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与城市形象之间渊源深远。不仅影视艺术本身诞生于城市,并且它的发展亦步亦趋于城市化的进程,而且在许多影视作品中,人们还看到了时代的进步,看到了城市历史的变迁。近年来,一些**更为城市形象的营销与推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进而使得城市的魅力在光影之中得以彰显。2011年初,各大卫视相继热播的电视剧《钢铁年代》在全国引起好评与热议。剧中主要人物尚铁龙、杨寿山、韩麦草等闪光的个性魅力令该剧充满了鲜活、丰满的戏剧魅力,但更为重要的是,该剧通过剧情演绎反映出在时代变迁中“钢铁人”对“钢都形象”的建设与维护。一个在共和国历史上做出卓越贡献的钢铁城市就这样在影像世界中得以阐释。
一
学者林志明在《**城市》的序言指出:“**,作为二十世纪兴起的最复杂丰富的文化形式之一,以及城市,作为当前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和政治经济单位之一,两者之间的关系,自然是一个最吸引人的主题,也是一个最富挑战性的探讨起点。”是的,考查**艺术,城市无疑是一个十分独特而又有意味的视角,很难想象观看或是审视世界范围内的**时,可以忽略好莱坞**中的纽约、芝加哥、洛杉矶,日本**中的东京,法国**中的巴黎,以及中国**中的上海、北京……。与**一样因故事结缘于观众的电视剧也在城市表现上有着不俗的表现。可以说,电视剧对城市始终情有独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视剧总是在热闹中展示城市居民的悲欢,中国每年生产的万余集电视剧多以城市生活为题材。当人们将目光投射到剧中五光十色的城市生活时,将会发现,城市作为一个空间概念在电视剧中不仅具有地理意义,更具有文化意义,在它身上附着了充满意识形态意义的文化内涵。
城市的主体是人,影视作品的主体也是人,因此影视艺术作品中的城市总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加以表现的。有些人物的性格特征本身即是城市形象的表征。中国影视作品中最多的城市主角是上海与北京。而对于这两座不同风格的大都市的城市表现常常是通过剧中的人物刻画进而来透视出城市的品格。上海与**有着不解之缘,它不仅是中国**的诞生之地,更是中国**取之不绝的重要题材。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有多部**息息相关于上海这座城市,新时期以来更有许多内地和香港导演将镜头聚焦于上海,或是表现旧上海的婉约味道,或是表现新上海的市民气质,这些作品都因表现了上海的城市魅力而被观众记住并喜欢。《长恨歌》、《花样年华》、《天堂口》、《上海伦巴》、《紫蝴蝶》、《理发师》、《倾城之恋》、《股疯》等**就在上海滩上演了一幕幕人间悲喜剧。在电视剧创作领域,以上海命名的电视剧就有多种,《上海滩》、《上海王》、《上海风云》、《上海探戈》、《上海往事》、《上海,上海》等,以上海之名讲述上海故事,夺人眼球的不仅是其中动人的情节,更因上海城市气息的融入而吸引了观众。另外,以上海为背景的电视剧更是不胜枚举,在这些作品中挥之不去的是一种上海情结,剧中男女角色从生活起居、外在修饰、待人接物到内心情感无不表现出上海的城市风格。它既包容又排外,既传统又现代,既繁华又逼仄的城市特征在这些影像空间中得到很好的诠释。北京融古都与新城于一体的城市品格同样通过许多表现北京题材的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得以表现。《洗澡》、《我们俩》、《无穷动》、《阳光灿烂的日子》、《向日葵》等**中老北京的开阔与祥和,新北京的繁华与躁动都通过其中的角色进行了很好的演绎。根据王朔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带着幽默的京味儿,把北京人大气、善良又有些贫的性格很好地进行了演绎。电视剧创作领域更有许多以北京为城市背景,表现北京本土百态人生的优秀作品。《四世同堂》、《骆驼祥子》、《大宅门》、《皇城根》、《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电视剧或通过北京胡同里小人物的悲欢,或通过高楼大厦中富豪间的巧取豪夺,反映了其中作为城市形象而存在的北京的坚韧与豁达。
影视艺术对于城市形象的深情表现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对城市进行成功营销。许多影视作品常常将城市景观纳入到镜头之中,从而表现该城市的自然风貌,有些影视作品还因此完成了关于城市形象的广告移植,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比如冯小刚导演的《非诚勿扰1》与《非诚勿扰2》就将日本北海道、杭州的西溪湿地、海南美景进行了成功的植入营销,从而使得上述城市成为旅游的热点,人们对其趋之若鹜。
二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TheImage-ofthecity)一书中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颇为深入的研究。他说:“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城市是时代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的一个产物,而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工厂无疑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意象。
在许多艺术形式中,工业题材之所以成为重要的表现对象即在于工厂常常是一个现代化城市的重要表征。工业发展的历史就是城市发展的历史,城市因工业文明而诞生,随着小工业作坊日渐扩大规模至大型企业甚至跨国企业,城市在其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高耸的烟囱,轰鸣的机器声,标志性的蓝色工作服是工厂的表象特征,它更为深层的意义则在于,这个空间属于城市。可以说,在城市中处处表现出工业文明的印记。人们曾经在其中工作和生活,有些家庭甚至祖孙三代工作在这样的空间之中。也正是因此,20年前的人们对其向往,因为那是一种城市化的骄傲。工厂作为城市的空间意象成为许多艺术创作者竞相表现的对象。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影视作品都在光影间表达了对工厂的敬意。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有许多工业题材的影视作品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根据蒋子龙短篇小说改编的《乔厂长上任记》描写的是电机公司经理乔光朴毛遂自荐,自愿下派到已经两年半没有完成生产任务问题成堆的重型电机厂去当厂长,并当众立下“不完成国家计划请求撤消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军令状。到任后,乔光朴针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和难题,大刀阔斧,锐意改革,展示了一个新时期改革者的风采。剧中的工厂是乔厂长及工人们活动的重要场所,他们的身份因工厂而得到肯定与认同。**《赤橙黄绿青蓝紫》以解净、刘思佳等几个性格各异的青年人为中心,围绕他们在工作生活中思想的发展变化,表现了青年人在经历了“”的磨难后,在新的建设时期的成长。影片中,工厂再次成为重要的形象元素,不仅成为人物活动的场景,而且支撑了情节的发展,尤其作为工业文明的代表,成为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
冯远征陈宝国合演的电视剧有老中医、老农民、钢铁年代。
1、《老农民》。
是由山东影视集团制作,并由高满堂编剧,张新建执导,陈宝国、冯远征、牛莉、蒋欣等人主演的农村题材电视剧。
该剧讲述了由北方农村的一场土地改革所引发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故事,关注中国当代农村现实生活和农民精神世界60年的发展演变历程。
2、《老中医》。
毛卫宁执导,高满堂和李洲编剧,陈宝国、冯远征、许晴、陈月末领衔主演,倪大红、王雷、梁丹妮特别出演的近代传奇剧。
该剧以民国时期的上海为背景,由五个医案贯穿,讲述南京国民政府发布“中医废止案”后,中医翁泉海带领中医同仁共同抵抗中医废止案并保护中医这一民族瑰宝,却遇到阻碍,然而步步前行的故事。
3、《钢铁年代》。
是由山东影视集团制作,孔笙执导,陈宝国、冯远征、姜宏波、张译、谢钢联袂主演的年代大戏,也是金牌编剧高满堂继《闯关东》、《北风那个吹》后的又一力作。
演员背景:
冯远征,1962年11月16日出生于北京市,籍贯陕西省韩城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演员。代表作品有风雪夜归人,最后的王爷,人到中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钢铁年代,老农民。
陈宝国,1956年3月9日出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代表作品有大宅门,汉武大帝,大明王朝1566,茶馆,北平无战事,老农民,湄公河大案,老酒馆。
以上就是关于影像城市:《钢铁年代》的“钢都形象”阐释:钢铁年代电视剧全集全部的内容,包括:影像城市:《钢铁年代》的“钢都形象”阐释:钢铁年代电视剧全集、冯远征陈宝国合演的电视剧、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