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名:《向往神鹰》
演唱:亚东
作词:扎西达娃
作曲:美郎多吉
歌词:
在每一天太阳升起的地方, 银色的神鹰
啊来到了古老的村庄, 雪域之外的人们
来自四面八方, 仙女般的空中**翩翩而降
祖先们一生也没有走完的路, 啊神鹰啊神鹰啊
转眼就改变了大地的模样, 啊模样哦密密茫茫的山
哦遥遥远远的路, 哦是谁在天地间自由的飞翔
啊神鹰啊你把我的思念带向了远方, 啊远方
心儿伴随的声音飞向那远方, 想看看城市的灯火
和蓝色的海洋当那梦想成真, 走进宽敞的机场
俯看天外之间止不住热泪盈眶, 父辈们朝圣的脚步
还在回想啊神鹰啊神鹰啊, 我已经告别昨天
找到了生命的亮光, 哦摇摇滚滚的风
哦飘飘洒洒的雨, 哦蓝天的儿子又回到了故乡
啊神鹰啊, 你使我实现了童年的梦想啊梦想
扩展资料:
《向往神鹰》,由扎西达娃作词,美郎多吉作曲,亚东演唱的歌曲。收录于同名专辑《向往神鹰》中,发行于1995年。
歌曲简谱1:
歌曲简谱2:
—向往神鹰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的背后
胡宝善
提起《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这首歌的创作还真有点说道,因为这首歌的创作正是“文革”期间,当时写这首歌时,说实在的,还真有点冒险精神才敢写的,这首歌是“文革”当中第一首用圆舞曲的形式写的军歌。没料到,获得很大成功。
1971年,周总理曾叫三军文艺战士要把歌舞搞上去,排一台晚会,准备迎接金日成首相和西哈努克亲王。当总理看完晚会后,他说:“同志们哪,大海也有平静的时候呀!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唱点抒情的歌曲呢?”总理的一番话对我的启发非常大,我决心一定要写首部队的抒情歌曲。正好1972年我团出海拉练从南平到汕头,三天三夜颠簸在393舰上,在狂风险浪中,每个同志都吐得厉害,开始吐食物,后来吐带血的胆汁。可战士有的也在吐,但在军舰上要操作、军训、值勤,当时我想这些战士如果没有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忠诚,是很难在海上坚持服役的,我们的水兵是多么可爱可敬呀!我立即拿起了笔写了《我守卫在海防线上》(后改为《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词很顺利地写好了。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中,风浪很大,军舰在很有规律的节奏中行驶。我马上产生了用圆舞曲写这首歌的念头。用歌曲来表现海军战士在艰苦生活中的乐观主义情绪。曲子也很快写好了。当时是两段词,因海军还有航空兵,这样我的学生王川流同志又加了一段词,所以是后来的三段词了,这首歌音域很宽起浮很大,演唱的难度也很高,可是很容易上口。当我第一次演唱时,没想到会引起海军广大指战员如此的欢迎和肯定。当时手风琴伴奏的杨文涛,配了很成功的伴奏,演出效果极佳。每次演出观众一定要听到这首歌才放我下台。电台、电视台和全国报刊破格刊登了这首歌和演出的剧照。记得有一次中央乐团的指挥家秋里遇到我说:“你这首歌太厉害了,来中央乐团考试的,不管各个声部一唱全是《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留学保加利亚的老同学施鸿鄂和朱逢博来信说:当时在上海,大街小巷唱的都是《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记得当时我团的赵连义拿了一份中央广播电台的一份情况反映给我看,一位外国的海员来信说: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听到有一首((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这首歌很好听。是音乐把我们友好地连在一起。
一转眼已经二十七年过去了,但这首歌仍然被广大听众所喜爱,当然我很清楚,并不是这首歌的词曲创作的水平有多高,实事求是讲,词曲还存在很多问题。
今天我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演出更忙了。每逢“八一”建军节,电视台有时还把我这张“老唱片”翻出来,但不同的是老唱片新唱,我今年已经是64岁的人了,唱起这首歌仍然有一股冲动和激情,仍然感到作为一个水兵的光荣。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