危房。2004年至2006年,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和设备满足各类教育发展的需要。

6、进一步调整中小学布局。“十五”期间,把现有708个教学点调减到550个,将板兰、古文两乡的初中和中心小学合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扩大高中办学规模,县城区基本普及高中教育。

7、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十五”期间,要调整职业教育结构,加快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力争大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成自治区示范性学校,进一步开展普通初中职教培训工作。加快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步伐,“十五”期间力争建成市级乡镇示范成人技术学校2所,为振兴大化经济培养技术骨干力量和提供智力人才。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大化县位列第438名。

2019年3月15日,大化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3月,大化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左右江片区)。

2014年1月27日,农业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大化县为第二批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

马山县有什么好景点?

金钗石林

金钗石林又叫“天府石林城堡”,位于马山县金钗镇龙塘村天府屯,这里地处河池市、来宾市、南宁市交界的金三角,或者说位于马山、都安、忻城三县交界的黄金三角之地更明白一些,红水河从边界穿流而过,石林距南宁120公里,距马山县城56公里,交通很方便。进入金钗镇前,会在山上看到金钗镇的全貌,还比较壮观哦。龙塘村天府屯,离镇不远,就几公里,过一座小桥往前一公里就到了,这里是上金钗石林的最好位置。

古零小都百

小都百综合示范村位于马山至上林二级公路旁,西距县城10公里,东离古零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 2013年10月,市委、市政府将小都百屯确定为综合示范村进行建设。整个村屯的建设以“山水映农家,诗画小都百”为主题,以打造水车之乡为特色,结合环弄拉生态旅游区建设,坚持“社区即景区、乡村即旅游”的发展理念,着力把小都百综合示范村建设成为环弄拉生态旅游区“吃住行、游娱购”的一站式时尚生活、休闲农业旅游基地。村内划分为观光农业园、风情百家园、水车园、百花园、百乐园、百香园等6个文化园区,一个集度假、美食、观光、休闲、旅游多位一体新型农村的小都百屯已经初具规模,置身其中您能感受到“乔老河畔是吾家,君若闲时来喝茶”的惬意,欣赏到“山水映农家,诗画小都百”那如诗如画的梦幻美景。

“世界十大名洞”之一的金伦洞

金伦洞位于马山县古零镇新扬村敢花屯金伦山下。因传说中的壮族英雄人物韦金伦曾在洞内读书遇仙获宝而得名。金伦洞是世界第一流的岩洞,是世界十大名洞。洞中乳石千姿百态,各种石柱、石花、石幔、石布、石灯、石盏、石瓜、石果、石禽、石兽数不胜数。由乳石组成的一组组洞景使人眼花缭乱,有反映现实生活的“妇盼郎归”“老翁垂钓”,也有富于神话传说的“观音探海”“玉柱擎天”,还有风光浩渺的“海底田园”等。洞内空气新鲜,冬暖夏凉,常温保持在 20℃左右。

千年佛教圣地灵阳寺

灵阳寺位于马山县古零村北面约 0.1 公里的荔枝岩,是广西最大的岩洞式寺庙,其规模和影响力居广西第三位。灵阳寺始建于宋代元丰年间(1078—1085 年),多次被损毁又重修。寺内现供有 11 尊佛像,均用名贵的汉白玉制成,从遥远的佛教之国缅甸运回来,价值之珍贵,规模之宏大,造型之精美为广西之最。如今,灵阳寺香火旺盛,名声远播周边县市、港澳地区,它不仅是马山周边县市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南宁市环大明山旅游圈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每逢佳节假日,灵阳寺游客如云,常年烛光摇曳,香烟缭绕。

“广西八大美景”之一的红水河风光

素有“红河画廊”之称的红水河百龙滩风景区位于马山境内北部,距南宁市 120 公里,离马山县城 15 公里,逆水而上可达大化县城,210 国道和水南高速公路穿过该景区,交通极为便利。悠悠红水河源远流长,万年长河突破崇山峻岭流淌在南国的崇山峻岭之间,两岸奇山绵延 26 多公里,保留原红水河道和多级河床之形态,一年四季可通航、漂流。

弄拉自治区级生态自然保护区

广西弄拉自然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古零镇,海拔 500 米至 700 米,石多土少,土层浅薄,峰林连绵,峰丛间形成 13 个封闭的弄场洼地,经过几十年的艰苦营造,形成了“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果,地上粮,低洼桑”的生态山弄,景区内有林面积达 133.23 公顷,种植有金银花、两面针、土党参、青天葵等 210多种中草药植物,被定为国家级药物自然保护区。

永州暗河

永州镇位于马山县最西端,与百色市的平果县、河池市的大化县接壤,被人戏称为“马山县尾”。而这个“马山县尾”,因为天公的宠爱,拥有了暗河这名天生丽质的美人,永州因而得以声名远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水势平稳,明暗交替,奇景层出不穷,永州暗河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世人阐述只属于它自己的“别有洞天”。

周鹿镇大坛村“龙灵穿岩”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段古代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曾经羡煞不少人,在马山县周鹿镇大坛村的龙灵屯便是这样一处世外桃源之地。龙灵屯四面环山,与山外惟一的联系通道是一条一公里多长的龙灵洞,这个山洞就像是一个“时空隧道”,把山里山外分了个天上地下。更令人叫绝的是,穿过这个山洞到屯里后,又有一个更加神奇的洞府,叫莲花洞,长约3公里,穿过近十座山腹,洞中乳石、石花、石笋、石柱、石幔等琳琅满目,景色极为绮丽。

古零水锦顺庄

水锦顺庄旅游区,坐落在马山县古零镇乐平村,是一处没有受污染的天然“水吧”,山内有野猪、鹰、黑叶猴等珍稀动物,这里气候宜人,是旅游、避暑、休闲和养生的理想之地!虽然格桑花已经凋谢,但仍然遮掩不住她的美!

马山旅游景点哪里好玩

马山旅游景点:

第一,灵山胜境,以中华“五方五佛”中的东方大佛——灵山大佛著称

马山成为国家级的旅游度假胜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缘于灵山大佛,灵山大佛位于国家5A级景区灵山胜境内,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提出的中华“五方五佛”中的东方大佛,这五方五佛包括——东方灵山大佛、南方天坛大佛、西方乐山大佛、北方云冈大佛、中原龙门大佛,可见灵山大佛地位之高。

第二,拈花湾,以“心灵度假”为定位的禅意小镇

拈花湾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以“心灵度假”为定位的禅意小镇,拈花湾被开发之前,这里是太湖边小灵山脚下的古村落,村落里村民的生活方式。

特别类似于金庸先生笔下的“渔、樵、耕、读”,村民既在太湖里捕鱼,也在山上种杨梅、柑橘、茶叶,还在湖边种油菜等经济作物。而拈花湾这个景区的基调,也是契合了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原始村落的慢生活方式。

第三,阖闾城遗址,春秋吴国都城阖闾城遗址为核心的景点群

相比于灵山胜境和拈花湾禅意小镇,位于马山闾江口的阖闾城遗址景观群,却是货真价实的人文景点。这个遗址景观群,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吴王阖闾的都城——阖闾城考古遗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景观群,包括阖闾城遗址博物馆、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阖闾城考古遗址现场、古胥湖等等。

马山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马山最值得去玩的地方就是世界名洞金伦洞,穿越几座大石山腹,全长约7.2公里,洞中各种自然景物,奇异独特。 1987年4月,中国和英国两国联合的洞穴考察队来金伦洞考察后,称之为世界十大奇洞之一。次年,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挪威、澳大利亚、美国等6国水文洞穴地质学家也前来参观考察。日本国富士映像株式会社和广西**制片厂也到金伦洞取景拍摄**。金伦洞已成为洞穴考察、旅游、拍摄**、电视片的胜地。 马山金伦洞是世界一流溶洞、世界十大名洞之一。马山县已投资600多万元进行该景区的第一开发期3.5公里的游程开发,并于1999年12月30日实现对外开放。该景区现有导游员15名,服务员38名,最大日接待游客量可达8000人次,开放一年多来,已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0多万元。同时,马山县旅游接待配套设施建设有斯改善,有吃、住、娱为一体的旅游涉外二星级饭店——金伦宾馆,该宾馆有服务近100名,为旅游者提供优质服务;有丰富的旅游商品和名优农土特产品的购物市场等,现马山县已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服务体系。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