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好玩的地方有:1.五世同堂,2.禅源寺,3.大树王,4.太子庵,5.倒挂莲花峰。
1.五世同堂
五世同堂景点位于大树王景区,在开山老殿下方悬崖上,是一棵世上最古老的银杏树,为世界“银杏之祖”。在其基部世世代代已萌发出22枝小植枝,可谓五世同堂。银杏是中生代孑遗植物,为我国特有,野生状态仅天目山保护区有分布。银杏不仅是良好的观赏树种,更是名贵的药用植物,而且全身都是宝,经济价值相当高。这棵“银杏之祖”树龄距今已有12000年以上。
2.禅源寺
禅源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西天目山南麓昭明、旭日两峰之下,掩映在青山绿林之中,是韦驮菩萨应迹道场,是浙江名刹之一。四周环山,景色极为幽雅。历代高僧辈出,传法系属临济宗,远播东瀛。抗日战争时期,为浙江省一中所在地,浙江大学内迁,曾暂驻于此。
3.大树王
天目山以“大树华盖”闻名于世,拥有世界罕见的大柳杉群落。至2002年为止,胸径2米以上的有19株;1米以上的664株。最大的胸径2.75米。天目柳杉树龄在五百年以上的有500余株,集中分布在五里亭至开山老殿一带。胸径2米以上的15株,1.8米以上的36株,1米以上的398株。1米以下的“青少年”柳杉数以万计。有一株柳杉早在宋代即称为“千秋树”,明代已是四五围大树,径2米以上,树龄长达2千余年;清代高宗纯皇帝乾隆南巡游览西天目山时,封此树为“大树王”。
4.太子庵
相传为梁代昭明太子萧统读书的地方。分别建于东天目、西天目两山奇松怪石之间。在西天目山又称“太子庵”,它位于禅源寺西北边的昭明峰下,竹林遮径,山泉溅玉,林悬碧帐,禽转珠簧。庵占地5亩许,门楼书“抱翠流彩”。内有昭明遗迹。
5.倒挂莲花峰
倒挂莲花峰又称莲花台,有青壁石峰如同刀斧劈开,上有一方台,台旁石笋耸立,高数丈,五石分峙,各自高撑,状如莲花。传说元代高峰和尚为降伏睡魔,坐禅峰上三昼夜,疲惫下坠,山峰倒转,托住和尚。此峰由此得名。方台上,古有“西方庵”,后建“穿云亭”。
穹窿山位于苏州西郊,光福镇旁边吴中区西北部,主峰箬帽峰海拔341.7米,为太湖东岸群山之冠,苏州市最高峰。穹窿山历史悠长,集政治、军事、宗教、文化于一山,人文景观丰富。古代大军事家孙子隐居在此,并写出了中国历史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穹窿山的著名景点有:孙武苑、上真观、朱买臣读书台、兵圣堂、望湖园、乾隆御道、洞天福地、宁邦寺、玩月台、御湖景区等。1993年建立东吴国家森林公园,2006年设立穹窿山风景管理区,现为国家5A级景区吴中太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灵岩山位于江南水乡苏州西南的木渎灵岩山,因为灵岩塔前有一块"灵芝石"十分有名,因此得名"灵岩山"。 山上多奇石。巨岩嵯峨,怪石嶙峋,物象宛然,得于仿佛。旧有"十二奇石"或"十八奇石"之说。灵岩山有"灵岩秀绝冠江南"和"灵岩奇绝胜天台"的美誉。有昂首攀游状的石蛇,敲打有声的石鼓,状若发团的石髫,伸首隆背的石龟,两耳直竖的石兔,形影不离的鸳鸯石,埋头藏泥的牛背石等。灵岩山,本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馆娃宫的旧址,也是越国献西施的地方。现今尚存吴王遗迹和古迹有:吴王井、梳妆台、玩花池、玩月池、响廊、琴台、西施洞、智积井、长寿亭、方亭等。
七子山在苏州城西南7公里处,海拔294.6米。它因山顶上有七个土墩石室而俗称七子山。 七子山一山多名,据 隋书《十道志》说它四面皆横,故名横山;《 吴郡志》说它滨临 太湖,若箕踞之势,又名踞湖山;《 姑苏志》说因 吴越王 钱镠葬于此,并建荐福寺其址,又称荐福山;此山有五个大坞,又呼五坞山, 宋朝 皇祜五年,即公元1053年, 节度 推官 马云和 高士仇道,给七子山的五个山坞,分别命名为芳桂坞、飞泉坞、修竹坞、丹霞坞、白云坞。七子山上的土墩石室都作平顶圆锥形,水平高度5米左右,底径20米左右,顶径8米左右。墩用石块和石条堆砌而成。石壁成“八”字形,上面有压顶石,内部空间可容纳十多人。
苏州市境内的天平山,海拔201米,山势峭峻奇险,古称白云山,又名赐山,系北宋名臣范仲淹先祖归葬之地。境内开辟有:天平山风景名胜区,景区占地近百公顷,向以“红枫、奇石、清泉”三绝著称,有万笏朝天、高义叠翠、万丈红霞、玉泉轻吟等十八胜景。“吴中第一山”、“江南胜境”之美誉,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