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0日 周一 晴
整理王辉霞老师第四次英语理想课堂的授课,获得两个基本的要点:关乎文本解读四个层次,第二是问题指导下的课堂活动设计。与大家一起,追随讲师的脚步,迈入理想的课堂境界。
课堂从点评第四次作业开始的。
一、优点:阅读课的样子:
预测”:题目匹配;
“略读”:概括段落大意或提取段落主题句、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
“寻读”: 通过问题中的关键词(也叫路标词),找到确定段落或者某一行相匹配的信息,完成细节理解问题。;
“细读”:细读包括分段细读,逐段理解和选段精读,重点理解,看见文本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概括总结:能精炼语言,概括段落主题和文章大意。
词汇猜测:联系上下文,和词汇前后句子成分,猜测生词意义。
2、呈现个人的思维,有自己的教学特色。
3、课堂环节完整,从读前的导入,读中引领,读后总结、练习、作业等,课堂结构比较完整。
4、有目标意识,课堂上的一切活动安排,一定是基于目标的设计,如果内容与目标割裂,可能就会背道而驰。但是如何来设定目标,是课堂最为关键的一环,需要我们深入文本分析再分析。
缺点:21、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相混淆。
要区分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意义: 教学目标是老师在做教学设计时的方向标,指引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检测与目标相一致。学习目标是学生在这一节课内要达成的学习高度、广度和深度。
二者的关系是相统一的,但是角色定位不同。假如我们进行优质课比赛,提交给评委的教学设计上面,就应该是教学目标;如果是在课堂上发给学生的导学案或者PPT呈现的,则是学习目标。
通常情况下,教学目标通常分为ABC三类目标,教学目标越细致越清晰,与之匹配的教学活动就越容易实施,课堂检测容易达成。学习目标则需要简化,最多不超过五个,三个为佳。通常不用ABC类标注,是为了让学生明确这节课学习的方向和标准。
有些老师的目标,满满的一页PPT,让学生会有负重感,感觉这节课要学那么多东西,心里就会有恐惧和压力。
假如我们是学生,我们看到PPT上面这样的学习目标,会做什么感想?目标起反作用了。大家再看这个目标:
1能结合文章,理解下列词汇及短语的含义:fan ,success,laughter,beauty,record,southern, modern, forever,abroad , country music , ever since, belong to , one another
2找出课文三个段落的主题句,并划线标记出来。
3能根据文章标题和,猜测文章大意。
4能通过阅读,寻找关键信息,回答问题。
5能运用关键信息,归纳文章大意能。
6上网查阅收集有关乡村音乐更多的信息;能向身边的人介绍乡村音乐,能谈自己对乡村音乐的看法。
哪些不是目标?如何简化?先确认的是,这些不都是目标,内容与目标混淆。目标最为重要,目标是考查一个老师的学科综合素养的关键。
教师在教学设计里,教学目标分为ABC三类,是为了照顾到班里各个层次的孩子,做到心中有数。但是在PPT上或者导学案上给学生的目标,就应该简洁了。
2、确定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可以借助企业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
1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2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3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4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
5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时间期限(Time-based)
有些东西,是能够打通的,当我们读了很多书的时候,就会发现,世界是个悖论体,也是一个统一体。通常是1-3最佳,特殊时候,可以多,但是不超5个。
3、目标的描述方式
行为主语:who
行为动词:do
行为对象:what
行为方式:how
行为高度:what degree
Who will do what to get what degree under what condition
(谁将通过怎样的途径做什么,以及达到什么样的学习高度。)
4、目标的描述语言
尽量不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多使用“能记住”“能说出”“会用…造句”“会读”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如果教学目标,应该写成学生应该怎么样,学习目标的行为主语应该是“我”(学生)应该怎么样。
我们朝着这个方向走,并不是说苛刻到每个字词,何况有时候的目标是不容易界定的。知识技能目标还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很难确定。
范例:教学目标:
A类目标:
1通过Free talk 和师生问答活动,倾听感知以下单词和短语,并通过上下文猜测它们的含义。
country music(country), fan, success,laughter, beauty, record(n&v);belong ; southern, modern;
forever, actually; million; ever since,one another
2会通过做笔记、划线,找到文本三个段落的主题句。
3根据问题提示,能够通过寻读的形式找到问题答案。
B类目标:
1通过文章题目和文中,猜测文章主题。
2会说出文章段落大意,理解2b短文大意。
3会根据找到的关键信息,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短文(不多于100词)。
C类目标:
1请“百度”了解更多“乡村音乐”,并了解它在美国南部的意义。
听并试着学唱一首“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感受它的美。
王辉霞: PPT上的学习目标:
Learningobjectives:
1I can read the article and understand it through contexts (上下文)
2I can find out the topic sentences(主题句) in each paragraph and underline(划线) them
Then I can say ou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段落)
3I can summarize the passage in my own words within 100 words
大家看,教学目标很详细,出示在PPT上的目标就很简单明了。
22预习单问题:
这个预习单突显的是知识性的扫除阅读障碍,没有体现阅读策略的指导。这就是目前英语学科专家教授一直批评的教学方法。上一次研讨,大家对如何设计预习单感到困惑,实际上还是因为对语篇分析不够。预习单中的“预习”概念不是为了扫除课堂学习障碍而进行的课前学习,而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一个全面学习、梳理过程。是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一个过程,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独立学习任务,相互之间不交流、不沟通,要求使用双色笔,黑(蓝)笔作答,红笔标注不会或疑问处。预习单的设计,以及预习单的使用,是有要求的。
阅读课,使用导学案作为预习单很好。标注了“Before reading”“While reading”“Post reading”是为了好看,如果给学生看,可以更简化。导学案左手栏是学习内容(学什么),右手栏是学法指导(怎么学)和知识链接(不会怎么办)。
《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讲到任何学习,都是在已有知识上的迁移(新知在已有经验上的建构),这种迁移,有正迁移也有负迁移。让学生独学(做预习单),是为了老师们能够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中,哪些是与新知有联系、并能促进新知学习的,哪些是妨碍新知学习的;也为学生清楚自己的障碍点。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前概念(已有经验),课堂活动侧重有了依据。
23活动设计问题。
安排活动比较多,内容之间重复。比如一个教师的热身活动,大致有10多张PPT,“活动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再好的活动,没有与学习目标匹配,也没有价值。
问题类型单一,仅针对“是什么”提出问题。阅读课堂中的设问缺少层次,做不到有梯度,由浅入深,导致学生信息提取失败、思维断层,教学环节难以推动;
教学设计缺少主线,课堂环节没有条理,逻辑不通,导致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支离破碎,对文本没有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
最重要的是大部教师缺乏对文本的深层次挖掘和思考,信息整合过少,挖掘粗浅、思维缺失;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和引导只停留在知识层面。
还有一点是活动多完不成,就没有价值。但是,精简活动需要我们一步步的学科知识修炼提升。
二、分享王老师自己的课例。(两课时)
通常我们长篇Reading用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先从预习单来说。
Activity1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ith a partner or in a group
1:Do you have a favorite singer or band
2Do you have a favorite song
3 What facts do you know about your favorite singer,band or song
(Make conversations to have a freetalk)
以上活动将为上课的Free talk做准备。
这是书上2a内容,让学生以free talk形式展示
Activity2 Look at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and the picture in it ,please guess what the passage ismainly about(B1)
AThe change of Sarah
BCountry music
CSarah
(将文字信息与相关图表提供的非文字信息联系起来,预测文章大意或者帮助理解语篇)
Activity3 Read thepassage and circle the words that you don’t understandvery wellGuess the meanings from the contexts(A1)
(与上一个任务相连,通过阅读判断第一个活动中答案是否正确,也为下一个活动做铺垫。圈住不会的词,上下文理解,记录然后课后查阅。)
Activity4 Read thepassage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Then take notes and underline the main idea(B2)
1Who is Sarah Whereis she from
2Did she get on well with her familywhen she was a teenager Why or why not
3What does she like now How has shebeen a fan of American country music
4What is country music Where is itfrom
5What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countrymusic and many songs these days
6What is Sarah’sdream What has she done for the dream Do you think her dream can come true
7Who is Garth Brooks What do you knowabout him
这个活动又是在上一个活动基础上进行的,大家看以上问题,大多是基于文本细节理解的题目。
阅读的第一层次:(获取语篇信息,作者写了什么)
预习单里面的问题,通常是让学生完成,阅读的第一个层次“作者写了什么?”,预习单有什么作用呢?预习单的作用是,把学生一次又一次打入文本中,问题又不能太难,否则学生会撂挑不干了, 对,所以我们的预习单,就应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去从文本中找到问题答案。对老师来说,第一手资料,明确学生知道的,以及不知道的,还有知道的但是是错的。
Activity5 Please find ou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Country Music on the Internet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can help you(C)
这一活动设计到了文化知识方面的拓展学习。
这是预习单的最后一个活动
下面进入“课堂篇”:
这个free talk很 容易输出,大家理解为什么吧? 在导学单里面已经回答过,现在时口头表达,热身进入课题的学习。所以学生的学习,一定要有迁移的支架,不能悬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会是最好的兴趣”。
老师分享自己的音乐故事:
Xiao Beilou”sungby Song Zuying, And talk about what the lively song influenced her when she wasyoungTell Ss that singing this joyful song usually made her pleased whensomething bad happened
然后问学生,他们有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答案一定是有的,进入文本学习有了很好的铺垫,也能理解为什么一首乡村音乐改变了一个女孩。This activity helps to activate Ss’music experience They can know about something magic about music after the
teacher’s story And it can make them understand betterwhy Sarah changed because of Country Music
(In this part, the teacher use the target words again and again
作用还不仅仅是为了贴近文本主题,而是为学习语言做铺垫,老师要一遍一遍的,重复使用目标语言,尤其是比较难以理解的目标语言。所以说,我们设计的活动一定要一箭多雕,这样活动才有价值,大家要懂得任何活动都是为了目标而服务的。活动不是独立存在的,有的老师的热身很好,学生也很喜欢,但是如果对文本学习没有益处,我们就要放弃使用。
This activity helps the teacher know what Ss’difficulties are And solve them
概括是思维的第一属性。什么叫概括,就是能够在认识问题的过程中舍去所有的非本质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加以综合分析问题。
从思维特点上讲,概括是思维的首要特征。概括是思维品质的基础,是依据科学的出发点。有人问当年的达尔文,你取的成就来自于哪里,他说,来自于对整个生物的概括。This activity helps to make surethat Ss can learn to summarize the mainidea
王辉霞: 从教学实践上看,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概括过程,知识的迁移的实质,为什么知识能够应用,迁移,迁移的实质是概括。
没有概括,学生不可能掌握知识、应用和学到知识,就难以形成概念。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和智能结构就没有办法形成,学生就很难形成学科能力。(河南名师谷占峰老师)
概括的时候他是一个大脑最集中的活动,需要思维,思维品质是这次新课标改革添加的重要元素。
阅读教学的第二个层次:作者为什么写。
(理解和分析事实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和阐释语篇中各组成部分的意图和关系;理解和推断作者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即作者为什么写)
This activity helps Ss understand the detail information of Paragraph1 and guess the writer’s purpose
Q1 是文本浅层次的理解,Q2 就深入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 激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明确文章及单元主题
大家想一想,两个问题有没有层次?叙述了Sarah的故事,为了下文做全文总结,做铺垫,另外是通过这个分析,给学生渗透一些情感教育。
杜建梅: 王老师,浅层理解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处理,为什么还要出现在此处呢?
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只看到问题的表象,答上问题,往往不会思考更深。
比如说以前和家人的关系,还有现在的关系,家人没有变,是Sarah变了,就这一点,能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呢?
我们一定要用在手的材料,深度剖析,充分运用,体现文本的价值,这就是语篇学习的重要性
是什么激发了她的这种改变,是表层。 深化主题, 反思自我,重塑关系。
“你有什么才能看到什么?你有什么才能怎么理解?”“改变别人,要先改变自己”“擦亮眼镜,一切都是美的”。
本部分还是“作者写了什么”环节,也是文章学习的重点。有三个超链接:
没有,在课前一下子出示这些铺垫性材料,而是放在学习中,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加深学生对文文本的理解。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乡村音乐的独特和价值,这时候学生最有兴趣去听,放在课前,学生没有前概念,不会太感兴趣。
训练学生总结概括能力,这也是本节课重点要培养的技能。同时,在学生总结的时候,除了学习the facts of country music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country music与现代音乐的不同,即它的价值。(也是本节课情感渗透之一,情感教育是“润物细无声”,不是课堂结束时的贴标签式教育)。
如果想回答第一个问题,学生还要深入文本中,是对文本的反复阅读,才能概括。第二个问题的价值是什么?答案Yes与No都没有关系,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理解和评价语篇反映的现象。第一问题是作者说了什么?第二个问题体现的价值是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属于批判型问题。批判型问题是指教师以训练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为目的而设计的问题类型,也是指教师在学生准确理解文本的具体内容(内容型问题)和深层内涵(深度理解型问题)之后而设计的问题类型。
This activity helps Ss clear about what they’ve learned ,it also helps to build up their ability of summarizing 是本节课的重点,要多花一些时间。指导学生列提纲,必要词汇的释义,然后总结概括,尤其是组内分享。
How超链接了另一篇介绍乡村音乐的文章,大家看着两个问题,有什么想法?这两个问题又回到了文章的主旨。与学生的预习单第一题呼应。用另一篇介绍country music 的文章作比较,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This activity helps Ss clear how the writer writes the article and what the purpose to write this passage
阅读教学的第三个层次:作者如何写的;阅读教学的第四层次:你认为作者写得怎样?
The homework helps Ss to consolidatewhat they learned in this lesson And it also prepares for the next lesson
板书很简单,因为重心在文本分析上, 第一课时重点在文本的感知理解,要考虑如何用“关键词+大问题”串联课堂。什么是“大问题”?是能够让学生一次次深入文本,并且需要依据自我思考才能获得答案的问题。本篇文章前后呼应,层层递进,每个活动都不孤立存在,一个活动的完成是为另一个活动的开展。的分析通常采用了“总——分——总”,最后落脚到对主题的思考。
运用的是布鲁姆认知理论。
大家看free talk 内容,有什么感想?前后承接,有关联性
作品展示,是对上节课作业的反馈,提供好的写作范本。也是文本二次学习,也为本节语言点的学习奠定基础。
赏析语篇中使用的特定词汇、句式表达的效果,也是阅读教学的第四层次:你认为作者写得怎样。这个环节最受学生的欢迎,他们会说出句子中的知识点,比如固定搭配、连词运用、情感表达、或其他价值。每次阅读课我都非常重视这一环节,刚开始的时候,老师要示范引领,比如老师分享所喜欢句子的原因(多形态引领),学生会学着分享。如下面是是针对本单元语用的句子分享:
对写作非常有帮助, 是教师借学生之口,讲出该讲的句子,重要的是学生再说,其他学生愿意听,学生说的又不一样,这样的话,把整个短文都分析的很透彻。
这个活动是基于词汇练习的,挖空处全部是生单词。单词学习最好以短语的形式,短语学习用句子的形式,而句子的分析是基于语篇整体。
课堂练习,上边是表达指代关系的代词。还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但是结合平时考试的分析,学生对实词(名、动、形、副、代)掌握还行,连词、介词、冠词的运用有困难。平时根据语篇特点,重点练习。
(多种练习形式,我是抛砖引玉,激发大家智慧,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有更好的设计。)构建初中英语理想课堂,首先是必须是有高质量教学的课堂,没有教学成绩,一切都谈不上理想。
This activity makes Ss very clear what they’ve learned better, what they have not learned very well
看这节课的板书,比上一节课板书有什么不同?想想背后的设计理念?上一节关注文本结构,这节课关注语言运用!
基于学习目标
上一节课重点文本感知,这一节课重点语言运用
重点语言知识的呈现,
上节课重在结构和意义,这节课是目标语言
语言知识
重难点呈现,对学生掌握知识点大有益处
这些都是老师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上什么山唱什么歌,要与情境相符合。第二课时主要是对语言点的分析,不是通过教师讲,而是通过不同的训练让学生学习与掌握。需要注意一节课上的训练量是确定的,选择适当的题目形式,合宜的题量。不能太多,要突显“学生应该学什么”,而不是“学生都学什么”。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解读
课课听app小学英语教材解读,针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和需求,将学习内容分为听、说、读、写和语法五个方面,旨在帮助小学生系统地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对课课听小学英语详细解读:
听:教材通过录制外教、中国教师和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听力材料。通过听对话、歌曲、故事等,让小学生熟悉英语发音和表达方式,提高听力水平。
说:教材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设计各种口语练习,让小学生练习英语口语,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例如,教材中的口语练习包括问候、自我介绍、购物、订餐等。
读:教材通过阅读文章、课文等,让小学生掌握英语阅读技巧和提高阅读水平。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包括英语小故事、简单课文、英文读物等。
写:教材通过书写单词、句子、短文等,让小学生掌握英语写作技巧和提高写作水平。例如,教材中的写作练习包括写信、写日记、写作文等。
语法:教材通过讲解英语语法,让小学生了解英语语法规则,从而提高英语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例如,教材中的语法内容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综上所述,课课听app小学英语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小学生全面提高英语水平,为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什么意思用英语怎么说 什么意思的英语单词怎么解读
2017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解读
2017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上周末刚刚落下帷幕。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本次四六级考试的全国报考人数超过962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487%。从此次四六级考试难度和往年平均水平持平,四级涉及到自动驾驶汽车、脸书等时代特征比较鲜明的话题,六级则涉及到一大波教育话题以及工作中的幸福指数等。
四级考试:并未出现“一带一路”、“共享单车”话题
这次四级考试有什么变化和亮点王江涛介绍说,这次考试与去年12月份的考试相比难度稍大一些,但由于去年12月份的四级考试在近几年中是难度最小的,所以从整体上来看,考试难度还是保持了平稳的态势。从写作和翻译来说,再次延续了近几年比较明显的、比较强烈的反押题的倾向,并没有考察今年最热门的一带一路、共享单车等话题。四级的写作是写一个广告,在校园网站上卖自己用过的电脑、自行车或专业用书,其实就是告示的题型。这个已经十年没有考过了,很多同学感觉比较慌。四级翻译考查的三道题目:黄河、长江和珠江,也都不是热点话题。
李旭说,这次考试的听力,无论是新闻部分、篇章部分还是其他部分,都非常明显地体现出了时代特征。例如,听力内容涉及到自动驾驶汽车、脸书,时代特征比较鲜明。有同学在考试结束后反映难度太大,但实际上从考卷来看,难度不算大。
考试刚刚结束,对考生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建议考生抓紧投入期末复习。因为四级考试无论考得好坏,都已成过去,自己的感觉也不一定准确。每年教育部会根据考题难易程度,对考生的`实际得分进行微调。二是对照一下参考答案,总结考试的经验教训。李旭认为,大学生不应把英语学习变成是应对某一个考试的短暂性突击。学英语要一点一点地积累,希望大家不要把四六级当成是学英语的终点,要是把它变成一种平时的学习习惯。
六级考试:教育话题频频现身 听力取得好成绩并不难
这次六级作文的题目是非常传统的“利弊比较”型。尤其和四级作文相比,六级作文可以说是中规中矩,再普通不过了。“出国留学”、“职业学校”、“文理科”都是教育话题,在最近五年的考试当中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六级翻译的话题和历史文化有关,难度和去年相比有所回升,打破了冬天考试难而夏天考试简单的说法。
李旭说,此次六级听力的难度也和往年持平。长对话部分秉承了近几年重细节、轻技巧的考查方式,两篇的题材都是访谈类。第一篇是有关工作中幸福指数的调查,另一篇是对一位摄影家的采访,这类话题在近三年的听力中经常出现。六级听力的出题点比较明确,如果同学们平时有所准备,取得好成绩并不难。
四六级考试,是世界上单次考试人数最多的英语考试
英语考试名目种类繁多:先是中高考,上了大学要考四六级,考研要参加研究生英语考试,出国要参加出国英语考试,公派留学要参加全国外语水平考试,如想申请国外学校,有托福、GRE、GMAT、雅思,还有英国的A-LEVEL……。在各类考试中,四六级是一次怎样的考试
“在国内外所有的英语考试中,四六级占有自己独特的地位,是世界上单次考试人数最多的英语考试,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有些大学生常把‘英语无用论’挂在嘴边,实际上,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无论是日后的工作、生活还是求学,英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对于个人发展、评职称、出国留学、加薪等都不可或缺。可以说是大学期间掌握的最有用的技能和工具之一。”。
针对此前网上流传的取消四六级的说法,“退一步讲,即使四六级没有了,也会用其他方式对一个人的英语能力进行证明。从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全球一体化,英语都非常重要,它是一个和外界交流的工具。而且学英语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放眼看世界,比如接触一些英文的学术期刊、纪录片还有新闻报道等。”
知名大企业招聘对四六级成绩有硬性要求
在企业招聘、公务员考试、考研这些人生重要节点的“大考”中,对四六级考试成绩有着怎样的要求
很多企业招聘,尤其是知名大企业招聘,都对四六级成绩有硬性的要求,是证明求职者英语水平最常见的手段。在公务员考试中,很多职位要求六级证书,作为一个最基本的报考条件。
在研究生招考中,很多名校和热门专业要求四六级考试成绩达到一定水平,这一点在考研复试中尤其重要。另外,在很多学校,六级不过线是无法保研的。而对于读研的同学来说,如果没有英文的帮助,就容易固步自封,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小环境里,无法了解一些国外的先进知识,自己的研究也很难做好。
;九上英语解读
1、什么意思用英语表达是:what does it mean。
2、重点词汇:mean。意思是:用意;意味着;预示;意义重大;吝啬的;刻薄的;低劣的;凶狠的;平均的;简陋的;出身卑贱的;词语使用变化:what。what用作疑问代词时,其基本意思是“什么,什么东西,什么事情”,用作疑问句,为特殊疑问句的一个标志。
3、what作关系代词时,其含意是“所…的事(物)”。可用来引导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宾语从句或同位语从句。当引导主语从句,其所指的名词必定是单数。主语是单数时,谓语动词一般是单数,但有时因谓语动词之后有复数名词,谓语动词也可用复数; what引导宾语从句时,常置于谓语之后,用作表语时,放在系动词之后。what还可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意思是“不管…”。还可接动词不定式短语。
英语课程标准2022解读
1.重点单词:textbook,conversation,aloud,pronunciation,sentence
2.重点短语:make word cards,work with friends,ask the teacher for help,listen to tapes,speaking skills,word by word,be patient
3.重点句式:
How can we become goodlearners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I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What about reading aloudto practice pronunciation
2022版英语课程标注解读如下:
在2011版课标中,义务教育阶段分为5个等级。
在2022年新课标中,义务阶段的英语改为四个等级。
值得注意的是,以前的课程标准,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英语能力是没有明确要求的,在2022版新课标对低年龄的学生有了明确要求。同时,“一、二、三”出现了“_”级别,这个“_”为了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第二,词汇量要求增加老课标中,对于参加中考的学生,词汇量要求是1600个,200-300个短语,而在新课标中,三级“_”的标准变成了1800个单词,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接触并学习相关主题范围内的200个单词以及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所以,新课标要求2000个词汇量,比原来增加25%,并要求活学活用。
英语课程特点:
变化更多的其实是初中阶段,小学毕业在2级或2级加的,需要掌握的是800词左右,其实跟之前的变化不是很大,当然如果是2级加的话,实际操作过程也有可能会出现800,初中达到2000。语言技能运用方面,阅读有配图的简单章节书,并对所读内容进行概括与描述。
结合相关主题进行简短的主题演讲结合主题,口头创编故事有一定的情节,语言基本准确阅读量有新的要求,自古以来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始终是重中之重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结合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不难发现阅读依旧是主线决定着孩子们的词汇,听说甚至写的能力。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