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
纵观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变化可喜可贺,令人鼓舞。省委、省政府新提出的“三重一大”经济发展战略惠民生、合民意。也为我们邳州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双重机遇。近几年来,邳州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人欣慰,这都是上层各级政府坚持英明领导的结果。我作为邳州市石膏矿区的一名普通群众,怀着对领导的崇敬之情和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把邳州发生4.15矿难事故后,矿区广大群众的呼声反映上呈给领导。
4月15日邳州市邢楼镇平台石膏矿发生的塌方事故,有两名矿工被困于井下,造成数百亩农田不同程度的下陷。事故的发生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伤害。事故的责任由谁来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反思。此事故众说云云,谁是谁非社会上评论不一。矿区群众对事故的发生都有深深的感触和认识,问题的发生要从它的根源和客观实质去分析论证,从中找出正确的答案来。
的确,多年来,党的富民政策另国民振奋,国家对民营企业的发展采取了多项优惠,扶持政策。一些勇立潮头艰苦创业的农民企业家脱颖而出,国内中小型民营企业恰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安全促发展,安全出效益,各级政府一直对安全生产高度重视。近十几年来,苏北鲁南以靠地下丰富的石膏资源,通过政策鼓励扶持,政府向社会招商引资,吸引了省内外客户前来我们邳州从商,我市石膏矿山企业发展迅速。石膏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给矿区的百姓带来了实惠。首先是企业的用工给当地农民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从而解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二是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和谐了家庭,稳定了社会;其次是提升了邳州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几大服务行业从无到有,规模发展。比如,饮食服务行业、农村集市贸易、以及建材、车辆运输行业等等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一膏带来百业兴,百业发展富群众,虽然民营企业有了效益,企业老板得到了实惠,但是企业纳税,增加税收,慈善奉献,修路架桥回报社会的良好行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扬。
事情有欣喜的一面也有让人忧伤的一面。从矿山发生这次事故的根源上客观地分析,事故的责任应追踪七年前邳州境内的部分老矿山,采矿不按章、不规范、不科学,胡挖滥采现象严重,采空区不监控,隐患重重。多年来,监管部分对此该关闭的未关闭,对该整顿该治理的没下决心和狠心加以整治,加之个别监管职能部门缺乏监管力度和责任心,造成了对矿山监管下的盲区和死角。以导致发生今天的矿山事故,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和损失。因此,矿山同行企业都受到了牵连,事故涉及到无辜,众多企业因此被迫停工停产,造成了万余工人失业,运输行业中断,港口码头停运,给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制约,企业陷入困境。也给社会稳定和和谐带来了难以估计的损失。目前,邳州矿山企业现已停产一个多月,复产时间遥遥无期,面临关闭的边缘,我们真为矿山企业发展前景忧虑,现在矿区百姓上班愿望迫切,大多数职工人心浮躁出现了逐多的不安定因素。现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事故处理的方法中,这种:“一马为害众马被羁”一矿山出事累及同行业的做法,让那些遵纪守法、管理优秀的明星典型企业,受到了无辜的牵连,真是苦不堪言。并且他们都是通过招商引资过来的企业,这次因矿山事故引起的全部停产给整个邳州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制约和损失。
为此,我作为矿区群众代表,向社会各界和上级领导发出真挚的呼吁:我们矿区群众要就业、要工作、要吃饭,同时建议上级领导,据实明察,一是要从这次事故中吸取血的教训,追究引发这次事故的肇事者;二是严惩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徇私舞弊者,还矿山一个公道;三是以此为契机,治理整合矿山企业,大刀阔斧,去劣存优,给那些优秀守法守信的民营企业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生存空间。尽快让他们恢复生产,为社会发挥创造更大的效益。
邳州矿区群众
2012年5月8日
邳州
一、邳州经济开发区概况 邳州经济开发区创建于2001年,2006年5月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57.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7平方公里。开发区实行“一区两园”模式,即开发区设立板材家具与环保化工产业园和高新技术产业园两个园区。板材家具产业园和环保化工产业园四至范围为:南至长江西路(含徐塘电厂),北至红泇路,东至建设北路,西至运河及分洪道,面积约42平方公里,包括:原运河镇徐塘办事处的徐塘社区、吴闸社区、马场社区、五杨社区、八杨社区、邵场村等6个村居及戴圩镇刘庄村、林子村、曲坊村、红旗社区、戴场村、寨墩村、楚埠村、东耿埠村等8个村居。园区区位优越,陇海铁路、京杭运河穿区而过,霍连、京沪、京福、宁徐高速在此纵横交织,交通十分便利。近年来,我们高标准建设,全力创优投资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近30亿元,核心区实现“七通一平”,行政办公、商贸流通、生活休闲等功能配套日益完善,已成为苏北最具投资潜力的开发区之一。中集集团、金凤凰国际家具、恒鑫化工、台湾富山医疗制品、美国葆月婴儿用品等大批重点企业建成投产,目前,全区累计落户工商企业519家,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23.8亿元,外资企业69家,实际到账注册外资1.51亿美元。
二、邳州经济开发区重点产业介绍
全力打造 “五大百亿产业集群”
邳州开发区已初步形成板材家具、冶金机械、环保化工、食品医药、电力能源等五大支柱产业,力求五年时间打造“五大百亿产业集群”。一是板材家具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今年产值将突破200亿元。二是冶金机械产业迅速壮大。全国循环经济示范点、亚洲最大的铅再生企业江苏春兴胜科集团上市在即。三是环保化工产业规模初具,重点发展煤化工循环经济。四是食品医药产业提档升级,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五是电力能源产业基础雄厚,成为邳州重要的支柱产业。重点建设三大特色产业园区
一是充分依托雄厚的板材资源和工业基础,大力发展板材家具产业,全力打造中国(邳州)国际环保家具城。家具城占地18平方公里,于2006年全面启动,是一座集家具制造研发、检测、博览、商务、物流、办公、文化、生活休闲为一体的大型产业新城,建成后,可入住大型家具制造及配套企业300余家。为了快速推进家具城建设,我们连续在邳州成功举办了中国家具战略发展高峰论坛、千名家具商看邳州等大型招商活动,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家具集团纷纷抢占先机,已落户大型家具及配套项目67个,投资总额近百亿元,其中金凤凰家具城、家具国际博览中心、中国科技木业城、总长12公里的家具商业一条街等大型家具商贸展览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营。国家质检总局授权建设的国家木制家具及人造板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邳州落成,这是全国唯一一家人造板及家具质量检测中心,标志着邳州板材家具业发展有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下一步,我们围绕拉伸家具产业链条、升级家具城功能、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大引进家具商贸物流、设计研发、五金油漆、海棉包装、仓储运输等家具及配套项目。
编辑本段
优惠政策:
一是凡符合产业规划的家具及配套龙头项目,进入家具城规划区的,保证优先供地;二是租用开发区建设的商务厂房的,根据投资额,可以适当免收一定时间的租金;三是租赁邳州家具商业一条街或金凤凰家具集团展厅,面积较大的,3年内租金全免;四是项目建设过程中,凡涉及邳州市政府下属有关部门收取的各项行政规费全免;五是自盈利之日起,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实行“二奖三减半”;六是信贷上给予适当政府贴息贷款,并积极协调有关金融机构,为投资者解决信贷问题;七是企业享受邳州市重点企业挂牌保护。
二是充分利用丰富的煤炭和电力资源,大力发展可治理的精细煤化工产业,加快建设环保化工产业集聚区。化工产业集聚区位于开发区西部,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已经徐州市政府批准,热力发电厂、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邳州港是国内最大的煤炭中转港,煤炭年吞吐量超过1000万吨,我们依托港口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煤化工循环经济。目前,区内已入驻30万吨甲醇、20万吨醋酸和2万吨酚醛树脂等10个项目,投资额32亿元,环保化工产业规模初具。我们将围绕现有产业基础,强化产业链招商,重点引进醋酸纤维、醋酸乙烯、醋酸乙酯等项目,加快发展上下游及配套企业。
三是依托东区雄厚的基础优势,精心打造台商工业园,重点建设以家居、纺织服装为主的轻工业集聚区。轻工业集聚区位于开发区东部,规划面积17.3平方公里,区内用地充足,产业基础雄厚。强雳家居、伊思达纺织等40余家台资企业集聚,台商工业园初具规模。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引进家居用品、纺织服装、医药食品等项目,全力打造苏北外向型经济示范园。
江阴
江阴经济开发区是1993年1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重点开发区。2002年10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又赋予江阴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的经济审批权和行政级别,2011年6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定名为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10多年的开发建设,江阴开发区共累计引进项目820个,其中外资企业210个,累计协议注册外资30亿美元,到位注册外资18.5亿美元,累计完成工业投入114.95亿元。2005年,全区引进外资项目30个,其中超千万美元项目18个,完成协议注册外资4.2亿美元,到位注册外资1.1亿美元,完成工业销售收入353.5亿元,三产营业收入290亿元;工业投入35.9亿元。
编辑本段
发展优势
外资集聚
——外资集聚效应明显
港台地区仍然是江阴经济开发区主要的外资来源地,区内汇集了港资企业58家,台资企业57家。但是,近几年来,欧美、日韩资本进驻势头强劲,全区拥有欧美企业48家,日韩、东南亚企业47家。成功引进了兴澄特钢、贝卡尔特、瀚宇博德、福汇纺织、启新纺织、中粮麦芽等50多家超千万美元项目,其中超亿美元项目6个。荷兰DSM公司,芬兰科尼公司,比利时贝卡尔特,日本JFE商事、日棉、东棉、三菱商事、三井物产,以色列化工集团,香港中信泰富,台湾华新丽华,中粮、中石油、中石化等一大批世界著名公司落户园区,其中已有近10个世界500强企业入驻。
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特色鲜明
目前,江阴经济开发区已形成金属新材料、高档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和石化、IT、机械制造等新兴优势产业。210家外资企业中,有金属新材料项目27个,机械及配件项目42个,IT项目48个,高档纺织服装类项目38个,轻工类项目20个,化工类项目14个,生物医药项目5个,服务业项目16个。其中,金属新材料产业为开发区第一大产业,建立了以兴澄特钢为龙头,由贝卡尔特钢帘线、华新钢缆、法尔胜特钢制品、川电钢板等企业组成的金属新材料生产基地,这一产业2005年实现的利润占全区70%以上。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功能凸现
科技创新载体日益完备,2004年3月,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成立运行;2006年3月,高新技术创业园一期4.5万平方米主楼将交付使用;去年9月,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由省人事厅批准成立;长江国际科技园区目前正在规划设计。至2005年底,创业园已累计引进研发企业22家,开发新产品35项,申报专利19项;已引进留学人员16个、博士16个、硕士20个。创业创新环境逐步形成,先后出台了加快高新技术创业园建设的优惠政策、创业发展资金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鼓励和扶持留学人员和国内科研人员入驻创业,对入驻企业进行注册补贴和专利申报奖励。
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日益优化
经过10多年的开发建设,江阴经济开发区基本完成了“九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完备,拥有出口加工贸易联网监管区、海关直通式监管点、高新技术创业园等特色功能平台,凝炼了“马上办、办上马”的开发区精神,营造了宽松宜人的创业环境,形成了灵活高效的服务体系。对现有规模重点企业量身定做服务方案,提供契约式服务;提供“一个头审批、一站式服务、一个口收费、一个人负责到底”的一条龙服务;在关务、检务、商务、税务等方面实行全程式服务;对进区企业在建设、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实行保姆式服务。
发展战略
——统筹发展富民为先
坚持一手抓开发建设,一手抓富民安民,正确处理好拆迁安置与就业保障的关系。就业方面,搭建了管委会、办事处、社区三级管理网络,在区内建立3家职业介绍所,每个社区配备就业援助员,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开展定向培训,2005年帮助3000多名本地劳动力实现了就业。保障方面,对3.5万名被征地农民全部实行了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从去年8月起,又开始推行城保、农保并轨制度,提倡“人人有保障、家家有物业”的保障新模式。
完善机制
——机制体制日益完善
遵循“小政府、大社会”,“小管理、大服务”的原则,围绕“行政行为法制化、政府服务国际化、机关效率高效化”的目标,近年来,江阴经济开发区对用人机制、运作机制等作了大胆探索。全面实行全员聘任制、工资浮动制、竞争上岗制、公推竞岗制等用人制度,逐步尝试末位淘汰制、否决汇报制等管理制度,搞活了用人机制。同时,导入市场机制,把开发区当企业来经营,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开发建设模式。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