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写道“客舍青青柳色新”,为什么不写别的树呢?

网友发布 2023-05-30 11:03 · 头闻号影视娱乐

先来看一首现代歌曲《灞桥柳》中的歌词:遮得住泪眼,牵不住手,我人在梦中,心在那别后。

歌词写“送别”,歌名为《灞桥柳》,这二者怎么牵扯在一起了呢?

原来,在西安(古长安)城东有一条灞水,又名灞河,其上有灞桥。在汉代,灞河两岸广植柳树。从汉代起,人们从长安送别亲友去往东都洛阳或是江南等地都要送行过灞桥,并折柳相赠。

因“柳”谐音“留”,有留恋不舍之意,希望被送走的亲友勿忘长安旧情,能够速去速回。所以,“灞桥柳”有了“送别”的象征意义,并被历代诗人引入诗作之中。

“折柳赠别”这个习俗到唐代更为盛行,而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折柳之礼”。

唐代的人们十分重视这种送别文化,一般身份较高或者文人雅士之流离开长安,都要在灞桥之上行折柳之礼。

一时间自长乐门到灞桥这段大道上人们络绎不绝,都是来送人的。一般女眷送别亲人,都是先到达灞桥,静候离人过桥,然后在河边折柳相赠,泣诉离别之愁。

若是男人送别好友则是在长乐坊先设饯行宴,然后边走边送,最后到达灞桥,行“折柳之礼”。于是,折柳赠别成为中国古代诗文中最常见的文化现象之一

柳代表离别,代表着伤感!

其实,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起,柳就与中国赠别诗结下了不解之缘。

汉代“折柳赠别”习俗不断传播开来,不再只限于在长安的灞桥,也不一定要有形式,而成为一种意象引入诗词成为象征。

所以,古代的赠别诗,大都会写到“柳”。这样看来,王维在送朋友元二西出阳关时,虽然没有折柳,但以客舍旁的“柳色新”来烘托送别饯行宴劝酒时的离愁与感伤之情,就是源于“折柳赠别”的传统习俗与文化。

总结:

到后来,不只是写送别的诗词才写柳,就是游子看见他乡之柳也会生出思乡之愁,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白居易《青门柳》的“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以及当代词人刘清莲《诉衷情·烟柳》中的“依依烟柳挽行舟,鸥鹭逐潮头”。

踏雪寻梅 邓丽君

雪霁天晴朗

腊梅处处香

骑驴把桥过

铃儿响叮铛

响叮铛响叮铛

响叮铛响叮铛

好花采得瓶供养

伴我书声琴韵

共渡好时光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