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弟子规全文内容

网友发布 2023-05-31 20:20 · 头闻号文学艺术

1、弟子规,圣人训。

2、首孝悌,次谨信。

3、泛爱众,而亲仁。

4、有余力,则学文。

5、父母呼,应勿缓。

6、父母命,行勿懒。

7、父母教,须敬听。

8、父母责,须顺承。

9、冬则温,夏则凊。

10、晨则省,昏则定。

11、出必告,反必面。

12、居有常,业无变。

13、事虽小,勿擅为。

14、苟擅为,子道亏。

15、物虽小,勿私藏。

16、苟私藏,亲心伤。

17、亲所好,力为具。

18、亲所恶,谨为去。

19、身有伤,贻亲忧。

20、德有伤,贻亲羞。

21、亲爱我,孝何难。

22、亲憎我,孝方贤。

23、亲有过,谏使更。

24、怡吾色,柔吾声。

25、谏不入,悦复谏。

26、号泣随,挞无怨。

27、亲有疾,药先尝。

28、昼夜侍,不离床。

29、丧三年,常悲咽。

30、居处变,酒肉绝。

31、丧尽礼,祭尽诚。

32、事死者,如事生。

33、兄道友,弟道恭。

34、兄弟睦,孝在中。

35、财物轻,怨何生。

36、言语忍,忿自泯。

37、或饮食,或坐走。

38、长者先,幼者后。

39、长呼人,即代叫。

40、人不在,己即到。

41、称尊长,勿呼名。

42、对尊长,勿见能。

43、路遇长,疾趋揖。

44、长无言,退恭立。

45、骑下马,乘下车。

46、过犹待,百步余。

47、长者立,幼勿坐。

48、长者坐,命乃坐。

49、尊长前,声要低。

50、低不闻,却非宜。

51、进必趋,退必迟。

52、问起对,视勿移。

53、事诸父,如事父。

54、事诸兄,如事兄。

55、朝起早,夜眠迟。

56、老易至,惜此时。

57、晨必盥,兼漱口。

58、便溺回,辄净手。

59、冠必正,纽必结。

60、袜与履,俱紧切。

61、置冠服,有定位。

62、勿乱顿,致污秽。

63、衣贵洁,不贵华。

64、上循分,下称家。

65、对饮食,勿拣择。

66、食适可,勿过则。

67、年方少,勿饮酒。

68、饮酒醉,最为丑。

69、步从容,立端正。

70、揖深圆,拜恭敬。

71、勿践阈,勿跛倚。

72、勿箕踞,勿摇髀。

73、缓揭帘,勿有声。

74、宽转弯,勿触棱。

75、执虚器,如执盈。

76、入虚室,如有人。

77、事勿忙,忙多错。

78、勿畏难,勿轻略。

79、斗闹场,绝勿近。

80、邪僻事,绝勿问。

81、将入门,问孰存。

82、将上堂,声必扬。

83、人问谁,对以名。

84、吾与我,不分明。

85、用人物,须明求。

86、倘不问,即为偷。

87、借人物,及时还。

88、后有急,借不难。

89、凡出言,信为先。

90、诈与妄,奚可焉。

91、话说多,不如少。

92、惟其是,勿佞巧。

93、奸巧语,秽污词。

94、市井气,切戒之。

95、见未真,勿轻言。

96、知未的,勿轻传。

97、事非宜,勿轻诺。

98、苟轻诺,进退错。

99、凡道字,重且舒。

100、勿急疾,勿模糊。

101、彼说长,此说短。

102、不关己,莫闲管。

103、见人善,即思齐。

104、纵去远,以渐跻。

105、见人恶,即内省。

106、有则改,无加警。

107、唯德学,唯才艺。

108、不如人,当自砺。

109、若衣服,若饮食。

110、不如人,勿生戚。

111、闻过怒,闻誉乐。

112、损友来,益友却。

113、闻誉恐,闻过欣。

114、直谅士,渐相亲。

115、无心非,名为错。

116、有心非,名为恶。

117、过能改,归于无。

118、倘掩饰,增一辜。

119、凡是人,皆须爱。

120、天同覆,地同载。

121、行高者,名自高。

122、人所重,非貌高。

123、才大者,望自大。

124、人所服,非言大。

125、己有能,勿自私。

126、人所能,勿轻訾。

127、勿谄富,勿骄贫。

128、勿厌故,勿喜新。

129、人不闲,勿事搅。

130、人不安,勿话扰。

131、人有短,切莫揭。

132、人有私,切莫说。

133、道人善,即是善。

134、人知之,愈思勉。

135、扬人恶,即是恶。

136、疾之甚,祸且作。

137、善相劝,德皆建。

138、过不规,道两亏。

139、凡取与,贵分晓。

140、与宜多,取宜少。

141、将加人,先问己。

142、己不欲,即速已。

143、恩欲报,怨欲忘。

144、报怨短,报恩长。

145、待婢仆,身贵端。

146、虽贵端,慈而宽。

147、势服人,心不然。

148、理服人,方无言。

149、同是人,类不齐。

150、流俗众,仁者希。

151、果仁者,人多畏。

152、言不讳,色不媚。

153、能亲仁,无限好。

154、德日进,过日少。

155、不亲仁,无限害。

156、小人进,百事坏。

157、不力行,但学文。

158、长浮华,成何人。

159、但力行,不学文。

160、任己见,昧理真。

161、读书法,有三到。

162、心眼口,信皆要。

163、方读此,勿慕彼。

164、此未终,彼勿起。

165、宽为限,紧用功。

166、工夫到,滞塞通。

167、心有疑,随札记。

168、就人问,求确义。

169、房室清,墙壁净。

170、几案洁,笔砚正。

171、墨磨偏,心不端。

172、字不敬,心先病。

173、列典籍,有定处。

174、读看毕,还原处。

175、虽有急,卷束齐。

176、有缺坏,就补之。

177、非圣书,屏勿视。

178、蔽聪明,坏心志。

179、勿自暴,勿自弃。

180、圣与贤,可驯致。

181、译文: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到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弟子规》学生读后感6篇

《弟子规》含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动画风格、深入浅出的儒家精髓,让观看者在享受动画片娱乐的同时提升道德修养。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弟子规》学生读后感,欢迎大家来阅读。

《弟子规》学生读后感篇1

我每天仔细阅读《弟子规》却发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缺点。

《弟子规》中说:“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可是我偏偏和书作对,我的书桌上放着练习本,练习册,漫画书……所有和学习有关,无关的书全都放在书桌上,东一本,西一本,我的书桌成了“旧书摊”,要想找一本急用的书,有时比登天还难。现在我得好好收拾收拾,保持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弟子规》中还说:“出必告,反必面。”但是我出去玩却常常忘记和家人打招呼。有一次我出去玩,没有告诉妈妈,我回到家里妈妈狠狠地说了我一顿,我读过《弟子规》以后,我知道自己做得不对,我出门时要和妈妈打招呼,回家时也要跟妈妈说一声。这样妈妈就不用担心了。

我读完了《弟子规》,了解了自己的缺点,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一定要改掉缺点,做一个完美的好孩子。

《弟子规》学生读后感篇2

这天我读了《弟子规》一书,最使难以忘怀并受到启发的一段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命;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段“弟子规”的意思是,父母呼唤时,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推辞投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我们好,就应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辈教诫时,应当虚心理解,不可强词夺理。让父母生气悲哀。看到那里不由得我深感内疚,平时只要爸妈叫我,我都会假装没听见,只管玩我的。妈妈要是让我去做事,我会毫不犹豫地说让爸爸去做,爸爸让我去做事我会说我是你的奴隶吗?每当爸妈教我怎样做人处事时,我会一只耳朵听,一只耳朵扔,把它当做耳旁风,根本不放在心上。我要是做错了事,爸妈说我,我会想尽一切办法为自我辩护,把黑板说成白板才肯罢休,有时让爸妈气得哭笑不得。

读了“弟子规”,让我明白了自我以前是多么的不懂事。从此以后,我要痛改前非,绝不犯错,要听爸妈的话,不再让爸妈悲哀,做一个勤快懂事的好孩子。

《弟子规》学生读后感篇3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

“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就是本来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说得多有道理啊!

我们应该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记得在思品书上,有一篇文章,是写宋庆龄的。宋庆龄小的时候,折纸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折纸了,她的同学小珍看见了,羡慕地说:“你折纸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折纸,好吗?”“没问题”宋庆龄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宋庆龄一家本来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庆龄想到了昨天答应小珍的事情,便没有去老奶奶家,一个人在家里准备了许多纸等小珍来,然而,小珍却没有来,她失信了。但宋庆龄一点儿也不后悔,她说:“小珍虽没有来,但我做到了一个讲信用的人!”从小就有着优良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人们的爱戴。

最后,我奉送大家一句:

人而无信,万事皆虚。

《弟子规》学生读后感篇4

“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信……”我读着清代文学家李毓的作品《弟子规》,心潮澎湃,深受教育。《弟子规》共分八个部分,首先《总叙》篇为我们介绍了《弟子规》正文七个部分的题目。《孝》篇告诉我们如何孝敬父母;《悌》篇告诉我们要尊敬长辈,与兄弟和睦相处;《谨》篇向我们端正了日常行为,要有一个好习惯;《信》篇教育我们要诚信待人。《泛爱众》篇让大家知道要爱护所有群众,不分贫富;《亲仁》篇告诉我们必须要仁义,否则人品不好;《学文》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要有好的学习计划、态度。这就是古代学生的“日常守则”。

社会上有很多专家、学者、商界精英一致认为,《弟子规》不同于以往的肤浅理论,而是我国灿若星河的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目前还找不到一本书像《弟子规》那样能有效规范员工的行为举止。 例如“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是指我们在工作中做事情不要慌张,忙乱就容易出错;不要害怕困难,应知难而进,也不要马虎草率,要认真对待。“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意思是指看见别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齐,哪怕同他相差很远,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地总会赶上,看见别人坏的行为,就要自我反省,有的话马上改正,没有的话也要引起警惕。“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形形色色的大舞台,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有着不同的角色,而唯一不同的是,无论扮演的是什么角色,都要牢记《弟子规》中的训戒,具备一定的素质,规范自己的言行,牢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要肩负许多的责任,尽职尽责,全力以赴为学校的发展壮大作出最大的贡献。 《弟子规》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能让你明白许多人生道理,它能教你如何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它会使你迸发出无限的感想!

《弟子规》学生读后感篇5

我平常不爱读书,自从老师让每天背一部分,我只好被迫完成作业。到现在已经背一半了。我觉得里面有很多道理都值得我学习。

在求学方面《弟子规》里有:有余力则学文。告诉我们平时有精力、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学习。其中有一个叫董遇的人,从小家里就很穷整日为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他就是利用“三余”时间来学习的。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为一天之余;雨天为平日之余。古人都是用“马上”“枕上”“厕上”的时间来读书的。鲁迅说过:“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学习”。读完之后我觉得我更应该合理安排时间了。更应该自觉去学习。

在对父母、兄弟、长辈方面,《弟子规》教育我:泛爱众、而亲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我原来对父母很任性,对自己的姐弟也不知道谦让。学了《弟子规》,我觉得自己身上的毛病真的该改了。我也要学黄香温席、孔融让梨。

我会继续学习《弟子规》,不断完善自我,改掉自己的毛病。

《弟子规》学生读后感篇6

平常我有很多不足,可我今天读了一本叫《弟子规》的书,这本书教育我要当一个勇敢,聪明,诚实,孝顺的人。对照《弟子规》的教育,再想想自己以前的行为,情不自禁地低下头一阵面红耳赤,

我经常跟父母顶嘴,不听他们的教导,他们让我往东,我偏要往西,我没做到《弟子规》中得父母呼,应勿缓这句话,一次,妈妈叫我吃早饭,可我心中有一百个不愿意,所以就随便应付了一声马上到,然后继续睡觉了。等到我醒来已经是11点30了。我飞奔到客厅,见妈妈已经早早的吃完了早饭等着我起床。我愧疚的低下了头,尽管脸再红也没有用。

还有一次,我上英语补习班晚回家了半个小时,妈妈说我是不是不会背书留了下来?可我没有一点耐心,站在那的我暴跳如雷,于是,妈妈便去找老师问一下,老师说我英语课文不会背,于是我又火冒三丈,妈妈再一次问老师,可是老师说的还是原话。我只好承认了。后来回想一下,这件事不应该欺骗妈妈,我应该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我真对不起妈妈。

《弟子规》是我启蒙我好老师,教会我很多,让我学会了怎么做人。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