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王子
排球少年
足球小将
棒球英豪
足球骑士
篮球少年
穿越球场
疾风篮球
魔法足球
篮球神将
梦幻篮球
网球旋风
金牌网球
羽球小子
足球旋风
少年足球
有的可能还没有出动漫~
看到很多评论都认为《灌高》高于《足小》之处是技术动作的真实性。这其实是和日本体育漫画的发展轨迹息息相关的。提到《足球小将》就不能不提必杀技,提到必杀技就不能不提《巨人之星》。
日本以棒球为国球,棒球漫是运动漫的基本。梶原一骑所作的棒球漫画《巨人之星》,是日本体育漫画的开天辟地之作,也是日本第一个取得国民人气的体育动画片,被称为“原点”。正因为该作如此重大的意义,所以这个作品的很多写作特点,都成了日本体育漫画标准化的模式、教科书。
两个最重要的模式,其一是“魔球”。意思就是在技术动作描写中加入非常夸张、反科学的绘画,再冠以一个很有气势的名字,比如"XXX投球1号,XXX投球2号"等等。(参考此文:魔球)
其二是“根性”。意思就是意志和忍耐,强调主人公为了取得人生成功,必须克服一切困难,无条件的忍受一切艰难困苦,视运动为生命等等。(参考此文:スポ根)
由于梶原一骑的《巨人之星》及精神续作《魔投手》以极为超现实的手法来描绘日本人最为脍炙人口的职棒和读卖巨人队,所以引发了漫画家中不少棒球狂人的不满。其代表人物有水岛新司和千叶亚喜生。作为70年代最富盛名的体育漫画大师,水岛新司曾喊出“打倒巨人之星”的激情口号,但他更多的作为“棒球漫画第一人”“高校棒球漫之父” "棒球博士” 等名号存在,原因在于鉴于“魔球”漫画的巨大影响力和人气,他也不敢完全推翻必杀技,而是在代表作《大饭桶》中采取了折中手段,技术动作虽然其实就是真实的变化球,但却仍然以必杀技命名。第一个以完全抛弃必杀技,画平实的棒球漫闻名的是《青少棒扬威记》《Play Ball》的作者千叶亚喜生,但却受困于作品叫好不叫座,郁郁而终。
真正给“魔球”漫画致命一击的,可能大家都想不到,那就是《棒球英豪》(依据请参见上面那个wiki页面的魔球词条)。由于安达充喜好看真实的甲子园比赛、并且人体绘画技术是一绝的缘故,他采用了人体真实比例、球星技术动作来画Touch里的棒球,结果意外取得重大成功,甚至因此坐上了初代目“单行本销量过亿”漫画家的宝座。因为漫画终究是凭市场说话,此后人们才发现原来不用必杀技也可以达成国民人气的,魔球漫画遂从此一蹶不振,直到本世纪才显出一点复苏趋势。夏目房之介《消失的魔球》就是评价这一现象的专著。
井上雄彦有一个背景可能大家都不知道,那就是他少年时是狂热的棒球漫爱好者,特别崇拜水岛新司(见井上雄彦),后来还和偶像面对面访谈过。井上1989年才开始连载漫画,与以上这些名家比其实是异军突起的后起之秀。然而他出道之时,正值棒豪、《逆境九壮士》为代表的技术实写流兴起,水岛新司的棒球漫模式走向衰落之际。所以,井上顺应了时势,1990年,同样以NBA篮球为模板,高度写实的技术动作、精彩的人体绘画创作了《灌篮高手》。
所以毫无疑问,《灌篮高手》是日本体育漫画的集大成之作。
《足球小将》的创作背景与之刚好相反,它开始写作的年份是1981年,此时必杀技漫画尚处于绝对主流地位(与棒豪是同年开始连载),所以,它采用的就是当时体育漫画的标准模板“必杀技流”,只不过是将舞台搬到了足球而已。各种XX射门、XX踢法,在当时各类棒球漫里面也是屡见不鲜(换成投球和打击就是),只不过这些棒球漫大多国内没有引进动画片,诸位没有见识而已。
同样,《足球小将》一些国内广泛认为的糟粕,其实也多和《巨人之星》有关,其典型就是强调“根性”,以及“胜利人生”模式。这两种情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少年XX,浑身是劲,历尽艰苦,终成拳精。。。(啊不,是球王)” 。
《巨人之星》里面,主角在严厉的父亲指导下,从小艰苦训练,从中学、高校、再到职棒,最后成为第一豪门巨人队的当家投手,成为日本第一的巨星。足球小将可以说就是足球版的《巨人之星》,主角克服了足球世界的各种艰苦和伤病,从小学开始就不断赢球,然后高中、世青赛、俱乐部,最终成为世界级球星、日本国家队的当家球员。是不是很像?有些答案说《足球小将》人物个性显得单调、后期情节枯燥,就是这种模板的糟粕。因为时间跨度太长,情节的丰富和趣味性难免大不如连载初期。
此外,该作也和早期棒球漫一样,过于强调坚忍,甚至是为坚忍而坚忍。这种“踢球不要命”的套路,就是根性漫画广受批评之处。而被漫画界誉为“反根性大师”的人正是安达充,因为他的作品一反根性漫画的模式(如打球谈恋爱,还老爱偷懒)。。。
井上则也在两者间取了折中,既要根性、也要个性。即只取“根性”漫画的热血、精华之处,而避开它不人性的方面。《灌篮高手》里面也很讲究拼命,但是这些拼命都是以五大主角球员各不相同的志趣和梦想支撑起来的,并不让人觉得反感,以至于成了"热血青春"的代名词,这是此作最根本的成功之处。
此外,安达充和千叶亚喜生等人的实写流棒球漫,还颠覆了老牌体育漫的“从胜利走向胜利”模板,强调青春是存在挫折和失意的(常常拼到高三才成功、甚至黯然退场)。《灌篮高手》虽然写到高一结束就完结了,但毫无疑问继承了这一点。
“足小”影响不如“灌高”之处是它相对而言缺乏创新,只是采用了体育漫画的标准模板,所以销量不及后者,也没有得奖。但它意外的成功之处,在于足球的文化包容力。《足小》的动画片引进欧洲之后很受欢迎(同样,欧洲人大概还没看过《巨人之星》之类的必杀技动画),托雷斯等球星就曾承认足球生涯受到这部动画片(昭和版)的影响,于是甚至成了日本足球崛起、走向世界的标志。而其它体育漫画因为文化差异的缘故,影响力多集中在日本国内或东亚,这点是不及《足球小将》的。最后,和基本上所有的顶级运动漫一样,足球小将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和诠释也很有独到之处;并且相对于其它“根性”漫画,它强调队友情和球员之间的交流,同样体现了80年代的特点。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