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西西弗书店的商业模式拆解

网友发布 2023-05-30 15:27 · 头闻号公司管理

来谈一个最近认识到的没有经过融资但现金流很充沛的企业——西西弗书店,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但不一定都了解。这个书店逛街时经常看到,但我却从来没有怀疑过他的存在。在看完花爷的文章后,周末和老婆逛街,猛地一想受线上冲击现在新华书店都报道只能依靠教科书来赚钱,此外这家企业并没有经过任何的融资(从附图企业架构来看,金新竹是以90%的占比控制着西西弗书店,零售的没有账期,现金流肯定是充沛的),企业93年开始创立,到2020年全国接近开了300多家店铺,基于此开始了这家企业的调研。

他说过一句话:“懂书有什么了不起的呢?懂市场才是王道!”从后面西西弗的布局来看,他确实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懂市场。

在当时10年的市场下,互联网已经迅速崛起,我那个时候上大学没多久也已经开始通过京东、卓越来买书。而金新竹能敏锐的觉察到传统书店太过理想主义,认为“书应该卖给爱读书的人”,而事实上爱读书的人在经历线上线下的书店,存量需求已经被满足差不多了。因此核心的重点应该是通过线下找增量。而西西弗这个case,确实就是搞定了那些不读书的人。那是怎么搞定的——怎么让人来的?并且怎么让来的人还下单呢?

第一个问题非常反自觉,Shoping mall里的书店其实是不用担心引流问题。这个事情原本我是没关注的,但昨天特意去线下还看了一圈,发现是合理的。如今线下商超,你会发现能聚集人群的地方并不是那些买服饰、箱包的,而是电子3C、超市、游戏城以及书店,因为服饰、箱包你只要经过门口,你就知道是否适合自己,从而也就决定你是否走进去,而其他你有进去体验了才能有所“得”。

书店也一样,书店是个黑匣子,进入书店之后依然是黑匣子,只有当你走进书店,翻开书的那一刻你才能开始获取信息。而当你抱着随意的心态走进书店、随手翻开一本书,突然发现这本书很有趣,是你之前完全没有在意过的,你大概率就会有下单的可能。

怎么让你下单呢?网络公开的一些资料是说,首先区别传统店长选书的逻辑,西西弗在每个书籍类目的细分领域都有专门的买手来负责,结合大数据,确保上架书籍和人群的匹配程度,提升命中随机顾客的可能,据公开资料反馈书籍的收入能占到店铺营收的70%,但利润贡献还是由店内的咖啡馆以及文创产品提供。

但据我昨天下午的观察来看,我大概四点左右的时候在门口蹲了半小时,200多平的店铺面积内大概有200人不到(25%左右在里面咖啡厅),半个小时下单的人数有8-9个人,书本和文创订单数比例大概是1:1,书籍销售比例感觉未到70%,而购买书本的大部分是以亲子为单位(成年人买书还是以线上为主,小朋友不知道要买什么书,所以要来线下,符合花爷的自愿交易原则),并且人员在书店里闲逛的时间基本都是超过10分钟的(服饰店那些普遍不超过2分钟),数据能和现在公开的数据大体匹配上:日均客流量大概1000人,转化率13%-15%,客单价大概100元,单店年产出在500万左右。

第一次开眼的市场调研结果基本就到这里,虽也有一些未能尽善尽美,例如既然成人下单没有亲子多,为什么不扩大亲子区域的面积,但这仅是一个起点。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我是梁高飞。

1.书店+咖啡

咖啡生意不只是瑞幸和星巴克打得火热,就连书店品牌也要来“掺和”。西西弗和言几又都在书店内空出一部分作为顾客享受咖啡的地方,在这里喝咖啡,可以尽情享受书店里的所有试阅书籍,对于有学习、工作需求的消费者来说,书店的气氛和资料含量,比一般咖啡店要高。

2.书店+视觉营销

为什么现在的书店都设计得如此有设计感?因为它们正是利用人类的视觉感官,来对书籍进行营销推广。其中,最典型的就要属钟书阁,它们喜欢把书摆成各种造型,凭借“最美书店”的名号,频繁登上个各种网红店推荐。

诚品书店不仅在装潢设计上精致讲究,为了美感,甚至还牺牲空间使用率,利用视觉营销,提高书店的文艺气质,将书店的商业气息隐去,消费者会更加享受在店里闲逛的时光。

3.书店+多元化

现在的书店,早已不执著于卖书了,皮具、植物、文具、甚至线香,只要是和书店气质相符的商品,它们都开始涉及。书店中的各业态营销统一整合策划,将多元化经营做得比较好的品牌甚至可以上升到书店的文化营销。

西西弗书店在门店卖文具的同时,还搭上了自家出的周边产品,将品牌文化变成了消费者们可以带走的马克杯、明信片、纸胶带等文创物品。

2018年底,苏宁极物和大众书局合作开设的“极物书店”,则是将咖啡+游戏+居家生活+数码影音+儿童娱乐融合在一起,利用苏宁“智慧零售”的概念创新业态运营方式。

4.书店+活动

书店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举办活动和书友会上获利。部分言几又的门店,是可以被一些商家或个人租去做演讲活动的,而且,大部分的书店都支持作者举办签售会。大人气的作者能给书店带来不小的品牌曝光,曾经还在上学的营销君,就是因为某个喜欢的作者在西西弗书店开签售会,才知道这个书店的。

传统书店早已生存不下去,聪明的书店品牌已经把阅读做成了“悦读”,先建立品牌文化,再谈后期盈利。去北京看“万圣”,去南京找“先锋”,去台北逛“诚品”,具有品牌文化的书店,甚至还能成为一个城市的风向标。

纸质书籍不是没有市场,只要书店找准营销方向,它们的未来市场依然无限大。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