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二年龄和二年龄以上的老鹅,养好种鹅的妙招从1月份开始进行长光照处理,在保证白天正常光照外,还需早晚通过人工开关灯延长鹅的光照时间,使其每天保证19~20小时的光照,时间为持续8周。对处于第一个产蛋季的鹅,在进行长光照的同时还应开始限料。通过这些措施诱导鹅休产后,于2月底或3月初开始缩短光照,每天下午4点将鹅驱赶入蔽光的鹅舍,次日早8点将鹅从鹅舍放出,每天对鹅进行8小时光照,持续5周。然后每周增加1~2小时的光照,诱导鹅开产,直至每天使鹅进行115~12小时的光照,此时鹅将会进入产蛋期。产蛋期将持续30周,等到12月底1月初再进行长光照诱导休产。这样就可以使鹅的产蛋季节处于5~11月,与鹅的正常产蛋季节相反。此时,鹅的种蛋和雏鹅价格较高,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
注射疫苗,及时开水开食:注射疫苗:需要注射小鹅瘟血清(最安全,成本高)、卵黄抗体(较安全,较经济,使用多)、小鹅瘟疫苗(雏源需准确);副粘病毒、禽流感疫苗、以防止传染病发生,出现大批死亡。先开水后开食:未开食前先饮5%多维葡萄糖水或电解多维。如长途运输,需到育雏舍停留一小时后给水,水要求是凉开水,保证清洁,连饮3日。营养全价,密度合理:饲喂全价料:选择权威专业鹅料,不要用鸡料等替代,易导致营养不平衡,出现啄羽、痛风等现象。早期生长快,需营养全面:鹅雏早期生长快,需要营养丰富,最好饲喂鹅或肉鹅育雏料。在育雏期,饲喂育雏料,有利于鹅雏保持快速增重,降低饲料成本。早期料重比低:1月龄料重比为15:1,2月龄料重比为28:1,3月龄料重比为5:1。饲喂育雏料,有利于降低料重比。
温度适宜,光照充足:适宜温度:保证温度适宜,起始温度30度,看鹅给温;可防止齐堆压死,防止感冒,保障鹅雏健康发育。光照充足:光线不足,看不见吃食饮水,影响发育;光照过强,易发生啄羽、产生应激反应。前3天24-23小时,每3天下降一小时,强度以每平米4瓦左右为宜。精料满足,多给青料:精料满足:精料满足,有利于鹅雏健康生长,但并不是越多越好,满足增重所需的蛋白质和能量即可,蛋白质要达到21%左右。多给青料:多给青、粗饲料,锻炼消化系统充分利用粗饲料的能力,降低成本,防止啄癖发生。
养鹅技术
1.育雏舍:21日龄前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因此,育雏舍要有好的保温性能,要求舍内干燥、空气流通但不漏风,窗户面积与舍内地面比例以1:10~15为好,屋檐高2m,舍内地面比舍外高25~30cm,用水泥或三合土制成,有利冲洗消毒和防止鼠害。育雏舍前应设运动场,场地平坦而略向沟倾斜,以防雨天积水。 2.肉鹅舍:肉鹅生长快、体质健壮、抵抗力强,饲养比较粗放,所建造肉鹅舍只要上面遮雨,东西北可以挡风,就可以达到基本要求,寒冷地区要注意防寒。 3.肥育舍:肥育舍要求环境安静,舍内光线暗淡、通风良好,要求舍檐高18~2m,地面大多采用夯实的泥土,将水槽放在排水沟上,以便使溢出的水能流入沟中,沟上铺铝丝网式木条,舍内分成若干小间,每间面积为12平方米,可容纳50只肉鹅。 4.种鹅舍:要求防寒隔热性能优良,光线充足。舍檐高18~2m,南面是窗户,窗户面积与舍内地面面积的比例为1:10~15,每平方米可养种鹅2~3只。在陆上运动场与水面连接处,须用石块砌好,用水泥做好斜坡,坡度约为25~35°,斜坡要深入水中与枯水期的最低水平持平。 =、、鹅的管理 1.保温雏鹅:0~7日龄,舍内温度为28~30℃,以每天降1℃直至常温。 2.湿度:相对湿度60%~65%为宜,要保持干燥。 3.密度:0~7日龄25只/平方米,8~21日龄13~15只/平方米,之后10只/平方米。 4.放水:7日龄后的雏鹅,选择晴天,把鹅赶到浅水边让其自由下水,放水时间逐渐增加。 5.放牧:14日龄后开始选择晴天赶鹅到草地上放牧,晒晒太阳,适应环境。 6.中鹅期:30~80日龄为中鹅期,由于觅食消化、抗病很强,主要以放牧为主,结合补饲中鹅料。 7.育肥期 (1)放牧育肥:农作物收割时放牧,收割完,鹅也育肥。 (2)舍饲育肥:采用全价配合饲料自由采食。 (3)填饲育肥:用玉米粉食为团,每天3次填饲,10天即育肥。 8.后备期:要逐渐由精料为主过渡到粗料再到以放牧为主,使种鹅达到体成熟和性成熟,保持一致的体重到开产。 9.产蛋期:产蛋期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每天喂3次,每次100~150g配合饲料,放牧要慢而且选择平坦的地方。 10.停产期:鹅产蛋8~9个月后,开始进入停产换羽期,这时,由精料改为粗料,以放牧为主,全饲为辅,使羽毛脱换,准备下次产蛋。 四、鹅病防治 1.科学选择鹅场址是防治传染病的基础:场址选择在地势较高,比较干燥通风,水源充足、卫生,电源通畅、交通方便的地方。要布置合理便于使用和消毒防病。 2.清洁卫生是防治传染病的根本措施:清洁卫生的鹅场,有利于疫病控制,同时也能使鹅场地吃料长肉,提高生产性能。 (1)水源卫生:尽量不用河、塘、表面水作饮用水。 (2)工作人员的卫生:饲养员要有专用工作衣、鞋、帽等。 (3)用具卫生:包括水槽、料槽等。 (4)环境卫生:清洁卫生的环境,可减少病源,切断一切传播疫病的途径。 3.管理是防治传染病的有力保证 为了预防疫病,维护家禽的健康,要从家禽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尽量排除可引起发病的不利因素。 (1)根据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要求供给按科学配制的营养全价饲料。 (2)防止引入的鹅种带来疫病。 (3)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4)不同种类的畜禽不要混合饲养。 (5)作好记录工作,有利于掌握场内家禽健康状况,疫病的种类和发病规律等。 4.有效消毒是防止传染病的关键:要建立一种制度,经常除粪,常规清扫,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及车辆进入场区,定期消毒,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降低疫病死亡,提高生产成绩。 5.确切的免疫是防治传染病的核心:预防接种就是指将疫苗通过滴鼻、饮水、气雾、注射等途径接种到鹅体内,使之产生抗体,从而保证鹅不受感染,隔断传染病的发生。鹅免疫程序:3日龄注射小鹅高免血清0.3~0.5ml/羽。7~10日龄,注射流感油苗0.3~0.5ml/羽。21日龄,注射小鹅瘟疫苗1头份/羽。35日龄,注射小鹅巴氏杆菌苗2ml/羽。22周龄,注射小鹅瘟苗1头份/羽。23周龄,注射流感油苗0.5ml/羽。24周龄,注射大肠杆菌苗1ml/羽。开产时再按22~24周龄重复一次。 6.科学合理用药是防治传染病的有力补充。应用药物预防和治疗也是增强机体抵抗力和防治疾病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对尚无有效疫苗可用或免疫效果不理想的细菌病,如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浆膜炎等
怎样养殖鹅
养鹅时,需要在远离居民区且草质良好的地方建立鹅舍,并且要选择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的品种,且鹅是食草型生物,要为其提供水草、蔬菜、嫩叶等青饲料,在冬季时要在鹅舍上安装防风网,以免鹅被冻伤。
鹅怎么养殖1、建立鹅舍
养殖鹅时,需要在草质量好且水源充足的地方建立鹅舍,便于鹅群运动和捕食,而且鹅舍要远离居民区,最好离城镇居民1千米以上的距离,有利于鹅群预防疾病,并且鹅舍中要设立孵化区、育肥区和雏鹅区。
2、品种选择
养鹅时,需要选择品种优良、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耐粗饲的品种,并且该品种最好能在饲养80天左右时达到35千克的体重,可以选择皖西白鹅、狮头鹅、莱茵鹅等,也可以选择这些鹅的杂交后代。
3、饲喂管理
鹅是草食性水禽,养殖鹅时,需要每天饲喂1-2次,可以选择水草、蔬菜、嫩枝叶等青绿饲料,这种饲料不但便宜,而且可以满足鹅的营养需求,并且要在每天清晨时,将鹅赶到河边,使其得到充分的运动。
4、适宜温度
鹅怕冷,在冬季时容易感染疾病,在冬季养鹅,要为其做好防风保暖的措施,可以在鹅舍上安装防风网,和在鹅舍内设立锅炉,使环境内的温度保持在25度之间,而且要在地面上铺设厚厚的稻草,以免鹅被冻伤。
如何养殖鹅
鹅是很多地区都会饲养的家禽,由于市场需求很高,不少地区已发展成为规模化养殖。另外,鹅的鹅的饲养简单,投入产出比高,饲养风险小和经济效益优于养鸡、鸭,是一个致富的好门路。但想要依靠养鹅实现增产增收,掌握科学的养殖方法很重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下吧。
1、鹅苗选择
鹅苗要从要从管理正规、品种纯正又没患过传染病的种鹅场预定鹅苗,品种结合当地市场需求选择好销售的品种。好的鹅苗必须要符合羽毛整洁、活泼、叫声洪亮、两腿结实、肛门干净等特点。另外,种鹅开产前必须进行小鹅瘟和副黏病毒等疫苗防疫,使鹅苗有足够的母体抗源保护。
2、鹅舍的准备
(1)清洁消毒:选择保温性能好的房屋作为育雏室。选好后,将鹅舍的打扫干净,用热石灰水粉刷墙壁,把洗净的用具放入育雏室,用02%的百毒杀喷洒1 次后,再按每立方米容积福尔马林液30毫升加15克高锰酸钾混合,关好门窗密闭后熏蒸24小时以上。
(2)垫料:进鹅苗前2 天,在鹅舍铺好细木刨花、碎新鲜稻草等垫料。并准备好250 瓦的红外线灯、煤炉等取暖设备,同时备好水盘、料盘。
(3)调节温度:在雏鹅进舍前几小时,预开取暖设施,使地面与雏鹅背部等高处的温度达28-30℃,并保持恒温。
3、管理要点
(1)幼雏期
雏鹅由于刚出壳不久,在饲养的时候最主要的是做好保温、防湿、开食工作,温度需要尽量保持在28-30度左右,湿度控制在55%左右。雏鹅每成长一周,温度可以下调2℃左右,最后直至脱温。开食的话最好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青草和适口的饲料。在幼雏期的时候不要将鹅放在水里面洗浴,待满了一周后再进行浅水洗浴。
(2)育成期
破壳后第四周开始就进入育成期了,这个时候的鹅成长最为快速,在这个时候也会开始换羽毛、长肉和长骨骼。如果正遇夏季的话,不能过度放牧,还要注意疾病的防控,及时接种疫苗,同时还要在正常食量的基础上,增加2-3次的补充饲料。在这一段时间需要特别注意饲料的营养和搭配,在喂养的时候需粗饲料和精饲料结合的方式。
(3)产蛋期
产蛋期除了要保证受精率外还要保证鹅的营养供应。特别是需要对鹅进行分组饲养,公鹅和母鹅的比例为:1:4。在这个时期需要特别注意放牧的时间,早上需要在母鹅产蛋之后再放牧。鹅舍内需要铺设好柔软的稻草,以此来引诱母鹅集体产蛋,还能防止蛋壳破损的情况出现。另外,产蛋期需要长时间的光照,才能增加产蛋量,这期间如果光照不够的话,需要人工补充光照,每天光照时长需要长达13小时以上。
4、加强疾病防控
规模养鹅要保持鹅舍干净,地面干燥,栏舍通风并经常打扫。定期或不定期用药物消毒场地及用具。发现疫情应及时隔离治疗并对病死鹅做深埋处理。定期防疫驱虫,对鹅群按免疫程序注射小鹅瘟疫苗、禽流感疫苗、蛋子瘟菌苗等,并定期请兽医上门查虫驱虫。
5、注意事项
(1)鹅舍要保持适宜的通风,但要防好贼风,人进入舍内不觉得闷气,更没刺眼、鼻的臭味为宜,适宜的光照是雏鹅采食、饮水所必需。一周内光照24小时,第二周18小时,第三周16小时,以后可自然光照。
(2)随着雏鹅不断长大,鹅群要随时调整。要根据雏鹅大小、强弱等不断进行调整。发现离群闭眼呆立、羽毛蓬松不沾、翅膀下垂的病弱鹅要及时隔离、淘汰。此外,也要根据季节气候的差异及时调整饲料的营养水平。
(3)在饲料中添加沙粒。对养鹅来说,添加沙粒可促进雏鹅消化。在2~3周龄时,可在饲料中掺入1%的清洁沙粒。
(4)脱温必须要逐步进行,切不可突然进行或者是忽然降温过低。否则雏鹅会因为温度低,怕冷相互拥挤,导致挤压致死或者是诱发呼吸道类疾病。
总的来说,鹅的养殖并不难,关键在于方法和细节的掌握,每个阶段的饲养与管理各不相同,如果能做好这些,就能使鹅快速健康成长,早日出栏,获得又快有好的效益。
养鹅怎么养殖
有充足的水源;有饲料生产基地,以便种植绿色饲料。优质的牧草可以供鹅60%~80%的日粮营养。
环境清静,空气清鲜,有树木遮荫。
远离村镇,利于卫生防疫。
鹅舍应建在地势高燥、平坦或缓坡地带,南向或东南向,土质以透水性好的沙嚷为宜,这样阳光照好并利于排水,同时利于防热、防潮与防寒。既可搭建简易棚舍,周围用竹篱笆或粗网围护饲养,也可利用沟、河等流动水源将棚舍建在沟、河边围养。采用转木结构的鹅舍要特别注意夏季通风散热问题,前后墙需要设置上下两排地窗,下排窗户的下缘以距地30厘米为宜。
育雏舍。要求舍内保温良好,空气流通,干燥而无贼风,窗的采光面积与地面积为1:10~15。育雏舍以每平方米育20日龄以下的雏鹅5~15只为宜。育肥舍。舍内设棚架,分单列式和双列式两种,分小栏,每栏约10~12平方米,可容纳中等体型的中成鹅60~80只。
饲料:谷实类包括玉米、稻谷、大麦、小麦及麦秕,糠麸类包括米糠,麸皮、玉米糠等,块根、块茎和瓜类如马铃薯、南瓜、胡罗卜、红薯等
1、进雏前准备x0d⑴彻底清扫育雏舍、运动场和周围环境,准备好保温设备及舍内围栏。x0d⑵对圈舍、运动场和饲槽、饮水器等进行彻底消毒。将清洗干净的育雏工具放入舍内,关好门窗,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4小时后打开门窗彻底通风。x0d⑶提前将育雏用的垫草铺好,放置好饮水和喂料设备以及护栏等,同时准备好饲料。进雏前1天提高舍内温度,将舍内温度稳定在28-30℃。x0d2、温度、湿度要求x0d育雏最初1周温度不得低于28℃,第2周开始,每周降低1-2℃。雏鹅在5-6周龄脱温。舍内相对湿度以60-65%为宜,保持圈舍内清洁干燥。x0d3、通风x0d在保证圈舍正常温度的情况下,适当开窗通气,保持鹅舍内空气新鲜。通风时注意避免贼风危害。x0d4、光照x0d每天的光照时间保持在16-18小时。x0d5、饲养密度x0d每平方米雏鹅饲养密度:1-7日龄15-20只,8-14日龄10-15只,15-21日龄10只,22-30日龄6只。饲养管理条件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大饲养密度。x0d6、开饮x0d每个围栏内放置两个料盘和1个饮水器。雏鹅出壳24小时后即可用002%的高锰酸钾溶液给其饮用。以后还可让其饮用含5%蔗糖或电解多维的温开水。x0d7、开食x0d雏鹅开饮后即可开食。开食料可以用雏鹅专用配合饲料,也可以用肉仔鸡配合饲料代替,同时加喂一些青绿饲料。1-10日龄每天喂7-8次,11-20日龄每天喂5-6次,20日龄以后每天喂4次,每次以雏鹅吃八成饱为宜。饲喂时先喂青饲料,后喂精饲料。料草比:1-5日龄为1:1,6-10日龄为1:2-3,11-25日龄为1:4至8,26-30日龄为1:9至12。x0d8、放水与放牧x0d雏鹅饲养至10日龄左右,在天气晴朗、气温适宜的情况下可以开始放牧。每天放牧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每次放牧05-1小时,以后随日龄增加适当延长放牧时间,阴雨天不宜放牧。雏鹅15日龄前后开始放水,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放水时间约15分钟,以后可逐渐延长放水时间,但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x0d9、卫生与防疫x0d每天打扫鹅舍内外卫生,每周对鹅舍内外及环境全面消毒1次,饮水器和饲槽两天消毒1次。雏鹅出壳当天注射小鹅瘟疫苗或小鹅瘟血清。15日龄左右用灭活苗进行鹅副黏病毒病首免,两个月后加强免疫1次;对鹅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鹅抗病力的方法进行预防,必要时可在饲料中加入磺胺类药物或土霉素等进行预防和治疗。分阶段在饲料中加入氯苯胍等药物预防球虫病。x0d10、仔鹅饲养管理x0d雏鹅养到1月龄左右,为降低饲养成本,应以放牧为主。200-300只为一群,轮换放牧。每天上午9时左右开始放牧,上午放牧2-3个小时,下午放牧3-4个小时。炎热夏季中午停止放牧。如牧草资源不足,应适当补饲菜叶或混合精饲料。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