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4日,为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湖北省农业厅围绕湖北优势和主导产业,遴选了一批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科教结合的先进技术和专家团队,编印了《湖北省2017年农业主推技术指南》,要求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组织全省10000名农技人员,办好1000个示范推广样板,实现节本增效100亿元。可以结合该《指南》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项目。
湖北省农业厅下发的关于印发《湖北省2017年农业主推技术指南》的通知,根据通知,今年全省将共主推33种农业技术,水产方面有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池塘网箱养鳝技术、池塘“3+5”分段养蟹可控技术等3项主推技术。
一、稻田综合种养技术
1、技术要点
运用生态学原理,对稻田进行改造,选择优质稻种与水生动物(虾、鳖、鱼)共作,利用水生动物摄食及活动,清除杂草,提供有机肥料,并结合杀虫灯防控稻田病虫害,在少用甚至不使用农药和化肥情况下,改善稻田土壤,实现稻田生态修复,实现粮食生产安全,实现稻田高产、产品优质和收益高效。
节本增收:示范区3000元/亩以上,推广区2000元/亩以上。
(1)选择地势低、保水性好的稻田,面积10——50亩。
(2)田埂加宽加高加固,开挖稻田环沟,移栽水草,水草栽植面积占环沟面积30%左右。
(3)8月下旬,亩放养30克/只左右的亲虾15——25千克;或者3月下旬至4月上旬,每亩投放250——500只/千克的幼虾1万——15万只。
如套养鳖种可在6月中旬每亩放养约500克/只的温室鳖种100 只左右。
(4)水稻选择抗病虫害、抗倒伏、耐肥性强、米质优、可深灌、株型适中的中稻品种。
栽插时采取宽窄行交替栽插的方法。
(5)鳖的饵料为低价的野杂鱼或加工厂、屠宰场下脚料;虾以稻田内的天然饵料为主,适当补充投喂鱼糜、绞碎的螺蚌肉以及玉米、小麦、饼粕、麸皮、豆渣等。
2、增产增效目标
在全省推广面积230万亩,新增优质水产品23万吨以上,增效46亿元以上。
3、主持单位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4、参与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5、技术团队
马达文 推广首席、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汤亚斌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顾泽茂 华中农业大学
汪本福 湖北省农科院
温周瑞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张建设 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罗汉钢 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二、池塘网箱养鳝技术1、技术要点
在池塘内设置网箱,投喂全价黄鳝无公害饲料,移置水草,改善网箱内养殖环境,减少疾病发生,提高黄鳝网箱养殖的成活率、养殖产量及养殖效益。
节本增收:示范区15元/m2以上,推广区10元/亩m2以上。
(1)网箱规格:30米×20米×15米(或10米)或20米×20米×15米(或10米)。
(2)网箱设置:网箱面积为总水面的40%左右。
箱内移植水草,覆盖面积为80%——95%。
(3)鳝种选择:选择深黄大斑鳝或浅黄细斑鳝。
(4)放养时间:6月下旬至7月中旬。
(5)苗种规格在15——30克/尾为宜。
放养密度控制在10——15千克/平方米。
(6)做好鳝种入箱后的摄食驯化,投饲坚持“四定”,以投喂全价黄鳝无公害饲料为主。
(7)早晚查箱。
越冬期间加厚箱内水草。
(8)病害防治: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以中草药和生物方法预防和控制疾病。
2、增产增效目标
在全省推广面积400万平方米,新增优质水产品2000吨以上,增效4000万元以上。
3、主持单位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4、参与单位
长江大学、仙桃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公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监利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洪湖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5、技术团队
易 翀 推广首席、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丁仁祥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杨代勤 长江大学
王英雄 洪湖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陈桦彬 监利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曾 玲 仙桃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潘 宙 公安县水产科学技术推广站
三、池塘“3+5”分段养蟹可控技术1、技术要点
将河蟹池塘养殖分为3个月和5个月两个阶段并在不同的池塘进行生态养殖。
和常规河蟹生态养殖方法相比,河蟹产量增加20%以上,规格提升10%左右,每亩池塘增效1000元以上。
(1)配备大、小两口池塘,大池塘与小池塘面积比为3:1。
(2)水草种植面积为池塘面积的60%——70%。
其中小池塘种植伊乐藻;大池塘种植轮叶黑藻、苦草。
(3)小池塘在2月中旬前投放蟹种,在5月10日前后将规格大于20g/只的蟹种挑选出来投放到大池塘,放养密度为800——1200只/亩。
(4)大池塘在3月底、4月初投活螺蛳100千克/亩,8月中旬投放量活螺蛳300千克/亩。
(5)全程投喂河蟹全价颗粒料,在每一次蜕壳前后都投喂粗蛋白含量不同的河蟹全价配合饲料。
(6)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和环境改良剂改良水质及底质并适时调控水位。
2、增产增效目标
在全省推广面积30万亩,新增水产品产量1万吨,新增利润3亿元。
3、主持单位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4、参与单位
中科院水生所、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仙桃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汉南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监利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洪湖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汉川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5、技术团队
程咸立 推广首席、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汤亚斌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刘家寿 中科院水生所
李 杰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陈锦文 汉南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夏 旭 汉川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仙桃市富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怎么样?
以美洲研究所龙头企业为载体
加大特色品种繁育力度,实现水产品种调整新突破:“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头是连接市场和渔农的桥梁,胡场镇注重龙头企业建设。2004前,原仙桃市市委书记应代明视察胡场农村工作时,对张美洲名贵鱼孵化基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对在场的胡场镇负责人:名特优水产业可以做大,可以办成一个龙头企业。通过市场调查考证,2001年,胡场镇投入了300万元在318国道与胡郭公路交界处建立了一个280亩高新技术水产园区,成立了美洲名贵鱼研究所,并以此为龙头分别在洗脚湖、渣角湖、木头胡建立了以邹木生、伍国权、邓远兵的水产品繁育基地,每年可孵化四大家鱼5亿尾,银鲫2亿尾,鮰鱼3000万尾,鳜鱼100万尾,太阳鱼10万尾,其中美洲公司年孵化鮰鱼1500万尾,确保了全镇各种鱼苗的供应。美洲公司通过英特网向全国各地发布名特优鱼苗信息,并在武汉专门设立了营销窗口,每年鱼苗孵化期间,来自广州、上海、江苏、安徽等14个省市名特段鱼苗订单如雪片似飞来。
因为特优水产品生产,美州公司成为仙桃市名贵鱼生产的“巨头”,享誉江汉平原。龙头舞,龙身活。龙头企业的发展,同时带动了胡场镇水产产业的升与壮大。通过几年的努力,胡场镇水产业已成为农业的主体经济。胡场镇着重于水产板块建设,重点在中河沿线、六十弓沟沿线、胡郭公路沿线、南幺河沿线分别建立鮰鱼、鳜鱼、黄古、河蟹养殖基地,同时完善基地路、电、渠配套设施,做到渔池开到哪里,路就能修哪里,电线就架到哪里,沟渠就挖到哪里。
以招商引资为载体
加大水产品生态养殖力度,实现水产品远程销售的新突破:“天高任鸟飞,水阔凭鱼跃”。胡场镇充分利用水的优势,打出农业招商牌。已在宜昌市拥有上千万资产的“水产大享”吴泉明与“搭档”付志军2002年在胡场考察时,为胡场镇丰富的水产资源所动,毅然投资350万元,在胡场镇朱场村建立了一座拥有1500亩的“水产—牲猪—沼气”生态养殖小区。所谓生态养殖,就是通
过自然养殖,确保水产品绿化品质,该公司在渔池内种植稗草、黑麦草,作为养殖的主料,每亩可产鱼草3000斤,每35斤草长一斤草鱼,同时,利用水产方面技术,科学推广名特优水洋品的混养、套养模式,池内生长的青饲料年底可行产值100万元(亩平666元)。1500亩小区水产品单产2000斤,总产量可达到300万斤,实现产值900万元。通达公司大力兴办千头号猪场,引进“三元”优良猪种,自产自养自销。2006年,养猪1000头产生经济效益30多万元,千头猪产猪粪1000方,每方猪粪可长白鲢30斤,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提高了水产品质量。据吴泉明介绍,通达公司水产品在武汉水产品市场与同类产品相比,每斤单价要高出01—02元,且相当走俏。通达公司还投资20万元,在养殖小区建立了一个可容纳30吨的水产品中转站,有效地缓解了水产品的积压。该公司与上海、广州、武汉等水产品市场建立了营销窗口,同周边农户签订了水产品订单合同。
以学校和农科院为载体
加大水产品技术培育力度,实现水产板块示范基地的新突破:仙桃市水产板块示范基地位于排湖之底,上麻村木头湖中心地带,基地拥有426亩的养殖面积,这是2004年胡场镇与仙桃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共同投资500万元创办的一个集旅游、休闲、服务、养殖、饲料加工于一体的生态示范园区,也是仙桃市水产板块建设的一个亮点。该基地按照科学规划、企业化管理的方式,进行了渔池改造、道路铺设、绿化建设、钓鱼台设置、荷花池开发,不害基地中心建起了一座享有欧洲风情的别墅和一座标准化的宾馆,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整齐划一的棋盘式渔池,不仅促使特色农业上档升级,而且让旅游观光农业成为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平台。为了进一步发挥示范基地的带头作用,该基地建起了胡场水产技术培训学校,邀请有关专家讲课。2008年以来,已培训农民200人次,该基地还投资40万元,建起了鱼用颗粒饲料加工厂,主要是自产自销、来料加工,年加工饲料1000吨。基地水产品年产量达到640吨,实行产值380万元,纯利润95万元,其中养殖收入85万元,“农家乐”收入10万元。
以区位优势为载体
加大鮰鱼养殖的推广力度,实现特色养殖的新突破:2007年以来,全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以发展鮰鱼作为优化水产品结构切入点,在发展鮰鱼的生产上,胡场镇实行了政策倾斜,强化服务与疏导,做到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全面开花,促使全镇水产业上档升级。一是政府支持。2007年,镇政府为全镇200户鮰鱼养殖户申请贷款400万元,解决养殖户资金不足的困难。为了保护养殖户利益,胡场镇并与湖南益阳等水产加工公司签订了意向性合同,按每斤5元保护价收购鮰鱼,同时,以水产服务公司为中尽,组织一批营销大户,2007年已为全镇销售鱼回鱼1200吨。二是示范基地。胡场镇以美洲名特优繁育养殖公司为中心,分别在洗脚湖养殖场、三利养殖场、排湖养殖场建立了鱼回鱼养殖六大示范基地,实行订单繁育,农户与繁育基地连接,充分发挥了名特优养殖示范效应,推动了全镇鮰鱼养殖的发展。三是典型带动。注重培育典型养殖户的工作,通过典型带动,发挥辐射效应。胡场镇曾分别组织了鮰鱼养殖技术交流会与现场技术指导会。请全镇十几名鮰鱼养殖专业户介绍自己养殖经验以及靠鱼回鱼养殖致富的经历。特别七号村刘可平原是该村困难户,2003年养殖了七亩鮰鱼,纯收入达26万元,全镇像刘可平这样鮰鱼养殖户已达到400户。
通过这样的活动,全镇掀起鮰鱼养殖热潮。四是全面推广。2007年以来,按照区域化规划、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培育和发展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基地,使胡场镇水产业发展保持旺盛的活力。2007年以来,以鮰鱼养殖为重点,着力构建特色板块基地,建立了中河沿线鮰鱼养殖长廊基地,南幺河沿线鮰鱼混养基地,全镇鮰鱼混养面积达到10000亩,专养面积4000亩,全镇鮰鱼产量可达4000吨,比2007年增加1000吨,仅此一项全镇增收4000万元,人均增收150元。现在渔农说“十亩鮰鱼塘,不心在外打工忙”。
仙桃的经济
仙桃市富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是2011-10-26在湖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仙桃市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地址位于仙桃市剅河镇丁脑村二组。
仙桃市富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429004NA000454X,企业法人丁克林,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仙桃市富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围是:淡水养殖;为成员购买淡水养殖所需渔药、渔肥、渔饲料。在湖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37878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和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237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仙桃市富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湖北仙桃市的地理环境
仙桃市是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仙桃市的中央商务区(CBD)北起滨江大道,南至沔州大道,西达汉江大道、丝宝大道,东起沔阳大道、仙桃大道、黄金大道、新城大道。
2015年,仙桃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地区10平方公里,包括:银泰百货、肯德基、武商仙桃购物中心、麦当劳、星都3D**城、中百仙桃摩尔城、学府路等传统主要商务、商业区域,今后,将以金融、商务、行政、办公、宾馆等为主。 仙桃工业发展良好,拥有仙桃彭场工业园、仙桃工业园、仙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仙桃经济开发区、仙桃刘口工业园、仙桃南城新区等多处工业基地。
2015年10月,仙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仙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现行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政策。仙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于2000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园区聚集了1家博士后科研基地、2家院士工作站、1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2家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8家高新技术企业,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集群。
仙桃已初步形成以食品加工、无纺布卫材、汽车零部件、电子电路、医药化工五大产业板块为主体、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现代工业体系。
食品加工产业共集聚加多宝、旺旺、亲亲等“国字号”企业27家;无纺布卫材产业高端制品占比达60%以上,外贸出口占全国40%,两次进入“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汽车零部件产业两年引进中汽零、毅合捷、六合等近20家先进制造企业,在对接武汉中实现倍增发展;电子电路产业集聚健鼎电子、康舒科技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成为全市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产业;医药化工产业以世界500强德国拜尔斯道夫日化、国内500强湖北宜化为龙头,正由传统小化工、农化工向现代大化工、精细化工加快转变,相继被授予全国首家“中国食品产业名城”和“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荣誉称号,被批准设立全省唯一的华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
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5033亿元。
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23亿元,较上年增长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47亿元,增长221%,增幅位列全省市州前三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6亿元,增长14%,增幅居全省市州第二位;外贸出口总额52亿美元,增长227%;实际利用外资8971万美元,增长124%;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达到365亿元、242亿元,增长134%、165%,收入质量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590元,增长8% ;仙桃市被评为“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百佳市”。
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0亿元,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财政总收入419亿元,增长14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7亿元,增长1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15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亿元,增长14%,增幅居全省市州首位;外贸出口总额67亿美元,增长289%,增幅居全省市州第二位;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4500元、14500元,分别增长9%、10%。 仙桃境内平川千里,河湖密布,素以“鱼米之乡”著称,历来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猪鱼蛋生产基地。全市现有160万亩优质粮油、60多万亩名特水产、40万亩优质蔬菜,生猪年出栏过百万头,家禽年出笼近千万只,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市、全国粮食生产大市、全国油料生产大市、全国淡水养殖大市、全国生猪调出大市、中国黄鳝之都、中国无公害果蔬十强市、中国特色农业百强示范基地 。
从1999年到2002年,全市新增水产养殖面积30万亩,达到556万亩。水产品产量继1995年登上10万吨台阶后,2000年又登上15万吨新台阶,2002年产量再创新高,达到20万吨,水产品产值89亿元,占多种经营产值的474%,占农林畜牧业总产值的364%。全市水产品总量连续20多年保持全省第二位,2002年跃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
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006元,同比增长1199元,首次突破千元大关,增长176%。
201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02元,增长10%。
湖北仙桃黄善养殖基地合作是真的吗
仙桃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有“鄂中宝地、江汉明珠”之称。全市面积2538平方公里,地跨东经112°55'—113°49'、北纬30°04'—30°3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具有南北兼优的气候特点。
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
仙桃已基本形成:100万亩优质水稻、70万亩双低油菜、40万亩优质棉花、90万亩名特水产、1000万只生态家禽、禽蛋产量60万吨、120万头商品生猪和20万亩绿色蔬菜等八大特色农业板块,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猪、鱼、蛋生产基地,著名的“鱼米之乡”,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前景十分广阔。
怡人的投资居住环境
仙桃市以轻纺城、生态城、休闲城为城市特色。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已成为江汉平原的信息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第三产业日趋繁荣,拥有一批星级酒店,一批大型购物广场,一批专业批发市场,成为区域性的物资贸易集散中心。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仙桃市紧紧围绕打造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城市的目标定位,积极实施开放创新、工业强市、城乡统筹等发展战略,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呈现发展提速、产业提级、质量提升、效益提高、工农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201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达445亿元,财政总收入278亿元,经济总量继续位居全省县市之首,这也是仙桃经济总量连续二十多年位居全省县市之首。
魅力仙桃(30张)仙桃是湖北省的重要轻工业基地,仙桃定位“经济外向型,产业轻结构,城市高品位”。经过多年的跨越发展,仙桃已经形成食品加工、机械电子、医药化工、无纺布卫材、纺织服装等五大主导产业。该市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台湾旺旺、福建亲亲、四川米老头、香港真巧、香港加多宝等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企业,呈现品牌集聚、产业集群的发展势头。机械电子产业以台湾健鼎、广东纳伟仕、北京神雾等实力企业为支撑,实现高点起跳,跨越发展,成为全市最具成长性的产业。无纺布产业在扩张、升级、规范中加快发展,制品出口占全国45%的市场份额,跻身全国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基本竞争力百强。医药化工产业集聚德国拜尔斯道夫、香港丝宝、中国宜化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正由传统的小化工、农化工向现代大化工、精细化工转变。仙桃正大力实施双百亿产业工程,以产业规划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力争“十二五”期末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仙桃即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无纺布制造加工基地、华中地区最大的电子电路板生产基地、华中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食品加工基地和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同时运用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重点发展食品及环保产业聚集区、现代纺织产业聚集区、光电子及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都市工业聚集区。
编辑本段交通运输
仙桃:一座新型的现代化开放城市,位于鄂中南、江汉平原腹地,具有贯通南北、承东启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湖北省交通现代化建设试点城市,也是湖北省水陆空交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水运交通:汉江仙桃港,年货物吞吐量近1000万吨。
公路交通:沪渝高速公路、随岳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318国道。
铁路交通:沪汉蓉高速铁路设仙桃西站,距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武汉火车站等约80公里。
航空交通:市区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约95公里;国家电网仙桃观光直升机专用机场;
轨道交通:武汉至仙桃城际高速铁路预计2013年开工。
仙桃市紧靠我国中部的中心城市武汉市,是武汉城市圈重要的城市之一和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具有贯通南北、承东启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境内河渠网络相通,公路四通八达,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武汉火车站、长江武汉港只需1小时车程。贯穿中国南北的京珠高速公路和贯穿东西的沪渝高速公路在仙桃附近交汇,仙桃南到广州、北到北京、东到上海、西到成都等特大城市均在1000公里半径之内。随岳高速公路(湖北省随州市到湖南省岳阳市)贯穿仙桃市南北,是湖北省规划的“六横五纵一环”公路主骨架网中的“一纵”;沪汉蓉高速铁路(上海到武汉到成都高速铁路)贯穿仙桃市东西,是国家“四纵四横”铁路主干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仙桃已成为江汉平原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湖北仙桃黄善养殖基地合作是真的。仙桃西流河镇国兵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为扩规投产做准备。2016年,合作社成功申办注册商标蒿芭湖黄鳝品牌。年产黄鳝7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百分之21。省农担公司仙桃办事处紧紧围绕全市黄鳝产业发展布局,聚焦市委、市政府擦亮中国黄鳝之都金字招牌。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