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创新创业的三个方向和四大挑战
大数据时代创新创业的三个方向和四大挑战导语从传统互联网的人机互联,人人互联,到工业互联网的物物互联,人机物三种端各自互联,才带来大数据的产生,利用云进行大数据的存储和计算,实现数据的融合和服务,数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数据如何关联,如何找到市场需求实现价值是关键。数据采集加工的跑马圈地已入中盘,数据分析与应用的商业模式才刚刚开盘,而这需要模式具备可持续性和可扩展性。如今时代变了,以前以企业为核心的理念转向以消费者、以用户为核心的理念,以前的设计在进行创意时以往主要靠拍脑袋决策,如今需要数据的支持和支撑来指导创意。基于大数据的创新创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拿到可以利用的数据比较难,目前不少创业公司都是基于互联网上公开的数据在进行应用开发。二是大数据应用可能威胁到企业中传统的角色地位甚至生存,这就涉及到与传统利益的冲突,因此大数据应用推广需要一把手牵头推动。第三个瓶颈是人力资源,不管美国还是中国大数据人才非常紧缺,包括数据科学家和数据分析师,这些人才需要高校和企业一起合作来进行培养。
第四关于投资的难度加大,需要有更多大数据商业应用成功的项目和例子来引领投资的方向。
大数据时代创新创业的三个方向和四大挑战
——ADEC联手浙大、五叶草大数空间举办“大数据时代的创新创业实践与思考”研讨会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热潮中,基于大数据的创业创新备受关注。12月17日,阿里数据经济研究中心(ADEC)、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五叶草大数空间三者携手合作,邀请20余位浙大学者走入云栖小镇,在杭州这个创新创业的基地,聆听大数据创业创新实践者的感受,共同开展“大数据时代创业创新的实践和思考”的相关话题研讨。
三家大数据创新创业领域的企业数能科技、华院数据和洛可可公司的负责人给大家分享了他们的实践方向、面临挑战以及心得体会。在分享结束后,就大家关注的话题分组讨论的环节受到参会企业以及研究者们的欢迎。
三个方向和四大挑战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渊老师在分享中提到,从传统互联网的人机互联,人人互联,到工业互联网的物物互联,人机物三种端各自互联,才带来大数据的产生,利用云进行大数据的存储和计算,实现数据的融合和服务,数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数据如何关联,如何找到市场需求实现价值是关键。
图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渊
以浙江大学郭斌老师为组长的小组认为大数据创新创业的商业模式有三个方向(Analytics , Data, Services ,ADS)值得关注,其中A相当于为企业提供数据的计算分析能力;第二类D是提供数据为主,要做有效的决策背后所使用的数据可能来源于多个数据源,可以集聚数据成为运营的资源;第三类S相当于提供基于数据的服务,这种服务要嵌入到企业运营的业务流程。
以郑刚老师为代表的小组总结了基于大数据的创新创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拿到可以利用的数据比较难,目前不少创业公司都是基于互联网上公开的数据在进行应用开发,二是大数据应用可能威胁到企业中传统的角色地位甚至生存,这就涉及到与传统利益的冲突,因此大数据应用推广需要一把手牵头推动;第三个瓶颈是人力资源,不管美国还是中国大数据人才非常紧缺,包括数据科学家和数据分析师,这些人才需要高校和企业一起合作来进行培养;第四关于投资的难度加大,需要有更多大数据商业应用成功的项目和例子来引领投资的方向。
大数据创新创业的三个实践
数能科技:数据分析老兵的创业之路
数能科技的总经理张晓明先生在国外有20多年的数据分析的经验,他在分享中谈到,美国的大数据指的是用常规方法无法处理的数据,比如音频、视频等数据,而中国的大数据实际上是大数据+小数据,以**行业为例,通常都是数据采集后转化为小数据来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
图为数能科技的总经理张晓明
张总认为,中国发展大数据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数据孤岛现象严重,二是行业知识缺乏,在业务、技术和行政人员三方面沟通比较困难,跨学科的沟通以前比较缺乏,使得整个行业发展在应用层面的发展不快,三是过去中国的发展是粗旷式的,哪有机会往哪跑,现在是精细化管理,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政府官员对这种需求的优先级不高。
在大数据的商业模式方面,张总认为,数据采集加工的跑马圈地已入中盘,数据分析与应用的商业模式才刚刚开盘,而这需要模式具备可持续性和可扩展性,其中人才也是发展的一个瓶颈,尤其欠缺具备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数据分析师,尤其是软实力方面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更难,软实力主要指的是沟通、好奇心和业务理解力。
数能科技开发的“**票房预测”应用和“**排片宝”应用都是典型的基于数据的新应用,**票房预测每天早晨9点半会发布当天的票房预测结果,希望成为全国以及各个城市**票房的预测风向标,为发行人进行精准营销提供依据,“**排片宝”应用通过收集来自媒体、影院的历史数据、网上售票的预售数据等信息为各大影院排片提供建议。这种应用场景还可以衍生到客流预测与资源优化管理,比如在旅游景点、大型超市等。
华院数据:数据分析人才基地的孵化新模式
国内专业的数据分析挖掘人才有很多都来自于华院数据,来自华院数据的执行总裁麦星在分享“华院数据——产业大数据生态的深度孵化器”的主题时谈到,华院数据目前聚焦是以大数据行业解决方案为核心,基于自己多年的技术积累,提供数据互联、人工智能引擎等核心能力和产品,融入于垂直行业,在各行业孵化出独立、专注、聚焦的大数据子公司。
图为华院数据的执行总裁麦星
目前已经孵化了数云、数创、数尊、华院分析等多家大数据+电商、零售、O2O、运营商的创业公司,这些创业公司形成产业大数据的生态,比如数云科技是电商数据应用的创业公司,为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商家提供CRM解决方案,连续三年都是金牌淘拍档。
洛可可:传统工业设计公司的大数据创新转向消费者为中心
洛可可作为一家工业设计公司,它所推出的一款55度杯子一上市就备受欢迎,杭州分公司负责人夏治朋在分享时提到,如今时代变了,以前以企业为核心的理念转向以消费者、以用户为核心的理念,以前的设计在进行创意时以往主要靠拍脑袋决策,如今需要数据的支持和支撑来指导创意,而且数据不仅是B端的需求,更重要的需要最终消费者的需求,让创意和设计更加精准。
图为洛可可杭州分公司总经理夏治朋
以前的产品只有功能,现在的产品还要有服务、有情感,产品具备智能的基础需要有大数据,现在的产品大都是软硬件结合的,同时还有app,从而了解用户的行为和习惯,通过App端数据的抓取来获知用户的行为和习惯,从而改变创意和设计,使得用户感知到产品是为之定制的。
大数据的创新创业刚刚开始
在信息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随着数据扮演生产要素的角色,云计算发挥公共计算基础设施的作用,数据的开放、共享与流动成为可能,数据的融合激发新的生产力。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相比,大数据时代的创业创新将拥有更多的机会、更大的空间。虽然现阶段我国数据相关的法规政策尚不完善,基于数据的创业创新实践尚在探索阶段,业务和服务模式还不成熟,不确定性正意味着更多机会,因此我国不断涌现出企业进行基于大数据的新模式的尝试和探索。阿里数据经济研究中心(ADEC)期待与更多学界研究者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数据经济的良性快速发展。
大学生创业有很多途径。可以通过新闻等了解。比如现在的风口,单身经济,宠物经济等等。例如单身经济,我们可以有以下的创业方向:1、一个人吃穿住行方面的生意;比如单身公寓、单身不做饭,那么可以做小包装的食材(可以做成半成品的已经洗好了,作料已经配好);速冻类的食品,小包装的大米,200ml的红酒;反正过去的商品都可以翻小包装进行售卖。
2、产品类:去年双十一迷你类的电器销量出现爆发增长,如迷你微波炉、洗衣机、电饭煲..;再比如家用小型机器人,机器宠物...
3. 线上交友,线下体验:相亲she群,单身男女配对等类型的生意都可以做;
4、线下休闲娱乐:比如线下比较火的剧本杀、最近也疯长了一批线下陪聊店...
5、精神陪伴;比如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生意模式;猫狗物、娃圈、游戏、虚拟男/女友等精神寄托类生意
6.个性化化需求:比如迷你KTV、迷你火锅、,比如个人旅游等
7、单身经济下的商业模式其实有很多,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单身的群体会越来越大,从很多发达国家也能看到这样一个趋势,所以围绕这个群体延伸出的商业模式也定会有很多机会。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